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1天寫詩2000首」、「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最近的新聞相當暴擊!大多數人一輩子都讀不完2000首詩,別人家的孩子一天能寫2000首;普通人連C10orf67是什麼都不知道,小學生已經憑藉研究突變基因拿下大獎……父母們日益緊迫的焦慮真的不難理解,這屆「神童」心狠手辣,看看家裡懵懂無知的娃,作為「後浪」的他們,還有機會嗎?
「人造神童」的背後,體現的是千千萬萬中國父母「不要輸在起跑線」的焦慮心態。但是,父母們是否認真思考過,到底什麼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是權力嗎?是財富嗎?是資源嗎?翻車的教訓猶在眼前,人生不是一場短跑,而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只有孩子的根基紮實了,未來才能更好地發展。
紮好孩子的人格根基,需要父母做好自我修行。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的格局越高,孩子的世界越寬廣。
打好孩子的身體根基,需要重視生命早期的營養,促進兒童早期發展。生命早期,也就是從懷孕到寶寶3歲前,是兒童生長發育的第一個關鍵階段,對人的一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這一時期是人的體格和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這期間的營養狀況,關乎寶寶的體格生長和智力發育,也會對成年後的工作學習能力和健康產生深遠影響。那麼,生命早期的營養如何保證呢?
在胎兒時期,媽媽需及時補充葉酸,並保證營養攝入均衡且充分;
在嬰幼兒時期,除了堅持母乳餵養,均衡膳食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常見的營養外,易缺乏的維生素A、維生素D、鐵、鋅等營養素要重點關注。
尤其是對於維生素A,還存在一些認知的盲區,甚至有些家長會反應過度,但數據告訴我們,對比歐美國家,我國維生素A缺乏問題很普遍。
據2019年最新大樣本流調數據顯示,我國6月齡-14歲兒童有47.98%維生素A低於正常水平,全國約有1.1億兒童處於維生素A缺乏狀態,且年齡越小缺乏率越高。
目前,雖然嚴重維生素A缺乏導致夜盲症、乾眼症的寶寶並不常見,但處在「維生素A不足」的亞臨床缺乏和邊緣性缺乏狀態的孩子非常多,他們更容易患上感冒、腹瀉、肺炎等各種感染性疾病。這是因為即便是輕度的維生素A缺乏,首先會影響寶寶的免疫功能,使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屏障出現「漏洞」,阻礙黏膜局部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合成,還會導致吞噬細胞、淋巴細胞活性減弱,抗體數量減少,增加寶寶被細菌、病毒感染的風險。
當維生素A攝入充足時,寶寶的健康狀況則截然不同。不僅免疫力能得到提升,視力健康更有保障,同時能促進牙齒和骨骼的正常發育,對預防缺鐵性貧血也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習和認知能力提高也有助益。所以,我國醫生建議寶寶從出生起同時科學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常見的維生素AD製劑如伊可新,每天一粒至少堅持服用到3歲,也可補充至青春期,為一生健康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孩子的機會,就在當下,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的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