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如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在前方將士浴血奮戰的同時,湖南人民開展了積極的募捐活動,「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成了家喻戶曉的口號;「前方保衛後方,後方支援前方」成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1938年7月至10月,為推動湖南抗日救亡運動向縱深發展,於「七七事變」一周年之際,湖南各界民眾積極展開了抗日募捐活動。
1938年7月7日至9日,全省開展抗戰周年紀念獻金活動的頭3天,就收到長沙市獻金96087元,湘潭收到獻金9600元,金銀首飾160餘件,全省共收到獻金297757元。
軍民踴躍捐獻,湧現了許多動人事跡。張治中帶頭獻金3000元,他的夫人洪希厚獻金310元。一位人力車夫,當場揭開車座木蓋,將所有鈔票銅板,悉數投入獻金箱。駐常德通訊兵第11團排長周文雄,將個人平日積蓄的200元,以全體官兵的名義匯給華北前線的八路軍。
1938年7月8日、9日這兩天,長沙各界舉行紀念「七七」獻金活動,總會場設在教育會坪,下設民眾俱樂部獻金臺、國貨陳列館獻金臺和司門口獻金臺。
當看到不管是小孩還是大人,不管是苦力還是妓女,都紛紛到獻金臺捐錢捐物時,國貨陳列館獻金臺監察員鄭金凱說:「……這次獻金,大家真熱心,小孩、苦力、鄉下人、妓女……甚麼人都有。有好幾個獻金一百塊兩百塊的;丟金戒子進去的,都有好幾個人。這樣看來,中國決不會亡……」
司門口獻金臺旁的人特別多:有賣糖糕的小孩,賣襪子的老婦,還有船夫、車夫、報童,居然還有掛了彩的士兵,他們貢獻了他們的所有。當時還有5位外國朋友,每人捐了5枚大洋,並笑著說:「你們中國人萬歲!」
見此情景,獻金委員丁子欽說:「中國一定不會亡!」並當場表揚說,有一個賣草藥的,跑得滿頭是汗,今天剛賣了一毛錢,就全數獻給國家了!
不久,一位和尚走上臺來,把200塊錢交給監督人,並說:「我們和尚最沒有良心,出家連父母都不要了,但我們知道要國家。我勸一般人要以平等的觀念待人,大家覺悟,我們要愛中國!」
司門口這個獻金臺截止到9日下午兩點,共收到一元以上的獻金3000多起。
湖南人民除了開展獻金活動以外,1938年九、十月間,全省民眾還超額完成了徵募寒衣60萬套捐給前線抗敵將士的任務。其中長沙基督青年會捐獻17000餘件;長沙藝芳女校校長曾寶蓀傾盡平日積蓄,捐棉被100床;湘鄉宋修嚴趕製棉背心100件。
1938年lO月16日,《觀察日報》報導:戰地文化服務處,系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等12個機關聯合設立,自今年七月一日成立以來,徵募書報不下700餘萬份,隨收隨發,供不應求。並特請出版界、教育界、文化界、各機關團體及一般人士,就有關抗戰之書報雜誌漫畫小冊,無論新舊多少。儘量捐贈,寄交長沙油榨巷明憲女中,該處匯送前方,以振士氣,而利抗戰。
為了抗戰,湖南人民慷慨募捐,有力地支持了湖南乃至全國的抗戰。正是後方人民的傾囊而出和前方將士的浴血奮戰,使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