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出生之後的一段時間,讓媽媽們頭疼的問題還要數寶寶吐奶。
編 輯:柔山
相信寶媽們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給寶寶餵完奶的時候一片歲月靜好的模樣,自己一轉身就聽到寶寶哼唧的聲音,回頭一看,寶寶像個小噴泉一樣的吐奶。
有時候寶寶吐奶也是正常的現象,原因也分很多種,但是寶寶吐奶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嗆到自己可就不好了。
由於嬰幼兒的腸胃還處於發育期,還是十分脆弱敏感的,所以大部分寶寶也會出現些簡單吐奶的情況,正常輕拍就可以解決。
但是小周的女兒快滿月了,還是時常會吐奶,而且吐奶量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小周還以為寶寶在和自己玩,便還和寶寶互動起來了。
就這樣,持續了幾天,小周發現寶寶不像是和自己玩的意思,吐奶的情況也愈發嚴重,小周還經常會聽到寶寶的呼吸聲,十分急促。
而且寶寶的吃奶量也不如從前了,吃進去的大多都會吐出來,自己輕拍或者是豎抱著寶寶都不起作用。
一天夜裡,寶寶突然嚎啕大哭,小周馬上起來看寶寶,摸寶寶的頭發現熱的厲害,於是趕緊和家人一起帶寶寶去到醫院。
醫生通過檢查和詢問過後表示,嬰兒患了肺炎,而且還比較嚴重,如果就醫再晚一些,對寶寶的健康都會產生威脅。
★ 吃的過快、吸入空氣
寶寶吃奶速度過快,容易因此吸入過多的空氣,進而出現吐奶的情況,所以很多有經驗的家長,會在給寶寶餵完奶之後,給寶寶拍嗝。
這的確是比較有效且普遍的方式,但並是不適用於任何情況。
★ 生理性吐奶
由於寶寶的年紀尚小,賁門的發育還不太成熟,而且還需要排出身體裡殘剩的黏膜等,進而就會出現吐奶的問題,這種情況,拍嗝是會起到反作用的。
★ 寶寶的胃容量小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而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對於寶寶的餵養,就不能一概而論。
實際上,很多新生兒寶寶的胃部容量較小,有的只有70ml,如果還要給寶寶餵120ml的奶,寶寶吐奶也是必然的。
而且當家長們發現,寶寶吐奶的情況加劇,也是側面說明了寶寶的胃容量偏小,過多的餵奶,寶寶的胃部無法承受。
1. 時間不足
當遇到寶寶吃奶吸入過量空氣的情況,這個時候拍嗝的時間就要長一些,保持在十分鐘以上是比較合適的,讓寶寶通過打嗝來排除體內多餘的空氣。
2. 拍嗝方式錯誤
即使是比較資深有經驗的寶媽,在餵奶後的拍嗝手法上,或多或少也是存在問題的,很多時候寶寶吐奶的情況沒有減輕,正是家長拍嗝的手法不對。
3. 寶寶真的吃多了
如果上面兩個步驟都進行了,寶寶吐奶的情況還是沒有減輕,可能是給寶寶餵得太多了,出現了奶水回流的情況。
通常來說,寶寶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長大,胃部的發育也會趨於成人,出現奶水回流的情況會逐漸的減少,寶媽們不必為此過於焦慮。
◆ 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
很多時候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都是寶寶處於平躺的狀態,所以遇到這種問題時,首先要快速的將寶寶的臉側向一邊,避免寶寶被嗆到。
隨後可以用乾淨的毛巾卷著手指,伸進寶寶的口腔處,清理出寶寶吐出的奶水及其他食物,以此保證寶寶恢復正常的呼吸。
◆ 拍背部
如發現寶寶的面部顏色變暗,甚至呼吸不暢通,可能意味著寶寶的嘔吐物嗆在了氣管處,建議將寶寶俯臥在自己的膝上,用力的拍打背部幾次。
讓寶寶將其吐出,保持順暢呼吸,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危急的,所以在給寶寶餵奶過後,一定要多留意寶寶的反應,不要餵完奶後就轉身離開了。
◆ 刺激寶寶腳底
當上面兩個方式都嘗試無果後,可以刺激寶寶的腳底板的部位,讓寶寶受到痛感後進行大量吸氣,此刻關鍵的一步就是讓寶寶吸氣。
今日話題:遇到寶寶吐奶的情況,各位寶爸寶媽們都有哪些小方法和大家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