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大地頭,尤溪這個古村有一個棵神奇的樟樹……

2021-02-07 尤溪小虎網

夢回大地頭

張宗鋁  文/圖

  

大地頭,咋一看你就知道這是一個十分偏遠的地方,但我真的還想再去一次,做夢都想去……

 

地域人情

 

大地頭是福建省尤溪縣西濱鎮彩城村的一個自然村。彩城村一共有3個自然村,分別為橋頭坑、大地頭、洋城。其中大地頭與聯合鎮惠州、南平市延平區爐下鎮斜村和塔前鎮坑柄交界,較為偏遠,有許、陳、吳、楊四個姓氏,兩三百人。

前幾年,在一次旅遊中巧遇大地頭的老人。老人告訴我,他家鄉的蓮花山很美,約我一定去看看。當我走上蓮花山的時候,發現幾個老人事先把少有人走的山路劈好,他們對家鄉的熱愛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我從蓮花山下來的時候,他們為我整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雞鴨魚肉的香味縈繞在農家老屋,也銘刻在我的心裡。

前幾天,一位姓林的朋友想去大地頭看看他祖宗的老房子,帶我們從洋中鎮桂峰村一路走來,途經洋中、後樓、雙洋、過溪、西洋、下墩、際後、厚豐、彩洋2個鄉鎮9個村,驅車六七十公裡,耗費1個多小時,才來到大地頭。

秋日的傍晚,當我們到達大地頭的時候,只看見三個正在收穀子的老人和幾縷農家的炊煙。夕陽西下的時候,一輛中巴車從村口的方向急速行來,但下車的只有一個人,整個村子給人以十分清冷的感覺。

大地頭看不到新建的房子,能看到的一兩座磚瓦房,也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建的,此後再也沒有人在這裡建新房了。

有時候,我總覺得空氣清新與貧窮落後是緊密相連的。也就是說,空氣越清新的村子越貧窮,但在尤溪縣的城東新區,我就遇到好幾個大地頭的人,城東新區的房價是全尤溪最貴的。

 

樟樹傳說

 

在尤溪,樟樹一向被老百姓看作是神樹,樹齡越大,也就越神。哪個孩子出生後不好帶,或者他的命理帶「弓箭」,與父母相剋,父母就會在每年的端午節去祭樟樹,把在家裡做好的竹弓箭掛在樟樹的樹幹上,有的老樟樹會被掛上幾十個弓箭。當然,樟樹是沒事的,而那些孩子從此就好帶得多。

在大地頭許氏宗祠的斜對面,有一棵數百年的老樟樹。老樟樹不大,也不很高,看過去沒有多少年頭,目測的樹齡要比它實際的樹齡少很多,因為它曾經死過好幾次,現存的樹幹大部分是1976年以後再長的,也就五六十公分的胸徑。

大地頭老人告訴我,這棵樟樹非常神奇。有史以來,每逢當皇帝死的時候,樟樹都會有所變化,或是乾枯一個枝條,或是乾枯半邊樹幹。人們印象最深的,整棵樟樹幾乎全死的,是最近的兩次:

一次是1925年,孫中山去世。那年,老樟樹的樹葉幾乎全乾了,但還沒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以為死了也就死了,反正是野生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一次是1976年,毛澤東去世。這年,老樟樹再次死去,當地人十分震驚!為什麼老樟樹的命運與偉人去世緊密相連呢?難道老樟樹和人一樣也有哀痛心理嗎?

老樟樹的故事一直是個迷,沒有人能夠解釋的清楚,也許是巧合。


 

宗祠故事

 

尤溪是個山區縣,往往是一個村子一個姓氏,一個姓氏一個宗祠,一個宗祠一個香爐,而在大地頭卻存在兩三個姓氏一個宗祠,一個宗祠兩三個香爐的事情。

大地頭有兩座並排著的宗祠,一座懸掛著「許氏宗祠」的牌子,另一座懸掛著「林陳宗祠」的牌子。據當地老人介紹,陳家來大地頭的時間比較早,也有一定的田產。因為勞動力不夠,陳家僱了姓吳和姓林的兩個長工。

吳姓和林姓兩個長工都很勤快,而且替陳家耕種多年。後來,吳姓長工在陳家宗祠的邊上蓋了廂房,陳家宗祠客廳的案几上有陳、吳兩個香爐。林姓長工沒有建新房,一直住在陳家,原因是陳家把女兒許配給林家做妻子,並為林家生了六七個孩子。後來,林姓長工的子孫遷居到十五都(今洋中鎮後樓村)。

林姓長工名埜。因為沒有建新房,林埜年老去世後,子孫只好把他的香爐寄放在陳氏宗祠客廳的長凳上。

後來,至於林姓香爐怎麼從長凳搬到案几上有兩種說法:一是陳姓家人看到女婿的香爐被雞扒得亂七八糟,於心不忍,就把它搬到案几上。一是林氏後裔到大地頭祭祖,看到祖宗的香爐被雞扒得慘不忍睹,搬到八仙桌上。後來覺得把香爐放在八仙桌上也不對,乾脆搬到案几上。從此,陳氏宗祠案几上的香爐就從兩個增加到三個,原本的陳氏宗祠也變成了陳、吳、林三姓人家共有的宗祠。

據《後樓林氏族譜》記載:「葦公傳至17世善齊公,因功名不遂,由福州城南攜眷退居南平杜溪裡(今南平市延平區爐下鎮),潛心育學。傳至埜公,於明正統年間,由杜溪裡遷居十三都竹溪,景德庚午(1510年),擇大地小園底築屋而居。公博覽群書,疏財仗義。明正統間,剿寇有功,授封尤溪縣尉,晉升江西布政司。生七子:意、志、石、堅、孝、世、傳。孝五公由大地頭遷來後樓,六傳之後,其裔乃昌。」又云:「公字若思,披公之五子。明經擢第,授滄州、景州司馬,賜緋金魚袋,遷通州刺史。」所以,我們在林陳宗祠看到兩塊牌匾,一塊寫著「通州刺史」,一塊寫著「布政司」。如今,後樓林氏及其再遷他鄉的子孫共有五六千人,可謂「枝繁葉茂」。

因年久失修,漏雨嚴重,民國年間陳、吳、林三家共有的宗祠需要重建,吳家因有自己獨立的宗祠退出,原本三個姓氏的宗祠只剩下陳、林兩姓。前幾年,陳林宗祠再次重建時掛上「林陳宗祠」的牌子。

除了地域人情、樟樹傳說、宗祠故事以外,大地頭還有很多地方值得參觀考察的。比如,後門口200多年老屋,叮噹嶺100多年土堡,還有天焚蠟燭山等等。大地頭自然村附近的橋頭坑、洋城也有很多故事,如泰山宮選址等,這些都有待進一步了解。


 

來源:鄉野清風平臺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神奇」樟樹,千年老樹中藏有一尊佛像,吸引無數遊客前往
    隨著旅遊行業的興起,我們發現,有很多的東西我們是看到了結果,卻不知道是怎麼發生的,尤其是很多的建築,古人的智慧真的是讓我們嘆為觀止,尤其是很多的寺廟,建立在懸崖峭壁上,並且千年過去依舊保存完好。不過今天小編要介紹的並不是建築,而是一顆「神奇」的樹。
  • 一棵樟樹的升值之路
    這些樟樹不僅株間距一致,排列整齊,而且樹徑、高矮、冠型也一樣,看起來像一個模子裡刻出來似的。  吳加平告訴記者,這座佔地300多畝的苗圃,也是當地樟樹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之一。鎮裡每年都要組織浙江大學、縣林業部門的專家給農民上課,傳授苗木標準化種植技術。  在大多數人眼裡,種樹不就是挖個坑,把苗栽下去,等它慢慢長大嘛,哪有那麼多講究?
  • 江西永豐這個古老菜市場,有個奇特的早點店,鑲嵌了一棵百年樟樹
    在傅加壩橋頭,有兩棵上百年的樟樹,枝葉相連,在橋頭遮出了一片林蔭,給居民休閒憩息提供了一個好去處,大伙兒在這兒聊天,交易,這大概就是傅家壩菜市場最早形成的原因吧。,一棵百年樟樹緊緊地鑲嵌在房子裡,店面就像樟樹圍著的屏幕,每天早上都要演出一段熱氣騰騰的影像。
  • 古亭、古樹、古井,楠溪江古村中有一個得天獨厚的納涼場所
    而在大若巖鎮埭頭古村就有一處得天獨厚的涼亭場所……古亭、古樹、古井相映成趣涼亭的位置就在埭頭村有名的古樟樹下,背靠臥龍崗。原村支書陳福林告訴記者,涼亭就是原來村中的三官亭。此類亭子除了具有一般的休憩功能外,還具有特殊的宗教色彩,是土地崇拜的延續,用於村民求神拜佛,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 中國有一棵古樟樹,樹內藏有一尊佛像?究竟是何人所為至今未解
    福建省作為我國南部地區,其省內的樟樹之多讓人咋舌,因此福建的樟樹也因數量繁多而聞名全國。但是你知道嗎?在福建省內卻有這麼一個離奇古怪的樟樹,樟樹內部竟然藏著一尊佛像,佛像高度類似物八九歲的孩童,而樹卻沒有任何破損,究竟是個人所為呢?
  • 翁源縣新江村樟樹王:美麗傳說與希望承載
    在那遙遠的小山村,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句話常勾起人們對神秘山村的無限遐想和嚮往。而在翁源縣新江鎮新江村也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個傳說的「主人公」就是挺立在村口的那棵有600多年滄桑歲月的樟樹王。600樹齡青春無限零距離觸摸這棵樟樹王,記者的感覺是「名不虛傳,充滿神奇」。這棵古樹高達20米,樹圍8.6米,冠幅29.8米,樹形美麗、雍容大方。其樹體主幹粗壯,長勢旺盛,側枝伸出,如伸出一隻臂膀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另一隻則優雅地自然放下,姿態優美。整棵樹呈現的是古老歲月,體現的是頑強毅力,折射的是活力四射。
  • 新華橋6棵樟樹將喬遷,以後可去天池湖公園、明照湖公園看它們
    昨日下午2點,株洲新華橋頭,園林綠化工人給一棵待移栽的樟樹做好修枝,又用保溼棉細細地將每一個「傷口」包紮起來。昨日起,株洲市城管園林綠化部門開始對新華橋上6棵需要移栽的樟樹進行枝杈修剪。這6棵樟樹預計下周完成「喬遷」。
  • 看不盡的臨海古村,深山裡藏著「寶藏」
    夏日的氣氛逐漸濃烈躁動的心仿佛就要「破土而出」這個時候你可以到臨海的古村裡走走撫平不安尋找真我之旅即將開啟第一站村中古木不少,多是楓香,有的已經有300多歲,見證了仙人橋村幾代人的變遷。在名為「羊巖水」的溪谷中,水流潺潺,而這溪谷兩岸便是仙人橋村。仙人橋村前有溪坑曰龍潭坑,兩對岸各有一巨巖,巨石兀然聳起,天然生成,如同兩個橋墩,傳說是仙人造的尚未完工的橋,人們便稱之為仙人橋,而這個村莊也由此得名。
  • 吉安此地文風鼎盛,又出狀元,一古村「水木清華」比清華大學都早
    燕坊古村天椒不改初衷,依舊對古村情有獨鍾,現代化建築大都一個模樣,而古村則不一樣,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建築,體會也不一樣。一直對吉水燕坊古村嚮往已久,遲遲未能成行。古建築燕坊古村的明清建築在附近地區來說,算是保存最完好的了。
  • 狀元故裡走一走,古村裡面慢悠遊
    大賽共評選出10條精品旅遊線路及10條優秀旅遊線路,本次推薦樂清狀元故裡、千年古村民俗文化體驗二日遊線路。 村中有兩棵當年王十朋親手種下的樟樹,如今樟樹儼然聳天。在梅溪村還有一個美麗的荷博園,眼下冬季雖無荷花,但漫步於此,清幽且靜謐,令人心曠神怡。
  • 我國唯一一棵「樹抱佛」,吸引遊客無數,形成原因專家都解釋不了
    喜歡去泰國旅遊的人一定聽說過抱樹佛,泰國抱樹佛位於大城,它是泰國的一座古都,歷史悠久,大城故宮城東部的瑪哈泰寺供奉著許多佛像,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樹抱佛,它出現在一千年前的古木身上,許多佛教的信徒都想來這裡看看這種情況,但他們不知道的是,中國有這樣一種神奇的現象。
  • 太湖水撫摸岸邊,村口那棵千年樟樹,來蘇州陰山島,放空自己吧!
    這裡沒有汽車來往的嘈雜,沒有電動自行車高調的鳴笛,沒有沿街商鋪喇叭裡的勁爆舞曲;這裡有的是,偶爾啾啾鳥鳴,太湖水撫摸岸邊輕柔的波浪,還有村口那棵千年樟樹的枝葉婆娑。太湖風光陰山島位於太湖西山島北面,現屬吳中區金庭鎮東村行政村,面積僅0.7平方公裡,最高海拔87米。相傳,晉代道士陰長生曾於此煉丹,陰山島因此得名。島上有陰山、山東灣2個自然村,共約100戶、300餘人。
  • 蔡英文跑去種了一棵「臺灣特有的牛樟樹」
    今(21)日是「國際森林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在臉書PO出她拜訪「臺灣樹王」賴倍元的影片,並親自種下一棵牛樟樹,彰顯防疫期間,也要兼顧環保理念。「我也響應植樹活動,種下一棵臺灣特有的牛樟樹。」蔡英文強調,防疫期間,環境保育不停息!無論是環保或是防疫工作,有許多人堅持著愛護臺灣這塊土地的理想,守在個人崗位上付出、奉獻。請大家一起給為臺灣、為後代種樹的人們一個掌聲!
  • 我國唯一的「樹抱佛」,古樟樹中藏有一「小孩」,至今仍是一個謎
    這個世界上其實存在著非常多的奇景,有些奇景可能是自然的,而也有一些是人造的,有一些奇景你知道它的來由,而有些奇景,可能至今都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而這些不知道的奇景,就會給人一種非常神秘的感覺。我們都知道樟樹是一種可以存活非常久的一種樹,雖然大部分的樹其實都可以生活得比較久,因此在很多地方其實 就會存在已經存活了很久的老樹,關於這些老樹,人們往往會有很多的猜測,或者是有很多的傳說。特別是那些本身就比較特別的樹。我國唯一的「樹抱佛」,古樟樹中藏有一「小孩」,至今仍是一個謎。
  • 新聞特寫:新華橋東的大樟樹24日「搬家」了
    隨著新華橋拆除重建封閉施工的推進,新華橋上幾棵大樟樹何去何從,備受市民關注。24日中午一點三十七分,樟樹移栽工作正式開始,來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導。記者廖姍:新華橋的八棵樟樹,對於很多株洲人來說,就像是八位老朋友。
  • 江西婺源有座千年古村,村中一古亭,有些人不能從亭中過,好奇怪
    李坑古村,雖說這名字聽著有那麼一些古怪,但當你走入村中,眼前是一幅青山碧水映襯下、粉牆青磚黛瓦的徽派古建,小橋流水人家的水墨畫卷。風輕雲淡的自然環境與厚重深遠的歷史文化背景,賦予了李坑別樣的風景,也使得它在婺源這個徽派古村聚集的中國最美鄉村中佔有一席之地。李坑村,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離縣城約12公裡處。這是一個以李姓為主的古村落,建於北宋祥符年間,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 翻閱古代詩詞,發現描寫樟樹的不多,宋代文人舒嶽祥卻寫了樟樹
    樹在人們不知覺間發育成長,當有人試著比了比,居然有半人高的時候,人們才注意到這棵樹的樣子。它苗條,枝幹雖少,卻很筆直,只是樹皮較為粗糙,也許有小孩在它身上使壞,它的主枝幹留下了好幾道傷口,即使癒合了,也還有明顯的傷疤。
  • 濰坊「悶聲發大財」,「中國最美古村」走紅,卻以「夫妻槐」聞名
    銷售負責人古村是古保留了舊建築中最經常,韓國國內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數量是非常多的,和隨意的銷售負責人古村一處也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研究的價值和意義銷售負責人古村是很多,特別是隨著旅遊的發展,一部分的銷售負責人古村已經慢慢的被商業化,商業模式也逐漸的銷售負責人古村的深奧所掩蓋,剩下的完整的古村多了
  • 中國最「神奇」的佛抱樹景觀:當地人稱之為將軍爺,求籤很靈驗!
    旅行大半個中國時,總能見識到不同的新鮮事物,而在中國的景點中,莫過於寺廟最多,當我們有煩惱或者事業瓶頸時,總想去寺廟中燒香拜佛,祈求自己的心願,讓自己度過水逆期,而寺廟,也是最能讓我們安靜的一個場所。因為這是中國最神奇的佛抱樹景觀,就是一棵古老的樟樹腹中,藏著一尊60多公分的佛像,當地人稱之為將軍爺,這就是考亭村,我們都知道,考亭村山環水繞,群山環抱,風景非常優美,這裡也是南宋理學家、教育家朱熹晚年著述講學之地,考亭書院是南宋時全國最有影響的書院之一。朱熹在此創立了考亭學派,成為「閩學」之源。
  • 寧波這個古村因古代知名旅行家曾經駐足...
    最近,小編跟隨一位旅行大V的足跡,去了一趟奉化大堰尋找最美古村。這位旅行大V不是別人,就是開創了山水詩的鼻祖謝靈運。謝界山村內至今仍有幾棵保存完好的名木古樹。村口的日生廟前一棵古樟樹,枝幹遒勁有力,樹葉鬱鬱蔥蔥,呈現一派生機勃勃景象,是村民聚會納涼喝茶的絕佳休閒場所。村裡還有一株300多年樹齡的桂花樹,兩根主杆盤根錯節地纏繞在一起,看似一棵又形似兩棵,猶如一對難捨難分的夫妻,相守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