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學生有那麼多補習課?老師在課堂難道不教嗎?

2020-09-04 友俏麗早F春

學生補課的分為兩類

一類是在學校裡成績差、或是家長怕孩子落後去補課的;另一類是想超前學或多學些學校裡不教的知識,去補課的。第一類補課多數都是孩子學習習慣、注意力等原因造成孩子成績不符合家長要求,家長把孩子送補課班的。第二類,家長覺得在學校裡學的知識不夠,想讓孩子多學些知識,也就是學校教育滿足不了家長和孩子需求的,這樣的孩子去了校外的特長班學習。

各年齡段都有與年齡相符並且適合大多數孩子的知識,這便形成了孩子們用的課本,只要是課本所涉及的知識,老師必然會在課堂上引領孩子學習,而且老師會悉心教給孩子。去補課的都是個別學生所需。

有的是從眾心理

小學和初中的學生補習,有的是從眾心理,怕落後其他補習的同學;有的確實是成績不理想;還有一些成績好的是為了更進一步。等到了高中,外面補習的同學幾乎都是初中沒好好學習導致高中課程聽不懂的,和跟不上課堂教學的學生。

再補充一點,有些學生就是因為上課聽課習慣不好,導致聽不進去,下課不能有效完成作業,形成了惡性循環,只能落下之後再補課了。

因為中國考大學的競爭關係

如果要上好學校,必須在同屆考生中名列前茅,於是學生們課上比,作業比,比輸的上課外班奮起直追,比贏的想奔更好的學校,也上課外班,進而找課外班的名師,進而一對三補課,進而一對一補課。沒錢的家長乾瞪眼,有錢的家長也大呼吃不消,回頭看看,逐漸形成了全民補課,發條越上越緊,終歸崩盤。

看似全民競爭,教育領域一片大好,但是全都是應試教育,逼得孩子初中就厭學,高分低能,明顯是打偏了!應該引導素質教育了!!!


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老師「上課不講重點,留到補習班去講。」就連教育部都認為是這樣的。既然老百姓的認識得到教育部的認可,一線老師也沒有發聲的地方,那就算這樣的吧!

這些學生實際上他們在學校裡的學習成績都不差,所以如果你有孩子在上學或者你有朋友的孩子在上學,你稍微問一下你就會發現,現在的情況是越是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反而會上各種各樣的班!而且多以學習類的為主,而往往那些成績差的,反而很少上。

實際上這些家長、學生根本就就不在乎學校老師上課是否好好講——因為你會發現他們當中的多數實際上已經超前學了很多,對他們來說,上學聽課不過就是在複習而已。而且那些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們,他們實際上已經在課前的預習上做足了功課,聽課更多的時候是查漏補缺和一種學習態度的體現而已。他們的學習中心實際上根本不是課內那點東西。

相關焦點

  • 中小學生補習有用嗎?老師為什麼要補習?
    這個社會怎麼了,那麼多人都需要補嗎?是的吃飯補物質食糧,教育補精神食糧。當然有補總比沒補強,沒補肯定不理想。現在好多學者都提出要給孩子自由空間,放假就是休息、強調勞逸結合。事實是這樣的嗎?補習有用的點就在這裡,通過補習你更加熟悉這個題目,那下回你就抓住它了,也有人說事不過三。一個坑你掉進去一次,第2次、第3次你就知道繞過去了。只要學生自己有點心思放在補習上,肯定是會有所收穫的。還有一點現在許多學生都存在偏科,即有一個科成績很不理想,比如有的人是英語,有的人是數學。如果就這樣下去,大家都到了中考、高考,分數會被這一科拉下去會很吃虧。
  • 你參加課後補習嗎?是科任老師給你補習?真是上課不講補習班講?
    關於補習,最近時不時就看到有人說老師上課不講補習班講,我明確地說,那都是鬼話,正常一點的鬼都不會相信的。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會有人有這種奇葩的想法。不管從哪個角度來分析,老師都不可能是上課不講課後班輔導講的。仔細想想,說這些話的人應該主要有這麼幾種情況:1.首先肯定是那些上課不認真、但又參加了老師的輔導班的人會這麼想。
  • 為什麼臺灣學生補習成「瘋」?
    小學生補習投入大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學時,國小(臺灣對小學的稱呼)二年級的林詠盛都會在校門口等待爸爸。不過,爸爸沒有帶他回家,而是直接帶他來到補習班,之後一直忙到7點多才回家。語文、數學、英語,一門課都不會少。林詠盛的情況不是個例。
  • 為什麼補了那麼多課還是沒有用?
    一個學生沒有良好的聽課習慣,那他的成績自然不會太好,如果說在低段學生還可以憑藉自己的「小聰明」去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那麼到了中高段,他的聽課習慣會嚴重妨礙他的成長,因為課堂上的知識再也不是「一望而知」的了,需要認真聽老師講解和分析,需要不斷地練習才能獲得,所以,認真聽課是學習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 我為什麼說二流的老師教不出一流的學生
    怪象:高考成績好的學生很少報考師範院校,畢業以後也基本很少去從教,二三流人才支撐著中國教育的發展。一次物理課上,當我像傻子一般的問老師:「電阻為什麼都是正值,有負電阻嗎?」老師一臉淡定,一本正經的回答:你問這個幹什麼,高考又不會考。是啊!
  • 一對一補習對學生成績的提升能有多大的幫助
    在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在經歷大班補習無效之後開始轉向一對一輔導了,雖然收費比大班課程要貴很多,但為了孩子的學習也在所不惜了。那麼一對一補習就一定能幫助孩子提升成績嗎?答案是不一定的。在學習中哪有那麼多的一定,唯一確定的是只有學生願意學會學了才可能讓成績有所提升,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 網友吵開了,學生在課堂上和教師發生衝突,老師不該管嗎
    於是,惱羞成怒,在上網課期間辱罵老師,因而和老師發生了爭吵,時間持續了8分鐘。據相關媒體報導,事發後學生與家長已向老師進行了道歉,目前,涉事學生已被停網課。此事雖然得以解決,但是卻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的熱議。有網友說:「我看了視頻,那孩子氣焰很囂張,一上來就開口罵人,老師態度還是好的,孩子辱罵老師,只道歉就行了嗎?」
  • 陳雅雯|澳門英語私人補習:基於高三學生的視角
    學生覺得學校的補習班很有用,因為通過補習班,他們能掌握平時在課堂上不明白的內容。姚同學比較了一堂學校的英語課和一堂補習班的英語課: 為了完成教學進度,我的英語老師無奈要教得很快。但上補習班時,她會詳細解釋所教內容。當我們有不明白的地方時,她會對我們進行個別指導。我認為這是在平日上課時不可能做到的,因為畢竟時間有限。
  • 「課堂還給學生,老師講多了要挨批」,請別再折騰學生和老師了
    以前的口號是「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現在又是「老師上課不許講,全讓學生講」,結果學生們學不會,不就得四處去輔導嗎?學生講,都來自老師課前輔導,其實,就是把一節課,變成了無數節課,老師後面付出大量教學準備,才有我們看到的學生講。這樣的教學方式,與老師與學生,真好?
  • 教師有償補習,遭學習差的學生家長投訴,誰對誰錯?
    1.教師有錯在先,是因為近年來國家三令五申禁止教師有償補課,教師的做法明顯違規。面對國家禁令,教師仍然向學生和家長提出有償補習,雖然是讓學生自願參加的,沒有強制,但仍是違規的。拿我們一些校長常說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頂風作案,膽子太大」。
  • 輔導班的老師普遍不如公辦學校老師,為何多人還送孩子去補習?
    我在公立學校教過,現任職深圳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希望能為你解疑釋惑。先來聊聊「輔導班老師普遍不如公辦學校老師」,這是真的嗎?教育機構老師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原公立學校老師。要想收入多,帶的學生必須多,所以機構老師大多上進心強,工作認真負責,服務意識較濃,他們為了飯碗會全身心投入,這一點是很多公立學校老師比不了的。所以說,公立學校老師整體素養要高於機構老師是事實,但機構老師也有自己的某些優勢。再聊聊「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出高價送孩子補習」。認為家長把孩子送進補習班是「錢多人傻」的人才真是很傻很天真。
  • 讓所有的學生都愛上自己的課
    一個老師的成就莫過於班裡的所有學生都喜歡上自己的課,這對於老師來說,是一份莫大的榮譽。班裡的學生不喜歡自己的課,感覺教學很失敗。此時,腦子裡就會產生多種疑惑和猜想:自己的課難道講得不好嗎?自己的課哪裡講得出錯了嗎?學生們為什麼會不聽講,指指點點呢?難道學生在拿自己和以前的老師做比較,不喜歡自己?難道自己教學水平或者教學手段、興趣跟以前老師差別很大嗎?種種的不解,終究沒有任何的釋疑。不管什麼的狀況,班裡沒有一個學生在聽自己的課,感覺自己教學就是失敗。
  • 為什麼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補習後學習成績並不能提高?
    你說的「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補習後學習成績並不能提高這種情況,在我看來,是極其罕見的。如果真是這樣,就不會有那麼多家長願意花錢給孩子去補習了。而很多家長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基於以下情況:1、你說得越補越差的標準哪裡來的?
  • 香港的補習老師到底有多牛?你絕對想不到!
    需求巨大,明星老師年薪數千萬港幣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興起補習文化,有數據顯示,在香港幾乎只有18%的中學生能夠升入大學。學生對升學的渴求、家長對孩子未來的期許,似乎只有用補習才能滿足和安慰,一些成績很好的學生也不例外。此外,香港社會的高壓和快節奏,讓整日忙於工作的家長也只能將孩子送到補習學校。
  • 小學生家長輔導批改作業成常態,老師難道在學校沒有改作業嗎?
    現在,小學生家長輔導批改作業已經成為常態,一說到這個事情,大家又紛紛把矛頭指向在校的老師,大家都忍不住發問:家長都忙著輔導批改作業,難道老師在學校沒有批改作業嗎?家長確實累,減輕家長陪作業任務確實有必要,不過這條建議是由作家協會的委員提出,而不是由教師出身的委員提出,這有些失望。我估計,教師是不敢提出給家長減負的這個建議的。
  • 學生課外補習真的能夠提高成績嗎?
    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碌碌無為。於是,各種培訓機構應運而生。家長們給孩子報了許多輔導班,其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補課真的能提高成績嗎?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一、什麼是課外補習課外補習是指為了提高學生學業成績而進行的正規學校教育以外的補充性教育活動,也被稱為"影子"教育。是學生在主流學校教育之外參加的培優補差活動。二、為什麼要進行課外補習?關於給孩子補課這個問題一直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
  • 黃陵縣孟老師毆打學生事件冷思考:孟老師就不值得被原諒嗎?
    應該都不是,那麼為什麼就要撤銷教師資格證,斷送她一生的職業,難道她從教20多年來就沒有一點功勞,沒有一點苦勞,20多年來沒有為黃陵的教育事業做任何貢獻嗎?只要還念有一點點苦勞的份,怎麼忍心將她「一棒子打死」?
  • 學生成績不好真的是因為老師「課上不講課下講」,你信了就上當了
    我從不關心孩子的老師講不講重點,也不關心孩子的老師是否開班補習班,這對我而言,沒有任何的關係!我不需要通過補習課內才能夠讓孩子學好課內的知識,因為孩子只要認真聽了,認真的去完成預習、複習以及作業和拓展練習,就足夠的。
  • 學生參加補課到底有沒有作用?為什麼那麼多家長送孩子上補習班?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所以現在上補習班成風,這樣肥了課外培訓機構,也讓一些在職老師因為利益而犯錯誤。那為什麼這麼多家長要送孩子上補習班呢?1、培養孩子特長。孩子喜歡某門課,家長希望孩子在某一方面有長足發展,同時也為應試教育打好基礎。不管是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主持人訓練、英語學習等都在此列。
  • 臺灣學生補習成「瘋」:每10個小學生就有7人參加校外學習
    小學生補習投入大每周一到周五下午放學時,國小(臺灣對小學的稱呼)二年級的林詠盛都會在校門口等待爸爸。不過,爸爸沒有帶他回家,而是直接帶他來到補習班,之後一直忙到7點多才回家。語文、數學、英語,一門課都不會少。林詠盛的情況不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