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畢業的大學畢業生都很不好找工作,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
而明年,據統計將首次有超過900萬的大學畢業,他們又如何就業,是否一樣面臨嚴峻形勢?
答案是肯定。教育部研判明年就業形勢時用了這樣一句話,「2021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工作任務艱巨。」
正因為形勢已如此嚴峻,所以教育部在不久前印發了一個通知,目的就是部署「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
在這個通知中,教育部明確要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帶頭扭轉「唯名校」「唯學歷」的用人導向,在招聘公告和實際操作中不得將畢業院校、國(境)外學習經歷、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
相信明年畢業的眾多的大學生生看到這樣的信息,都非常高興。
因為對絕大多少人來講,都不是來自清北的名校畢業生。明年即將畢業的900多萬人中,雙一流高校畢業的人數僅僅佔到極少的一部分,絕大部分都是普通高校的畢業生,而他們恰恰在就業中屬於「弱勢群體」。
因此,教育部提出,不要「唯名校」「唯學歷」了,不要在用人時設置太多的前置條件,就是要給這些普通的大學生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難道名校畢業的天生就帶著高貴的血統,就一定比普通學校畢業的強?
太多的歷史實踐已經告訴我們,畢業於名校只說明了這一段時期的優秀,但如果想一直保持優秀就要付出長期艱苦的努力。而普通高校的畢業生,只要能奮起直追,同樣可做到出類拔萃。
要想真正扭轉「唯名校」「唯學歷」這有一個用人傾向,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這些單位必須要身先士卒,起到帶頭作用。
但現實中,確又往往很難做到。
最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官網相繼披露,河北省有關領導帶隊,先後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進行招錄選調生宣講。
小編想說的是,這不是壞事,清北兩校作為國內最頂級的名校,當然是人才輸出的大戶,對北大清華的重視,說明了河北對人才的重視。
但如果哪一天,能看到河北省的領導專門帶隊去河北自己的高校去做選調生的宣講,相信那樣會更加溫暖廣大普通學子的心。
您認同上面的觀點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如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長按點讚,送小編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