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怎麼治 業內認可「1+N」多方共付模式

2020-12-09 大河網

  □河南日報記者劉亞輝

  12月1日,在省政協機關舉辦的一場研討會,關注了一個「小眾」話題——罕見病。省政協、人民政協報社和省衛健委、省財政廳、省醫保局等單位有關領導同志,來自北京、河南的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委員、醫療專家、民主黨派代表、醫院負責同志會聚一堂,圍繞「罕見病醫療保障機制」這一專題深入研討。

  罕見病是什麼病?

  罕見病是發病率極低的病,是用數學概率定義的一類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罕見病為患病人數佔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我們有時候能聽到的這些疾病,比如白化病、漸凍症等,就是罕見病,很多罕見病病因不明,且多為先天性疾病。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原副主委、《中國罕見病研究報告2018》執筆人王琳在研討會上說,罕見病是人類進化和生存過程中必然付出的代價,就像人類學會直立行走,其代價是容易患上其他動物不易患上的一些疾病。每個人都攜帶有隱性遺傳病的致病基因,沒有患病不等於沒有威脅。

  其實在大醫院裡,罕見病並不罕見。省衛健委在研討會上提供的材料顯示,從2019年10月我國建立罕見病病例信息登記制度以來,截至今年11月20日,我省11所罕見病協作醫院完成的病例登記就有17597例。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人民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黃改榮說,我省人口多、出生人口基數較大,每年實際存在大量的罕見病患兒,比如腓骨肌萎縮症、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白化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等。

  罕見病能治嗎?

  80%的罕見病是由遺傳缺陷引起的,75%的患者是兒童。大多數罕見病因沒有藥物而「難治」,甚至連診斷都很困難。因為患者少、藥品研發困難、成本高,罕見病的醫療費也「罕見」地高,年人均費用超過5萬元,且個人自付部分近80%,有的罕見病年醫療費用高達數百萬元。罕見病的預後也很差,致殘致畸率很高。

  那麼,有沒有可以得到很好治療的罕見病呢?有。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就在治療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兒方面很有經驗,通過給患兒喝特製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就可以預防其發展成為苯丙酮尿症,而得了這種病的孩子神經將受到毒害,導致智力發育出現障礙。該院院長張小安介紹,他們治療的患者中,已有十多位考上了大學,5位為人父母,擁有了健康的家庭和生活。也不是所有罕見病治療起來都很貴。比如,用於治療肝豆狀核變性(威爾遜病)的青黴胺片,1年的費用只有150元左右。

  公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頒布罕見病診療指南、把23個病種的47個相應治療藥物納入醫保……近年來,我國在罕見病治療方面出臺了多項保障政策。而我省早在2016年就把2種罕見病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按病種結算),鄭州、焦作、南陽、商丘等地也在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十四五」時期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相信罕見病患者將迎來越來越多的好消息。

  怎樣預防罕見病?

  因為大部分罕見病是遺傳性疾病,專家們的一個共識就是要強化預防。對於一對夫婦來說,想要生一個健康的孩子,就要對避免遺傳性罕見病有清醒的認識,積極參加孕檢和篩查。對於醫療機構來說,要推廣優生和生育指導、產前篩查及診斷、新生兒篩查及診斷,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讓更多患病兒童和家庭受益。

  對於罕見病用藥,業內較為認可的保障策略是「1+N」多方共付模式,其中「1」指的是醫保,「N」指的是眾多其他途徑。在北京大學醫藥管理國際研究中心主任史錄文看來,要通過價格談判繼續把一些藥品列入醫保,還要探索「政府+企業+個人+慈善」的多方籌資模式,並推出針對罕見病的商業定製保險。個人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通過選擇商業保險來規避罕見病風險。

  致病原因

  ●罕見病是人類進化和生存過

  程中必然付出的代價

  ●每個人都攜帶有隱性遺傳病

  的致病基因

  診治費用

  ●罕見病的年人均費用超過5

  萬元,且個人自付部分近80%

  ●有的罕見病年醫療費用高達

  數百萬元

  保障政策

  ●國家層面:公布第一批罕見病目錄、頒布罕見病診療指南、把23個病種的47個相應治療藥物納入醫保

  ●省級層面:在2016年把2種罕見病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按病種結算),鄭州、焦作、南陽、商丘等地也在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製圖/劉競


相關焦點

  • 水滴公司參與多方共付創新模式賦能罕見病診療
    第三屆進博會期間,水滴公司和賽諾菲、京東健康、零氪科技、病痛挑戰基金會共同建立「罕見病保障創新支付協作機制」。據悉,該機制整合各家機構與平臺的自身優勢資源,通過公益基金、社會眾籌,商業保險及藥品援助福利等方案的組合,提高罕見病醫療和藥品的可及性,緩解罕見病患者的支付壓力,共同破解罕見病支付難題。
  • 罕見病支付 商業保險求破局
    藥企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健公司」)也通過官方微信公號回應稱,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目前在中國屬於自費藥物,呼籲建立多方共付機制,以進一步提升中國SMA患者藥物可及性。在多方共付機制中,商業保險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
  • 基於多方共付模式下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經濟負擔及保障政策研究項目...
    為全面了解全省各市耐多藥結核病防治政策,研究基於多方共付模式下,疾病診斷相關組(DRGs)付費模式對結核病定點醫院診療服務及患者診療負擔的影響,掌握MDR/RR-TB診斷、治療和管理現狀,評價DRGs在耐多藥結核病定點醫院試點的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 共同打造「福建版赤道原則」 《福建金融業生態環境多方共治行動...
    12月11日,《福建金融業生態環境多方共治行動倡議》籤約儀式暨生態環境多方共治標杆項目發布會在福州舉行。福建省副省長郭寧寧蒞臨現場啟動《行動倡議》,興業銀行(601166,股吧)行長陶以平代表福建金融機構宣讀《福建金融業生態環境多方共治行動倡議》,該倡議是國內首個由金融機構自發提出的生態環境治理行動倡議。
  • 開啟「湖南模式」罕見病保障 見證罕見病患者生命重燃
    新湖南客戶端4月25日訊(記者 金原 通訊員 方舟 )2020年3月11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發出《關於將部分藥品納入我省醫療保險特殊藥品使用管理範圍的通知》,通知指出4月1日起,治療戈謝病和龐貝病的藥物均將納入湖南省醫保特藥管理,至此,湖南新增31種藥物納入特藥管理範圍。
  • 自媒體亂象需多方共治
    此外,微信公眾平臺半年來封禁及處理涉黃公號約2.6萬個、低俗類公號超8萬個、標題黨類公號1.6萬餘個,刪除謠言文章近7000篇,還處理涉及「抄襲」投訴近5萬單。這場範圍廣、層次多、力度大的整改行動,讓自媒體行業的整體境況越發引人關注。
  • 罕見病7字難題咋破解?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12月1日,由河南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和人民政協網聯合承辦的罕見病醫療保障機制專題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召開,會上,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原副主委,首份罕見病研究報告執筆人王琳的發言得到了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的熱議。
  • 「沒有政策保障、社會資源,罕見病患者連自付買藥的可能性都沒有」
    那時,1.72米的他僅35公斤,躺在床上一刻也離不了呼吸機。曉峰所患的龐貝病是一種罕見病,晚髮型患病率僅為1/120000,表現為全身肌無力、不能正常自主呼吸。注射用阿糖苷酶α(美而贊)是目前治療龐貝病的唯一藥物,但由於費用高昂且缺乏醫療保障,國內能用得起這種藥的龐貝病患者少之又少。2018年5月,山東省濟寧市將龐貝病納入當地基本醫療保險,這使曉峰有機會用上這種特效藥。
  • 2020罕見病大會|乘時代大勢,舉多方之力,共譜罕見病診療新篇章
    聯盟自成立以來,在聚集研究人才、融合學科優勢、強化協同創新、連接各界推動我國罕見病事業發展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罕見病診療方面,推動罕見病多學科診療,開展罕見病診療培訓,開展罕見病註冊登記和推動我國罕見病直報。在罕見病藥物可及和醫療保障方面,開展理論及政策研究,探索中國特色的罕見病藥物和醫療保障方案。
  • 罕見病的用藥之難:「買不起、用不上」問題何解?
    專家支招「1+N」陳雷和母親心裡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不過,國家衛生計生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王琳給出的答案是:應該整合社會各方的資源,在進入國家醫保體系的基礎上進行多方支付。即兩人都可以用上這百萬天價藥。
  • 渤健回應70萬一針罕見病藥:不符合參加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的條件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704字,閱讀大約需要2分鐘8月6日,針對70萬元一針罕見病藥的事情,渤健發表聲明稱,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參加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的藥品必須是2018年12月31日前獲得批准的藥品。
  •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MDT模式將在天津市兒童醫院建立
    罕見病是當前人類醫學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由於缺乏認知和有效的治療方案,罕見病患者長期面臨診斷率低、治療率低兩大難題。為切實提高罕見病「可診、可治、有藥可醫」的診療能力,天津市兒童醫院正積極籌備成立天津市兒童醫院罕見病診療中心溶酶體貯積症(LSDs)MDT,16日下午召開溶酶體貯積症MDT第一次籌備會議。該MDT成立後將從高危患者篩查、MDT門診建設、規範化診療、學術研討等多個方面,快速提升臨床醫生對溶酶體貯積症的認知和診療能力,並逐步推廣到其他罕見病及疑難疾病,更好地服務患者。
  • 「一針70萬,一滴7000塊」:難以抵達的罕見病救命藥
    不過,近年來,國內已有公益基金會發起患者援助項目,亦有多個省市探索了各種形式的補充保障模式,為SMA患者減輕負擔。專家建議,應推行「N+1」模式,既有基本醫療保險的報銷,又有藥企、保險公司、公益慈善組織等多方的合作,織就一張多層次的罕見病治療保障網絡。▲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 廈門首次籤訂「重特大罕見病救助協議」,為...
    這些發病率僅為人口總數0.65‰-1‰的罕見病,讓這些家庭一步步走向崩潰邊緣,救助求醫之路倍加艱辛。這是廈門首次集合了這麼多的力量對罕見病患者進行救治和幫扶。市委副書記、愛心廈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執行副組長陳秋雄表示,重特大罕見病救助籤約儀式的舉行,是「愛心廈門」建設的又一個重要舉措、特色亮點,標誌著「愛心廈門」建設邁入新階段。
  • 賽諾菲攜3款罕見病新藥亮相進博會: 為法布雷病、血友病及黏多糖貯...
    2019年11月6日 ,全世界已知的罕見病約有7000種,但其中只有約6%的疾病有藥可治。「去世前,希望能夠用上一次藥」是很多罕見病患者短暫生命中的唯一期盼。作為罕見病治療領域的先行者和領導者,賽諾菲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帶來了三款罕見病領域的創新藥物,以期助力中國法布雷病、B型血友病及黏多糖貯積症Ⅰ型患者直面健康挑戰,綻放生命的希望。
  • 全國70城罕見病醫療保障排名:50萬以上高價藥,誰來兜底?
    這一模式的優勢在於,不擠佔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存量資金,個人負擔封頂。 該專項基金模式按每人每年2元的標準,一次性從本統籌區大病保險基金中上繳至浙江省罕見病用藥保障基金。以浙江省5461萬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計算,每年專項基金可用預算為1.09億元。
  • 罕見病,你了解多少?
    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宣布,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以加強我國罕見病管理,提高罕見病診療水平。《消除罕見病患兒診斷壁壘調查結果和建議報告》也於近日發布。2018年5月,國家5部門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涉及121種罕見疾病,並從今年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徵增值稅。
  • 提高罕見病診斷水平(健康焦點)
    西安市兒童醫院的兒童罕見病覆蓋面廣、就診患兒多。該院採取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由多個科室專家組成醫療組,對罕見病患兒會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圖為該院醫療組在為一名罕見病患兒進行會診。  大安是幸運的,早診早治,可以防患於未然。然而,更多的罕見病患者就沒這麼幸運了。據統計,我國罕見病患者超過2000萬,每年新出生的罕見病患兒超過20萬。北京大學醫藥國際研究中心教授史錄文的課題組研究發現,35%的罕見病曾被誤診5次以上。  《2018年中國罕見病調研》對285名醫生做了問卷調查,僅有33.3%的醫生聽說過罕見病。
  • 破局罕見病立法難題,國內首個規範性文件有望出臺
    「罕見病,其實並不罕見,在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其患者的絕對數並不少,且一名罕見病患者往往涉及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健康。推動罕見病立法究竟該如何做,一是將認識上升到整體共識,二是多做相關研究以探討出更好的管理模式和機制。當然,有關社會機構、合資公司也要一同來探討和推動。」上海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黃鳴說。
  • 罕見病怎麼治?這家企業研發出新一代垂體激素泵,將有效治療「無...
    他怎麼了?身邊的人也常發出疑問。在接受動脈網採訪時,31歲的潘龍飛告訴記者,他患的是一種罕見病,名叫卡爾曼症候群。  卡爾曼症候群是伴有嗅覺缺失或減退的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減退症,是一種具有臨床及遺傳異質性的疾病。通俗來說,卡爾曼氏症候群患者「聞不到香臭、沒有性慾、無法生育」。有數據統計,卡爾曼症候群的男性發病率約為1/8000、女性發病率約為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