素質教育,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2020-12-11 京北南雲

作者:雨潤心田

(本文系原創,歡迎轉發分享)

素質教育,其實是一個騙人的偽命題。

我們不妨查看一下字典,素質其基本釋義有三:

1.人的生理上的原來的特點;

2.事物本來的性質;

3.完成某類活動所必需的基本條件。

例:軍事~|體育~。

可以看出「素質」二字、更側重於原來的、先天的、自身的特質和性徵。也就是說,素質更多來源於先天特質和秉性。

而「教育」,不用過多的去註解,大家也都知道,是可變可塑的、後天的、受外界環境等影響的,是一種教育者長期潛移默化的結果。

所以把先天的素質和後天的教育拼接在一起,號稱「素質教育」,這本身就不合理、不恰當,更不科學。

目前,專家們都一致強調,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變什麼?怎麼變?

各地進行了這麼多年的嘗試和實踐,至今也無定論,更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

這充分說明了這個命題的虛假性。

其實,素質和應試並不矛盾。

素質高者,自然看看就會,點點就通,或過目不忘,或舉一反三,過融會貫通。

還怕什麼考試?還愁什麼本領學不會?

至於高分低能之說,更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

您見過幾個素質高的在他的領域內,考試是不及格的?

您又見過幾個高考狀元,是什麼事都不會做的?

反正,我只見過低分低能的笨蛋!

相關焦點

  • 素質教育是個偽命題嗎
    2000年,時任北京四中副校長的劉長銘跟我說,關於素質教育,當時中國已有54種定義。還有人告訴我,關於素質教育,她已收集了13種譯法。誰最先提出「素質教育」的理念?孫雲曉先生曾採訪教育部原總督學、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未獲答案。至於如何改革應試教育?如何實踐「素質教育」?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
  • 當代教育中的一些偽命題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其他的行業都在蓬勃發展的有聲有色,只有教育行業,總感覺都在原地踏步,甚至有後退跡象。粉飾太平的教育其實題了好多讓人琢磨不透的偽命題,我來逐一說說。一、過高估計了的素質教育。地方政府也對素質教育刮目相看,時不時的到學校&34;素質工程,一臺節目,一場晚會,一場書畫展把素質教育抬得好高好高。然而,在高考指揮棒的揮舞下,素質教育一敗塗地。最近南京一中的事件,徹徹底底的剝去了素質教育的美麗外表。家長不會認為學校所謂的素質教育能讓自家孩子高考&34;。
  • 羅崇敏:兩個偽命題戕害中國教育,校長和老師在其中備受煎熬
    古今中外的教育都是為了提高素質,不存在非素質教育,只不過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團體、不同的家庭對素質的要求和定位不同而已。對個人而言,素質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科技素質、道德素質,對民族而言,包括政治素質、經濟素質、文化素質、軍事素質、環境素質。在學校教育中,提出素質教育這樣一個命題是毫無意義的。
  • 一直以來減負=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
    我想說,減負=快樂教育就是一個偽命題,無論哪種教育方式,基礎教育都很難做到快樂。一、我們是應試教育先來吐槽一下自己,不然怎麼吐槽別人。其實每種教育模式都有優缺點,應試教育是工業化式教育,也就是量化達標模式。一切以分數為考核標準,不談方式、不談興趣、喜歡得學不喜歡也得學,只看成績。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是教育的一個偽命題
    所以,中國家長眼中的教育就是學業水平的出類拔萃,充其量拓展到音樂、美術等技能的獲得,關於道德品質修養的教育卻被廣泛忽略,生活能力的養成教育更是無人問津。這些觀念自然催生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中國式教育的「金科玉律」。
  • 素質教育,是個什麼東西,你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已經提了很多年,然而素質教育到底是個什麼東西?素質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改變?素質教育是不是讓我們對孩子培養更加迷茫?我們應該怎樣理解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又是什麼關係?素質教育關乎孩子的應試能力、奮鬥能力,其實更重要事是生活能力。我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往往單一傾向於特長教育,其實特長教育只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有存在必要並應該重視,但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長去發掘、去引導、去培養、去專業化提高。因為是特長,就應該是領先於別的孩子的東西,而不是亂學,瞎學,學孩子不擅長和不喜歡的。
  • 搞素質教育沒錯,素質教育也要提高升學率
    因為搞素質教育而導致高考成績下降,說明這位校長劍走偏鋒,搞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被喊下課理所當然。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現在喊的山響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學習和熟練掌握必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應當是學校教育的主要任務,也是讓學生擁有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的現實需要。搞素質教育也好,核心素養也罷,只能促進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提高升學率,豈有高考成績下降之理?
  • 婆媳關係是一個偽命題
    婆媳關係是一個偽命題婆媳關係本質上是什麼關係?文/戴浩然 2020年12月3日哪有那麼多媽寶男?先說一下婆媳關係是個偽命題。市場上各種處理婆媳關係的書籍層出不窮,主要是側重於兩者之間的互動,經常會教導媳婦要施以感恩心、同理心等技法,試圖勸說媳婦把婆婆當親娘來看待,來對待;又或者會教一些劍走偏鋒的「妙招」,來對付所謂的「東風惡」惡婆婆。我以為,這是不靠譜的說教,媳婦很難做得到。
  • 日本靖國神社其實就是個偽命題
    日本靖國神社其實就是個偽命題——高雨冬《塑佛之人說佛》系列文、修圖/高雨冬(雨冬江南)我以前的文章裡已經說過很多次了,我早年從事寺廟和古建築裡的佛像塑造,師從河北正定隆興寺和榮國府民間泥塑彩繪大師張玉辰及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建彩繪部王忠傑老師。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誰能代表孩子的未來
    中國的教育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正處在黎明前的黑夜,我們會發現新舊教育理念和使命正在發生改變。在應試教育看似平靜的湖面上,已經暗潮湧動。那麼教育也需要多元化發展,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但是如何改,是值得每個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首先教育改革必須要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教育改革的成果將成為社會革命與進步的有力支撐。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社會發展有多快?社會質量對教育的影響有多大?如果只談樹冠上長出了什麼果而不管樹冠會結什麼果,只是空談。
  • 衡水中學又火了,「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再躺槍
    ,高分低能」、「素質教育有啥用,考上一流大學才是王道」等觀點。與此同時,討論「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孰優孰劣的年更貼也紛至沓來。筆者想說的是:別比了!有這時間去看看雲南省前教育廳廳長、國家督學羅崇敏講的「兩個偽命題戕害中國教育」它不香嗎?裡面也有提到對衡水中學的看法,那些還在視衡水中學為「妖魔」的人,不妨去了解一下真正的衡水中學和他們的教育理念。
  • 【李鎮西】素質教育堵死了貧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嗎?——兼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是不是矛盾的?
    二但是,所謂「素質教育堵死了貧寒弟子上升的唯一通道」之類的說法,都立論於一個假象的前提:素質教育是不要考試的,素質教育意味著取消高考。因此,持論者犯了一個邏輯錯誤,先把「考試」完全排斥在素質教育之外,然後再對素質教育大加抨擊。不少人都把有無考試視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在這個錯誤的前提下,自然就會有種種似是而非的糊塗認識。
  • 雞娃是個偽命題?
    ■ 本文2435個文字,閱讀全文約6分鐘這兩天的升學相關資訊其實還蠻多的:小學入學登記審核,民辦學校發布招生簡章不過今天,我要講的話題是:雞娃是個偽命題嗎?這是一個多次在後臺和留言區出現的觀點,我覺得有必要當面討論一下。1如果雞娃是個偽命題,那教育公平和學區房也都是偽命題。
  • 一個女人的感悟:紅顏知己,很容易變成一個偽命題
    在每一個漢子的心裡,都有一個夢,那就是娶個英俊的妻子,生個智慧的孩子,而後再找一個懂本人不絮聒本人的朱顏親信,假如一輩子可以或許有這麼兩個姑娘,人生也就圓滿了。然則,常人的目的不易達到。然則,對很多人來講,朱顏親信都是一個偽命題,說起來是親信,實在最初都變了性子,成為了含糊的瓜葛,或者是越界的男女瓜葛。一個姑娘的感悟:朱顏親信,很輕易釀成一個偽命題有人說,男女之間沒有純真的瓜葛,除非是兩個人誰也看不上誰,是那種類似於哥們的瓜葛。
  • 美育其實就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
    在新的一輪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中指出,教育力求調整培養的目標,改變人才的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關注學生經驗和多樣化發展的課程內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強調了「美術、人文、科技「於一體的創新教育理論。
  • 虹野:素質教育是一個先驗性的概念
    虹野:素質教育是一個先驗性的概念文/虹野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是教育界永遠無法繞開的兩個話題。不僅僅教育界人士,即便是普通大眾都非常清晰應試教育的弊端,可是素質教育卻一直宛若雲端讓人無法看清楚,更是難以落地。素質教育作為應試教育的一個替代,二者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對立的,而素質教育在提出之際卻沒有幾個人知道它是什麼,我們只知道素質教育就是提高素質的教育,可是真正去認知素質教育的時候,可能沒有人知道它是什麼。
  • 素質教育與教育素質
    從具體的角度來看這素質、素質教育又包含哪些方面呢,這個問題是關係到素質教育具體開展的重要問題,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就目前來看,這素質教育大致或者應該是準確的說,它包含德、智、體、美、四個方面,這也是國家的教育方針所規定的。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闡釋,例如有人把「勞動技能」也作為一種素養划進去,而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行業素養要求。從此處推開來,這「素質」是可以無限的劃分下去的。
  • 啥才是素質教育?這才是素質教育
    1993年中國教育為了提高教育質量,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偉大戰略。百度百科上是這麼介紹素質教育的,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 大部分人眼中的素質教育,其實理解錯了!
    實際上,大部分人並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素質教育。比如:有人把素質教育誤解成與應試教育對立的一種教育模式;還有人誤解成把音樂課、體育課、美術課等加進課堂裡,就是素質教育。這些理解都是不正確的,那到底什麼才是素質教育呢?
  • 所有教培行業機構校長期待的九月止損,會是一個偽命題嗎?
    根據奇碼全國近千家合作機構和其他機構的數據對比反饋表明,K12機構和素質類機構的整體續費率嚴重下滑,即使對於部分恢復正常地區的機構,也面臨同樣的困難。一方面是全面放開二胎的「堆積效應」已過,另一方面教育成本高、父母沒有精力撫養等因素,使得人們的生育意願大大降低!長期下來,人口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教培行業或將出現供過於求,紅海廝殺更加激烈。第三個方面,機構本身誤區,即使已經挺過來的機構,也在做一件事,那即是一直把招生作為工作重點!其實說錯也沒錯,這對於一個新的機構來說,前期這樣做是非常必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