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人病例對照分析:至少篩查一次,乳腺癌死亡風險低四成!

2020-12-14 騰訊網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乳腺X線檢查(鉬靶)是實現乳腺癌早診早治的重要工具。近日,《英國癌症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發表一項大規模分析,表明儘管診療技術不斷革新發展,乳腺鉬靶篩查仍然在降低乳腺癌死亡風險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遵循篩查周期、不延期非常有必要。

截圖來源: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自隨機對照試驗證明鉬靶可以減少乳腺癌死亡率以來,1988年,英國啟動了國家衛生服務乳腺篩查計劃(NHS BSP),針對50-64歲女性,每三年提供一次免費篩查,後來又拓展至50-70歲女性,目前47-73歲這一更寬的年齡窗正在試驗評估中。與此同時,過去30年裡,乳腺癌的診斷技術和治療也積累了長足的進步,篩查的獲益程度,是否仍然如初?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倫敦女王瑪麗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學者領導開展了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考慮到目前已知篩查有益,隨機對照試驗存在道德爭議,而病例對照研究則能夠較好地在這種情況下客觀評估篩查的效益。病例對照研究還考慮了隨著時間推移癌症發生率和可用療法的變化,並調整可能影響乳腺癌死亡率的其他因素,能夠克服其他觀察性研究的一些局限性。

圖片來源:123RF

這項研究選擇了2010年或2011年死於原發性乳腺癌的47-89歲女性作為病例(8288例),在此基礎上,每個病例儘量選擇兩個對照個體(15,202例),並根據出生日期和篩查區域進行匹配。

對23,000多名女性的數據統計表明,至少接受過一次篩查的女性,乳腺癌死亡風險降低了38%。這相當於每1000名接受過篩查的50歲-69歲女性中,約有9例發生於55歲-79歲的乳腺癌死亡得到了預防。對於2000年和2003年後確診的女性,篩查獲益更大,乳腺癌死亡風險分別降低44%和47%。

對不同年齡層以及篩查間隔的分析提示:在英國NHS乳腺篩查計劃中,篩查效果在65歲以上的女性中更顯著且持續時間更長,但篩查對年輕女性而言也仍然非常重要。此外,在建議的間隔內進行篩查,可以將乳腺癌死亡風險減少近一半。

「65歲以下女性,篩查的好處能夠持續3年-4年,因此,如果延誤篩查,間隔超過3年,對這些女性來說並不安全。」 研究通訊作者,倫敦女王瑪麗大學Stephen W. Duffy教授解釋。

▲不同年齡組,以及篩查間隔對乳腺癌死亡率的影響(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研究團隊還採用不同的統計模型和方法進行了估算校驗,都得出了相似的結論。總體而言,這項研究表明,儘管診療手段快速發展,乳腺癌篩查在乳腺癌控制中仍然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最新報告:乳腺癌成為世界第一大癌,適合國人的篩查標準來了!
    最新預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1929萬例,其中男性1006萬例,女性923萬例;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萬例,其中男性553萬例,女性443萬例。 2020年,女性乳腺癌首次超過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約佔新發癌症病例的11.7%。在新確診的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腺癌患者。
  • ...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乳腺癌|淋巴結|肺癌|癌症|確診|篩查|乳房|...
    數據顯示:❖ 2020年全球1930萬人新確診癌症,近1000萬人死亡;❖ 每5人中就有1人將在其一生中患癌症;❖ 每8名男性、每11名女性中就有1人將因癌症而死亡;❖ 癌症診斷後5年生存人數約為5060萬;❖ 乳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 預計到2040年,全球將有2840萬人被確診癌症。
  • 愛康集團創始人:金融高淨值客戶至少每年一次全身體檢與防癌篩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愛康集團創始人張黎剛:金融高淨值客戶至少每年做一次全身體檢與防癌篩查11月11日,在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主論壇上,愛康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發布和詳細解讀了《2020年中國金融高淨值客戶健康綠皮書》,對金融高淨值客戶的健康大數據進行了深度分析
  • 確診導管原位癌的女性發生浸潤性乳腺癌和乳腺癌死亡的長期風險較高
    確診導管原位癌的女性發生浸潤性乳腺癌和乳腺癌死亡的長期風險較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8 17:40:55 英國牛津大學Gurdeep S Mannu團隊探討了1998-2014年英國篩查確診導管原位癌後發生浸潤性乳腺癌和因乳腺癌死亡的風險
  • 乳腺癌該怎麼篩查?國家癌症中心發布適合中國人的篩查標準!
    作為一種常見癌症,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髮乳腺癌226萬例,首次超過肺癌(221萬例),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佔到了新發癌症病例的11.7%。在新確診的癌症患者中,每8名就有1名是乳腺癌患者。
  • 我需要做乳腺鉬靶篩查嗎?何時開始做?
    Tabar L等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法,通過統計致命乳腺癌的發生率來評估,而且需要根據致命乳腺癌的診斷日期而非死亡日期進行統計。他們分析了瑞典達拉納省(Dalarna,Sweden)1977-2015年期間40-69歲女性在乳腺癌診斷後10年和20年內死亡的比例。在這個分析中,乳腺癌死亡的決定因素——是否進行鉬靶篩查和可選擇的治療方法都屬於同一時期。
  • 「濱城大篩查」已採樣103.2萬人;相關病例涉及幼兒園181人全陰性...
    李鴻忠深入「濱城大篩查」現場調研檢查。21日周六,是濱海新區對全體居民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篩查第一天。當天下午,市委書記李鴻忠專程來到濱海新區醫學檢測機構、集中採樣點調研檢查。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濱城大篩查」已採樣103.2萬人。截至21日18時,天津濱海新區「濱城大篩」完成核酸檢測採樣103.2萬人,實開採樣點2282個。直擊濱海新區全員核酸檢測現場。21日一大早,濱海新區正式啟動「濱城大篩查」全員核酸檢測。
  • 最新全球癌症大數據發布: 新增病例2450萬人,死亡960萬人
    皮膚癌,氣管、支氣管和肺(TBL)癌和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佔所有癌症病例的54%。男性因癌症死亡和DALYs最常見的原因是TBL、肝癌和胃癌。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是非黑色素瘤皮膚癌(NMSC)、乳腺癌和結直腸癌,佔所有癌症病例的54%。女性因癌症死亡和DALYs的主要原因是乳腺癌、TBL癌和結直腸癌。
  • 癌症篩查納入醫保?衛健委:承受力有限難以覆蓋
    項目在嚴格的流行病學設計基礎上,通過科學地選擇人群、建立隊列、確定篩查人群和對照人群,根據已制定的技術方案完成篩查及早診早治任務,並定期舉辦技術培訓班和開展現場指導。其目的旨在提高癌症的早期診斷率、早期治療率以及五年生存率;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篩查及早診早治方案。此後,早診早治項目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 沒想到,胰島素的這個指標能預測乳腺癌風險
    超重/肥胖女性的乳腺癌發病風險是體重指數(BMI)正常女性的6.78倍[2],而且預後相較於BMI正常者更差[3]。肥胖、超重常常與胰島素抵抗伴行,那麼胰島素抵抗是否也與乳腺癌的發病率、死亡風險相關呢?
  • 一年60萬人死於乳腺癌,這樣飲食可降低風險
    原創 Sasha 國際科學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中死亡率較高的疾病。2018年,新增乳腺癌病例約210萬,約佔全球癌症總數的11.6%。2018年,全球估計有60萬人死於乳腺癌,佔所有癌症死亡總數的6.6%。
  • 乳腺癌新藥「帕捷特」在中國獲批上市 可降低復發和死亡風險!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全國新增病例約27萬,其中HER2陽性乳腺癌約佔所有乳腺癌病例的20%-25%,一度被稱為「最兇險的乳腺癌」。最近,乳腺癌新藥帕捷特獲得批准,將把HER2陽性乳腺癌高復發風險患者的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25%左右。
  • Her護升級丨死亡風險降低24%,「進階版赫賽汀」治療乳腺癌獲批
    抗HER2 單克隆抗體 近日,美國FDA批准抗HER2單克隆抗體Margenza(Margetuximab-cmkb)上市,與化療聯用,治療既往已接受2種或以上抗HER2方案的轉移性HER2陽性乳腺癌成年患者
  • 胰島素抵抗可使乳腺癌發病、死亡風險最高增加34%和78%
    乳腺癌是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前不久,最新研究發現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乳腺癌患者復發和死亡風險增高了60%。新的研究顯示,胰島素抵抗也能增加乳腺癌發病和死亡風險。
  • 為何使用乳腺X射線攝影進行乳腺癌篩查?
    乳腺X射線攝影技術(Mammography)是早期發現乳腺癌的主要篩查手段,其原因如下:優點:Mammography篩查,在最嚴格的科學隨機對照試驗(RCT)中,證明可以降低40-74歲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
  • 乳腺癌為什麼需要腫瘤基因檢測?
    中國多中心乳腺癌優化篩查方案研究(MIST):MIST項目獲得了以乳腺X線、乳腺超聲及乳腺觸診3種篩查方法為基礎全覆蓋、互盲法、同步進行的群體性乳腺癌篩查對照研究數據。
  • 【期刊導讀】超聲掃描或甲胎蛋白篩查可降低慢B肝患者肝癌相關...
    美國肝病研究協會(AASLD)推薦慢B肝相關肝硬化患者或無肝硬化的高危患者每6個月超聲掃描(USS)一次以進行肝癌篩查,同時檢測/不檢測血清甲胎蛋白(AFP)。篩查旨在發病早期發現腫瘤的發生,以便及時進行如消融、手術切除和肝移植等可行的治療手段,並提高生存率。最近Journal of Hepatology上發表的最新研究為篩查可有效降低慢B肝患者肝癌相關死亡風險的結論提供了有力證據。
  • 2.56萬人!全美死亡病例三分之一來自養老院,實際死亡人數或更高
    美國《紐約時報》9日報導說,根據該報統計,全美養老院等老年人長期護理機構已有至少2.56萬名入住者和工作人員死於新冠病毒感染,約佔美國新冠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報導說,在這些護理機構中,許多老年人生活在封閉的環境中,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風險很高。據該報統計,全美約有7500個老年人長期護理機構的14.3萬餘人感染新冠病毒,確診病例約佔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的10%,而死亡病例約佔全美死亡病例的三分之一。超過10個州的老年人長期護理機構新冠死亡人數佔該州新冠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 進博會醫療館亮點:流感新藥、可穿戴乳腺癌篩查設備、嬰兒血透儀
    原標題:進博會醫療館亮點:流感新藥、穿戴乳腺癌篩查、嬰兒血透儀  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第二屆進博會醫療館中,跨國醫療公司巨頭們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展示著他們最前沿的醫療器械或藥品,包括全球首款嬰兒血液透析機、全程只需服用一次的新型抗流感藥、用AI篩查乳腺癌的可穿戴設備等,其中有的尚未進入中國市場,有的已經獲批即將進入。
  • 預防乳腺癌,怎麼吃?
    據悉,胡歌的媽媽曾經與乳腺癌鬥爭多年,在生命最危險的時刻,她曾告訴胡歌,每個人都需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氣。    事實上,近年來有不少名人罹患乳腺癌,很多網友在表達對生命無常的哀痛時,也會發出疑問:吃什麼才能幫助預防乳腺癌呢?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預防乳腺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