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

不忘初心,耄耋勃發,鄭德榮像戰士一樣堅守著陣地。

「生命的意義在於奮鬥,通過努力奮鬥,你要能給他什麼意義,他就有什麼」

——鄭德榮以身體力行的實踐詮釋了生命意義的更多可能

在大多數人心中,60歲本應是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年歲,但是鄭德榮卻以60歲作為人生新的起點,培育後學、資政育人、創新治學,在人生的後半程一次又一次勇攀學術高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科研成果。追隨著鄭德榮嚴謹求實、勤奮求索的人生足跡一路回望時,他老而彌堅、終身奮鬥的精神品格,如出徵號角給人力量,催人奮進……

走進東北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很多曾與鄭德榮共事過的老師還清楚地記得鄭德榮60歲時給自己立下的「宏願」:「我退下來後,要用10年時間,也就是到我70歲的時候,培養出10個博士,出版10部專著。」彈指一揮間,30多年過去了,鄭德榮已經超額完成了這些當年看似不可能的「規劃」。培養博士生的數量是計劃數的5倍,出版專著的數量是計劃數的4倍,此外還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僅僅是在80歲到90歲的10年間,鄭德榮的個人專著就達5部之多,而且還承擔國家項目3項,發表論文70餘篇。

老而好學,耄耋勃發。年歲的增長非但沒有讓鄭德榮的學術科研節奏放緩,反而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盤」,新見迭出,成就斐然。

74歲時,鄭德榮完成了吉林省委宣傳部宣傳文化基金項目《鄭德榮自選集》,收入選集的這些論文不僅涉及領域多、各成系列,而且有很多論文填補了學術研究的空白和匡正了傳統學術觀點,受到黨史學界專家的高度評價。同年還出版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書,該書是由教育部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叢》12卷之一,獲2001年國家圖書獎。76歲時,出版了《國情·道路·現代化》一書,該書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審定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百部重點圖書之一。黨史學家龔育之高度評價該書具有「跨度廣、容量大、視角新」「新意迭見、情感激揚」的特點,「堪稱集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於一身的精品之作」。該書獲第六屆吉林省政府優秀圖書獎。77歲時,出版了《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研究》一書……

70歲以後,他撰寫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兩次歷史巨變比較研究》一文入選全國紀念新中國成立5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實踐》一文入選全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理論研討會;《中國特殊國情、特色道路與現代化》一文入選教育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歷史經驗——以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創立為視角》一文入選全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理論研討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奠基人》一文入選全國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發展是硬道理——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質和規律的深刻揭示》一文入選全國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會……

2001年,鄭德榮以飽滿的政治熱情積極投身紀念建黨80周年活動。作為宣講團成員,他不顧盛夏酷熱,在長春、四平、通化等地作了12場宣講報告,受到廣大幹部群眾的熱烈歡迎;2002年11月,鄭德榮作為吉林省委學習十六大精神宣講團成員,為宣傳好十六大精神,他反覆研讀十六大報告,虛心參加省委組織的集體備課,並赴松原為全市幹部群眾作了長達3個小時的宣講報告,引起了強烈反響……

「我受黨的教育多年,畢生的追求就是用自己的所學為黨、為國家多作貢獻。」「要盡職盡責地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我自身就必須孜孜不倦,不斷上進。」這是鄭德榮經常掛在嘴邊的話,更是他一生馳而不息始終奮戰在馬克思主義教育一線的動力源泉。

對科學研究的執著與熱愛,讓鄭德榮成為學術上的「常青樹」。

每當有人問起是什麼原因讓他畢生求索、沉浸於黨史研究工作中的時候,鄭德榮回答:「工作需要,就是我的志向。做什麼愛什麼,幹什麼學什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個人利益服從黨和國家利益,是銘刻在心的信條。」話語中飽含著鄭德榮對事業的執著與熱愛。

鄭德榮曾說:「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和國家。」他做到了!他把黨史研究這份事業堅守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012年末,鄭德榮患病住院做了一次手術,87歲的他只休息了三四個月,就又回歸到學術科研工作中。

2013年,鄭德榮被確診為結腸癌,還患有腎結石。在腎結石手術後半年,又要做結腸癌手術。大家都擔心近90歲高齡的他是否還能經得起這樣的考驗?他卻開玩笑地說:「手術無非是像女性剖腹產一樣,在肚子割一刀,女子都能承受,何況男人?」

鄭德榮術後身體還未完全恢復,傷口又產生排線反應,內部化膿,醫生囑咐需要好好休息和治療。但他當時在申請國家課題,根本停不下來,儘管學生們輪番勸說,他也只是口頭答應,卻依舊奮戰在治學科研上。

2013年10月,術後的排線反應更嚴重了,他不得不開始了為期半年的治療。這段時間他受了很多皮肉之苦,但他依舊堅持治學。每天在往返於醫院的途中,他總會和學生交流新的發現與見解。

他總說:「每天也就吃藥,連針都不打,幹嘛不讓人看書做文章?這樣的靜養一點都不舒服。」到了後來,他強烈抗議,並讓學生從家裡給他捎去《鄧小平時代》《毛澤東年譜》等書,才稍微緩解了急迫的心情。

2013年年底,醫院同意鄭德榮出院,他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我早就好了,終於可以回去繼續看書做學問咯。」

2014年春天,他病情出現反覆,在醫生的嚴厲叮囑下,他終於不得不給自己的工作做減法:上午辦公,下午休息。但就算如此,他每次在上午給學生授課時,總會得意地告訴學生,他清晨4點多就能起來備課,並且又開始構想新文章了。

2018年3月中旬,學校要準備一份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論文,那時候鄭德榮剛出院,身體還很虛弱,寫字都沒勁兒,卻堅持在家手寫了9頁論文。然後他念,學生打字,用了一個多小時。其實那時他強忍著肺部的疼痛,卻佯裝沒事。

2018年4月17日,這時的他已經處於癌症末期了,癌細胞已轉移到全身,那種巨大的痛苦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但他心中卻還惦記黨的事業。有關部門對他寫的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論文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那個時候的他已經在吸氧了,完全可以交給學生修改,但他卻拔掉吸氧管,讓學生念給他聽,邊聽邊提修改意見。

5月1日,也就是他臨終前兩天,他還在聽取學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心得體會。

……

5月3日,鄭德榮走了,走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有關家事的遺言,最後一句完整的句子是「中國共產黨一定要堅持工人階級的領導」,最後一個完整的詞是「不忘初心」。直到他永遠地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終生熱愛的黨的事業,仍是他畢生追求的馬克思主義真理!

廣其學而堅其守,存一息而不墮志。鄭德榮信念堅定,追求執著,學識廣博,治學嚴謹,為人謙遜,人格高尚,把個人融入時代,把研究融入生命,把創新融入學術,鍥而不捨,馳而不息。這就是一個學者的一生,這就是一名黨員的追求,這就是一種精神的光芒!(記者劉懷 米韻熹 任爽 繆有銀 畢雪)

相關焦點

  • 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追憶鄭德榮教授(上)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他追尋真理的腳步堅實而有力——作為一名守衛真理的「紅色理論家」,他堅定地樹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把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事業。面對時代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斷訴求,他筆耕不輟,始終以過人的政治膽識、巨大的理論勇氣去回應質疑,堅持用真理作為前行的坐標;作為一名勤奮創新的學者,他是中共黨史學科的一面旗幟,他把創新作為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潛心探索,精益求精。
  • 高高舉起我們的旗幟
    均為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莊嚴的《國際歌》從天際傳來,大屏幕上金色的鋼水奔流而來,在舞蹈的湧動和鋼花飛濺中,一個巨大的由鐮刀鐵錘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黨徽被澆鑄而成……這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文藝晚會《我們的旗幟》激動人心的開場。這段舞蹈、視頻畫面及舞臺特效高度交融的特殊表演,形象地營造出革命先輩們用熱血與鋼鐵意志鑄造理想的震撼畫面。
  • 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追記鄭德榮教授(中)
    本報記者 劉懷 米韻熹 任爽 繆有銀 畢雪「離開嚴謹求實,不稱其為科學;沒有探索創新,不稱其為研究」——他視學術為學者生命,視學問為終生事業他是中共黨史學科的一面旗幟,把創新作為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潛心探索、精益求精。
  • 高高舉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旗幟
    從此,我們黨的旗幟因注入鮮活的時代精神而更加鮮豔,黨的領導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也將更加堅強有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高高舉起這一偉大旗幟,怎樣更好地開闢未來?這是當前全黨同志必須認真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也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必須明確回答的一個重大問題。    科學理論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和偉大實踐的產物。
  • 睿丁英語,率先舉起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的旗幟
    (原標題:睿丁英語,率先舉起通過閱讀學習英語的旗幟)
  • 慶祝七一文藝晚會:讓勝利的旗幟高高飄揚
    經過一年多策劃、60多天緊張排練,晚會《我們的旗幟》於6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首演,並於27日、28日晚為首都各界觀眾舉行兩場演出。29日晚將進行主場演出。連日來,晚會吸引了各界觀眾,贏得了男女老少的交相讚譽。
  • 火紅的旗幟高高飄揚,今天鄭州四中實驗學校歡迎新隊員入隊
    隊員慷慨激昂,抒發心中對紅領巾的信仰和熱愛。表達了自己作為少先隊員的無限光榮,向紅領巾致敬,向偉大祖國獻禮!  火紅的旗幟高高飄揚,胸前的紅領巾指引方向。願隊員們在星星火炬的隊旗指引下,熱愛祖國,熱愛學習,不負光榮使命,做優秀共產主義接班人,讓胸前的紅領巾時刻激勵著自己不斷取得進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少先隊員,讓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豔。
  • 腦筋急轉彎:什麼時候最好還是要高高舉起你的雙手好些?
    答案:喝水時會漏什麼時候最好還是要高高舉起你的雙手好些? 答案:當人用手槍指著你的頭的時候飛行員從來不吃哪一種食物? 答案:醉雞 頂地立天是什麼意思?
  • 解放軍報:理想寫在旗幟上
    而今她已成為一種信仰、一種象徵和歷史賦予的責任。為了五星紅旗更加鮮豔,多少華夏兒女拋灑熱血染紅了她;為了五星紅旗在中華大地高高飄揚,一代又一代先進分子苦苦探尋國富民強的發展道路。   幾多艱辛,上下求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鋪展在我們面前。
  • ...高高舉起、輕輕落下——新沂市這位「新」校長開學第一天的新寄語
    因此,同學們,能夠管教你們的老師才是負責任的老師,能夠把戒尺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的老師,這才是疼你愛你的老師。  二是希望我們的老師全力以赴。孩子是家庭的全部,是每一個家庭的唯一,所以希望所有的老師要全力以赴,帶領孩子們奔跑在充滿教育情懷、充滿愛、充滿陽光的大道上,一個都不能少。  三是希望家長們與學校形成合力。
  • 2021人生寄語:舉起你的旗幟,繼續向前走!
    抬起你高貴在頭Please head up,舉起你的旗幟,繼續前進!Lift your flag ,moving on!#情感#
  • 寶寶小手高高舉起,還擺出複雜手勢
    照片中,寶寶的小手高高舉起,還擺出複雜的手勢,很是可愛。前段時間徐佳瑩剛公開了自己生子的消息,並配文就像吃了一碗麵一樣輕鬆,言語間滿是詼諧幽默的調調,十分有趣。徐佳瑩本人是個十分有才華的歌手,其本是護士出生,後來意外踏入了娛樂圈。就在其進入娛樂圈之後,綻放了自己獨特的才華,將歌手事業無限放大的同時,之後就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同樣是個導演。
  • 讓決戰決勝的旗幟高高飄揚——舞陽縣保和鄉扶貧辦主任 高揚
    我相信扶貧路上,高揚會越走越好,正如他自己所說:「讓決戰決勝的旗幟高高飄揚!」【來源:河南經濟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學思踐悟 十九大】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取得重大成就並勝利邁進新時代,在全世界樹起一面令人嚮往的旗幟。它對世界社會主義的首要意義,是證明了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以鮮活的實踐和創新的理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 黨的旗幟在校園上空高高飄揚——電子科大附小黨委貫徹落實十九大...
    黨員先鋒模範: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每天早上7點半,大多數老師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行政巡視校園,然後到食堂吃飯,邊吃飯邊與老師們交流工作。「吃一個紅薯嘛,要吃些粗糧。」「你咋不吃稀飯呢?吃的下就來一碗。」「有乾沒幹,先看吃飯。」……每當遇到不想吃早飯的年輕老師,行政們總是「囉囉嗦嗦」的「命令」老師們務必把早飯吃好。
  • 裘克左手拿著一捆氣球,右手高高舉起,到了和孩子們互動的環節!
    裘克左手拿著一捆氣球,右手高高舉起,那是示意讓孩子們踴躍參加的舉動。在音樂的強烈節奏裡,他看見觀眾席裡站起一個人來。「為什麼沒有哭泣小丑?」那個孩子這樣問道。
  • 你是一面旗幟——致張立富校長
    鎮平縣雪楓中學 馬曉麗你是一個火種點燃雪楓中學這片曾經貧瘠的土地你是一個預言劃出高考低進高出的軌跡你是一面旗幟高高飄揚著「十六字」的辦學真理你是一個方向以夢想為經 實幹為緯誓將振興雪楓中學進行到底你是一縷春風生機勃發了一年四季
  • 二美的詩:何三坡,我要把你舉高高
    我要把何三坡舉高高。何三坡你的鐵桿粉絲王不動看我寫詩虐你她表示心疼,還提出抗議她建議我把你舉高高我考慮了三秒鐘,欣然同意我胡二美別的本事沒有但我有的是一身蠻力我從小就爬山爬樹,放羊趕豬犁地除草,割麥種豆我還能在田壟上360度翻滾俺是從泥土裡摸爬滾打出來的壯實村姑把何三坡舉高高
  • 主人喜歡將小狗抱起來玩飛高高,九個月後竟換主人自己差點飛高高
    原來這名網友養的是體型超大的雪橇犬,剛開始養時體型還很小,他經常將它舉起來玩「飛高高」,沒想到才幾個月過去,這隻萌萌的小狗竟變成了威風凜凜的大勐獸。這隻阿拉斯加雪橇犬剛帶回家時才2個月大,體型適中相當可愛。就算主人將它抱起來「飛高高」也沒有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