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朝廷的「鷹犬」就是最大的榮幸

2021-03-05 雪夜出門未歸

今天來聊聊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姓什麼?毫無疑問,姓朱。那麼所有給大明王朝打工的人,就是給朱家打工。朱家的利益,就是大明王朝的利益。對於大明朝的做題家而言,能做朝廷的「鷹犬」就是最大的榮幸。

那麼,對於做題家就會分化成兩極:一極就是功成名就,位高權重的成功做題家。一極就是落第又落魄,窮困潦倒的失敗做題家。

成功的做題家自然捧著自己香噴噴的飯碗不亦樂乎,而失敗的做題家偶爾會酸幾句,最終怨世代而不怨皇帝。

當做「鷹犬」的機會來臨的時候,誰都不會放過。《大明王朝1566》中的鄭泌昌、何茂才和海瑞就是兩極的代表。

我們之前既然說了大明的利益就是朱家的利益,那麼當官於情於理都應該為朱家考慮。但是既然朱家代表朝廷,那麼就是替朝廷考慮。

鄭泌昌、何茂才是影視劇中的虛擬人物,憑良心說,他們的辦事能力還算不錯,只不過在替朝廷辦事的時候,也替自己撈了不少好處。

如果太平世道,朗朗乾坤,撈一點也就算了。可是此時大明王朝到處都等著用錢,別說你撈了,就算你沒撈,也要辦你個處事不利。

這就是鄭泌昌、何茂才二人的困境所在。一方面,他們深知自己的一切不是源於做題家本身,而是出於朝廷的秩序。朝廷秩序崩壞,他們也吃不了兜著走。

可是他們為朝廷盡忠盡職,自己的腰包也不能落空。於是乎,朝廷需要他們再盡忠一次——殺雞取卵。

然而我們都知道,像鄭泌昌、何茂才這種不過是小雞而已,朝廷真實的目標是他們背後的嚴嵩父子這樣的大雞。

於是乎,皇帝萬壽帝君嘉靖老爺不能自己出馬,他是鄭泌昌、何茂才之流的效忠對象,沒有皇帝,他們就什麼都不是。因此,皇上需要代理人。

代理人就是內閣中選拔出來的徐階、高拱、張居正,以及他們選拔出來的馬前卒——海瑞。

這就產生了一組相當微妙的關係,大家都號稱忠於皇上,卻分為幾隊,相互廝殺。

大家所做的事情就是維護隱秘法則——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卸到別人身上,也絕不能推到皇上本人身上。

於是,大家都是大明王朝的鷹犬,互相叫喚互相撕咬。只有海瑞叫得比較兇,直接叫到了皇帝老兒身上。海瑞這人本身就不是正規做題家出身,要不是朝廷出於某些隱秘的目的將其提拔上來,他根本不會有機會。可他倒好,還真的認真起來了。

這哪裡得了!

我說海瑞你這個癟三,這個落魄失敗的做題家,你不會做題還不會做人嗎?大家都認為海瑞他這個傢伙肯定是被萬惡的做題制度折磨瘋了,不然怎麼會失心瘋到連做鷹犬都不會了?

皇帝老兒也沒把這個得了失心瘋的傢伙怎麼樣,只是把他下了獄,等到嘉靖他老人家自己撲街之後,天下大赦。海瑞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於是,海瑞又上演了一出嚎啕大哭的好戲,原來,也是一個好演員啊!

我們要知道,大明朝的上下,都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誰。不論嚴嵩父子、徐階、高拱、張居正還是鄭泌昌、何茂才乃至海瑞,他們都明白在給誰打工。他們深知,他們一切的需用,都由朝廷供應。

至於後人把誰罵作奸臣,又把誰捧為聖人,這些人是弄錯了利害關係。

相關焦點

  • 《黃金臺》:古風純愛小說,國讎家恨,朝廷鷹犬VS落魄將軍
    ┃簡介朝廷鷹犬,令人聞之膽戰心驚。三朝忠臣,滿門忠烈,如今已經是燕北軍大將軍的傅家貴公子。兩人一見面就互掐,互相看不順眼,穩穩的死對頭。小說的兩位男主就是傅深和嚴宵寒,一個是戰場驍勇善戰的大將軍,一個是朝廷使用陰謀詭計的奸詐小人。當今皇帝忌諱傅深的權利,功高震主,於是設計暗殺傅深。為了保命,傅深假裝雙腿殘廢入京面聖。
  • 這樣的「鷹犬」,你就做了吧
    我不自覺地想到了一位浦姓律師,正好也是法大校友,倒也能對號入座。只不過,一個浦某人自己也放棄上訴的案子,王湧教授卻直接定性為「冤獄」,這個尺度真的有點大。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後面還有個「人生輝煌,莫過於此」,原來吃官司竟是人生輝煌,這世界觀真的很像我一個鄰居,以前因打架被判過刑,出來後動輒以「老子是蹲過號子的人」自居,仿佛每一根鐵欄都給他鍍上了一層金。
  • 錦衣衛作為皇帝的鷹犬,難道也有害怕的人?王守仁就是其中之一
    史書上記載「二十年,以治錦衣衛者多數人,非法凌虐,乃焚刑,出繫囚禁,送刑部審錄,詔內外獄鹹歸三法司,罷三法司,」這一專門機構,各朝代雖名不同,但作用仍不可忽視,成祖朱棣為了穩定其統治,重開錦衣衛,設南北鎮撫司,使錦衣衛成為皇帝的鷹犬。
  •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考霸」!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而歷史上最大的「考霸」該屬於誰呢?丁丁認為,偉大的文學家蘇軾就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考霸」。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三仙」之一,其他兩位分別是曹植和李白,也是中國文學集大成者,不但在詩詞方面有偉大成就,在中國歷史上最繁榮的詩詞時代,他當屬站在中國詩詞最頂端的人物之一,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與辛棄疾齊名,並稱「蘇新」,也是與同時代陸遊同樣偉大的詩人。
  • 「內聖外王」出自《莊子》,為何常見於北宋以後?
    它的修辭魅力發揮到最大的效果則見於這個詞最終竟然成功地打動雄心萬丈異族帝王的心,從一個對人君的諛詞一躍成為帝王之學的代稱。北宋讀書人愛提「內聖外王」的原因關於「內聖外王」成為北宋至明所喜用的浮濫讚美之詞,這結論有待歷史的考證與商榷,梅教授的觀點無疑對儒家「內聖外王」的理解是一個負面的說法。
  • 朝廷流亡到鴨綠江邊也要黨爭:朝鮮為何偏愛內鬥?
    早在日據時期,動輒熱衷探討「國民性」的日本學者即認為,固執、易怒和黨派性是韓民族先天的性格特點。在他們看來,韓國人時間長了總是要內鬥的,「朝鮮人的血液裡混合著深藍色的血液」。查看大圖· 李承晚:流放海外。尹普善:監禁。
  • 梁冬 | 為什麼很多人都在想「做什麼」,卻不想「不做什麼」?
    瞿鵲子跑去問神仙長梧子:「我曾經聽孔夫子說,聖人不會天天想著到底要幹點兒什麼,不接近好處,也不害怕壞處,內心沒有孜孜以求的感覺,也不會隨便攀緣,好像什麼也沒有說,但好像又什麼都說了,好像說了點兒什麼,但又好像什麼都沒說。」這種聖人「遊乎塵垢之外」。「塵垢」就是指塵世,聖人是遨遊於塵世之外的。
  • 「師門」中做「真人」的十二招
    至於你說的「老師要求交的作業」,當然,師門中有種種醜惡的事情、種種對老師的「怕」, 這些實況我是看得太多了。不過,只就你說的「這一件事」而論,我倒覺得:這個要求,聽起來,其實相當合情合理呀!因為醫術本來就是需要「臨床經驗」才能再往上提升的東西,你不交出你「有在做臨床」的確實證據以及狀況書面描述,人家怎麼能確認你是不是適合再學更多的東西呢?
  • 漢學「鷹犬」楊聯陞
    本就是鳩佔鵲巢地據有清苑縣城的保定府城,此番終於明白了一種地理上的「輩份」。堂堂的直隸(河北)省城,實際上是寄居於籍籍無名的清苑縣城的!這同時也在說,區區的清苑,當時壓根就是諾大河北的首善之區。在介紹楊聯陞的出生地時,大多場合都是寫成「保定」,而那繁體版的某臺人某篇,卻是相當符合歷史事實地言明是在清苑(保定),想來是楊氏自己都應該同意的。我也查到了志存中學的下落。
  • 東京「迎賓館赤坂離宮」與「京都迎賓館」
    之後明治天皇請來當時極富盛名的建築家片山東熊修建此地,做為皇太子嘉仁親王(即後來的大正天皇)的住所,稱為「東宮御所」。片山東熊以當時歐美的最新技術,融合日本傳統象徵,於明治42年(1909年)完成,是日本最大的西洋宮殿,且處處都飾有代表日本皇家的菊花紋章。
  • 日語中的「は」和「へ」到底怎麼讀
    你好、午安:こんにちは(kon ni chi wa)早上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u go za i ma su)一樣是「は」,怎麼一個念「wa」,一個念「ha」呢? 在日文中,當「は」是助詞時發音須改為「wa」、「へ」為助詞時發音為「e」。 (其由來複雜,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這裡只要先了解發音即可)例句: 「私は學生です。」
  • 聽「年」的聲音「稻」年年有餘
    新舊年交替之際,來個祝福話兒:「大魚大肉大有年」--年年有餘!不知道「大魚大肉」的人應該不多,那「大有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五穀豐登,穀物大獲。魚肉看得見,「年」也是看得見聽得著喔!從《說文解字》來看,「年」的古字寫作「秊」,是個一形一聲組成的形聲字。
  • 總是「無所事事混吃等死」怎麼破?明明想要改變就是做不到?
    你可能因為許多理由想要改變自己,但卻因為做不到而感到苦惱,因為「理想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之間的差距而感到痛苦,實際上所有人都存在這個問題。當你無法實現願望,可能會覺得自己「意志力薄弱」,「沒有自控力」,「無法堅持」,「性格有問題」。
  • 「輟學生」扎克伯格哈佛畢業演講:使命感能創造真正的快樂
    「今天我想談談目標(Purpose),但是我不想給你們做一些程序化的宣言,告訴你們如何發現目標。作為千禧一代,我們會出於直覺和本能發現目標。相反地,我站在這裡要說的,僅僅發現目標還不夠。我們這代人面臨的挑戰,是創造一個人人都能有使命感的世界。」小扎說道。「使命感使我們意識到我們身上有比自己更重要的東西,我們是被需要的,我們要為之加倍努力。使命感能創造真正的快樂。」
  • 「謝謝」的回答不再是「不客氣」,奉上這三種超日本地道的回答
    其實どういたしまして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我為了你)做了什麼事情嗎?沒有,我什麼都沒做。」這是一種謙遜的表達,但是日本人卻沒什麼機會這樣表達。原因有以下兩點:① 如果對地位高的人說有「上對下」的語感,會顯得不禮貌。② 而對朋友說的話又顯得非常見外真的是好矛盾啊。
  • 總是「無所事事混吃等死」怎麼破?為什麼明明想要改變就是做不到?
    你可能因為許多理由想要改變自己,但卻因為做不到而感到苦惱,因為「理想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之間的差距而感到痛苦,實際上所有人都存在這個問題。所以不要「等」到有動力的時候再做,不要「等」最好的時機,不要「等」最完善的計劃。明天就開始,「明天」永遠也不會到來。
  • 民之爪牙,國之鷹犬.你,奈我何?
    王湧教授如果可以看見這篇文章,如果沒有那種居高臨下高高在上的特權思想,如果真的抄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希望他能站出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您的憲政思想,到底是依哪國的憲法?無論是美利堅合眾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問題只需要回答一個國家名稱的全稱就算是回答了,並不難。王湧教授,會回答麼?我們繼續看,王湧教授在說什麼。
  • 段永平 : 做個「胸無大志」的人
    在此期間,他請來了李連杰,並重金聘請音樂人訂製了「世界自有公道,付出總有回報,說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步步高!」的歌曲。1998年,段永平事業發展得熱火朝天,這一年,他恰巧遇見了一個女人,劉昕。劉昕是美國《棕櫚灘郵報》的首席攝影記者,他們都在人大讀研究生,但劉昕比他小7歲。意料之外的是相遇兩個月後,兩人結婚了。
  • 「將軍山·英雄山」沈清:能參與這次「戰鬥」,我很榮幸
    「『出徵』到將軍山醫院,我就是一名『戰士』,當然就該上一線!」不久前,在將軍山醫院ICU病區奮戰了半個月的鎮遠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沈清回憶說,這一段奮鬥的日子,將成為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寶貴「財富」。貴州省將軍山醫院ICU病區醫生、鎮遠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沈清「在培訓的時候,組織就徵求過我的意見,考慮到年齡和資歷等原因,準備安排我上外圍班,也就是不進到病房裡跟病人直接接觸。但我覺得,作為一名醫護人員,出於職業的『本能』,我也一定要到最前線。」
  • 貓果外出課 | 學生就是「學」會「生」活~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給我的同事,珍巧老師點個大大的贊,是她一路上時不時都在引導小朋友們:「影響他人是不好的行為」、「上車下車該怎麼做才能保證自身安全」、「過馬路要注意車輛」、「自己的事自己做」以及「收拾好自己使用過的區域,以便下一個使用的人舒心」等各種各樣的生活細節。她的言行當得起「言傳身教」這四個字,為學生樹立了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