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蘇河丨新泰倉庫、怡和打包廠、四行倉庫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SDPCUS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 來自專輯閱讀蘇河

編者按

蘇州河大致分為「三段」,其開發時間與地塊功能各有特性。東段自河口至河南路橋。因河口銜接外灘,近代化時間較早,該區塊集中領事館、醫院、戲院、社會機構等。中段自河南路至新閘橋,遍布銀行倉庫、商業棧房,與水運相關的商業行號。西段自新閘橋以西,中外資本與民族工業同構成滬西工業區。——鄭祖安《上海歷史上的蘇州河》

蘇州河北岸 河南路橋至新閘橋之間的倉庫

「倉棧本身也是地產,可用於出租,存放著各工廠的實物,如棉紗、麵粉、糧油等。浜南土地與人口密度高,倉棧多集中於浜北。考察這些功能建築,能夠發現其內部依然具有豐富性與異質性,如產權歸屬、建築樣式等,這與未來開發利用也有重要關聯。」——鄭祖安《上海歷史上的蘇州河》

Xintai Warehouse

新泰倉庫舊址

地址:新泰路57號

開放時間:外部全天開放,內部為辦公空間

▲新泰倉庫舊址

新泰倉庫是一幢大體量的中西混合式建築,該建築面積6105平方米,共分三層。磚木混合結構,木質立柱,抬梁式構架,樓面由木板構築。除立柱樓板外,最具特色的是寬階鐵扶梯,以便於搬運貨物,具有鮮明的建築功能性特色。

該倉庫建造於1920年,由當時以經營「掛名道契「為特色的著名英商泰利洋行設計並經租。主要是由4家租賃倉庫所組成,即瑞祥倉庫、鼎和堆棧、和記源倉庫、怡豐鐵棧。該倉庫的業主則是叱吒民國風雲,素有「顏料大王」之稱的瑞康行老闆貝潤生。

▲1947年地圖中的新泰倉庫(由「瑞祥倉庫、鼎和堆棧、和記源倉庫、怡豐鐵棧」這四家租賃倉庫所組成)

1949年後,新泰倉庫幾經變遷。1956年,私營倉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營倉儲業合營後,通過經濟改組、機構變革、清產核資等工作,由一個分散的行業逐步改變為一個集中經營的企業。1958年2月,各合營倉庫改由倉儲公司直接領導,按照當時倉庫分布情況設置6個公私合營中心倉庫:四川路第一倉庫(黃浦區)、新開河倉庫(邑廟區)、永興倉庫(提籃區)、中虹橋倉庫(提籃區)、光復路倉庫(閘北區)、新泰路倉庫(閘北區)。1958年12月,將同屬閘北區的新泰路、光復路兩個中心倉庫合併為新泰路中心庫。1960年3月,合營倉庫按地區相近併入國營倉庫。公私合營新泰路中心庫與國營南蘇州路倉庫合併,定名為國營商業儲運公司南蘇州路倉庫。1980年,上海商業儲運公司屬下的倉庫被分到三大集團「一百」「華聯」和「友誼」,其中新泰倉庫被分到華聯集團。

▲1989年地圖中的新泰倉庫

▲新泰倉庫作為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銘牌

2004年,新泰倉庫舊址以建造歷史悠久和建築特色而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名錄。

Jardine Matheson Warehouse

怡和打包廠舊址

地址:北蘇州路912號

北蘇州路912號原為怡和打包廠。1832年7月1日,英國人史考特·威廉姆·查頓和詹姆斯·馬地臣在廣州創辦了怡和洋行。怡和洋行對香港早年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說。

▲當年的怡和打包廠

1843年上海怡和洋行成立,是首家在上海開設的歐洲公司。1907年,英商怡和洋行在今北蘇州路、甘肅路口,沿河營建了一座大型的怡和打包廠,建築高三層。雖名為「打包廠」,實際是一個經營性的加工倉庫,進出貨物有生棉、棉紗、絲、羊毛、皮革等。平時廠內存儲這些貨物, 為其打包外運, 利用的就是面前蘇州河水路。

▲老垃圾橋(今西藏路橋)和新垃圾橋(今浙江路橋)之間的蘇州河北岸,集中了眾多大型倉棧

怡和洋行於1920 年在上海江邊成立了怡和冷藏公司,1921年合併所有紡絲企業,成立怡和紡絲局,怡和打包公司正是紡絲局的子公司。

除此以外,怡和洋行還參與了出資建造「九龍鐵路」和「淞滬鐵路」,並組建輪船 公司操縱中國沿海和長江內河運輸,建造碼頭、倉庫、貨棧,和啤酒公司等。可以說,北蘇州路上的怡和打包廠是當年蘇州河上最重要的站點之一,不少老上海灘的物流快遞都是從這裡出發。

▲1949年地圖中的紡織建設公司倉庫即原怡和打包廠

▲怡和打包廠建築今昔

Sihang Warehouse

四行倉庫舊址

地址:光復路21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 (16:00停止入場)

四行倉庫位於西藏路橋北堍西側,主體建築是一幢鋼筋混凝土為主的七層大樓, 屬市級文物 保護單位。四行倉庫由俗稱「北四行」的鹽業、 金城、中南、大陸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設,通和洋行設計,是當時蘇州河沿岸規模較大、結構堅固的倉庫建築。

1937年淞滬抗戰後期, 自10月26日開始,以謝晉元為代表的中國軍隊第88師262旅524團 1營420餘名官兵(外界稱「八百壯士」)奉命固守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斃敵二百餘,成就了中外著名的「四行保衛戰」。

▲四行倉庫戰役中,因四行倉庫與大陸銀行倉庫毗連相鄰,一牆共用,內部聯通,大陸銀行倉庫成為一條供給線和撤退線 圖片提供 / 鄭祖安

▲1949年地圖中的四行信託部倉庫即四行倉庫

▲「八百壯士」(孤軍堅守四行倉庫四晝夜,成功擊退日軍多次進攻,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士氣)

▲激戰後的四行倉庫(千瘡百孔,彈痕累累)

▲謝晉元將軍,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因在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獎章。

四行倉庫保衛戰結束後,謝晉元將軍率守軍退入公共租界,後在「膠州路孤軍營」與其他壯士一起被軟禁四年,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刺殺身亡,舉國震驚。國民政府通令嘉獎,追贈為陸軍少將。上海30萬民眾前往「孤軍營」弔唁,瞻仰遺容。建國後,上海建立晉元高級中學、晉元高級中學附屬學校、晉元公園、晉元紀念廣場,並以晉元路命名道路作為對其的紀念。

在四行倉庫保衛戰期間,女童子軍楊慧敏冒著戰火為孤軍送去了一面國旗,此舉大大鼓舞了守軍士氣與隔岸觀戰的民眾,並獲得當時駐紮在租界內的世界各國媒體之讚揚。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2015年08月13日, 在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作為上海唯一的戰爭遺址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落成開館。

▲展廳內首次披露了美國記者海嵐·裡昂在淞滬會戰中拍攝的四行保衛戰和撤出四行倉庫的中國軍隊的兩組照片,它們是最早記錄「八百壯士」面 貌的原始照片

▲「八百壯士」名錄被一一鐫刻在牆上(「88D」為陸軍第八十八師的英語縮寫)

▲藝術家按照歷史影像將戰痕累累的倉庫西牆復原,警示今人「勿忘歷史」

出品:上海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促進中心

指導單位:上海市地名管理辦公室

供稿:城市考古團隊

- 謝謝收看 -

TO BE CONTINUED

原標題:《閱讀蘇河丨新泰倉庫、怡和打包廠、四行倉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八佰》四行倉庫旁土地,住宅樓板價超8萬元/㎡了!
    《八佰》爆火,連帶著戰爭原址 四行倉庫也成了時下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 布滿彈孔的西牆下滿是代表敬意的鮮花。
  • 到此一遊|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了解《八佰》背後的故事
    地點:上海亮點: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閘北區南部的貨物倉庫,建於20世紀30年代早期,由當時有著「北四行」之稱的鹽業、金城、中南、大陸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造。最近熱映電影《八佰》中涉及的真實歷史事件——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中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這裡。1985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正式將其命名為「八百壯士四行倉庫抗日紀念地」;1995年光復路21號底層建立了八百壯士英勇抗日事跡陳列館;2015年8月13日,在淞滬會戰78周年紀念日之際,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落成開館,並被列入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 電影之外,真實四行倉庫和蘇州河竟還有這些故事?
    影片主要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八百壯士」奉命堅守四行倉庫的故事。片中的很多場景,上海的小夥伴應該都很熟悉。因為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就發生在上海的蘇州河畔。四行倉庫,由誰所建?四行倉庫,1931年設計,1932年建成,屬於當時的北四行所有。所謂北四行,由中南銀行,鹽業銀行,大陸銀行和金城銀行四家銀行組成。1932年,他們花費了82萬兩銀元,在蘇州河邊建造起的一片倉庫,四行倉庫。
  • 四行倉庫平面圖來了
    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展現了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晝夜的戰鬥場景。該片全景還原了四行倉庫的建築面貌,然而作為一部商業電影,為了提升視覺效果,免不了對真實情況做一些戲劇加工。那麼實際的四行倉庫到底長啥樣?一起來看看!
  • 上海交通大學老幹部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為緬懷先烈,落實和推進「四史」學習教育,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離休幹部黨委組織離退休支部委員和抗戰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幹部代表參觀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上海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以「四行倉庫保衛戰」為基本陳列,展示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和全面抗戰的背景下,淞滬抗戰後期,「八百壯士」固守四行倉庫英勇抗戰的感人事跡。
  • 關於四行倉庫的這部電影為什麼好評如潮
    四行倉庫始建於1931年,位於上海原閘北區南郊,蘇州河北岸。而四行倉庫保衛戰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這場戰爭振奮了因淞滬會戰挫敗而士氣低落的中國軍民,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決心。
  • 電影《八佰》熱映 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延長開放時間
    新京報快訊 據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微信公眾號消息,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為滿足近期觀眾不斷增長的參觀需求,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的基礎上,9月3日至10月18日期間,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將適當延長每天的開放時間,閉館時間從目前的16:30延長至18:00。
  • 鹹寧通城→上海四行倉庫廣場!《八佰》「續集」來啦~_政務_澎湃...
    鹹寧通城→上海四行倉庫廣場!網絡資料圖12月22日《八佰》的「續集」在故事發生地上演來自八百壯士故裡通城的農特產品在上海市靜安區四行倉庫廣場展銷83年前,254名通城兒女從鄂南山溝趕赴松滬戰場,堅守四行倉庫,孤軍奮戰4晝夜。而靜安區北站街道是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地,通城和北站街道兩地因八百壯士而結緣,於2015年締結為友好城區,重新開館的四行倉庫文史館設有通城館。
  •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組織國際學生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組織國際學生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 來源: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時間:2020-10-15  瀏覽:
  • 抗戰遺址四行倉庫到底有什麼特殊意義,不能容忍半點褻瀆
    張柏亭回到師部,孫元良對留下1個團的兵力仍然感到可惜,最後決定只留下1個加強營冒稱1個團的名義堅守1個據點——師部所在地四行倉庫。之所以選擇四行倉庫,是因為四行倉庫高大堅固,易於防禦,又因連日苦戰部隊傷亡很大,補充的新兵比例很高,集中在一個據點更利於控制部隊。而且四行倉庫中糧彈儲備充足,甚至為了防備自來水管被切斷還儲備了大量飲用水,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守備據點。
  • 上海四行倉庫舉行活動 共同悼念遇難同胞
    國家公祭日【上海四行倉庫舉行活動共同悼念遇難同胞】12月13日,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在上海四行抗日紀念地晉元紀念廣場(彈孔牆)舉行「銘記歷史,共祈和平——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主題活動。
  • 電影《八佰》熱映,四行倉庫火...
    你去四行倉庫參觀了嗎?在電影《八佰》的海報中有一面布滿彈孔的牆《八佰》海報它的原型就是上海四行倉庫西牆隨著電影《八佰》熱映,電影中的核心場景——上海四行倉庫,也迎來了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四行倉庫高聳的牆面上布滿彈眼,放在如今的和平年代,看起來是如此刺眼,但也這是這些彈眼 ,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要牢記那段戰爭歲月。
  • 時光網實地探訪「八百壯士」遺址 上海四行倉庫保存完好 英雄故事...
    如今的四行倉庫已經變成了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光復路21號。二、四行倉庫背靠蘇州河,而當年河對岸就是公共租界。日軍害怕炮彈打到租界,不會用重炮攻打四行倉庫。      「八百壯士」很聰明地選擇了四行倉庫作為堅守的陣地,一場載入史冊的戰鬥在這裡打響。
  • 電影「八佰」點燃愛國熱情 四行倉庫裡重回「烽火歲月」
    電影中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英勇事跡點燃了所有人的愛國熱情,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淞滬會戰中的這段歷史。位於蘇州河邊的四行倉庫原址,近日更是引來了很多市民的參觀。年輕人帶著鮮花,鄭重地放在紀念館外,紀念當年同樣年紀的年輕人;父母們帶著孩子,在紀念館中,給孩子講述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 真實的八佰,現實的四行倉庫,更讓人唏噓澎湃!電影《八佰》背後的...
    淞滬會戰,國軍慘敗,整個上海蘇州河北岸還未淪陷的陣地,只剩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由大陸銀行和北四行的聯合倉庫,是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六層大廈,就算是輕型坦克炮彈也難以攻破。
  • 閔行中學生參觀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看看他們留下了怎樣的感言
    9月12日,上海市閔行區龍茗中學八(6)中隊的查銘鈺、胡凡欣、聞錦天、吳蘊澤、唐宸浩、羅天譽、鄭致遠、陸飛揚、孫樂楠等10餘名隊員通過預約、放棄周末休息,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了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緬懷抗戰英雄,接受一次深刻的愛國教育洗禮。
  • 電影《八佰》:英雄永不落幕,四行倉庫保衛戰,孤軍背後的力量
    或許我們從四行倉庫的位置,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四行倉庫處在一個被敵人包圍的中心區,它位於蘇州河北岸西藏路附近,其西面和北面是非租界區,已被日軍佔領。東面是公共租界,南面越過蘇州河也是公共租界。也就是說,四行倉庫同未被佔領的中國地界隔絕,完全成為一個「孤島」。
  • 《八佰》帶火四行倉庫!觀眾喊話:「羊拐、老鐵,給你們的煙收到了嗎?
    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蔣善勇告訴記者:「不僅上海訪客眾多,很多還是從外地專門趕來參觀的,每天約有2500多人次,達到了防疫期間的參觀上限。每天的預約名額至少提前3、4天『搶』,周末的熱門時間更是要提前一周預約。」「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共有3棟建築。謝晉元率領的八百壯士駐守的倉庫叫作「北四行」,是金城、中南、大陸、鹽業四家銀行共同出資建成的混凝土建築。
  • 看完電影《八佰》之後,我來到四行倉庫,向保衛戰的英雄們致敬
    今天我來到四行倉庫這裡,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
  • 「四行倉庫下方沒有河流,八百壯士沒有一個逃兵」——電影背後你不...
    熱門景點中,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屬今年竄出的一匹黑馬,國慶期間,那面著名的布滿彈孔的遺址牆前插滿了遊客獻上的國旗。上海市民高遠也趁著難得的假期,帶著家人前去四行倉庫遺址參觀。「親戚假期從外地來上海玩,景點很多,但我們覺得四行倉庫是必去的。」高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