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共擔 利益共享——桂平市石龍鎮探索產業扶貧新機制見聞

2020-12-12 廣西日報
工作人員在石龍鎮新樂村夏黃屯千畝牛蛙
石龍鎮萬畝富硒火龍果產業開發基地一角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劉 操 文/圖

8月2日,在桂平市石龍鎮福平村招盆屯魚乍水庫旁,澳洲堅果樹已長到2米多高,撩開樹枝便能看到青澀的果實,預計今年10月即可採摘。

千畝澳洲堅果、千畝油茶、千畝牛蛙養殖、千畝沃柑三華李、數千畝火龍果……農業大鎮桂平市石龍鎮以前種植水稻、玉米、花生、黃豆、木薯等傳統農作物。從2016年起,一些新面孔開始進入村民視線,而且當地發展了許多大型種植基地。隨著基地的增多,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得到實惠。

石龍鎮黨委書記羅漢軍介紹,近年來,為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該鎮大膽探索和嘗試。目前該鎮超過千畝的種養產業扶貧基地有8個,基地的建立不僅改變了當地原有的種植模式,還帶來了500多個務工崗位,務工人員絕大多數是貧困家庭成員。

該鎮在發展農業產業、脫貧攻堅上,除了在招商引資方面做足「細活」、在土地流轉方面探索「一部一隊一組」工作模式外,最具特色的是「利益機制重構建」。

8月2日,記者來到離石龍鎮圩約6公裡的新樂村夏黃屯,遠遠看到黑蒙蒙的一片。原來,為避免鳥兒偷吃牛蛙,老闆專門做了一道道黑簾,把60畝牛蛙基地嚴嚴實實地罩了起來。

羅漢軍介紹,基地採用「企業+基地+貧困戶」的聯合經營模式,將牛蛙養殖產前、產中、產後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繫起來,把生產經營與市場連接起來,使企業與貧困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緊密聯結機制。目前基地一期已經發展500多畝,「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產值超過1.2億元,可帶動本村及周邊村100戶以上貧困戶脫貧致富。」

閩航公司火龍果基地門衛黃明秩是黃塘村貧困戶,家裡的2畝地流轉給閩航公司種植火龍果,每年可得租金1000元,在基地打工每月工資2000元,基地還包吃包住。

在閩航火龍果基地,石龍鎮探索「公司+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農戶)」產業扶貧模式,由公司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保價收購,發動群眾種植火龍果。

據悉,2017年10月,國家相關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促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探索發展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並指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託,以利益聯結為紐帶的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其核心是「完善利益共享機制」。

產業引進來了,如何確保貧困家庭的利益?這份《指導意見》為石龍鎮指明了前進方向。

在脫貧攻堅實踐中,石龍鎮注重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和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首先,做好中間服務,在土地流轉、基礎設施建設、農戶培訓等方面,為投資老闆節約建設和時間成本,同時對老闆在租金、經營期限、股權和紅利分配等方面有明確要求,以保障農戶的合法權益。比如,該鎮澳洲堅果基地租賃合同期限長達20年,這就有效地保證了產業扶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其次,鼓勵貧困戶以農業工人身份參與產業化聯合體獲得收入。閩航火龍果基地共安排了260多人務工,全部是貧困家庭成員,2018年務工收入達300多萬元。

目前,該鎮產業扶貧已形成兩大效應:一是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主要包括土地流轉租金、貧困戶產業獎補資金入股分紅、貧困戶到基地務工等收入;二是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目前已有東崗、中峽江、珍垌、黃塘、五獅、福平、群樂、銅山、思源、新村、石龍社區11個行政村社區集體入股基地118萬元,2018年獲得分紅8.69萬元。

(來源

相關焦點

  • 桂平市石龍鎮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格局
    土地流轉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第一步,但僅僅依靠企業難以實現,桂平市石龍鎮在三年的時間內流轉土地20000多畝,成功打造了八大產業扶貧基地,推動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產業扶貧格局。閩航科技富硒火龍果產業核心示範區是石龍鎮打造的八大產業扶貧基地之一,項目採用「公司 黨支部 合作社 貧困戶(農戶)」產業扶貧模式,通過土地出租、務工就業、承包經營和入股分紅,與貧困戶、貧困村形成利益聯結,土地出租共惠及農戶685戶,吸納石龍鎮及其他5個鄉鎮共15村的集體經濟項目資金和45戶貧困戶以獎代補資金,共387萬元實行入股保本分紅獲得收益,安排周邊群眾260
  • 桂平市石龍鎮流轉土地發展產業扶貧基地
    人民網桂平3月17日電 桂平市石龍鎮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大力引進優質產業項目,強力推進土地流轉,僅三年時間就流轉土地20000多畝,在全鎮內布局萬畝富硒火龍果核心基地、千畝澳洲堅果基地、千畝沃柑三華李基地、千畝油茶基地、千畝砂糖桔沃柑基地、千畝中藥材基地、100萬棒食用菌基地、千畝牛蛙養殖基地等八大產業基地,其中富硒火龍果示範區獲評三星級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
  • 桂平市石龍鎮:流轉土地2萬多畝 大力發展產業扶貧基地
    中新網廣西新聞3月16日電(李澤)廣西桂平市石龍鎮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大力引進優質產業項目,強力推進土地流轉,僅三年時間就流轉土地20000多畝,在全鎮內布局萬畝富硒火龍果核心基地、千畝澳洲堅果基地、千畝沃柑三華李基地
  • 從靠山吃山到登上致富梯——桂平市石龍鎮新隆村脫貧攻堅見聞
    本報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劉 操1月23日,桂平市石龍鎮新隆村哆和種養專業合作社門前的院場熱鬧非凡,駐村第一書記唐琳麟、工作隊員陳偉培和10多名村民前來幫忙,宰雞、拔毛、包裝、冰凍……新年伊始,唐琳麟感到十分寬慰
  • 桂平市石龍鎮3000萬隻蛙苗投放擴生產
    中新網廣西新聞3月6日電(劉操 李澤)在確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鬆勁同時,廣西桂平市石龍鎮千畝牛蛙養殖扶貧基地也逐漸忙碌起來,近日,該基地投放了第一批3000萬隻蛙苗,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有序推進基地復工復產
  • 桂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龍鎮民俗
    桂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石龍鎮民俗:舞春牛「舞春牛」是桂平市石龍鎮群樂村的壯族同胞在每年開春前舉行的、具有濃厚民俗風情的祈福活動。正當「立春」到來之際,群樂村的壯族同胞們便興高採烈地敲起鑼鼓、舞起「春牛」。
  • 貴港桂平供電局:助力石龍鎮特色生態脫貧
    6月24日,在廣西桂平市石龍鎮上黃村千畝牛蛙養殖基地牛蛙加工生產線建設基地上,南方電網廣西貴港桂平供電局蒙圩供電所工作人員在現場勘查,與廣西桂平市閩同翔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總經理蘇文錦確認供電方案。據了解,牛蛙基地背靠石龍鎮達開水庫,該水庫是廣西第二大水庫,庫區內有著名的山脈——龍山山脈,素有「乳泉搖籃」之稱。
  • 是不是構成合夥關係,最高法院認為必須共享利益和共擔風險
    合夥指南 | 作者:李立律師這是李立律師博客和合夥指南公眾號第465篇文字是不是構成合夥關係,最高法院認為必須共享利益和共擔風險再有3個多月,有一部重頭的基礎法律將正式實施,它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也就是最近我在共享的《聊民法典系列》中讀的那個《民法典》。《民法典》的實施會同時廢除現在正在實施的一些基礎法律,因此在明年1月1日前後,法律規定是有變化的。
  • 大新縣欖圩鄉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工作見聞
    (原標題)特色產業託起小康夢想——大新縣欖圩鄉發展扶貧特色產業工作見聞□ 記者 李鴻熙 通訊員 梁桂花近年來,欖圩鄉堅持以「產業為根、基礎在村、核心在人」的理念,將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過「黨支部+能人、合作社+科技培訓、扶貧政策+培植產業」的理念,著力推進皇鴿養殖、甘蔗「雙高」、青梅、蜜本南瓜等特色產業發展,推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持續增收。
  • 產業扶貧模式及不同地域減貧案例解析
    產業扶貧的根本目標是要構建支撐貧困地區發展的主導產業,引導貧困人口參與產業發展,並通過利益聯結機制使貧困群體受益,不斷增強貧困地區內生發展動力和生產經營活力。在精準扶貧實踐中,多數貧困地區能夠以市場為主導,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依託地方優勢資源,不僅培育出了適合於貧困地區發展的特色產業,還探索出了「以縣為單元、資源整合、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成功經驗,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村兩委、農戶等不同主體之間相互聯動、利益聯結的創新機制。
  • 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產業扶貧融資新模式探析——以藍田縣百村產業...
    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建立更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產業扶貧作為新時代扶貧開發的重要形式,為小農戶進入大市場提供了平臺,引入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大格局。農村集體經濟作為基層組織緊密連結農民的紐帶,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鞏固脫貧成果需要持續壯大集體經濟,增強產業扶貧帶動能力,為扶貧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和強大動力。
  • 推行五大產業發展模式 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貴港市產業扶貧...
    推行五大產業發展模式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貴港市產業扶貧工作掠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貴港市積極探索、創造性開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謀劃,摸索並創新推廣五大產業扶貧發展模式,實現了扶貧產業持續提升、帶貧成效逐步凸顯、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 選準項目 利益聯結 開封「六業扶貧」扶到點上根上
    如何避免產業扶貧多縣一面、雷同單一,怎樣調動貧困群眾參與熱情、收益共享?選準項目是基礎,利益聯結是保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構建貧困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種養大戶、龍頭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讓產業扶貧「扶」到點上根上,「扶」出了高質量。
  • ...產業扶貧助養牛——酒鋼集團幫扶古浪縣黑松驛鎮脫貧攻堅見聞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消費扶貧促銷售 產業扶貧助養牛——酒鋼集團幫扶古浪縣黑松驛鎮脫貧攻堅見聞據了解,酒鋼集團駐村幫扶工作隊將分散在各移民點的農產品分類整合,推薦集團各單位職工選購,形成穩定的扶貧農產品產銷對接機制,解決了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集中出棚、蔬菜滯銷的難題。今年以來,集團已幫助當地貧困群眾銷售滯銷蔬菜瓜果7萬餘公斤。除了通過消費扶貧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酒鋼集團在黑松驛鎮開展的產業扶貧也做得有聲有色。
  • 模式研究|再造新集體經濟:從「產業扶貧」到「產業興旺」的路徑...
    還有學者發現扶貧工作參與主體和利益相關主體「共謀」之下形成的「精英俘獲」[[8]]、「資本謀利」等政策風險[[9]]消解了產業扶貧的目標。第二,部分學者從「政府—市場」關係出發揭示出了產業扶貧所暗含的「二元分離」矛盾。蔣永甫等認為產業扶貧始終處在政府行為與市場邏輯的巨大張力之中,而資本化的產業扶貧模式雖然在短期容易見效,但是卻難以持續發展[[10]]。
  • 「小土豆」催生扶貧「大產業」
    自山東省棗莊市與重慶市豐都縣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關係以來,兩地在「豐都所需、棗莊所能」總基調指引下,豐都縣藉助「滕州—中國馬鈴薯之鄉」金字招牌,引入滕州馬鈴薯種,著力解決豐都傳統馬鈴薯品種個頭小、外觀差、產量低等問題,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助力兩地產業扶貧協作不斷走深走實。
  • 扶貧小額信貸強 致富奔康好幫手
    創新提升:興產業促增收   問:如何更好地滿足貧困戶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   答:一是探索創新發展模式。在堅持扶貧小額信貸「戶貸戶用」模式的基礎上,鼓勵結合實際探索「戶貸企管、戶企共營、戶企共享、戶貸戶還」發展模式,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工作思路,引導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在政策允許範圍內靈活採取合作、參與、抱團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穩定、緊密、互利的利益聯結關係,支持貧困戶充分行使自主權、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逐步擴寬其發展途徑和增強抵抗風險能力,促進貧困戶利用扶貧小額信貸融入到產業發展鏈條
  • 助力脫貧攻堅持久戰 探索金融扶貧譜新篇
    西安網訊(記者 王錦)作為金融國家隊,光大銀行充分發揮對接市場、信息靈活的優勢,不斷探索提高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密度,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投向貧困地區,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脫貧致富,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也能享受到「光大速度」和「光大服務」帶來的便捷金融生活。
  • 踏出一條康莊大道——懷化市「四跟四走」產業扶貧精彩畫面
    2016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參加湖南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湖南省探索的產業扶貧『四跟四走』路子要落實好。」懷化市「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扶貧創新」項目榮獲湖南省首屆創新管理獎。 新年伊始,走進懷化,橘柚飄香、牛羊成群的畫面中,映襯出鄉親們的一張張笑臉,繪就一道道最美的風景。
  • 「353」模式發展林下菌藥產業助農增收
    「事情還得從縣裡的產業規劃說起。」吳修飛介紹,今年以來,晴隆縣樹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探索「353」模式(發展路徑——「三結合」,工作落實——「五到位」,帶貧成效——「三增收」),依託普晴林場優秀的自然條件,選擇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林地相對集中連片的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