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高喊著「健康、快樂、富足」口號的復星國際,其實際境況並不「快樂」,似乎也不「富足」。
郭廣昌「不快樂」,由於債務槓桿率高、流動性疲軟等原因,復星國際被穆迪下調評級,評級展望為負面。在新冠疫情衝擊下,其旅遊和消費業務亦受重創。
復星國際「不富足」,2020年上半年將錄得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利潤約18億元~22億元,同比下滑76.35%至71.09%。同一時間,復星旅文也發布了一封盈利警告,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約將出現8.5億元~10億元的虧損。
截至7月30日,復星國際的總市值為764億港元,總資產逼近8000億元。隨著身家暴漲,創始人郭廣昌屢次登頂「上海首富」,不過2019年已經滑落上海富豪第三名。
盈利虧損、高負債壓頂、流動性緊張的「危局」。復星國際能走出陰霾嗎?
穆迪降級,郭廣昌並不快樂
穆迪公告稱,將復星國際有限公司的企業家族評級(CFR)由「Ba2」下調至「Ba3」,評級展望由列入評級觀察名單變更為「負面」。與此同時,穆迪將Fortune Star (BVI) Limited發行的債券高級無抵押評級由「Ba2」下調至「Ba3」,上述債券由復星國際提供無條件且不可撤銷擔保。
穆迪預計,復星國際的融資缺口(即其投資與資產剝離之間的差額)將在未來兩三年內持續存在。因此,儘管公司採取了加快資產回收的措施,但其基於市值的債務槓桿率預計將在同期上升並超過40%。從控股公司層面來看,復星國際的流動性很弱,穆迪預計,未來12-18個月內,該比率仍將遠低於1倍,因為其經常性收入將不足以支付其利息和運營費用。
另外,穆迪預計,由於未來12-18個月內復星國際在旅遊業和消費相關業務方面的關鍵投資現金流減少,信用質量下降,充滿挑戰的經濟和運營環境將給復星國際帶來的信貸傳染風險越來越大。
截至2019年底,復星國際投資組合的估值總計約2440億元人民幣。近年來,復星國際在海內外大舉併購。同花順數據顯示,其投資性現金流自2004年起連續16年為負。
7月28日,復星在相關回覆中表示,評級調降「過度悲觀」,一方面高估了復星所面臨的困難,另一方面又低估了復星「抗逆+抗疫+抗風險」的能力,以及其基本面和業務板塊結構所具備的韌性。
針對槓桿率上升的問題,復星在聲明中稱,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已經見底,從6月底至目前的歐美主要股市表現來看,繼二季度的大幅反彈後,再出現了10%左右的增長,短期內全球再次大規模暴發疫情的可能性和全球股市再次出現大幅下滑的可能性都相對較小,因此,復星的槓桿率下降的概率反而更大。
復星方面指責穆迪稱,憑數據的高低和債務結構變動來判斷復星對債務風險的實際感知,更像是「紙上談兵」的偽專業誤判,犯了「刻舟求劍」的錯誤。
上海首富似乎也不「富足」了
7月24日,復星國際公告稱,預期今年上半年歸母公司利潤約人民幣18億元至22億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76.1億元出現下滑,下滑幅度超過70%。
對於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復星認為,受疫情影響,復星國際旗下復星旅文(1992.HK)的旅遊運營業務受到重大負面影響,2020年上半年預期將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受全球金融市場下滑影響,復星國際若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產生變動損失。
從負債和現金情況看,負債增加的同時現金在減少。
截止2019年末,復星國際總債務為人民幣2083億元,較2018年末的1861億元有所增加,主要是因各板塊業務發展而導致債務項增加。其中,長期債務佔總債務比例為60.3%,而2018年則為63.6%。現金及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也有所減少,直至2019年年末為949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1063億元減少了10.7%。
復星國際的債務期限分布(來源:公司公告)
穆迪認為,復星國際嚴重依賴短期債務為其長期投資提供資金,其手頭現金不足以支付未來12個月到期的短期債務。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復星國際的短期借款為827.38億元,同比增長22.14%,應付帳款及票據、其他應付款合計712.34億元,同比增長24%。同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為936.47億元,同比下降12%。短期償債風險激增。
與此同時,復星國際的利息支出淨額由2018年的68.87億元增加至截至2019年的98.88億元,增幅近50%,復星認為,2019年利息支出淨額增加主要是由於總借貸規模及借貸利息率的增長。
據復星國際年報披露,2019年借貸利息率約介於0.5%至17.65%之間,而2018年同期則約介於0%至9.8%之間。
在治理風險方面,穆迪認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復星國際控股股東兼董事長郭廣昌持有復星國際60.3%的股份。儘管該公司擁有複雜且不斷發展的投資組合,但對公眾投資者而言,其投資透明度有限。
復星國際還公告稱,公司多年來一直深耕健康、快樂、富足三大產業,於今年初提出「聚焦」戰略,下一步的戰略重心將是聚焦已有產業和區域的運營,提升旗下各產業的競爭力和運營效率。
對於外部融資來源,復星國際財報顯示,截止2019年末,尚未提起使用之銀行信貸合併合計1747億元。
此外,有市場傳言稱,復星國際有計劃出售所持菜鳥股份,以緩解現金流動性不佳的狀況。
但穆迪預計,雖然復星國際一直保持良好的國內融資市場準入,以滿足其再融資需求,並持有大量可提供替代流動性的有價證券,動蕩的金融市場環境將使復星國際的融資渠道和資產處置更具挑戰性。
上海首富滑落第三,身家蒸發逾百億
2017年復星國際利潤132億,郭廣昌以625億元位居上海首富, 更被譽為中國複製巴菲特最成功的榜樣。
不過,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他以570億元身價位列第45位,已經滑落上海富豪榜第三名。被拼多多董事長黃崢遠遠的拋在了後面。
今年以來,復星國際累跌18.95%,市值蒸發178億港元。根據公司股權機構,郭廣昌持股70.8%的股權,以復星國際市值計算,郭廣昌持有市值為541億港元,個人市值蒸發126億港元。此外,郭廣昌還持股復星醫藥、復宏漢霖、復星旅文等股份。
復星國際能走出危局嗎?
面對質疑之聲,郭廣昌近日頻繁通過微博「回擊」。
7月29日,郭廣昌通過個人微博稱,7月28日,復星醫藥獲德國BioNTech授權的新冠病毒mRNA疫苗Ⅰ期臨床試驗首批36位志願者成功接種。
7月30日,他又發布了一條很長的微博,介紹旗下文旅項目的復甦,稱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5月入住率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暑假開始後7月11日起連續滿房,預計7月整體入住率將超過九成;包括在國內的Club Med度假村整體也從4月份開始恢復,7月25日的周末,整個中國開放的5個度假村裡面4個入住率超九成接近滿員,桂林村的入住率也接近85%。
不過,復星國際的資金困局似不好遮掩。近日復星國際開始甩賣資產,一度引發市場對其資金緊張的猜測。
今年6月,路透社報導稱,復星國際正在與阿里巴巴及其他相關方進行磋商,擬以200億美元估值出售旗下智能物流網絡菜鳥股份。對於轉讓股份交易的報告,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和復星國際均拒絕置評。
7月6日,粵高速A公告稱,股東亞東復星亞聯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山東高速全資子公司轉讓公司股票2.0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68%。亞東復星亞聯的實際控制人為郭廣昌。
而今年復星旅文對資金的渴求將更加突出。去年初麗江、太倉兩座復遊城相繼投入建設,按照原計劃,這兩項工程至明年初應開始分階段完工,兩項目預期發展成本為40億元和132億元。截至2019年底,扣除之前投資,兩者合計還需再投入137.91億元。
穆迪稱,預計未來2~3年復星投資與退出之間的資金缺口仍將存在。復星如何在償舊債與舉新債之間騰挪,考驗很大。
本文綜合自中國房地產報、財經塗鴉、新浪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