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

2020-12-12 騰訊網

11月8日,李克強同志參加黨的十八大山東代表團討論。 新華社記者李學仁 攝

(十八大授權發布)李克強在參加山東代表團討論時強調

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拓進取奮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 李克強同志8日下午來到他所在的黨的十八大山東代表團參加討論。他說,胡錦濤同志的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對過去五年和十年的工作及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對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做了全面部署。報告反映了全黨意志,體現了人民心願,是指導我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要求、譜寫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行動綱領。

討論中,代表們紛紛踴躍發言,氣氛十分熱烈。李克強與大家深入交流。他說,黨的十六大、十七大以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豐碩,經驗彌足珍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李克強強調,準確把握和切實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要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的各方面,更加積極有力地推動科學發展的實踐;要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依據,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總任務不懈奮鬥。

李克強說,當前,我國發展仍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主題,發展經濟成為各國的利益交匯點,科技與產業變革正在孕育新突破。同時,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我們要增強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李克強指出,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要實現這「兩個全面」的目標,關鍵是推動「兩個加快」,即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增強發展的動力與活力。必須更加自覺地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立足擴大國內需求這一戰略基點,瞄準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這一主攻方向,在創新驅動中加快產業優化升級,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切實加強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深入實施重大民生工程,構築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推動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

李建國同志參加了山東團討論並發言。

相關焦點

  • 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夯實農業基礎地位
    原標題: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夯實農業基礎地位   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三農」專家學者,就文件精神進行全面解讀。
  • ...報告學習輔導百問(六十六)| 為什麼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第一,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社會流動是指個人或群體從一個地方向另一個地方、從一種職業向另一種職業、從一個社會階層向另一個社會階層的轉變。一個社會能夠創造更多的縱向流動的機會,既是社會充滿活力的象徵,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 科技體制改革:破除體制障礙需要痛下「三板斧」
    專家指出,嚴格的評選標準固然是導致一等獎空缺的直接原因,但更深層的原因,則是中國科技體制缺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科技部政策體改司副司長張曉原指出,從整體看,中國科技體制中存在的弊端還未從根本上解決;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面臨加入世貿組織嚴峻挑戰的新形勢下,一些更深層次的體制性障礙日益顯現出來。破除科技發展的體制障礙,需要痛下「三板斧」。
  • 《求是》刊發李克強總理文章:關於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
    回首36年的改革歷程,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破除計劃經濟體制束縛,逐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向前發展。一路走來,基本場景是:當發展面臨體制障礙難以前行、「山重水複疑無路」時,通過改革掃除障礙、增添動力,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人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逼出來的,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
  • 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
    5月8日,由省委、省政府出臺的《廣東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發布。「一核一帶一區」差異化推進城鄉融合2019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於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的意見》。那此次我省出臺的《若干措施》有什麼廣東特色?
  • 青科大「三個堅持」破除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障礙
    學校獲批山東省首家「高校科研體制改革試點」單位,連續兩次被評為「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高校」,通過科研成果轉化或提供核心技術而上市的公司達到了7家。2020年,青科大獲批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獲批的3所非部屬高校之一,也是山東省唯一入選高校。在《2020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中,青科大實現轉化244件,居全國第57位、省屬高校第1位。
  • 李克強:要使更多科研人員能夠沉下心來、潛心向學、埋頭苦幹
    「我們要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大解放科研人員的生產力和創造力。使更多科研人員能夠沉下心來、潛心向學、埋頭苦幹。」李克強總理說。注重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創新。」李克強特別強調,「同時要抓好應用研究、創新成果市場拓展等,深挖中國這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這樣既可以支撐就業和經濟發展,也能促進基礎研究上臺階,倒逼應用基礎研究實現新突破。」總理明確要求,在用好財政資金的同時,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力量多渠道持續增加投入,明顯提高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
  • 國務院醫改辦:破除公立醫院逐利機制 將從五方面著手
    從前期實踐來看,各地積極探索,銳意創新,改革取得明顯進展,體制機制改革有序推進,便民惠民措施穩步推開,群眾的就醫條件得到明顯改善。特別是在一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比如破除以藥補醫、管理體制改革、服務價格調整、收入分配以及落實財政投入等方面,都探索了有益做法,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拓展深化改革試點的基礎。同時,城市公立醫院當前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
  • 改革攻堅進行時 |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短板」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辦學活力
    「科教融合的探索既沒有現成的路徑可以遵循,更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唯有通過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解決制約發展的短板和弱項問題,才能夠實現科教協同高質量發展。」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黨委書記王英龍說。
  • 習近平: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他強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開啟了氣勢如虹、波瀾壯闊的改革進程。要把接續推進改革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結合起來,圍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戰略目標任務,推進創造性、引領性改革。要把深化改革攻堅同促進位度集成結合起來,聚焦基礎性和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加強制度創新充分聯動和銜接配套,提升改革綜合效能。要把推進改革同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結合起來,深入研判改革形勢和任務,科學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時機、方式、節奏,推動改革行穩致遠。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作為
    主動擔當作為體現在有效路徑的科學探索。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湖南要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來審視和謀劃新發展,要加強長遠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發揮國內國際雙循環中於我有利的優勢,補短板、鍛長板,自覺把工作置於新發展格局下去謀去想去幹;要在基於正確判斷和認知的基礎上,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立足自身、「練好內功」;要讓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進一步加強各領域互利合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 李克強:深化改革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 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對發展的...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國家科技發展戰略規劃、促進創新開放合作,推動落實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政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 李克強指出,創新事關國家前途命運。
  • 最新《教育體制機制改革》都有哪些變動?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教育。2014年3月,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指出,要專門研究一次教育體制改革問題。 2016年9月,總書記在八一學校考察時指出,要深化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經費投入體制、考試招生和就業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 黑龍江省印發《貫徹落實〈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實施意見》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黨中央立足國際國內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下發後,習近平總書記就貫徹落實中央意見作出重要指示: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 李克強:海南改革開放取得令人矚目成就(圖)
    必須始終把發展作為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科學發展,創新發展思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在發展的進程中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堅持突出特色,一切從國情、省情出發,發揮比較優勢,走符合實際的有特色的發展路子。  同志們、朋友們!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是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展開的。
  • 高起點上推動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教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十四五」期間,我市如何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9月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市教育體育局局長胡海生。我市是我省近代教育發源地,底蘊豐厚,人文薈萃,教育質量長期處於全省前列。胡海生說,我市教育工作要實現新突破,邁上新臺階,首先要衝破一切妨礙發展的思想觀念,改變一切制約發展的落後做法,破除一切影響發展的體制弊端,不斷進行創新創強。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以「51251」人才工程為突破,撬動學校體制機制創新
    學校深入推進教師評價制度改革,完善教師人才工作機制,以「51251」人才工程為突破,撬動學校體制機制創新。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51251」人才工程是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破除教師發展方面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進教師評價制度改革,加強教師管理改革創新,完善教師人才工作機制,激發教師從教內生動力的重大舉措和積極探索,旨在培養和造就一批在國內、省內具有領先水平且有較大影響的學術領軍人物和學科帶頭人,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以「51251」人才工程為突破 撬動學校體制機制創新
    膠東在線11月23日訊(記者 張明超)隨著2020年全國教師發展大會的召開,全面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的新徵程正式開啟。學校深入推進教師評價制度改革,完善教師人才工作機制,以「51251」人才工程為突破,撬動學校體制機制創新。
  • 破除功利化 讓教育回歸育人本位
    【思想匯】  作者:李建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員)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必由之路。然而需要看到的是,當前教育功利化的傾向給教育發展帶來深刻的負面影響,擾亂教育節奏,忽視教育規律,異化教育過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直面教育功利化的現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找到破解之道,其中,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是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的重要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