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名反應——Friedel-Crafts醯基化

2020-12-22 KingDraw結構式編輯器

Friedel-Crafts醯基化(Friedel-Crafts Acylation)

Friedel-Crafts反應,簡稱傅-克反應,是一類芳香族親電取代反應,1877年由法國化學家Charles Friedel和美國化學家James Mason Crafts共同發現。該反應主要分為兩類:烷基化反應和醯基化反應。

Friedel-Crafts醯基化反應,簡稱傅-克醯基化反應,是一種傅-克反應。在質子酸或路易斯酸(如三氯化鋁)催化下,芳香性化合物與醯滷或酸酐發生的親電子取代反應,為一改良的親電子取代反應。

傅-克醯基化反應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合成的用途,因為烷基在進行取代反應形成碳陽離子容易進行重排,但是醯化反應中形成的醯陽離子(acylium ion)並不會發生重排現象,因為醯陽離子有個很重要的共振結構,而醯陽離子就會借著共振來穩定,才不會形成碳陽離子重排,因此傅-克醯化反應有個很重要的用途就是避免碳陽離子發生重排,再經由Clemmensen還原反應或Wolff-Kishner還原反應,消除醯基上的氧得到烷基,此過程也稱傅-克烷基化反應。

反應機理

相關焦點

  • 【有機】基於鄰位釕環策略實現間位的醯基化反應
    另一方面,芳香酮廣泛存在於醫藥、農藥、染料等功能有機材料中,也是眾多天然產物的重要結構單元和合成中間體。傳統構建芳香酮的方法主要依賴於經典的傅克醯基化反應。然而,該反應卻具有一些明顯的缺點,比如:(1)反應主要局限於富電子芳香烴,對於貧電子芳香烴往往反應效果較差;(2)反應位置選擇性較差,主要生成鄰位和對位的混合產物;(3)反應通常需要添加當量甚至過量的路易斯酸(比如三氯化鋁)。
  • 有機化學考研之反應題
    ——常考醛酮的親核加成、醛與弱氧化劑氧化、人名反應、不飽和醛酮的親核加成。⑤Reformatsky反應(醛酮與α-溴代酯的反應)。——常考與格式試劑的反應、氨解、還原反應、Hofmann降解、Reformatsky反應。(13)β-二羰基化合物:①碳負離子的烴基化和醯基化(與滷代烴和醯滷);②Perkins反應;③Knoevenagel反應;④Darzen反應。——常考烴基化和醯基化,以及人名反應。
  • 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
    正如我們在<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中所講,傅克烷基化反應一般得到的都是混合物,且難以分離,所以在合成反應中意義不大。傅克反應通常意義上指批的是傅克醯基化反應。傅克(傅瑞德爾-克拉夫茨)醯基化反應:芳香烴在路易斯酸作用下,環上的氫原子被醯基所取代,生成芳香酮的過程。
  • 人名反應小課堂
    當時他們並沒有繼續對其反應活性進行研究,只了解烯胺較不穩定,在濃度較低的酸性水溶液中即可發生水解。 195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Gilbert Stork教授團隊發現,烯胺可以與親電試劑滷代烷烴或醯滷反應,隨後在酸性條件下水解便可以得到羰基α-烷基化或醯基化的產物。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知名化學期刊J. Am. Chem. Soc.上。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
  • 有機人名反應——Fukuyama偶聯反應(Fukuyama Coupling)
    Fukuyama偶聯反應(Fukuyama Coupling)Fukuyama(福山)偶聯反應,是指有機鋅化合物和硫代酸酯在鈀催化劑下偶聯得到酮的反應。反應由福山透等在 1998 年發現,是將羧酸及其衍生物轉變為酮的方法之一。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Chugaev消除反應
    Chugaev消除反應是醇通過形成黃原酸酯
  • 吲哚合成 | 人名反應知多少?
    雜環化合物在有機化學中意義重大,因此開發雜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價值。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全)
    在Lewis酸催化下利用醯滷或酸酐在芳基或脂肪基底物上引入酮基的反應稱為Friedel-Crafts醯基化反應。酚或酚醚和腈類化合物在酸催化下進行醯基化的反應。由於在有機溶劑中反應,一般不會將醇氧化到羧酸。但當反應體系中有水時,生成的醛酮會形成水合醛或水合酮,進而繼續氧化得到羧酸。因此反應體系中要求無水。
  • 有機人名反應——Hantzsch吡啶合成
    Hantzsch Dihydropyridine(Pyridine) SynthesisHantzsch吡啶合成(Hantzsch pyridine synthesis),又稱Hantzsch二氫吡啶合成(Hantzsch dihydropyridine synthesis),是指醛(如甲醛)、兩分子β-酮酯(如乙醯乙酸乙酯)和含氮化合物(如乙酸銨或氨)之間的多組分反應
  • 【人名反應】Nazaki-Hiyama-Kishi反應
    Cr-Ni雙金屬催化劑促進的烯基滷代烴對醛的氧化還原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Beckmann重排(Beckmann Rearrangement)
    Beckmann重排(Beckmann Rearrangement)Beckmann重排反應,是指酮肟在酸性條件下重排生成醯胺的反應。這也是基礎有機化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反應,用來形成醯胺或者內醯胺。Beckmann重排反應機理Beckmann重排反應是典型的親核重排,在酸作用下,肟首先發生質子化 ,然後脫去一分子水,同時與羥基處於反位的基團遷移到缺電子的氮原子上,烷基的遷移並推走推走羥基形成氰基,然後該中間體被水解得到醯胺。
  • 有機人名反應——Cope重排(Cope Rearrangement)
    Cope重排(Cope Rearrangement)Oxy-Cope 重排(Oxy-Cope Rearrangement)Cope重排是一個被廣泛研究過的有機反應,指的是1,5-二烯類化合物在受熱條件下發生的重排反應,並且產率非常高。
  • 有機人名反應——Pechmann縮合
    Pechmann縮合反應(Pechmann condensation),又稱Pechmann反應(Pechmann reaction),是指酚和β-酮酸(或酮酸酯)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合成香豆素類化合物
  • 有機人名反應——Gewald反應(Gewald Reaction)
    Gewald反應(Gewald Reaction)Gewald反應是指醛或酮與α-氰基酯在硫和鹼的存在下縮合,生成多取代的2-氨基噻吩。Gewald反應是一種合成2-氨基噻吩類化合物的常見方法,該反應的試劑易得、條件溫和、適用範圍廣泛。反應機理最近的研究表明,反應中,首先是酮與α-氰酯發生Knoevenagel縮合,產生穩定的不飽和酯中間體 。然後在和硫進行加成,與碳相連的硫再進攻氰基進行關環,得到噻吩。
  • 有機人名反應——Cope消除反應 (Cope Elimination)
    Cope消除(Cope Elimination)Cope消除反應,是指β-碳上有氫的氧化胺加熱到150~200℃時發生熱分解,生成羥胺和烯烴。由亞瑟·科普(Arthur C. Cope)發現。用於烯烴合成以及在化合物中除掉氮。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B-C)
    α-滷代酯先和鋅反應得到有機鋅中間體,接著和腈反應得到β-烯胺酯或β-酮酯(兩個產物和後處理的條件有關)的反應。該反應被用於喹喏類抗生素起始原料的合成和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天然產物 jerangolid D內酯環的構造。
  • 三峽大學861有機化學考研真題詳解——才聰學習網
    2021年三峽大學《861有機化學》考研全套名校考研真題及詳解說明:本部分從指定胡宏紋的《有機化學》(第3版)為考研參考書目的名校歷年考研真題中挑選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答。[中國科技大學2008研]A.Ⅰ>Ⅱ>Ⅲ>ⅣB.Ⅱ>Ⅰ>Ⅲ>ⅣC.Ⅰ>Ⅱ>Ⅳ>ⅢD.Ⅲ>Ⅱ>Ⅰ>Ⅳ【解析】有機化合物在水中溶解性的判斷方法是:①一般離子型的有機化合物易溶於水;②能與水形成氫鍵的極性化合物易溶於水
  • 有機化學考研總結——第六彈(縮合反應、胺、含氮芳香化合物)
    ☑回復「有機化學群」帶你直達友軍部隊☑回復「真題」
  • von Pechmann反應 | 人名反應小課堂
    經緯/報導  今天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可以追溯至▲von Pechmann反應可能的反應機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早期使用的Brønsted酸為濃硫酸,但在如此苛刻的反應條件下,一系列對強酸敏感的官能團無法兼容,底物的適用範圍十分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