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世界將以更快的速度向東方、向中國、向社會主義傾斜

2020-12-11 觀察者網

張維為:

大家好,今天我們這麼多人在這裡歡聚一堂,參加觀傳媒的年終秀,在這個新冠疫情肆虐的的世界上,坦率地講,這是一種奢侈呀。14億人的中國是這個世界為數不多的一塊淨土,經濟社會生活已經滿血復活。

今年六月,我參加芒克辯論,和牛津大學蒂莫西·艾什教授辯論中國戰役模式的成功,是否說明中國模式優於西方自由民主模式,我說YES,他說No。我說,道理很簡單,此時此刻,你生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你的安全感是美國英國的100多倍,我指的是免於感染新冠肺炎或死於新冠肺炎的安全感,背後就是中國制度和治理模式的成功。我查了一下截止昨天,也就是11月28日,美國因為疫情而死亡的絕對人數已經是中國的56倍,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2倍多,所以中國的免於死於新冠肺炎的人均安全感應該是美國200多倍,確切地說235倍。如果用免於感染新冠肺炎來計算,那中國的人均安全感應該是美國的近600倍。什麼叫制度自信,這就是制度自信,什麼叫偉大的國家?這就是偉大的國家,這就是中國。

談到《這就是中國》,我自然想到了我們《這就是中國》電視節目,這是我們中國研究院、觀視頻、觀察者網與東方衛視一起打造的。我剛才問了觀視頻的編導,我待會兒演講的時候,能否表揚一下自己,他們說當然可以了。人無完人啊,我的缺點就是有時候有點喜歡自我表揚。表揚什麼呢?因為在過去這驚心動魄的一兩年裡,我們對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比較正確的預測、比較正確的判斷。

我們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是國家高端智庫,中央對高端智庫的要求,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在遇到國內外重大事件的時候,要能拿出一錘定音的意見。中央廣泛聽取各個智庫的意見,問計於民,問計於專家,最後民主集中,做出決定。現在我給大家匯報一下我們這一兩年做出的幾個判斷。

首先是關於美國的一個判斷。去年1月我們開始做《這就是中國》,它實際上是2018年12月錄製的,當時正好趕上中國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非法扣留,在《這就是中國》第一期節目中,我說了這麼一句話,美國已經開始採取下三濫的手段,我們要知道怎麼應對。我說好在中國領導人是經歷過「文革」亂世的,我們知道怎麼對付流氓。當時我們內部有爭議,這句話能否播出,我堅持這句話一定要播出,最後播出的效果非常之好。實際上這也是一種資政建言,我們做出了判斷,美國已變成一個蠻不講理,毫無信譽可言的國家,我們的對美談判也好,反擊措施也好,一定要考慮這個變化,不能抱有幻想。

後來5月的時候,《金融時報》專欄作者馬丁·沃爾夫也公開撰文,稱美國變成了一個「流氓超級大國」,與我們的判斷高度吻合。他說,在中美貿易戰中,歐洲作為盟國,本應該支持美國,但現在美國變成了不守規矩的流氓超級大國,我們不能支持它。過去這兩年中美關係的跌宕起伏和美國的拙劣表現,證明我們對美國的定性判斷是及時的、是準確的,也就是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最近在送別榮耀時說的:他們不是要糾正我們,而是要打死我們呀。

至於拜登上臺後,美國是否會改變?上星期,芒克論壇主持人採訪我,也問了這個問題,我說,拜登曾經調侃過川普:Donald, please grow up, 唐納德,你快長大呀。我希望拜登和他的團隊是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政府,儘快使美國擺脫熊孩子、痞子流氓政府的形象,這個要求不高,如果不懂得怎麼產生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的政府,我們可以教你們,如果不懂的如何產生優秀領導人,我們可以給你們開課。中美兩個大國要發展既有競爭也有合作的雙邊關係,即使競爭為主也沒有關係,總有合作的領域,這對中美雙方都好,對世界也好。但如果美國還是要繼續耍流氓,對不起,中國人不吃這一套,美國必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第二是關於疫情的判斷。這次疫情一爆發,西方媒體像打了雞血一樣的激動起來,宣布這是中國的車諾比時刻,還說爆發在武漢,正好是當年中國辛亥革命爆發的地方,中國政治體制將因此而崩潰。我們則通過觀傳媒,通過《這就是中國》節目,第一時間表示了我們的判斷,這不會是中國的車諾比時刻,而更可能是西方自己的車諾比時刻。果然,後來歐美國家的疫情防控荒腔走板,傷亡慘重。

今年10月14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裡德曼撰文承認,本以為這場疫情是中國的車諾比,結果卻成了西方的滑鐵盧。我們的預測比他早8個月。他還寫到,如果中國領導人看到川普和拜登的第一次辯論實況轉播的話,對這麼低劣粗俗的辯論,中國領導人能不幸災樂禍嗎?他們一定喝著威士忌,幹上一杯。我不知道中國領導人是否喝威士忌,但更可能是清茶一杯,坐看美國真人版《紙牌屋》上演,挺好!

三是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網絡上有很多投降的聲音,什麼「年輕人,洗洗睡吧」。我們著急啊,這是錯的,我們手中有一手好牌,我們通過觀傳媒、通過《這就是中國》節目,及時發出了我們的聲音:美國將輸掉這場貿易戰,雙方都會受損失,但美國的損失將更大,大很多。我當時講了四點:一、美國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二、美國是將帥無能、累死三軍,我說川普關於貿易戰的決策水平是四流的,就這個水平,怎麼好意思出來打仗?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回頭看,我們的判斷經受住檢驗。

不久前,美國政府前貿易代表、前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用詳盡的數據證明,美國是如何輸掉這場中美貿易戰的。他指出,川普上任時宣布,自己將結束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但2019年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還是沒有減少,還是3400多億美元,而今年因為疫情,前10個月,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增加了20%。美國現在危機重重,還打什麼貿易戰,趕緊補貼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吧,否則我們賣給其他國家了。美國資本也在加速流向中國,現在甚至有學者判斷說,華爾街都想搬到中國來,華爾街知道哪裡的財富增長最快,當然我們對華爾街要心中有數,大家懂的。

四是對疫情後世界格局演變的大判斷。我們在第一時間指出,與歷史上的大疫情一樣,這場疫情將改變人類歷史進程,從發展大勢來看,雖然還會有溝溝坎坎,甚至驚濤駭浪,但世界將以更快的速度向東方傾斜、向中國傾斜、向社會主義傾斜,這次疫情「世界大戰」就是這種傾斜的催化劑!現在看來,這個判斷也是靠譜的。幾天前,RCEP的籤署印證了這一點。

我們講向東方傾斜,這次東亞國家,或者說所有用筷子的國家,所有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的國家,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水平,都明顯好於歐美國家。世界看好東亞,東亞國家也更加自信了。

我們講向中國傾斜,中國在RCEP中經濟佔比55%,是最舉足輕重的國家,中國成功抗擊疫情的優秀表現贏得了東亞國家的讚揚,東亞地區圍繞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將越來越牢固,中國正在帶動整個東亞地區走出疫情陰霾。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過去主要由於美國的阻撓一直未能成功,現在日本、韓國都抓住了美國陷入疫情困境和選舉亂象無暇他顧之際,果斷籤署協議,使中日韓能夠在RCEP框架下,實現某種形式的中日韓自貿區。《紐約時報》為此感嘆:世界不等我們了。

至於向社會主義傾斜,我們已經看到,RCEP協議中,沒有類似西方主導的協議中那種涉及國有企業、產業政策的內容,也沒有涉及所謂獨立工會的條款,不少西方專家認為這是對中國模式的默認。在一個更廣的意義上,如果我們用世界多數國家對社會主義的理解,也就是政府在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更大一些,那麼現在世界各國,包括所有西方國家在內,他們內部的社會主義因素都在增加。

過去的2020年實在是太不平凡了,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價,但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別是中國社會形成了一系列非常寶貴的共識,所以中國社會的凝聚力前所未有,人民的自信心空前高漲,為我們從容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其中,有這麼一些社會共識,我覺得特別珍貴。

首先是通過這場戰役的國際比較,我們對自己制度優勢的認知從未像今天這麼親切與深刻。我們從中國抗疫模式的成功和西方抗疫模式的潰敗中,慶幸自己生活在中國,生活在一個最尊重生命的社會主義國家,生活在一個經得起全方位國際比較的偉大國家。這是中國人民的「心勝」,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心勝」,這也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在絕大多數國人心中,特別是年輕人心中,西方模式走下神壇,美國神話已經終結!我還是這句老話:中國模式並非十全十美,它有許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但就現在這個水平也可以和西方模式競爭而勝出。

第二個共識就是,中國親西方的公知受到重創,有人說這是中國公知集體崩塌的元年。大家一定還記得中國公知在這次疫情過程中的許多無腦吹:什麼美國有民主、自由、人權,沒有人會掩蓋疫情,疫情將在萌芽狀態下被消滅;什麼美國CDC效率極高,醫療水平特別先進,7萬多護士自願奔赴紐約;什麼美國的瑞德西韋神藥是人類的希望,以美國動員能力和生產能力,分分鐘消滅病毒;什麼美國有35艘醫療船,一夜之間180個戰地醫院將遍布美國。但一場疫情下來,證明這些只是中國公知虛構出來的,他們的燈塔國被一仗打回原形。我一直搞不懂,我們的公知為什麼都呆在中國,享受社會主義中國的各種福祉,包括超級的安全感,就是不去他們無比熱愛的美國,現在美國最需要他們幫忙呀,當個志願者也好呀,或者寫寫日記呀,而且現在去燈塔國的單程機票,我講的是單程機票,非常便宜,要抓緊這個機會呀。

第三個共識是自主創新刻不容緩。過去國內一直有很多爭議,究竟是自主創新為主呢,還是走國際化市場化道路為主,結果川普一輪又一輪的科技戰,使中國人看到了我們別無選擇,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要不來的,在核心技術方面,我們必須走自主創新之路,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我們的國防產業一直有一個說法,美國封鎖什麼,我們就能生產什麼,而且還有中國自己的獨門絕技。不久前,習主席在一個講話中提到中國科技的一個獨特優勢,就是「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中國具有14億人口的超大規模的應用市場,產品迭代升級比任何國家都快。我相信最後為中美科技戰後悔的不會是中國,而是美國。可能不出幾年,美國腸子都要悔青的。屆時我們一定要記著給川普閣下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特殊貢獻獎。

第四個共識是我們要抓住機遇,促進國家統一。這些年,特別是近年來,臺獨勢力日益猖獗,中國社會普遍對於臺灣當局失去耐心,一種更加廣泛的社會共識正在形成:我們必須給走在臺獨道路上的臺灣當局迎頭痛擊,甚至是一個根本性的打擊,就像打擊港獨一樣,港獨曾經猖狂於一時,但被港區國安法一仗打回原形。臺獨和港獨一樣也是紙老虎,也將被一仗打回原形。

今年9月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我們抓住了機遇,開始強有力的實戰化軍事演練,一舉廢掉所謂的「海峽中線」。如果臺獨勢力還敢繼續冒進,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廢掉更多的東西。據報導蔡英文曾對克拉奇說:我們有決心邁出關鍵的一步。我們都知道她這關鍵的一步是什麼,如果她敢冒這個險,我們務必成全她,順勢而為,一舉從戰略上徹底解決臺灣問題。我們手中的牌太多了,我們要全面謀劃,除了軍事手段外,我們還要打好經濟牌、外交牌、金融牌、文化牌、法律牌等等,以堅定的制度自信來處理臺灣問題,以臺獨勢力聽得懂的語言來處理臺獨問題,爭取早日實現國家統一。

第五個共識是一種方法論:一切在於國際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鑑別。這次戰疫,如果沒有跟西方的比較,國內不少人還會以為中國做的很差,現在一比較,我們才知道中國做的是如此之出眾。有人說,你不要比爛,我說,比爛是西方發明的,是英國首相邱吉爾發明的,他說,西方民主制度並不好,但是其它制度更不好,所以西方民主制度是最不壞的制度。他的這個說法忽悠了很多腦子簡單的國家,結果這些國家要麼從希望走向失望,要麼從希望走向絕望。

大家可能記得疫情爆發不久,湖北黃岡有一個一問三不知的衛健委主任,很快被撤職,但後來我看到報導,她已經20多天沒有回家了,一直在第一線戰疫。美國整個政府系統內,能找出這麼一個20多天在第一線戰役的官員嗎?我估計我們把湖北這次受到處分的3千多幹部派到美國去做疫情防控,估計也比美國現在這個政府幹得好。我們不能用我們的高標準比,這個美國差的太遠了。用我們的低標準比一比,可能也比他們做得好,還能比川普做的更爛嗎?橫向的國際比較也是我本人、我們觀視頻、觀察者網一直採用的方法,效果很好,現在這種方法為整個社會多數人所接受,非常之好,中國模式在國際比較中相對勝出。

最後是第六個共識,也就是我們今天演講的主題,那就是在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中,有些方面我們要和外部世界接軌,如WTO的規則;有些方面,不要接軌,如西方的政治制度,這是個一路走衰的制度,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有些是別人要和我們接軌,不接軌你就要蒙受巨大的損失,如疫情防控,我現在還看不到比中國模式更好的方法。現在你有申根籤證,就可以訪問歐洲,但誰敢去?就是對他們的防控標準不放心。一會兒是不允許民眾戴口罩,這是病人才帶的;一會兒是建議民眾戴口罩,一會兒是強烈建議民眾戴口罩,於是民眾上街抗議戴口罩,順便還燒掉一批5G基站,政府就乾脆放棄。

還有我們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國拒不接受,但回頭看一下,如果美國接受這個理念,哪怕只接受20%、30%,它的疫情防防控就可以比現在好很多倍,他至少不會拒絕世界衛生組織的防控建議,也不會甩鍋中國,而是尋求中國的幫助。當然,這種無知與蠻橫的結局是一場國家災難。順便說一句,在國際上傳播中國理念的時候,我比較喜歡從西方自己的利益出發談這些理念,如果你不接受這些理念,你自己會蒙受巨大損失,這樣講效果比較好。

這使我想起了曾成功預測蘇聯崩潰的挪威學者約翰·加爾通,他在1999年出版了一本書《美帝國的崩潰》,他預測美帝國將於2020年崩潰。究竟什麼叫帝國崩潰,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加爾通提出了一個頗有見地的概念,叫作「魔力」的消失,即帝國對世界的統治靠的是「魔力」,所謂「魔力」就是一整套迷糊人的光環,如美國是山巔之國,肩負文明開化使命,美國的制度和文化具有無比的優越性。一旦這種「魔力」消失殆盡,帝國就走下神壇直至崩潰。美國2020年是否崩潰是一回事,但2020年的抗疫潰敗無疑是美國模式乃至整個西方模式「魔力」消失的關鍵年,皇帝新裝不再,魔力光環不再,這就是這次疫情給我們最大的思想解放。

好,我剛才和大家分享了我的四個判斷和我眼中的六個共識。有了這樣的判斷和共識,我們會發現我們所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就是百年未有之大機遇,到處都是我們的機遇,我們應該謀定而後動,該出手時,一定要出手! 好,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82集:RCEP:世界向東方傾斜
    11月30日,在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82期節目中,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先生對RCEP籤署的意義與之後世界經濟、政治格局可能產生的變化進行了解讀。以下為觀察者網根據節目內容整理的文字稿。
  • 張維為:我們正見證人類歷史大轉折,世界快速向中國傾斜
    年初一場疫情,也讓今年的國慶有點與眾不同:經歷了全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們看到了一線人員的辛苦,見證了中國奇蹟的誕生,也更懂得了「國家」的含義。「家國情懷」的自豪感,激蕩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在這個特殊的國慶日裡,觀察者網專訪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請他回顧這不平凡的一年,也對接下來的國家發展做出展望。
  • 張維為《中國戰疫!》2020上海書展籤售
    在這場政治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大考下,中國交出的答卷讓世界矚目。 8月17日上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新作《中國戰疫!》亮相2020上海書展,本書是作者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切入口進行中西制度比較的最新研究成果。
  • 張維為:十九大報告展示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天下情懷
    今天7月我曾在一個場合與法國前總理薩科齊先生探討過中國模式,他說中國模式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每隔一段時間,都為人民提出一種遠景,而且總是能夠實現這種遠景。他說,在整個世界充滿不確定的時候,中國給世界提供了難得的確定性。雖然薩科齊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在法國和世界上有很大爭議,但我認為他的這番話還是實事求是的。另外一點也很重要,習總書記展示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天下情懷。
  • 報名|聽張維為分享《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
    在東方衛視熱播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中擔任主講嘉賓。著有《中國震撼三部曲》《文明型國家》《這就是中國》等。 作品介紹《這就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中國力量》(有數據,有比較,有故事。行萬裡路,堅定中國自信!張維為新作, 用中國人的智慧解讀中國奇蹟!同名節目播放量破億!)
  • 「世界向中國學習的速度還不夠快」 他為什麼這樣說?
    原標題:「世界向中國學習的速度還不夠快」,他為什麼這樣說?丨思聊來源:中國日報「我們要認識到武漢人民的貢獻,世界欠你們一句感謝。」在採訪中,他列舉了中國能夠有效防控疫情的「知識點」,認為這些是世界可以借鑑的寶貴經驗。
  • 論社會主義本質的實踐向度
    原標題:論社會主義本質的實踐向度 時值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和輝煌成就,是為了更好地開闢未來,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就必須抓住中國道路之所以成功的核心要素,通過對歷史必然性的把握破譯中國道路的成功密碼。這其中,一個基本的理論問題是繞不開、躲不過的,這就是「什麼是社會主義」。
  •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其中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是個體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過渡的形式。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是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國營經濟過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經濟成分有社會主義國營經濟,個體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新民主主義社會要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就要不斷擴大國營經濟,同時逐步將資本主義經濟和個體經濟改變為社會主義經濟。
  • 張維為:中國崛起的故事很精彩
    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親歷者、受惠者,張維為憑藉獨特的學術見解和人生經歷,向世界各國講述中國崛起的光榮與夢想,傳達他對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制度的自信與樂觀。用腳底板走出來的學問2011年,一本名為《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的讀物,引發了震動。
  • 《這就是中國》開播,張維為談中國從三十而立到四十而不惑
    節目自1月7日起,每周一21:30在東方衛視播出。值得關注的是,節目的核心人物張維為教授。在節目中,張維為教授結合了自己行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豐富閱歷,及其對於中國5000年文化發展的深入研究,向觀眾大方分享了個人政治視角的「經緯度」。在和觀眾相互討論地過程中,讓觀眾產生「我的故事也是中國故事」的參與感,樹立「中國自信」的新認知。
  • 世界重心向亞洲傾斜 英國房地產中介Montague Real Estate計劃進軍...
    原標題:世界重心向亞洲傾斜,英國房地產中介Montague Real Estate計劃進軍香港市場   英國房地產
  • 增肌訓練中,向心收縮的速度到底應該「快」還是「慢」?
    增肌訓練中,向心收縮的速度到底應該「快」還是「慢」?說到節奏,我們就會想到「向心收縮」與「離心收縮」時速度的快與慢,有些人無論向心還是離心,速度都很快,而有些人則向心快,離心慢。那麼,健身訓練中,動作的「快」與「慢」該如何把控?
  • 《這就是中國》開播 張維為談中國「四十而不惑」
    1月7日,由東方衛視出品,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觀視頻工作室、觀察者網聯合支持的全新思想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即將迎來首播。該節目創新性地採用「演講+真人秀」的模式,從當下國內外老百姓關心的一個個熱點、難點時政問題切入討論,作為主講人的張維為教授,則以自己深刻的政治觀和獨到的視角,通過演講的方式為觀眾答疑解惑,並在現場與年輕人們展開熱烈討論甚至辯論,最終把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道路、中國文化的優勢和先進性講清楚,傳達出「民族自信」的相關核心精神。節目自1月7日起,每周一21:30在東方衛視播出。
  • 中央第一巡視組向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反饋巡視情況
    原標題:中央第一巡視組向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反饋巡視情況 中央第一巡視組向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反饋巡視情況 中央第一巡視組向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反饋巡視情況 近日,中央第一巡視組向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電氣集團)黨組反饋巡視情況。
  • 鄧小平翻譯張維為:中國模式就是「摸著石頭過河」
    在歡迎晚宴上,副總理萬裡向外賓敬酒,也向坐在他旁邊的譯員張維為敬酒。通常,領導人是不會向中方工作人員敬酒的,因而在場的禮賓司長趕快上前解釋:「首長,這是中國同志!」性格開朗的萬裡不理會,說:「怎麼,中國同志就不能敬酒啦?!」經過許多新鮮的第一次,初出茅廬的「小張」逐步成為了翻譯室裡的骨幹。首次為鄧小平擔任翻譯「我們的服務對象是中共黨和國家領導人。」
  • 青島一慕化妝品有限公司 向世界展示「東方的美,中國造」
    (原標題:青島一慕化妝品有限公司 向世界展示「東方的美,中國造」)
  • 東方衛視《這就是中國》第三集張維為精彩對答:如何看待中國的貧富...
    【整理/觀察者網 韓京霏】 「中國崛起的過程是很精彩的,可以採取積極一點的態度。如果你真的把中國模式想透,實事求是,一定有很多東西可以說清楚。但需要一點勇氣,需要一點魄力。」 近日,東方衛視政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持續熱播。
  • 防城港市410不鏽鋼行業向買方市場傾斜
    防城港市410不鏽鋼行業向買方市場傾斜   無錫新同巨鋼業有限公司專業生產304不鏽鋼板、316l、310s、321、904l等材料為主的公司,資源充足,品種齊全,庫存量大。    防城港市410不鏽鋼和工業金屬被出。
  • 切實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的四維向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提出了13個「堅持和完善」,這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走向成熟定型的新舉措,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順應時代變化、與時俱進,並將繼續經受實踐的檢驗,不斷自我完善。
  • 中小學工資向一線教師傾斜
    在今天(23日)下午召開的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電視電話會議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表示,將圍繞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要求,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和人才評價改革。在分類改革、完善工資分配政策方面,指導中小學完善內部分配政策,以工作人員實績和貢獻為依據,堅持向班主任傾斜、向教學一線和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