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用電上,我們全力配合牛蛙養殖基地的需求,提前告知我們即可安排上用電。」
6月24日,在廣西桂平市石龍鎮上黃村千畝牛蛙養殖基地牛蛙加工生產線建設基地上,南方電網廣西貴港桂平供電局蒙圩供電所工作人員在現場勘查,與廣西桂平市閩同翔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蘇文錦確認供電方案。
據了解,牛蛙基地背靠石龍鎮達開水庫,該水庫是廣西第二大水庫,庫區內有著名的山脈——龍山山脈,素有「乳泉搖籃」之稱。由於庫區和山脈於一體的地理優勢,上黃村和新樂村的水資源豐富,且水質優越,順勢興修水渠引水飲用和灌溉很方便,加上村裡有大片未經開發的土地,牛蛙養殖基地順勢而生。項目規劃初期,村民並不看好,很多村民不願意出租土地。「我們上黃村是貴港市內有名的生態村,不能為了眼前富就壞了這一方寶地」,村民們雖因為種種原因處於貧困境地,卻怕建設牛蛙養殖基地會破壞這裡的生態平衡。蘇文錦與上黃村主任胡錦章多次在村裡做村民思想工作,多次調研基地實況,決定充分利用水渠與蛙塘30米的水位落差,將水從水渠引下來,第一層次水供蛙塘使用,第二層次水從蛙塘流出到魚塘,第三層次水從魚塘流出到小龍蝦養殖塘,最後從小龍蝦養殖塘流出到農田供農作物使用。經過四層過濾的水實現生態淨化,經過一系列的循環流回大自然,不造成水資源汙染;生態循環的水資源提供給蛙塘活水,省去蛙塘的抽水費用、供氧的開支,大大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且蛙塘上不封頂,下不硬化,對土地本身不造成危害,如果項目租地合同到期,撤離後村民無需對蛙塘進行處置可即刻恢復使用,真正實現立體生態養殖。
牛蛙種養結合生態扶貧項目秉承生態種養的理念,於2019年3月投產,採取「公司 基地 貧困戶」的模式,租用土地,吸納貧困戶獎補資金44.4萬,貧困戶入股分紅,提供就業崗位給貧困戶到基地務工增收。目前,牛蛙基地正以「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市場收購」的扶貧模式鼓勵更多的貧困戶投入到牛蛙養殖產業中,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
供電部門全力協助牛蛙養殖項目的加工、冷藏於一體的加工生產線建設,打通電力扶貧的「最後一公裡」,擴大產業鏈,打響規範化、產業化的牛蛙品牌,為石龍鎮的脫貧致富打開更大的市場。
(石家喜 劉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