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吞象」的後果——帝國崩塌、首富破產,資本擴張要慎重啊!

2020-12-20 巴哥說財經

說起東三省的名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趙本山,還曾經有人調侃過「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其實,除了趙本山之外,還有一些企業家在東三省的能量也很大,比如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朱吉滿。早在2017年的時候,朱吉滿就以105億的身價登上了百富榜,並且順利成為當年黑龍江的首富。只是,如今這位前首富的日子,可不算太好過。

風光不再、大夢一場

就在本月,朱吉滿及其一手創辦的譽衡集團宣告破產,由譽衡集團控股的譽衡藥業、信邦製藥,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部分股票遭到保護性凍結,兩家總計凍結資產超過40億。20年前,朱吉滿從一家破產的藥廠發家,如今又最終走向了破產、負債纍纍,簡直就是大夢一場啊。

朱吉滿雖是黑龍江前首富,但原本是陝西人。在上世紀90年代,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的朱吉滿,還只是一名普通的眼科醫生。後來由於不甘現狀,朱吉滿便辭去了這份「鐵飯碗」下海經商了。

兜兜轉轉到了2000年,朱吉滿積累了不少的資金,同時也在醫藥行業積累了不少的人脈。就在那時,朱吉滿得到消息,黑龍江某研究所附屬藥廠瀕臨倒閉,他依然拿下了這間藥廠,也就是之後的譽衡藥業了。

朱吉滿之所以會選擇這家要破產的小藥廠,是因為他很看好這間藥廠的「松梅樂」,認為以後一定有不錯的市場。事實證明,朱吉滿的這次押注沒有錯,在2004年的時候,「松梅樂」被列入醫保行列,為譽衡藥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被資本市場的眼花繚亂、遮蔽了雙眼

在譽衡藥業因為「松梅樂」賺了個盆滿缽滿之後,朱吉滿在2010年順利將其帶入了資本市場。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朱吉滿就被資本市場的眼花繚亂,給遮蔽了雙眼。

因為譽衡藥業的股價不斷上漲,朱吉滿的身價也水漲船高,而在此過程中他也沒有閒著,走上了瘋狂擴張之路。

資料顯示,自譽衡藥業上市以來,朱吉滿前後在資本市場豪擲近130億元,併購重組的項目多達27宗。這一切,都在向人們展示著朱吉滿的「醫藥帝國」夢。

只是,資本市場從來是無情地,在其收購的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大品種公司,因產能過剩被嚴格限制、清退出局後,譽衡藥業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隨之而來的,就是業績爆雷、淨虧損超過26億。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說當時譽衡藥業面臨難關,但如果僅僅是這些問題,或許朱吉滿還不至於走到今天。真正「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是上文提到的信邦製藥。

信邦製藥是2017年朱吉滿入手的,當時為了圓他的「醫藥帝國」夢,朱吉滿不惜「蛇吞象」,用8億加上背後隱藏的近47億的結構化併購基金把信邦製藥給拿下了。

然而,信邦製藥的發展卻遠沒有達到朱吉滿的預期,這就導致今年4月份到期的這筆併購基金沒辦法收回。雖然朱吉滿不斷地通過變賣資產試圖來化解危機,但最終還是走向了破產重組。

從普通股眼科醫生到地方首富,再到走向破產,朱吉滿的這大半輩子算是跌宕起伏了。縱觀他這麼多年的商海沉浮,如果資本擴張的路,能夠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或許今天就又是另外一個結局了。

不知道大家對朱吉滿的事情,又是怎麼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黑龍江首富破產,43億元資產被凍!誰是他的救命稻草?
    年入圍胡潤「百富榜」,曾經的朱吉滿是名副其實的黑龍江首富,憑藉譽衡醫藥帝國,雄踞東北一方。藉助資本力量,過度併購擴張使其面臨破產重整困局,但其轉型過程並非沒有可取之處,譽衡生物10億元銷售額潛力的創新藥PD-1已經衝刺上市。傳統大企業的創新轉型升級怎樣安全著陸?譽衡的經歷值得反思。從黑龍江首富到黑龍江「首負」,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之下,朱吉滿用了不到3年時間。
  • 華夏保險「停薪留職」,淨現金流出百億,貴州首富後悔蛇吞象?
    截圖來源:華夏保險2019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截圖來源:華夏保險去年第2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值得一提的是,華夏保險染指中天金融,主要是後者試圖開啟一場史無前例的「蛇吞象」的資本大戲,為此向賣方追加定金至70億元,看架勢勢在必得。
  • 吉藥控股蛇吞象:遭吉林首富打臉 料淨利跌近8成
    (原標題:吉藥控股蛇吞象:遭「吉林首富」打臉 預計淨利潤下滑近八成)
  • 千億券商合併背後:「上海女首富」轉讓股份,丈夫去世曾繼承百億
    早年間,湧金系創始人魏東憑藉著在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操作,在短短十幾年內打造了百億資產的「湧金帝國」。彼時,「湧金系」坐擁湖南金荔科技、ST酒鬼、千金藥業和九芝堂等四家上市公司。就在湧金系正如日中天發展的時候,魏東卻悄然自殺身亡,「湧金系」的發展重擔落在了他的妻子陳金霞身上。
  • 煙臺南山集團資本版圖再擴張,旗下第二家企業IPO預披露
    原標題:南山集團第二家企業IPO預披露 山東首富資本版圖再擴張魯網11月11日訊 (見習記者 黃鈺淇)近日,證監會披露了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南山智尚」)IPO招股說明書,表示已對南山智尚的申報稿進行審理。
  • 華人首富王安:憑一人之力挑戰美國巨頭,卻因一念之差失敗破產
    特別是在特殊時期,公司破產變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僅在2020年,世界上就有許多百年企業宣布倒閉。 華人電腦大王王安,在上世紀70年代,憑藉一人之力曾挑戰美國巨頭IBM,一系列的舉動令IBM措手不及。1986年時王安成為全美國排名第五的富豪,登上財富巔峰,是當時全球最有錢的華人。
  • 孫珩超票據詐騙案開庭,寶塔系石化帝國土崩瓦解
    寧夏前首富孫珩超一手創造的寶塔系石化帝國已經土崩瓦解。2011年,寶塔石化借殼西北軸承上市,登陸資本市場,後改名為寶塔實業。然而,2013年以來寶塔實業業績連續虧損,2013和2015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億和-1.37億元,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也由淨流入轉為淨流出,經營獲現能力持續惡化。
  • 又一富豪破產,負債500億,集團面臨重組!女首富昔日風光不再
    有些人能長期坐穩首富的寶座,而有些人只是曇花一現。而今天筆者要跟大家說的這位富豪,她曾是浙江女首富,卻因為財務問題跌下了神壇。她曾經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現在卻負債500億。作為新光集團的創始人,周曉光的商業故事甚至被改編成電視劇。
  • 樂視帝國崩塌:誰是賈躍亭的幕後神秘人?
    而賈躍亭本人則早在樂視崩盤初期就金蟬脫殼了,並且遠赴美國造車至今未歸,給國內留下了下周回國的段子,而就在幾天前他在美國申請破產重組成功,成功幫賈躍亭從欠債狀態切換成了美國自由,那麼樂視網是如何崛起又如何衰退的呢?賈躍亭為什麼突然欠債這麼多?賈躍亭拼了命在美國造車的意圖是什麼?賈躍亭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究竟是不是一場資本騰挪的騙局?下面將一一道來。
  • 寶德股份高溢價收購名品世家 蛇吞象凸顯資本衝動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導一場「蛇吞象」的收購遊戲再次在資本市場上演。12月初,總資產僅為5.6億元的寶德股份(300023.SZ)宣布收購草案,擬以11.22億元的現金,收購白酒流通企業名品世家酒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品世家」),評估增值率高達234.85%,而且雙方有著未來三年高利潤的對賭協議。
  • 1815年開始的幾十年內,法蘭西帝國得到了很大的擴張
    與其他很多封建政府一樣,英印政府阻礙了印度前進和變革的腳步,這種阻礙作用,甚至要強於其他多數地方的政府。英國人巧妙地瓦解了原本可能出現的戰爭,人口壓力增大導致糧食危機,進而造成饑饉;同時在很多政策(尤其是英國的關稅政策)的阻礙下,工業化難以施行,農業要獨自承擔養活眾多農村人口的任務。因此慢慢崛起的工商業者對政府並沒有好感,甚至關係相當緊張。
  • 大英帝國功過:血腥殖民、擴張資本主義
    如果把二戰後原大英國協多個國家獨立作為這個龐大帝國的正式解體,那麼,它的解體已經近七十年了。如果把大英國協作為大英帝國的標誌,那麼它今天仍然存在。對於大英帝國,有人贊之為推動了全球一體化的進程,有人斥之為對落後國家的掠奪、屠殺和剝削。如何看待大英帝國?它從興到衰的歷史告訴了我們什麼?英國史學家尼爾·弗格森的《帝國》要「還原一個真實的大英帝國」,讓我們更加接近歷史的真實,並得到一些啟發。
  • 是誰,讓馬斯克成為世界首富?
    從破產邊緣賣身沒人要,到成為世界首富俯瞰蘋果,是中國上海,造就了首富馬斯克。可上海,為什麼這麼做?貳.電動車的未來,確定麼?因為上海確定,電動車,就是資本與科技匯聚的未來。過去二十年,上海雖然在中國加入世貿後,吃了很多外貿與金融的紅利。可是隨著地價高企,人力成本高企,上海到了實業空心化的邊緣。
  • 四起四落的前江西首富:從小業務員到400億身家再到破產被通緝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新能源似乎從來就是一個生產「首富」的產業,第一代光伏「巨富」們,無一不是乘著新能源的東風信步踏來,借著資本的推動登上首富的榜單。不同的是,或許結局相似,但他們跌宕起伏、崛起與墜落的過程中,各有各的精彩。
  • 「西北最大地煉」土崩瓦解,寧夏首富身陷囹圄
    孫珩超一手創造的石化帝國已經土崩瓦解。寶塔集團擁有七大產業集團,以及一家上市公司寶塔實業(000595.SZ),但今年7月寶塔實業已被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重整。近年來,有了源源不斷的融資渠道,寶塔集團除扶持寶塔實業外,還在金融領域大搞投資收購,激進擴張後遺症逐漸顯現。
  • 大而不能倒風險首次被提出,資本無序擴張,劍指哪些資本大鱷?
    這些天,「大而不能倒」風險被首次提出,所謂的大而不能倒,就是某些資本已經做大到了扎進了人民的根基,如果所有的國人都在使用某些資本大鱷的產品,尤其是國民的錢全部流入到了這些公司中,那意味著這些公司已經做到了富可敵國。
  • 一周,兩首富,崩了!
    短短一周,兩個省市的首富,崩盤了。12月2日,甘肅首富闕文彬,有實控公司向成都中院申請破產重組。12月4日,湖南頂級富豪傅軍(株洲首富),被法院開出「限制消費令」,事涉其實控的新華聯控股,再一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昨日,笑傲群雄,今日,一蹶不振。過去10年,闕文彬和傅軍,都曾是中國富豪榜的常客。
  • 利群收購樂天 零售業上演「蛇吞象」
    連鎖門店40餘家、年銷售額百億元的利群股份,卻吞併了有「亞洲零售之最」之稱的樂天旗下72家門店,此次收購被業內視為上演了一場「蛇吞象」。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作為「老家」山東青島的利群股份,此次收購有利於其進一步邁向全國化,布局一線城市。不過,在大賣場整體退水的大潮之下,利群股份也將隨之面臨更多的、長期性的經營挑戰。
  • 又出一家千億公司:起底海底撈資本帝國
    千億的頤海,並不是一開始就受資本待見,上市初期股價只有3元左右(高峰107元)。 在很長一段時間,頤海國際都被視為海底撈的跑腿小弟,而關聯交易超過50%,也讓資本市場警惕。 「海底撈的利潤調節器」,在當時廣為流傳。 但價值不會總被埋沒,雖然頤海與海底撈的關聯交易始終佔據頤海營收的半壁江山,但資本市場對頤海卻越來越看重。
  • 他做現金貸做到了日本首富,最後因為一紙法令破產
    在經歷了「校園貸」、「裸貸」風波後,中國的校園貸已經成了過街老鼠,隨著國家的一紙法令,資本對「現金貸」的熱情降到了前所未有的冰點。這個行業最終會走向何方,鄰國日本給了我們前車之鑑。從雜貨店員到日本首富1999年,武井保雄首次成為日本首富,在當年的《福布斯》雜誌排行榜上,他以78億美元的資產超過孫正義名列日本第一,在全世界排名第3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