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追記鄭德榮教授(中)

2020-12-15 國際在線

學習成為鄭德榮的日常生活習慣,並貫穿鄭德榮一生的教研生涯。

本報記者 劉懷 米韻熹 任爽 繆有銀 畢雪

「離開嚴謹求實,不稱其為科學;沒有探索創新,不稱其為研究」

——他視學術為學者生命,視學問為終生事業

他是中共黨史學科的一面旗幟,把創新作為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潛心探索、精益求精。

為了掌握學術動態,鄭德榮教授堅持閱讀大量的學術期刊和報紙文獻,而且還記讀書筆記。學習成為了鄭德榮的日常生活習慣,而這習慣貫穿了鄭德榮一生的教研生涯。

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創新。鄭德榮教授致力於中共黨史、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諸多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研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學術思想與觀點。撰寫出多部填補學術空白的著作。國內研究毛澤東思想最早的一部專著——《毛澤東思想史稿》,就是鄭德榮與黃景芳、陳一華合著的,這部書是系統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第一部專著,在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具有開拓性地位,修訂本被中共中央辦公廳確定為中央政治局委員理論學習的配發教材。東北師範大學的中共黨史博士點是全國高校最早的3個中的一個,鄭德榮是這個博士點的奠基人。他的《毛澤東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書影響也頗為深遠:首次提出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奠基人;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的真諦在於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淵源來自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傳統文化兩方面。鄭德榮的《毛澤東思想概論》是最早一部創立概論體系的著作,至2015年9月已印刷13次。鄭德榮一生出版學術著作40餘部,撰寫、主編的著作在國家圖書館藏30餘種,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也均有藏書。

改革開放以來,每當課程改革的關鍵時期,鄭德榮都不遺餘力地提出富有創建的重要意見。他曾先後主編教材4部,所編教材層次多、檔次高、發行量大。鄭德榮的《中國革命史教科書》是供全國高師院校專用的教材;《中共黨史教程》是衛星廣播教材,榮獲吉林省課程改革與教學建設優秀成果獎;《國共政權十年對峙史》是國家教委「七五」文科教科書編選計劃項目,是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全國徵訂的教材。《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被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為全國文科通用教材,再版5次,發行量達百餘萬冊。

在學術論文中,鄭德榮匡正了傳統學術觀點,有些還開拓新領域或提出了獨到見解。他的學術研究主要是圍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中國革命若干問題等多個方面展開。他在學術界首次明確提出,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旗手和奠基人,是毛澤東率先吹響了「反對本本主義」號角,向全黨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任務,樹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風,並在實踐上開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樹立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典範。他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出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特別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部署、「五大發展」理念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引下,開闢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儘管早已成就卓越,儘管年事已高,然而鄭德榮卻從未停止過學術創新的腳步。2011年,建黨90周年,鄭德榮85歲,這一年他發表學術論文多達13篇;2017年,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92歲的鄭德榮又申報了十九大專項重大課題;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93歲高齡的鄭德榮帶病準備了題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主要成果和寶貴經驗」的紀念文章,併入選「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理論研討會」。鄭德榮的學生劉世華說:「不僅是帶病準備論文,就在病逝前不久,老師還在醫院裡,拔掉吸氧管,聽學生給他讀這篇論文,邊聽邊提修改意見。」

……

「樂以終身治學科研,悅以畢生授業解惑」

——他畢生明師道、鑄師魂、講師德、懷師愛,用真情、真心、真誠,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學生

作為東北師大黨史學科學術帶頭人,鄭德榮潛心育人,使東北師大黨史專業形成了一支力量較強、結構較為合理的梯隊,承擔了多層次的繁重教學任務和一些重點項目的科研任務,被學校確定為重點學科,成為教育部培養高校黨史、革命史教師的基地。由他主持的在原毛澤東思想研究室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是以中共黨史學位點為依託,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系所結合的科研機構,也是全國高校成立最早、堅持時間最長、有較大影響力的毛澤東思想研究機構之一。在1991年國家教委組織委屬院校147個研究機構評估,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名列第一。

「人生的最大欣慰和快樂,一是科研成果給人以啟迪,服務於社會;二是學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鄭德榮看來,著書撰文和培養青年學生教師,都是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

鄭德榮致力於培養研究生獨立的科研能力。他引導研究生掌握前沿、吸收新成果、開闊視野、活躍學術思想,培養鑑別評析學術成果能力;引導學生閱讀文獻,紮根於第一手資料,打好堅實的專業基礎。

現在已經成長為教授的姜淑蘭,對導師鄭德榮的治學嚴謹記憶猶新。2008年,她與導師合作給《光明日報》撰寫了一篇論文,儘管文章不到3000字,但鄭德榮卻不厭其煩地修改了十幾稿;鄭德榮的學生、博士生導師高地仍然記得每次同學們和老師聚會,他都會把自己一年來發表的論文帶給大家看,往往有十幾篇之多。看到高齡的老師還在勤耕不輟,同學們都不敢稍有懈怠。

鄭德榮不僅對研究生的培養高標準、嚴要求,對自己的教學更是一絲不苟。由於學識豐富,他的教學善於聯想和富有啟發性,上課脫稿講授,使課堂生動深透,充滿了思想和新意。他還獨創了「提示、討論、小結、作業」四段授課法,使博士生處於課前獨立準備、課上獨立思考、課後獨立鑽研的良性循環之中,培養了博士生獨立思考能力;他實行「讀書、思考、討論、答疑、交流」的開放式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多思考、多提問,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多視角分析問題的能力。

鄭德榮尤其關心學生們在政治上的成長,他努力結合專業提高學生的政治鑑別力和政治洞察力,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鄭德榮常說:「人必須以德為帥,學黨史的博士生更要培養馬克思主義的黨性原則和道德情操。」正是基於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和極端重要性,鄭德榮把立德樹人貫穿於培養博士生的全過程,教育理念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向同行。在每屆學生的第一堂課,鄭德榮都不會講授專業知識,而是進行寓意深刻、闡述精闢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學生牢牢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畢業時,還反覆叮囑學生要認真對待工作,堅持正確的人生態度。鄭德榮將愛國愛黨的家國情懷和黨性原則貫穿學生培養的始終,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的學生。

鄭德榮嚴師般的教導和慈父般的關懷贏得了學生們無限的信任和愛戴,也令學生們自覺地努力學習、成長成材。鄭德榮60歲之後開始培養博士生,30年間培養了49名博士生,培養的學生中多人成為中共黨史學科和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社會各界領軍人才。

由於教書育人業績卓著,他獲得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省優秀教學成果獎等,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3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曾憲梓獎,並被授予省優秀教師、省師德模範、省榮譽優秀專家等榮譽稱號。

(原標題: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 ——追記全國著名中共黨史學家、毛澤東思想研究專家、我國中共黨史學科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鄭德榮教授(中))

相關焦點

  • 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追憶鄭德榮教授(上)
    在重病期間,鄭德榮依然筆耕不輟,和自己的學生討論學術論文修改意見。本報記者 劉懷 米韻熹 任爽 繆有銀 畢雪鄭德榮教授走了。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他追尋真理的腳步堅實而有力——作為一名守衛真理的「紅色理論家」,他堅定地樹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把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事業。
  • 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
    原標題: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不忘初心,耄耋勃發,鄭德榮像戰士一樣堅守著陣地。追隨著鄭德榮嚴謹求實、勤奮求索的人生足跡一路回望時,他老而彌堅、終身奮鬥的精神品格,如出徵號角給人力量,催人奮進……走進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很多曾與鄭德榮共事過的老師還清楚地記得鄭德榮60歲時給自己立下的「宏願」:「我退下來後,要用10年時間,也就是到我70歲的時候,培養出10個博士,出版10部專著。」
  • 高擎信仰之炬——追記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鄭德榮
    新華社長春6月25日電題:高擎信仰之炬——追記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鄭德榮新華社記者郎秋紅、李雙溪去世前還在認真準備論文,悉心聽取學生談學習心得,諄諄教誨學生……92歲的鄭德榮將生命誓言履行到最後一息。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德榮,用一生高擎信仰之炬。(小標題)「這是責任,不能拒絕」鄭德榮1926年出生於吉林延吉。1948年,還在讀大學的他從國統區投奔解放區,在東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前身)短訓班學習時初步接觸馬克思主義,被深深吸引。
  • 生命,為信仰燃燒——追記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鄭德榮
    2015年10月,鄭德榮在書房中瀏覽文獻。   92歲的鄭德榮走了。   他的一生歷經時代變幻,閱盡千帆;   他的一生又極其簡單而純粹,一輩子專注于堅守心中信仰。   他是我國著名的中共黨史專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東北師範大學榮譽(終身)教授。
  • 追記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鄭德榮:把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
    央廣網北京6月26日消息(記者於中濤 吉林臺記者趙孟秋)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東北師範大學榮譽教授鄭德榮是我國著名中共黨史專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事業。今年5月3號,鄭德榮教授因病逝世。
  • ...一脈相承到百年——追記「紅色理論家」、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鄭德榮
    信仰了60多年的共產主義,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這就是「紅色理論家」、東北師範大學教授鄭德榮的一生。鄭老的世紀追求在老鄰居眼中,鄭德榮老先生與常人無異。沒有校長的架子,天天早上都到南湖散步,見誰都要關心關心。
  • 高高舉起我們的旗幟
    均為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莊嚴的《國際歌》從天際傳來,大屏幕上金色的鋼水奔流而來,在舞蹈的湧動和鋼花飛濺中,一個巨大的由鐮刀鐵錘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黨徽被澆鑄而成……這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文藝晚會《我們的旗幟》激動人心的開場。這段舞蹈、視頻畫面及舞臺特效高度交融的特殊表演,形象地營造出革命先輩們用熱血與鋼鐵意志鑄造理想的震撼畫面。
  • 鄭德榮:大地上的信仰
    有這樣的計劃,才合他的一腔宏願,這才是一個同事們讚許、社會上認可、學生們期盼、他自己允許的鄭德榮。  若繼續問,年已六旬,是什麼力量推動他保持著如此的激情?鄭德榮先生不說,同事們也都知道。那是信仰的力量,那是他的動力之源。  此時他滿懷雄心壯志,精力更加集中,研究與教學更加心無旁騖,他的理論研究與教學似進入快車道。
  • 高高舉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
    這一重要理論概念的鄭重推出,標誌著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產生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們黨指導思想上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從此,我們黨的旗幟因注入鮮活的時代精神而更加鮮豔,黨的領導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也將更加堅強有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高高舉起這一偉大旗幟,怎樣更好地開闢未來?
  • 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鄭德榮——實踐其所信 勵行其所知
    資料照片 12月18日上午,當看到鄭德榮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榮膺「改革先鋒」稱號時,他的學生、東北師範大學教授王佔仁眼眶溼潤了:「我們都深受鼓舞和感動!鄭德榮已不只是一個名字,更成為一種引領前行、催人奮進的時代精神!」
  • 鄭德榮: 要不忘初心 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
    鄭德榮,男,漢族,吉林延吉人,1926年1月出生,1952年11月參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榮譽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5月3日,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92歲。
  • 睿丁英語,率先舉起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的旗幟
    (原標題:睿丁英語,率先舉起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的旗幟)
  • 慶祝七一文藝晚會: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莊嚴的《國際歌》歌聲從天際傳出,大屏幕上金色的鋼水奔流而來,在舞蹈的湧動和鋼花的飛濺中,一個巨大的由鐮刀鐵錘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黨徽被澆鑄而成……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我們的旗幟》,以激動人心的開場
  • 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教授鄭德榮——畢生追求真理之光
    被譽為「紅色理論家」的東北師範大學原副校長鄭德榮(見圖左一,新華社發)說。 67年裡,他共撰寫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著作和教材50多部,發表高水平論文260多篇,是我國著名中共黨史學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 「史論結合、以史立論、以論見長」,他的很多成果,提出獨到見解,填補學術空白,匡正傳統觀點。
  • 新加坡華商鄭德榮:不忘初心,打造傳統糕點老字號
    作為「老成昌」的創立者,鄭德榮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讓更多人把他獨創的「新加坡味道」帶回家。從一家開在祖屋樓下的小店,到成為備受追捧的時尚「手信」,對在食品糕點行業打拼了30多年的鄭德榮而言,「老成昌」既是一個少年的奮鬥情懷,也是一個新加坡品牌的精彩蝶變。
  • 火紅的旗幟高高飄揚,今天鄭州四中實驗學校歡迎新隊員入隊
    新隊員們懷揣著欣喜與激動,在激昂的出旗曲中,他們精神飽滿,眼神堅定。活動在隊歌中拉開序幕,全體師生高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通過乘坐「時光列車」的形式讓少先隊員回望少先隊成立初期、革命時期、抗日時期、解放時期、現代五個時期的歷程與發展,我們融合了唱歌、情景劇、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讓少先隊員們感受少先隊歷史進程和精神內涵。
  • 【學思踐悟 十九大】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汪亭友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黨的十九大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重大成就並勝利邁進新時代,在全世界樹起一面令人嚮往的旗幟。
  • 腦筋急轉彎:什麼時候最好還是要高高舉起你的雙手好些?
    答案:電影中的人一個被槍斃而死的鬼,最大的煩惱是什麼? 答案:喝水時會漏什麼時候最好還是要高高舉起你的雙手好些? 答案:當人用手槍指著你的頭的時候飛行員從來不吃哪一種食物? 答案:醉雞 頂地立天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