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補課的分為兩類
一類是在學校裡成績差、或是家長怕孩子落後去補課的;另一類是想超前學或多學些學校裡不教的知識,去補課的。第一類補課多數都是孩子學習習慣、注意力等原因造成孩子成績不符合家長要求,家長把孩子送補課班的。第二類,家長覺得在學校裡學的知識不夠,想讓孩子多學些知識,也就是學校教育滿足不了家長和孩子需求的,這樣的孩子去了校外的特長班學習。
各年齡段都有與年齡相符並且適合大多數孩子的知識,這便形成了孩子們用的課本,只要是課本所涉及的知識,老師必然會在課堂上引領孩子學習,而且老師會悉心教給孩子。去補課的都是個別學生所需。
有的是從眾心理
小學和初中的學生補習,有的是從眾心理,怕落後其他補習的同學;有的確實是成績不理想;還有一些成績好的是為了更進一步。等到了高中,外面補習的同學幾乎都是初中沒好好學習導致高中課程聽不懂的,和跟不上課堂教學的學生。
再補充一點,有些學生就是因為上課聽課習慣不好,導致聽不進去,下課不能有效完成作業,形成了惡性循環,只能落下之後再補課了。
因為中國考大學的競爭關係
如果要上好學校,必須在同屆考生中名列前茅,於是學生們課上比,作業比,比輸的上課外班奮起直追,比贏的想奔更好的學校,也上課外班,進而找課外班的名師,進而一對三補課,進而一對一補課。沒錢的家長乾瞪眼,有錢的家長也大呼吃不消,回頭看看,逐漸形成了全民補課,發條越上越緊,終歸崩盤。
看似全民競爭,教育領域一片大好,但是全都是應試教育,逼得孩子初中就厭學,高分低能,明顯是打偏了!應該引導素質教育了!!!
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老師「上課不講重點,留到補習班去講。」就連教育部都認為是這樣的。既然老百姓的認識得到教育部的認可,一線老師也沒有發聲的地方,那就算這樣的吧!
這些學生實際上他們在學校裡的學習成績都不差,所以如果你有孩子在上學或者你有朋友的孩子在上學,你稍微問一下你就會發現,現在的情況是越是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反而會上各種各樣的班!而且多以學習類的為主,而往往那些成績差的,反而很少上。
實際上這些家長、學生根本就就不在乎學校老師上課是否好好講——因為你會發現他們當中的多數實際上已經超前學了很多,對他們來說,上學聽課不過就是在複習而已。而且那些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們,他們實際上已經在課前的預習上做足了功課,聽課更多的時候是查漏補缺和一種學習態度的體現而已。他們的學習中心實際上根本不是課內那點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