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賣冰棍掙零花錢:陌生人鼓勵他大方吆喝

2020-12-13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9歲小男孩賣冰棍掙零花錢

8月11日下午4時,江漢路步行街上,9歲的楊祝捷身背軍綠色保溫盒,盒內裝有50支綠豆冰棍。「賣冰棍,綠豆冰棍,3元一支,叔叔要買一支嗎?」說完,他拿出一根綠豆冰棍,露出乖巧的笑容。20多米外,他的媽媽祝女士笑得更甜。類似的場景從7月28日開始,每周末在江漢路出現。長40釐米、寬30釐米、高27釐米的保溫箱,馱在身高不到1.5米的楊祝捷身上,顯得比實際尺寸更大些。

楊祝捷吆喝累了,坐下來喝口水記者金思柳攝

江漢路上賣冰棍

男孩4歲起每年上街自己掙錢

4歲賣報紙,5歲賣手工氣球,6歲參加童裝發布會走秀,7歲賣「頭上長草」髮夾,8歲那年的年底,小傢伙賣起平安果和螢光髮飾……在賣東西這件事上,楊祝捷算是個「老手」。當然,每一次,媽媽祝女士都守在一旁默默地照看著他。

今年賣冰棍的初衷,是為了購買電話手錶。最近,楊祝捷一直想擁有一部電話手錶,雖然家庭環境不錯,但他沒有向家人提要求。一次,他在街上看到同齡人賣冰棍,於是提出:「我也賣冰棒,自己掙錢買手錶。」

楊祝捷一家住在漢陽區,保溫盒裡的冰棍都是他自己在家附近批發的。第一次進貨用的是自己的零花錢,後來進貨,用的就是之前積攢的「銷售額」。

周末祝女士才休息,孩子太小,出外賣冰棍,作為母親總歸不放心,因而時間也選擇在周末。地點定在江漢路,因為這裡人流量大。

6年銷售所得,楊祝捷和母親都沒細緻統計過,但應該不足千元。祝女士說,如果是公益活動,兒子就捐贈出去,如果不是,他會作為自己的零花錢使用,買些喜歡的玩具、書籍等。「孩子體驗了賺錢的艱辛,也就不亂花。」祝女士說。

第一次時開不了口

陌生人鼓勵他大方吆喝

掛著快捷支付二維碼的保溫盒與冰棍總重量差不多10公斤,楊祝捷背得有些吃力,他還要叫賣、收錢、與客人交流。

一對情侶走來,楊祝捷快步跑上前推銷。「姐姐,買一支冰棍吧,可甜了。」看著可愛的楊祝捷,女孩微微一笑,買了5支。

「姐姐,你知道世界上什麼『門』最幸福嗎?」面對楊祝捷的提問,女孩有些迷惑。「是你們。」說完,楊祝捷和女孩一起笑出聲。

多年的社會實踐讓孩子能夠和陌生人更好地溝通,拉近距離。這樣的場景在初次賣報紙時是難以想像的。

祝女士坦言,4歲那年,楊祝捷因為首次嘗試社會實踐,很難開口,「那時的他手裡拿著一摞報紙,站在馬路上一動不動,什麼也不說,更不懂得吆喝。」儘管事情已經過去5年,但作為母親,祝女士依然記得孩子的一點一滴。

為了幫助楊祝捷,祝女士向來往的一位老人求助,表示願意給老人一元錢,希望老人能去買楊祝捷手裡的一份報紙,支持他。

老人聽後,答應了祝女士,卻婉拒了那一元錢。老人朝著楊祝捷走去,自己掏錢買了份報紙,並對楊祝捷說,「小朋友,你真棒!好好加油呀!」

那一刻起,楊祝捷勁頭足多了。他開始仔細觀察身邊小朋友如何吆喝叫賣報紙,而且主動跟路人說話。慢慢地,報紙一張接著一張賣出去,楊祝捷小臉蛋上也露出了笑容。

邀同學「入夥」

自己掙得多,但每次都平分收入

這些年來的經歷,小傢伙有哪些收穫?祝女士說,作為母親,孩子能更好與人溝通讓她高興,最讓她欣慰的是,這些經歷,讓孩子磨練了自強自立的精神,也培養了他的團隊意識、分享意識。

楊祝捷曾邀請過自己的小夥伴一起上街賣東西。

因為其他小夥伴沒有楊祝捷那樣豐富的經驗,賺的錢自然也沒有楊祝捷多。當天將商品都賣完後,他總是主動和小夥伴平分銷售所得。祝女士曾詢問兒子平分收入的原因,兒子的回答讓她欣慰——「我們是一個集體,每個人售賣都努力了。」

武漢的高溫讓不少人感到難受,但楊祝捷卻從來不叫苦叫累。50支冰棍一般需要銷售2小時,銷售完,他的身上早已溼透。「這對我是鍛鍊。」面對有顧客在高溫下對他的心疼,一臉稚氣的楊祝捷,回答起來讓人感到一種與年齡不符的成熟穩重。

這樣到底對不對?

寶媽自言「有些茫然」

孩子的懂事讓祝女士感到欣慰。「孩子能夠用雙手創造價值,足以證明孩子的能力在不斷提升,畢竟,孩子明白賺錢的辛苦。」

孩子懂事,學習也不差。然而,對於這件事,楊祝捷的不少家人仍有不同想法:「孩子會不會只想賺錢,不願意學習?」「應該讓孩子用腦力賺錢而非體力」「為什麼要讓孩子吃這個苦?」

也有人提出質疑:孩子賣冰棍是否符合城市管理要求?對此,祝女士表示,孩子賣得不多,主要是種社會實踐,不是純粹為了賺錢。

「我也不知道這樣的決定是否真的正確。」看著楊祝捷銷售的身影,祝女士直言,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作為家長,自己也有些茫然。

「同樣作為一名家長,我對祝女士表達敬意。」洪山區十佳班主任、長虹中學周芳老師直言,金錢是孩子成長中必須要直面的東西,在社會實踐中認識金錢,知道金錢從何而來、該如何使用,這樣比生硬的說教要直觀得多。她建議,孩子在社會實踐的同時,家長予以妥善指導,讓孩子形成積極正確的金錢觀。

「社會實踐並非只有售賣東西這一種方式,學校和家長還可以組織孩子參加各式各樣的志願服務、公益活動,通過不同種類的合法實踐豐富他們的金錢觀。」周芳說。記者姚傳龍實習生孫穎

11日下午5點左右,楊祝捷在江漢路步行街吆喝賣冰棍

記者金思柳攝

相關焦點

  • 孩子賣冰棍掙零花錢 怎麼回事?為什麼要賣冰棍?
    【賣冰棍掙零花錢】東北網8月12日訊 6年所得雖不足千元頂不了什麼大的作用,但對孩子來說卻意義非凡,他們嘗到了掙錢的艱辛、自豪、滿足,還有自信。楊祝捷吆喝累了,坐下來喝口水記者金思柳攝11日下午5點左右,楊祝捷在江漢路步行街吆喝賣冰棍8月11日下午4時,江漢路步行街上,9歲的楊祝捷身背軍綠色保溫盒,盒內裝有50支綠豆冰棍。「賣冰棍,綠豆冰棍,3元一支,叔叔要買一支嗎?」說完,他拿出一根綠豆冰棍,露出乖巧的笑容。
  • 9歲男孩賣冰棍掙零花錢 4歲起每年上街自己掙錢
    原標題:賣冰棍掙零花錢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8月11日下午4時,江漢路步行街上,9歲的楊祝捷身背軍綠色保溫盒,盒內裝有50支綠豆冰棍。「賣冰棍,綠豆冰棍,3元一支,叔叔要買一支嗎?」
  • 賣冰棍掙零花錢 每次媽媽都守在一旁默默照看他
    原標題:賣冰棍掙零花錢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8月11日下午4時,江漢路步行街上,9歲的楊祝捷身背軍綠色保溫盒,盒內裝有50支綠豆冰棍。「賣冰棍,綠豆冰棍,3元一支,叔叔要買一支嗎?」
  • 男孩景區賣冰棍:攢錢上大學 1根只賺1元
    2018年7月12日,在河南三門峽豫西大峽谷景區內,男孩小趙推著一輛大二八自行車載著冰糕箱,頂著烈日在人群中用著略帶膽怯的聲音吆喝著「賣冰棍兒」,不時有人停下來購買。(來源:視覺中國)小趙今年剛參加完高考,高考成績為520分,理科,超河南一本線21分。
  • 男孩賣冰棍攢大學學費 一根冰棍賺1元閒暇時間背英語
    男孩賣冰棍攢大學學費 一根冰棍賺1元閒暇時間背英語時間:2018-07-14 19: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孩賣冰棍攢大學學費 一根冰棍賺1元閒暇時間背英語 7月12日,河南三門峽豫西大峽谷景區內,一名男孩推著自行車賣冰棍。
  • 賣冰棍
    阿 強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能夠吃上一根冰棍,那可真是愜意。到樓下小店買冰棍,我跟老闆說我也曾賣過冰棍,老闆不信:怎麼可能?我說,當然是真的啦。 1990年,我初中畢業,中考考了全校第一名,老師說我考上了小中專,我高興得不得了。
  • 告訴男孩:要花錢,自己掙
    告訴你的小男孩:要花錢,自己掙  曾連續兩年排名「財富500強」首位的沃爾頓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可誰能想到,身為這樣一個公司的董事長山姆·沃爾頓,竟會叫自己的孩子從小時候起就開始為自己掙零花錢。  在孩子們很小時,老沃爾頓的四個孩子就都開始給父親「打工」,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他們跪在商店裡擦地板,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
  • 億萬富豪也擺過攤,馬雲賣內衣,宗慶後賣冰棍,他賣得最奇葩
    今年,因為各大城市放開甚至是鼓勵地攤經濟,很多人都走到了大街小巷擺起了攤子,有的人賣小吃,有的人賣批發的小商品。他們都希望能通過擺攤掙點外快,發展得好的話說不定還能發現新的商機,畢竟縱觀我國的一些知名大富豪的發展史,他們中有很多人就是從擺地攤走過來了的。
  • 暑假賣冰棍:童年最令人難忘的美好往事
    文:鄧振上三四年級的時候,放暑假除了放羊,也沒有什麼事,哥哥就動員我去賣冰糕,說這樣還能掙點零花錢,自己也能吃上冰糕有箱子了但不是白色的,總看著不像冰糕箱子,又嬉皮笑臉的找姐姐借,還好老姐給了我二元錢,屁顛屁顛的騎車到歡口,在油漆店,店裡大叔還不願賣這一點漆,我愁著臉在店門口呆坐好一會,也許我的真誠打動了大叔,後來,他終於大動慈心,說了聲「過來吧小夥子,我賣給你」,我慌忙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瓶子,趕緊裝上,也千恩萬謝了那位叔叔
  • 重回小時候,看看那些我們小時候最愛吃的雪糕冰棍!
    無論是空調風扇還是遊泳,總沒有吃上一個雪糕或者一條冰棍來得爽吧!小時候夏天最喜歡就吃雪糕冰棍了,在夏天,玩具什麼的都不再重要了,零花錢都是用來買雪糕冰棍的。而且在以前,雪糕冰棍都特別便宜,幾毛錢都可以買到了。而且以前的雪糕冰棍雖然沒那麼好看,但是特別好吃,而且特別大一條。現在這個時代,雪糕冰棍已經是多種多樣了,不僅好看,而且口味非常多樣化,甚至多不勝數,讓人無從選擇。
  • 擺地攤兒吆喝的技術
    為了解決底層人民的生存問題,好多地方政府都推出了鼓勵擺地攤的政策,曾被取締的地攤經濟在城市大街小巷又紅火起來了。擺地攤兒這種營生由來已久了,最早的市場都是從擺地攤兒開始的,地攤兒的門檻和成本低,很容易就能進入。可是,擺地攤兒很苦很累也很麻煩,要經受風吹日曬雨淋,每天要把貨物運來運去搬來搬去,晚上還要有地方存儲。
  • 泰國勵志短片《菠蘿冰棍》——父母帶娃擺攤前的必修課,值得一看
    據報導,短片中女兒的原型Achara Poonsawat已於2013年順利完成本科學業(泰國國家級優秀的私立高等學府——博仁大學),並獲得國家級項目獎學金,過上了理想中的生活……《菠蘿冰棍》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母親、女兒和菠蘿之間的家庭教育小故事,整個故事簡單、淳樸、不刻意煽情,內容既給人啟迪又惹人生憐(單親家庭,一對靠賣水果為生、相依為命的母女)。
  • 白天騎自行車賣冰棍,晚上開奔馳,聽聽老闆怎麼說!
    白天騎自行車賣冰棍,晚上開奔馳,聽聽老闆怎麼說!冰棍在夏天時候很受歡迎!往嘴裡一放就能感覺一股涼爽,吃不完的話還可以放到冰箱裡冷藏。冰棍的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口味都有!小的時候在街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老爺爺在哪裡買冰棍,而且非常多的人買,排隊都要排很長時間。老爺爺的冰棍種類很多,收費也很便宜,而且都是自己做的!這位老爺爺在白天的時候就騎自行車,到了晚上他就開奔馳去兜風。老爺爺做的冰棍都有棍棍子插進去的,老爺爺說:「冰棍要想賣得好要把握6個要點」。
  • 奧體公園廁所藏冰棍批發點 商販最多一天能賣20箱
    「每天賣冰棍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按說公園裡不讓這樣賣東西,也不知道他們從哪兒把一箱一箱的冰棍帶進來的。」保潔員很不解,「而且冰棍似乎是能賣多少就能有源源不斷的貨源供上來,這麼大熱的天,這些冰棍是在哪裡存放的?」帶著與保潔人員相同的疑問,記者跟隨賣冰棍的商販,找到了商販們拿貨的批發點,竟然是在公共廁所裡。
  • 童年—賣冰棒的經歷
    賣冰棒嘍,賣冰棒嘍,這裡有冰棒賣喲,2毛錢1支的冰棒……我推著自行車,沿街羞澀的吆喝著……車後座上綁著一個大大的泡沫箱子,箱子裡裝著剛進貨來的20支冰棒和雪糕。那年,我12歲,剛小學畢業,等待下學期入讀初中,趁著假期,跟著我叔賣冰棒賺點家用錢。
  • 霍啟剛兒女洗車掙零花錢:有格局的父母,懂得從小教孩子理財
    「我覺得我們校長最有錢,他應該有一個億。」「我覺得川普最有錢,他大概有十棟別墅那麼多。他一個月差不多能掙兩百多塊錢。」他一個月可以賺一百多。」「我爸爸一個月掙幾千多萬。我的零花錢一般是禮拜一發,都發幾千萬。」
  • 孩子要零花錢,父母「大方」的做法,很容易直接把孩子推向深淵
    導讀:孩子要零花錢,父母「大方」的做法,很容易直接把孩子推向深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要零花錢,父母「大方」的做法,很容易直接把孩子推向深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北京的冰棍最早在哪兒賣?土法製造冰棍的第一人來自這兒
    西單:賣梨湯的造了第一支冰棍著名民俗學家石繼昌先生在《春明舊事》一書中回憶,北京最早的機製冰棍兒,是西單北大街有光堂糕點鋪所制的圓柱形冰棍,但土法製造冰棍的第一人,則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在西單臨時商場擺攤賣溫熱梨湯的王寶山。
  • 65歲大爺擺攤賣「老式冰棍」,一出攤就搶光,擺攤原因讓人心疼!
    說到冰棍它是夏日裡的最佳消暑「神器」,隨著製作冰棍的技術不斷地提高,各種新穎的冰棍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現在老式冰棍漸漸地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前兩天回老家途中,看到一個小吃攤上擠滿了顧客,好奇心的驅使下走近一看,一個個老式冰棍出現在我的眼前,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做這個的是一位65歲的大爺
  • 八歲男孩考滿分攢900元 零花錢全買遊戲卡
    原標題:八歲男孩考滿分攢900元 零花錢全買遊戲卡(圖) 因此,8歲的童童一度很用功,積攢下了900元零花錢。可最近夫妻倆發現,兒子對學習失去興趣,零花錢也不知去向。探究後夫妻倆才得知,小傢伙將辛苦積攢下來的獎金悉數換成了網遊點卡……   【案例】   用功讀書掙獎金   全買點卡棄學業   童童是長沙市火星第二小學三年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