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養評價絕不能唯分數、唯才能,品德品質的教育評價和思想政治立場才是不能忽視的根本」「對青年學生的思政教育一定要重實效、重效果,不能浮在面上只看表象,必須更加具象化顯性化地做真功求實效,讓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觀念真正入腦入心入思想」……9月11日,全市高校黨委書記、校長思政工作專題培訓班在市委黨校舉行。在津各高等院校的黨委書記、校長100餘人參加專題培訓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
當天下午,參訓人員分成10個小組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發言,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差距不足,談體會、擺問題、講舉措,進一步統一做好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思想認識,明確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
思政課是高校第一主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能否紮實落實,「三愛統一」教育情懷能否根植人才培養過程,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引領青年成長成才和正確發展,關係到確保黨和國家社會主義建設能否後繼有人,能否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意義極其重大深遠。討論中,書記、校長們一致認為,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思政課是高校首課、必修課。
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說,高校思政工作,直接關乎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關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
隨著教育開放和交流合作的深入發展,學校和社會相互作用,國內和國外相互影響,面對「沒有圍牆的校園」,如何強化主流思想引領,也成為不容迴避的問題。對此,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表示,這更需要以堅決的態度、鮮明的立場、有效的措施,增強思政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因此,紮實做好思政工作,就是當前高校最大的政治,就是用實際行動踐行國之大者。」
開展有靈魂的思政教育
「要上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大課、必修課,旗幟鮮明抵制錯誤思想,敢於揭露、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立場堅定、觀點鮮明、毫不含糊,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思政課教育要有靈魂,堅持不懈、理直氣壯地講主義、講真理、講優勢,緊密結合『四史』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和價值觀」……面對如何開展好思政教育,書記、校長們各抒己見。
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殷奇說,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面對意識形態領域的複雜形勢,高校要引導教師面對錯誤言行時敢於鬥爭,敢於亮劍。
「學校要旗幟鮮明、大張旗鼓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強『三愛』教育,把『三愛』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深深植入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事業的接班人。」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於忠武表示。
創新方法打造學生喜歡的思政課
「什麼樣的思政課是學生喜歡的思政課?」
「必須注重教學改革,提升思政課實效性。我們講紮實做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統籌教師教法教材,持續推動思政課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提高,提升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著力在學生『可聽懂、可理解、可接受、可認同、可記憶、可造就』上下功夫,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做到入腦入心。」天津師範大學校長鍾英華表示。
在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張興會看來,職業院校的學生有著自己的特點,「我們應充分認識學校實際和學生特點,以活動為載體開展多種形式的思政教育,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親和力、感染力。同時,深挖此次抗擊疫情的典型案例,將抗疫元素和身邊的抗疫典型融入到思政教學中。」
在交流中互學互鑑,在交流中凝聚共識……(記者 張雯婧)
(責編:李丹、張靜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