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特約(唐錦榮 陳建 朱成祖)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這場戰役雖沒有槍響,也沒有硝煙,卻危機四伏,險象環生。無數逆行勇士在一線浴血奮戰,我們教師無法像白衣天使那樣在前方衝鋒陷陣,唯有當好後方抗疫之兵,做好分內之事,守護好自己的職業。而教師離校不離教,學生停課不停學,就是當前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且看我校教師如何以教研組為核心,全力做好線上教學工作。
語文組我們願做陽光,陪伴孩子迎接春天的到來---這是疫情下語文教研組的誓言。面對這不斷延長的寒假,如何讓孩子「宅」而不「荒」,各教研組迅速展開了討論,大家紛紛獻計獻策,主動分擔各項任務。一年級語文組每天安排晨誦和午讀時間,讀經典書籍,學傳統文化,讓孩子們獲得美好的閱讀體驗。孩子年齡小,注意力不穩定,老師更多的是與學生及家長交流,相互溝通,答疑解惑,為孩子們傳達疫情防控小知識,提醒孩子們別忘了勞逸結合。
二年級語文組鬱衛萍老師組織大家在線進行集體備課,反覆討論在家學習的組織形式、內容,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統一行動、逐一部署、個性解答、有效指導。
朱榮霞老師在她的手機上增設了四個鬧鐘, 7:55,在QQ群裡督促學生開始每天的晨誦;10:35,陪著學生收看線上課程;13:35,提醒孩子們午讀;21:00,向家長公布當天的任務完成情況以及第二天的學習內容。
練菊梅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了《天窗》之後,聯繫本文的寫作背景,結合當下的情況,鼓勵孩子們把想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為我們堅守家園的警察、不辭辛勞的志願者等逆行英雄要說的話寫下來,這樣的小練筆鍛鍊了寫作能力,又表達了心中的敬意。
張樹存主任任教五年級語文,他對教材反覆審視,希望大家線上教學既要有成效,又要注意和其他學科的協調,同時還要照顧到學生疫情下的心理變化。在張主任的指導下五年級教研組確定了晨誦的古詩篇目、午讀的名家名篇、網絡課程的選擇運用以及新課文預習的具體要求。
六年級開學後教學任務會比較繁重,新授的教學內容,小學階段的古詩詞背誦,《唐詩宋詞三百首》中的名篇複習……大家商量下,選擇了一款適合展開教學的軟體。每日上午,孩子們陸續地把自己讀書的小視頻和完成的作業拍到群裡。一張張專心讀書的照片,一陣陣咿咿呀呀的讀書聲,頓覺心安,放大孩子們一頁頁的作業,在每一頁的下方,先點個讚或送個大拇指,再寫上自己的評語給孩子以激勵。
數學組
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開學,怎樣讓孩子們在家「停課不停學」?怎樣做好數學輔導教學工作?各種資源琳琅滿目,怎樣選擇使用?怎樣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讓家長易於操作,還不能影響班級群裡班主任任務的布置?數學組集思廣益,共同協作,制定線上教學計劃,甚至具體到每一天,學習什麼內容,選擇什麼視頻,設計什麼樣的鞏固練習,每天反饋採取什麼樣的形式等,具體、詳實,一目了然。
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線上學習對他們來講是個大挑戰。一年級數學組就將孩子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在哪個環節出現障礙,應該怎樣解決,提前和家長說明,並歡迎家長和孩子們有問題隨時群裡提問、交流。
老師還讓孩子們談談學習網絡數學課的感想和收穫,各組根據學習內容還穿插了一些數學遊戲和實踐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動手操作的愉快,在實踐中學習,寓教於樂。動手摺一折群裡展示自己的作品,比一比誰的四宮數獨玩得又快又準,還鼓勵孩子和家長一起玩撲克牌遊戲,孩子們興致很高,家長們反應也非常棒。
楊麗琴老師布置了「算24點」 數學遊戲,讓家長和自己的孩子比賽,看誰最先得到24,以此練習混合運算,激發了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楊曉燕老師讓學生製作鐘錶表面,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上認一認、畫一畫、撥一撥,讓孩子在實踐中感悟新知;仲林峰老師讓孩子自己製作有底的圓柱……他們和孩子一起共享線上數學的樂趣。
谷凱雲老師既是年級組長又是數學老師,每天不但要匯總統計本年級各班的各項數據,還要對班上的學生進行數學輔導,每天布置數學預習作業,指導學生認真完成,對照學生發來的圖片一一批閱,孩子不懂的、易錯的線上講解、答疑,不辭勞苦。
英語組
疫情讓一切按下了暫停鍵。冬季時節不等人,線上教學不能停擺,英語組團結一致,分工協作,一切井然有序且富有特色。張建宇老師既是班主任又是英語老師。元宵節那天,她為自己的班級搞了一個小小的花燈視頻展,在視頻的兩端,和孩子們過了一個快樂而特別的元宵節。在她的英語小課堂裡,她帶領孩子們閱讀《一隻無家可歸的蝸牛》,鼓勵孩子們用畫筆畫出小蝸牛找房子的路線,充分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她認為音樂無處不在,英語無時不學,建議孩子們多聽英文歌曲,讓孩子們在學唱的過程中加上動作,朗朗上口的歌詞和輕快跳躍的節奏,使孩子們真正體會學習英語的快樂。
陳茜老師既是班主任,又是兩個班的英語老師,同時還是四年級教研組長,對於身兼數職的她,這個寒假著實充實。她每天會穿梭在各大群中收集、填寫、上報各種報表。同時還及時在班級群答疑解惑,關心著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對線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她給予安慰和幫助,利用電話另外安排學習內容。為調節孩子緊張的節奏,愉悅學習氛圍,有時還會安排一些英語互動小遊戲,寓教於樂。
陳璐老師要求每個孩子把作業拍照發在群裡,作業形式多樣:有線上的閱讀或者背誦打卡,有單詞或短語的抄默,有課內的閱讀,也有課外文本的滲透。這次疫情下的線上學習,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提升自學品質和訓練自學能力,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她注重孩子的學法指導,引導孩子做好學習清單與自測自評設計,學生居家自學,能做到不需要老師指導也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六年級組的英語教師,在教研組長的組織帶領下多次利用語音通話的方式開展小組研討會。六位英語老師各抒己見、獻計獻策,共同研究探討出了最適合學生在家自學英語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網絡雲課堂、「英語點讀」APP等免費平臺,指導學生在線學習或收看收聽。同時將每日的學習內容細化給學生,有布置有檢查有答疑。從六年級下冊的課外必讀書目《快樂英語》出發,指導學生自學英文小故事。為了提高自學效果,六位老師還一同商討並制定出配套練習題。除此之外,自主預習六年級下冊的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自學任務。幾位英語老師利用微信群指導糾正學生的英文發音,耐心解答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老師也是一隻逆風飛行的蝴蝶,儘管弱小,但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育,定會在春暖花開時,與親愛的「薔薇」們相約在美麗的校園。不久,一幅幅「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的畫面就能展現在人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