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進博會期間,水滴公司和賽諾菲、京東健康、零氪科技、病痛挑戰基金會共同建立「罕見病保障創新支付協作機制」。據悉,該機制整合各家機構與平臺的自身優勢資源,通過公益基金、社會眾籌,商業保險及藥品援助福利等方案的組合,提高罕見病醫療和藥品的可及性,緩解罕見病患者的支付壓力,共同破解罕見病支付難題。繼專項基金、醫療救助等模式後,在罕見病保障模式上邁出了探索創新支付「1+4」乃至「1+N」的又一步。
作為「1+4」模式中的「整合社會資源」角色,水滴公益與各方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公益資源在「共付」中的作用,為區域項目募集保底救助金,並動員其他資源方未來共同擴大救助資金池。今年以來,水滴公益與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及各省合作方,已聯合啟動浙江、山西、山東3個省的區域專項。項目目標籌款金額為近600萬,目前已募得資金300餘萬。
在圍繞罕見病創新支付1+N模式的探討中,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介紹了水滴參與罕見病治療的相關情況。他表示,圍繞醫療保險保障的多種場景,水滴公司致力於打造多種創新支付方式。其中,水滴籌上線四年多來,為兩萬多名罕見病患者提供籌款服務,籌集治療金超過5億元;水滴互助累計幫助十餘位罕見病患者,均攤治療費超過300萬元,人均受助金額近30萬元;水滴保險商城與多家保險公司合作推出5款百萬醫療險,保障範圍均包含罕見病,最高可賠付600萬元。此外,為了給困難患者提供更多用藥方面的幫助,水滴公司近期布局「好藥付」業務,探索「險+藥」模式,目前已與多家藥企開展合作探討,以期針對不同病種,向患者提供特定藥品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