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這3個「壞」毛病,說明寶媽帶娃很成功,家長不必苦惱

2020-10-21 糖果媽媽


根據《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公開的數據顯示:只有44.2%的家庭的爸爸,會經常參與到育兒當中去,而剩下的55.8%的家庭中,都是由母親主導育兒。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有研究發現,在寶寶1歲前,母親的陪伴比父親的陪伴更重要。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家長不應該讓孩子一出生就變成「孤獨兒」在寶寶1歲,甚至3歲以前,母親都應該陪在孩子身邊。

在帶娃這件事上,母親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往往要比父親更多。

得寸進尺的孩子

小夢的女兒今年4歲了,別看孩子不大,但是「主意」卻不小,每次看見了什麼喜歡的東西,都一定要小夢給她買到手。

這次,小夢的女兒又看上了一個鉛筆盒,但是寶媽之前已經給女兒,買了3、4個差不多的筆盒了,就不太想給孩子買了。

女兒也是個小機靈鬼,看見「鉛筆盒」沒戲了,又死纏爛打的讓小夢給她買一個新橡皮。

面對總是「得寸進尺」的孩子,小柔也十分苦惱,孩子這樣有「主意」是不是不太好?

第一個壞毛病:喜歡「得寸進尺」

育兒專家表示:幼兒2-3歲後,就已經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對他周圍的事物和人也有了佔有欲。

生活中,總有一些孩子,是敢於挑戰大人權威的。當然這不是指,他們敢於向父母索要「物品」,而是他們敢於提出自己的想法。

很多孩子在家長的管束下,沒有選擇的權利,更沒有主見,這樣反而不利於他們的成長。

那些有主見的孩子,多半都有一個「開明」的媽媽經常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才造就了他們「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這其實也是當媽的成功,媽媽們應該開心。

育兒調整:其實在寶寶3歲以後,就可以多讓寶寶自己選擇,增加寶寶的獨立性。

如果你家寶寶太過「有主見」,也要學會往回收一收,多和孩子溝通和講道理,讓孩子學會思考和尊重他人說的話。

第二個壞毛病:過於依賴媽媽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寶寶出生8-9個月後,認知能力極大發育,開始逐漸進入「分離焦慮期」。

一些寶寶總是特別黏人,像是媽媽的「小尾巴」,媽媽走到哪,他們就跟到哪。

其實寶寶喜歡黏著媽媽,是因為媽媽能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是他們愛媽媽的表現,這也證明媽媽當的很稱職。

育兒調整:但太過黏人的寶貝,確實也會給媽媽帶來煩惱,這個時候媽媽就要注意,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可以經常換人帶寶寶,讓寶寶適應這種「分離」的狀態。

當然平時也要多擁抱、撫觸孩子,並用語言告訴他,「媽媽會保護你,媽媽很愛你」,幫助孩子獲取更多的安全感。

第三個壞毛病:孩子太過「好強」

性格由很多方面影響,伊卜恩曾經說過:「性格是習慣的一種,是不用經過思考就會做出的行為。」

性格要強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性格要強的父母,如果你是一個「事事不假於他人之手」的好強個性,那麼你的孩子也可能「承襲」你這一優良基因。

這類孩子的媽媽往往特別能幹,孩子出於對母親的崇拜,下意識的會模仿你這種「逞強」的行為。

育兒調整:雖然要強是好事,但太過要強,有可能會讓孩子受傷。如果你是「要強」的媽媽,那麼請多向孩子示弱,告訴孩子不必事事逞強。

另外,在平時也要多鼓勵孩子,不止孩子做好的時候,當他們受挫時、失敗時也需要媽媽們的鼓勵。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家寶寶有沒有這樣的「壞」毛病呢?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孩子身上的3個「壞毛病」,說明寶媽是個帶娃高手,家長無需糾正
    執筆:嬉武定稿:楠楠孩子的性格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模樣,但無論如何,父母都希望孩子是聽話懂事的,所以當他們表現出一些不好的行為時,家長就會強迫孩子改掉,甚至是指責。但你知道嗎?孩子身上的這3個「壞毛病」反而是利於自身發展的,家長也無需急著糾正,這反而說明你在帶娃方面很成功。
  • 孩子身上有這3個毛病,反倒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是位稱職的寶媽
    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一般家庭中,爸爸都是在外忙碌奔波的角色,而帶娃這件事通常是交給了寶媽也許簡單一看以為孩子身上有很多小毛病,但要搞清楚哦,孩子身上有些「毛病」並不是缺點哦,反倒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
  • 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恰恰說明這娃帶的成功,是稱職好媽媽
    判斷一個媽媽是否稱職,帶娃帶得好壞,成功與否,就要看孩子是否優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但從反面來看,有時候孩子身上有些表現,可能並不是什麼優點,而是毛病,卻恰恰反映了這樣帶娃的媽媽才是真正稱職的好媽媽。如果你家娃身上也有這3個「毛病」,恭喜你!說明你是帶娃高手!
  • 孩子有以下「臭毛病」,反而說明媽媽做得挺稱職,是位帶娃高手
    毛病,紛紛感到苦惱,但幸孕姐要說的是,孩子身上有些「壞」,毛病並不是缺點哦,反而說明媽媽很稱職,是位帶娃高手。1、喜歡講條件很多孩子在家長的管束下,都不敢跟父母提要求講條件,既沒有選擇的權利,也沒有自己的主見,但其實,這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而那些敢於講條件和提要求的孩子,往往都是一個「民主」的媽媽,經常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這才造就了他們敢於講條件的性格,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媽媽在育兒路上確實成功了一大半。
  • 孩子身上有3個「壞毛病」,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你家娃有嗎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工作事業上優秀的父母,孩子不一定就是優秀的孩子,但是作為父母這個角色很優秀的人,帶出來的孩子一定是優秀的孩子。孩子身上很多特性恰恰體現了父母身上是否具備某一些特性,或者說父母是否是帶娃高手。
  • 孩子身上的3種「毛病」,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
    很多家長紛紛抱怨現在的孩子的有多難教育,吐槽自家娃就是家裡不折不扣的「小神獸」,但其實,很多寶媽不知道的是,自家寶貝身上有些看似是「臭毛病」,反而恰恰說明你是帶娃高手。寶媽抱怨孩子的「臭毛病」果果媽媽:我家女兒今年3歲了,就是個小機靈鬼,為了照顧她我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全職帶她。
  • 如果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正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是稱職媽媽
    文/瀟媽聊育兒通常來說,孩子出生都是媽媽在帶,雖然爸爸偶爾也會帶娃,但是爸爸帶娃媽媽就會不放心,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孩子跟媽媽還是比較親的,而為人父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成為一個好媽媽,就要看帶娃是否成功,從某種程度上看,一個出色的孩子往往就是一個媽媽成就的體現。
  • 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恰恰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各方面很稱職
    當你的孩子身上有這3個「毛病」時,恰恰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各方面都很稱職,對照一下,從這件事可以說明這位媽媽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因此母女之間的親子關係也很好。媽媽聽後無可奈何,只能答應明天帶女兒去遊樂園,對此,琳琳又提出了一個要求來補償自己,讓媽媽同意她晚上打遊戲半個小時。
  • 孩子3歲前有這3個「壞毛病」,長大後超聰明,家長別急著制止
    養娃幾乎有一條定律:第一個孩子按書養,第二個孩子按豬養。這句話真實的描繪了各位寶媽的育兒過程。第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女生是第一次當媽,尤其對於現在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媽媽,,從備孕到生娃再到育兒,每一步都是戰戰兢兢,寶寶稍微出現些許異常情況,寶媽就會翻遍網絡找尋答案,生怕孩子出現任何問題。
  • 面對寶寶這些壞毛病,父母別太擔心,這是他們正在變聰明的表現哦
    在正式開始帶娃生涯之前,每一個寶媽都曾或明或暗地許下照顧好孩子的誓言,覺得自己肯定會成為一個好媽媽,用最溫和、最輕柔的方式對待寶寶。然而,事情的發展卻往往並不盡如人意,曾經可愛聽話的寶寶,卻不知何時起變成了個小惡魔,各種壞毛病層出不窮:吃手、打人、亂丟東西、頂嘴、脾氣暴躁……一點點的,寶媽的耐性消耗殆盡,曾經「溫柔媽媽」的誓言忘在腦後,整個人逐漸變得「潑婦」起來。但事實上,寶寶那些令寶媽生氣的壞毛病其實也不全是惡性的。
  • 寶寶身上有這3個臭毛病,家長不必著急糾正,先聽聽李玫瑾咋說的
    文/麗麗育兒達人孩子在成長中一定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臭毛病。但並不是所有的臭毛病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反而這3種臭毛病會給娃帶來不小的好處。,一個孩子智商高低從生活中的表現就能看出來當你家的寶寶身上有這3個臭毛病時,家長不必著急糾正,加以引導會更好。
  • 孩子有這5種「壞毛病」,可能是聰明的信號,家長別盲目阻止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發現孩子身上有些壞毛病。但有些壞毛病並不是壞事,家長千萬不要盲目阻止。所以孩子身上出現某些壞毛病,可能是聰明的信號,它會讓孩子發展得更好。但其實這說明孩子是在有意識地自主探索這個世界,他向父母問詢各種事物的道理,就是要弄清楚社會上各項事物運行的規則,這能幫助更好地融入社會。而孩子這麼有好奇心,家長不該阻礙孩子的好奇心發展。
  • 孩子有這三種臭毛病,家長不必擔心
    跟身邊的寶媽們一起聊天的時候,最經常聽到的就是大家一起抱怨現在的孩子有多難帶。這種心情,相信很多家長都能感同身受。畢竟孩子年紀小,精力比大人旺盛,又正處於對外界事物都非常好奇的階段,是家裡不折不扣的「小神獸」。儘管孩子比較難帶,但是家長們都還是特別希望自己能教育出一個出色的孩子。如果你家孩子身上有這些「臭毛病」,家長可以開心了,說明你把娃教育得非常好!
  • 寶寶跟誰親,才會在其面前展示以下「壞毛病」,新手寶媽別誤解
    不少寶媽都有這樣的經歷,自己一個人帶寶寶的時候,寶寶特別不乖,但如果寶媽有事外出,臨時把寶寶交給其他家人或外人照看,然後寶媽回來之後得到的答案都是:你家寶寶可乖了,可懂事。有些寶媽甚至懷疑家人是不是在安慰自己,畢竟小傢伙們在自己面前,那表現可是一言難盡的。其實,真的是寶媽們誤解了。
  • 研究發現:腦力超常的孩子通常會有三個壞毛病,家長不用過多糾正
    一:愛拆家的壞毛病這樣記憶力超群的孩子,通常會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喜歡去挑各種字眼心細的家長都會發現,從寶寶6個月開始,就會對身邊一切的新奇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一時期到5歲之間都是開發大腦潛能的重要時期。
  • 寶寶剛滿百天,寶媽後悔哭訴:早知道我前三個月就抱著娃睡了
    文|文兒初為人母,看到那個從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肉乎乎、軟糯糯,心都要融化了。寶媽們恨不得每天都抱著小寶寶,但是身邊的人卻不斷地在提醒「小寶寶不能抱,要不就慣出毛病了,以後難放下」。表妹就是這樣的新手寶媽,前段時間寶寶剛滿白天,她發現每次餵完奶想要多抱一會兒寶寶,寶寶就表現得非常抗拒,開始哭鬧不安。於是,表妹帶寶寶到醫院做檢查,大夫在得知她在寶寶出生3個月內很少抱寶寶,連睡覺都是婆婆和老公輪流抱,就告訴她寶寶是缺乏安全感,並且與媽媽「生分」了。得知這個原因,表妹這個新手寶媽後悔哭訴:早知道我前三個月就抱著娃睡了。
  • 美國兒科學會:腦力超常的娃,多半有3個壞毛病,家長別急於糾正
    但是腦力超常的孩子,身上多半會有3個「壞毛病」,家長看到了可別急於糾正。腦力超常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壞毛病」!美國兒科學會直言:腦力超常的孩子多半存在3個壞毛病,一般為「驢脾氣」、「模仿精」「拆家」。
  • 李玫瑾:娃有這3個壞毛病家長別慣著,該打就得打,長大就難改了
    為此李玫瑾教授還特意舉了個例子:孩子3、4歲的時候跟你鬧,大不了在地上打滾,但是等孩子14歲之後,孩子可能就會跟你鬧,他會怎麼跟你鬧呢?通過朋友這件事情我們知道,當孩子小時候出現了一些壞毛病,孩子的壞脾氣是可以改的,只是我們沒有掌握正確方法,我的親身經歷讓我知道,想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家長不僅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要給孩子選擇一套適合他的情緒管理書籍,教他學會管理情緒。
  • 李玫瑾:娃若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孩子如果有這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而這些壞毛病正代表著孩子的大腦智商在迅速發育,父母不要急著幫孩子改正,更不要盲目的去訓斥孩子,要順其自然讓孩子能夠順利的發育。3個「毛病」,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1、喜歡頂嘴大多數孩子在三歲左右的時候,心智就會開始成熟,這時候的孩子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平時面對父母的管教和命令,會產生排斥心理,所以會下意識的頂嘴。
  • 戒掉這七個壞毛病,寶寶自然越長越好看
    很多家長們都覺得孩子的顏值天註定,寶寶好不好看,跟家長顏值關係很大。後天很難去影響,其實不然。在寶寶的成長階段中,作為家長,很容易給寶寶養成一些壞毛病,這幾個壞毛病直接會影響到寶寶的顏值。不想自己家的寶寶越長越難看?那麼,麻麻們都來看看,你們有沒有這些帶娃的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