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人名反應——Cope消除反應 (Cope Elimination)

2021-01-08 KingDraw結構式編輯器

Cope消除(Cope Elimination)

Cope消除反應,是指β-碳上有氫的氧化胺加熱到150~200℃時發生熱分解,生成羥胺和烯烴。由亞瑟·科普(Arthur C. Cope)發現。用於烯烴合成以及在化合物中除掉氮。

反應表現出顯著的溶劑效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對反應速率的提高可達到百萬倍。

Cope消除反應機理

該反應是E2順式消除反應,反應過程中形成一個平面的五元環過渡態,氧化叔胺的氧作為進攻的鹼。

要產生這樣的環狀結構,氨基和β-氫原子必須處於同一側,並且在形成五元環過渡態時,α,β-碳原子上的原子基團呈重疊型,這樣的過渡態需要較高的活化能,形成後也很不穩定,易於進行消除反應。

位阻要求較高的氧化胺功能優先與較易接近的氫反應,並往往具有較好的選擇性,有利於取代較少的烯烴。因此,對於簡單烯烴,反應遵循霍夫曼規則。

以下結構舉例說明達到五元環狀過渡狀態的立體化學要求,以及一些環狀化合物的立體要求基團的影響:

一般優先使用更易接近的氫的一種合成上有用的例外是底物帶有一個β-苯基的反應,或者更通俗地說,在β-位置上具有吸電子基團的底物的反應:

與烷基取代的衍生物相比,苯基增加了100倍。苯基等吸電子基團降低了碳-氫鍵的電子密度,使氫更酸,並穩定了過渡態。計算出的最小能量路徑表明,作用域消除具有輕微的不對稱性和非同步性,H-轉移發生在其他鍵重組之前。(I. Komaromi, J. M. Tronchet, J. Phys. Chem. A 1997, 101, 3554).

另一個有趣的特徵是反應表現出顯著的溶劑效應,非質子性極性溶劑對反應速率的提高可達到百萬倍。在非質子溶劑中,極性越小,反應速率越快。在質子溶劑中,氧化胺與溶劑之間的氫鍵作用導致了氧化胺的相對速率滯後。此外,在質子溶劑(如MeOH)中完全溶解的氧化胺甚至可以比極性較弱的羥胺更有利地激發能量,這可以取代平衡,有利於逆向消除。(O. Acevedo, W. L. Jorgensen, J. Am. Chem. Soc. 2006, 101, 6141):

相關焦點

  • 有機人名反應——Cope重排(Cope Rearrangement)
    Cope重排(Cope Rearrangement)Oxy-Cope 重排(Oxy-Cope Rearrangement)Cope重排是一個被廣泛研究過的有機反應,指的是1,5-二烯類化合物在受熱條件下發生的重排反應,並且產率非常高。
  • 每天一個人名反應--Chugaev消除反應
    Chugaev消除反應是醇通過形成黃原酸酯
  • 有機人名反應——Fukuyama偶聯反應(Fukuyama Coupling)
    Fukuyama偶聯反應(Fukuyama Coupling)Fukuyama(福山)偶聯反應,是指有機鋅化合物和硫代酸酯在鈀催化劑下偶聯得到酮的反應。反應由福山透等在 1998 年發現,是將羧酸及其衍生物轉變為酮的方法之一。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全)
    由於在有機溶劑中反應,一般不會將醇氧化到羧酸。但當反應體系中有水時,生成的醛酮會形成水合醛或水合酮,進而繼續氧化得到羧酸。因此反應體系中要求無水。反應的條件比較多,另外正如下方介紹的滷代物和有機錫試劑種類很多,互相進行偶聯,因此此反應可以合成的產物也很多。
  • 有機化學考研之反應題
    (5)滷代烴的主要反應:①親核取代(H2O、醇鈉(Williamson)、CN-、NH3、X(SN2)、AgNO3(SN1);SN2的Walden轉化);②消除反應(HX(扎伊採夫規則,E2反式消除)、X2);③與金屬反應(Na(Wurts反應)、Mg(格式試劑)、Li(烷基銅鋰));④還原成烴,還原劑包括:LiAlH4、NaBH4、Zn+H+、Ni+H2等。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B-C)
    其特點是:(1)反應過程不發生重排;(2)反應為順式加成;(3)與不對稱烯烴加成時,符合反馬爾可夫尼可夫規則。有機硼烷可以發生多種反應,是一個多能的中間體,可以用來合成多種類型的有機化合物。例如:烯烴的硼氫化-氧化反應可以製備醇;炔烴的硼氫化-氧化可以製備醛和酮,用其他有機試劑替代過氧化氫也可用於製備胺、滷代烷等。
  • 【人名反應】Nazaki-Hiyama-Kishi反應
    Cr-Ni雙金屬催化劑促進的烯基滷代烴對醛的氧化還原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Pechmann縮合
    Pechmann縮合反應(Pechmann condensation),又稱Pechmann反應(Pechmann reaction),是指酚和β-酮酸(或酮酸酯)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合成香豆素類化合物
  • 吲哚合成 | 人名反應知多少?
    雜環化合物在有機化學中意義重大,因此開發雜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價值。
  • 有機人名反應——Hantzsch吡啶合成
    Hantzsch Dihydropyridine(Pyridine) SynthesisHantzsch吡啶合成(Hantzsch pyridine synthesis),又稱Hantzsch二氫吡啶合成(Hantzsch dihydropyridine synthesis),是指醛(如甲醛)、兩分子β-酮酯(如乙醯乙酸乙酯)和含氮化合物(如乙酸銨或氨)之間的多組分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Friedel-Crafts醯基化
    Friedel-Crafts醯基化(Friedel-Crafts Acylation)Friedel-Crafts反應,簡稱傅-克反應,是一類芳香族親電取代反應,1877年由法國化學家Charles Friedel和美國化學家James Mason
  • von Pechmann反應 | 人名反應小課堂
    經緯/報導  今天介紹的這個人名反應可以追溯至von Pechmann反應的反應過程如下:β-酮酸酯在Brønsted酸存在的條件下轉化為相應的烯醇化物,進而作為親電試劑在苯酚鄰位發生親電芳香取代(SEAr);隨後烯丙位的羥基質子化後離去,得到鄰羥基肉桂酸酯中間體;酚羥基的質子轉移並發生分子內親核加成,消除一分子乙醇形成最終的2H-1-苯並吡喃-2-酮產物。
  • 有機人名反應——Gewald反應(Gewald Reaction)
    Gewald反應(Gewald Reaction)Gewald反應是指醛或酮與α-氰基酯在硫和鹼的存在下縮合,生成多取代的2-氨基噻吩。Gewald反應是一種合成2-氨基噻吩類化合物的常見方法,該反應的試劑易得、條件溫和、適用範圍廣泛。反應機理最近的研究表明,反應中,首先是酮與α-氰酯發生Knoevenagel縮合,產生穩定的不飽和酯中間體 。然後在和硫進行加成,與碳相連的硫再進攻氰基進行關環,得到噻吩。
  • 有機人名反應——Beckmann重排(Beckmann Rearrangement)
    Beckmann重排(Beckmann Rearrangement)Beckmann重排反應,是指酮肟在酸性條件下重排生成醯胺的反應。這也是基礎有機化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反應,用來形成醯胺或者內醯胺。Beckmann重排反應機理Beckmann重排反應是典型的親核重排,在酸作用下,肟首先發生質子化 ,然後脫去一分子水,同時與羥基處於反位的基團遷移到缺電子的氮原子上,烷基的遷移並推走推走羥基形成氰基,然後該中間體被水解得到醯胺。
  • 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
    正如我們在<常用人名反應(1)-傅克反應(傅克醯基化反應)>中所講,傅克烷基化反應一般得到的都是混合物,且難以分離,所以在合成反應中意義不大。傅克反應通常意義上指批的是傅克醯基化反應。最簡單的傅克醯基化反應是苯與乙醯氯,在二氯甲烷溶劑中,無水三氯化鋁催化下,生成苯乙酮。傅克醯基化反應的機理研究已經非常透徹,簡單的說就是在二氯甲烷溶劑中,無水三氯化鋁催化乙醯氯生成乙基碳正離子,乙基碳正離子進攻富電子苯環,取代苯環上氫生成苯乙酮。
  • 有機合成界的鬼才——Larry E Overman(上)
    1)Overman 重排(三氯乙醯亞胺烯丙酯重排)2)Aza-cope Mannich,用於構建多取代的四氫吡咯環3)the Prins-Pinacol Rearrangement 構建多取代的五元環系4)分子內不對稱Heck反應
  • 縮合反應丨縮合反應機理
    縮合反應的含義廣泛,兩個或多個有機化合物分子通過反應形成一個新的較大分子的反應或同一個分子發生分子內反應形成新的分子都可稱為縮合。、酮的加成-消除反應,Wittig試劑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等。
  • 新民晚報數字報-看不懂cope with 法高考學生怒了
    正是這一問題引發了質疑,因為出題人使用了詞組「cope with」(應對)。  請願發起人認為,這一詞組過於「生僻」,「只有英語水平非常好的考生」才會知曉含義,從而造成試題「過難」,大多數考生無法作答。請願書19日晚通過網際網路發出,不到24小時裡已經得到近9000名考生籤字支持。
  • 又見邢大本,Reimer-Tiemann反應
    這一人名反應在邢其毅教授編著的《基礎有機化學》中出現過。大學本科時期我們還接觸過另外兩個形成芳香醛的人名反應,今天我們來聊聊Reimer-Tiemann反應(Reimer-Tiemann re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