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也來討論一下畢業三年後大學生的職場會發生什麼變化?哪些專業滿意度高?哪些專業三年後薪資上漲最多?咱們一起看看吧。
一、畢業三年就業滿意度高的專業
就業滿意度是職場人對工作內容、工作環境、薪資收入、晉升空間等多個因素的綜合評價。
具體來看,2016屆本科生畢業三年後就業滿意度為70%,較同屆畢業半年後滿意度(66%)提升了4個百分點。2016屆高職生畢業三年後就業滿意度為67%,較同屆畢業半年後滿意度(63%)也提升了4個百分點。
在具體職業類中,本科和高職的畢業生,三年後就業滿意度最高的均是經營管理,其次是中小學教育。而本科其餘上榜的職業是公共關係、律師/律政調查員和公安/監察等職業類;高職是幼兒與學前教育、公安/監察、教育/職業培訓等職業類。
二、畢業三年後哪些專業最有「錢」途
除了就業滿意度,我想哪些專業賺錢才是更多人關注的重點。
麥可思數據顯示,大學生畢業三年後平均月收入增長將近八成。具體來看,2016屆本科生工作三年後月收入為7881元,與同屆畢業半年後(4376元)相比漲幅80%。2016屆高職生工作三年後月收入為6379元,與同屆畢業半年後(3599元)相比漲幅77%。
01 從職業類型看
本科畢業三年後,薪資能過萬的職業有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和計算機與數據處理兩大類,但漲幅最多的卻是律師/律政調查員和銷售。
高職生畢業三年後,薪資較高的是網際網路開發及應用和經營管理,漲幅翻倍的是美術/設計/創意類職業。
02 從專業上看
另外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畢業半年和三年後收入最高的十大本科專業排行中,可以看出,收入最高的專業基本都是網際網路和計算機的相關專業,而畢業三年後收入高的專業中還有建築學、金融學和自動化等進入前10名,說明這些專業薪資漲幅較大。
03 從晉升空間上看
麥可思研究發現,2016屆本科生中,56%的人在畢業三年內有過職位晉升,高職生的該比例為61%。
受到職業特點影響,經營管理類職業、房地產經營類職業晉升優勢明顯;公安/檢察/法院/經濟執法、醫療保健/緊急救助職位晉升相對緩慢,這可能與公檢法、醫療衛生從業者有特定職稱體系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本科和高職畢業生中晉升比例較高的職業均是經營管理類,在所有的數據中,經營管理類職業不管從滿意度和薪資上,還是晉升空間,都是前3名的。
三、哪些專業是「常青樹」?
同學們找工作的時候可以適當避一避。有不穩定的職業,那就有穩定的,那麼哪些專業在從事相關職業是更加穩定呢?
當下前景發展較好的職業,就會有很多人想要去從事相關職業,比如說金融行業,當學數學專業的人也去了金融行業,那麼原先學習金融學、經濟學的人就有可能會被「擠出」這個圈子,不得已的另尋他路。
那麼哪些專業是常青樹,哪些又不穩定呢?
一起看下面的數據 ↓
根據圖表可以看出,歷史學、法學、醫學的專業錯配度最低,均不到5%;其次為經濟學、農學、文學、藝術學、哲學、理學等專業,錯配度都在10%左右;最高的包括軟體工程、電氣自動化等二級學科在內的工學和包括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在內的管理學,錯配度在30%左右。
為何歷史學、法學、醫學三個專業最低呢?這是因為這三個學科的市場需求變化較為穩定,但對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專業的需求受市場波動衝擊影響較大,換句話說,時下的經濟水平對不同專業畢業生的招聘需求影響存在較大差異。
比如說,醫生職位需求不會因為經濟繁榮而增加,也不會因經濟衰退而很大程度的下降,同樣法學、文學等學科,雖然從就業角度似乎不屬於熱門專業,但也具有市場穩定的性質。反之,金融、保險、國際貿易等學科,與經濟增長聯繫較為密切,因此人才需求量受經濟影響較大。當然,數據都會有滯後性,未來哪些專業能發展得好,更有前途?這很難說。這就對高中生篩選專業時的前瞻性視野有一定的要求,所以說,在填報志願時選擇專業是會令人頭禿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