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唐代李嶠這樣描寫,讀懂之後能收穫很多

2020-12-25 歷史這邊讀好

有這樣一首描寫風的詩,很有名,人們都很熟悉。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嶠寫的。在說這首詩之前,說說詩人李嶠吧。李嶠是趙州贊皇人,與同鄉蘇味道齊名。蘇味道很多人都知道,就是蘇軾的老祖宗。李嶠是宮廷詩人,經常寫詠物的詩詞。

李嶠早年進士及第,歷任安定小尉、長安尉、監察御史、給事中、潤州司馬、鳳閣舍人、麟臺少監等職。武周時期,依附張易之兄弟。中宗年間,依附韋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書令、特進,封為趙國公。唐睿宗時,貶為懷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時,再貶滁州別駕,遷廬州別駕。開元二年(714年)病逝於廬州,終年七十歲。

李嶠生前以文辭著稱,與蘇味道並稱「蘇李」,又與蘇味道、杜審言、崔融合稱「文章四友」,晚年成為「文章宿老」。先後歷仕五朝,趨炎附勢,史家評價以貶義居多。

唐代 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風,能使晚秋的樹葉脫落,能催開早春二月的鮮花,它經過江河時能掀起千尺巨浪,刮進竹林時可把萬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這首詩直接點名了主題,寫出了風的動態和靜態。主要描寫的是風,說出了對風的一種依賴和恐懼之感。風是無形的,是空氣流動而形成的。同時他又是有形的,一陣微風吹過,小草微笑著向人點頭,花兒在風中搖曳著,想著辦法逗人開心,炊煙也跟隨著跳起了舞蹈,柳枝輕拂著樹下的遊人。

風也有自己的感情和情感,當她開心的時候,會伴隨著細雨慢慢飄落。春天來了,風吹過了千秋萬壑,春風拂面,就像精靈一樣,它吹醒了冬眠的柳條,吹來了翩翩起舞的燕子,吹醒了漫山遍野的鮮花,吹綠了沉睡的小草,也春暖了人們的心田。

楊絳在散文中對風有這樣的描寫:「為什麼天地這般複雜地把風約束在中間?硬的東西把它擋住,軟的東西把它牽繞住。不管它怎樣猛烈地吹;吹過遮天的山峰,灑脫繚繞的樹林,掃過遼闊的海洋,終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者為此,風一輩子不能平靜,和人的感情一樣。」

如一股流水,嫌兩岸縛束太緊,它只要流、流、流,直流到海,便沒了邊界,便自由了。風呢,除非把它緊緊收束起來,卻沒法兒解脫它。放鬆些,讓它吹重些吧;樹枝兒便攔住不放,腳下一塊石子一棵小草都橫著身子伸著臂膀來阻擋。窗嫌小,門嫌狹,都擠不過去。牆把它遮住,房於把它罩住。但是風顧得這些麼?沙石不妨帶著走,樹葉兒可以卷個光,牆可以推倒,房子可以掀翻。再吹重些,樹木可以拔掉,山石可以吹塌,可以捲起大浪,把大塊土地吞沒,可以把房屋城堡一股腦幾掃個乾淨。聽它狂嗥獰笑怒吼哀號一般,愈是阻擋它,愈是發狂一般推撞過去。誰還能管它麼?地下的泥沙吹在半天,天上的雲壓近了地,太陽沒了光輝,地上沒了顏色,直要把天地搗毀,恢復那不分天地的混飩。 人生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風雨。如果我們能夠逆風而行,能夠勇敢面對人生道路上的風雨,就能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就能夠遊刃有餘,就能取得收穫。

相關焦點

  • 唐代詩人李嶠的《風》,句式組合巧妙,在詩中描寫風但無一風字
    古代很多詩人都喜歡寫詠物詩,把自己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放在物上,託物言志。唐代詩人李嶠在文學造詣上很深,《風》就是他其中的一首詩。我們都知道風是無形的,要想把無形物描寫好,是很難的,那李嶠是怎樣做到除題外,詩中不出現一個風字,還把風的力量、性格描寫的很到位。
  • 唐詩裡一首描寫風的詩作,通篇都是風,但是卻沒有一個風字!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唐詩裡一首描寫風的詩,那便是李嶠最經典的一首詩《風》,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這首詩最大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描寫的很自然,看似信手拈來,但是描寫的很是有力量,通篇都是風的身影,可是卻不見一個風字,也正是此詩能夠感動我們的原因。
  • 描寫「風」的詩,全無一字寫風,卻句句是風,你評一評誰更厲害?
    風來去自然都沒有任何的痕跡,但它動或者停就好像帶著情感。夕陽西下的時候,山和水都變得很安靜,但風吹過松林,為你帶來一片松濤之聲。《風》唐.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風,有大有小,有春風,有秋風。李嶠這首《風》當中描述:深秋的風,會吹落樹上的黃葉。春天的風,會催開早春的花朵。大風吹過江面會掀起千尺巨浪,吹入竹林當中,千萬棵竹子都會隨風搖晃。《風》唐代:李嶠落日生蘋末,搖揚遍遠林。
  • 宰相詩人描寫風的小詩流傳久遠,全文無風卻盡顯風味
    他就是中唐才子李嶠,唐玄宗晚年曾夜登勤政樓,伶人演唱了一首李嶠的舊作《汾陰行》:「富貴榮華能幾時,山川滿目淚沾衣。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 玄宗聽後不禁潸然淚下,連連讚嘆李嶠真才子也。下面介紹的這首詩描寫的是風,卻全文無一處有風字,語言樸素易懂,對仗工整,含義深刻,耐人尋味。
  • 李嶠:世風日下,人言可畏
    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風真是神奇的事物,它既能吹落秋天裡金黃的樹葉,又能吹開二月春天裡美麗的鮮花。它既能刮過江面掀起千尺巨浪,又吹進竹林,使千千萬萬的竹子傾斜。寫這首詩的人叫李嶠,生卒年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也就是現在的河北人。李嶠少有才名,十五歲精通《五經》,二十歲考中進士。他初授安定縣尉,因在制舉考試中以甲等擢第,調任長安縣尉,在畿尉中與駱賓王、劉光業齊名,皆以文章著稱。此後三度拜相,其先後歷仕五朝,開元二年(714年),李嶠又遭到監察御史郭震的彈劾,被追究韋後之亂時「身為宰相,不能匡正」的罪責。
  • 唐代宰相的一首謎語詩,寫風入選小學課本,短短20字成千古名篇
    我的印象中,唐代專門寫風的詩歌是很少的,大多數還是利用風的功能性和襯託性,突出自己所要描寫事物的一些特性,如「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用風突出堅韌;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是用風突出靜謐;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用風來凸顯悲涼。
  • 宰相李嶠的一首詩,20個字寫風,一個字讚美竹子,可惜人品不咋地
    唐詩宋詞是華夏文化的兩個巔峰,短短幾十個字就能表述意境恢弘的事物,眼見遺骸,尤其格律詩固定之後,這種文學體裁完美、簡潔,平仄有序,讀起來朗朗上口,很多詩人手法嫻熟,寫出來的詩句,過了千百年依然熠熠生輝。後人編撰的《全唐詩》是中華文化的詩歌寶庫。
  • 螞蟻莊園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風還是雪 莊園小課堂2020年...
    螞蟻莊園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風還是雪 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10日答案時間:2020-11-10 09:2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風還是雪 莊園小課堂2020年11月10日答案 螞蟻莊園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風還是雪
  • 宰相李嶠一首詩,20個字寫風,一個字讚美竹子,可惜人品不咋地
    即使誰都能看到的事物,經過詩人的潤筆,一下子優雅了很多,譬如唐朝李嶠的《風》,短短20個字,把自然界中最普通不過的風寫的威風凜凜又不失溫潤,技能鏗鏘有力地吹起千層浪,也能夠吹開二月花。技能吹落三球落葉,也能吹斜竹林中的竹竿。  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十二首描寫風的詩詞,古人太有才,如何不開懷
    北宋詩人王安石有一首《元日》也描寫春風,「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南宋僧人志南寫過「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些經典的詩詞讓我們感受到春風化雨般的溫暖,也引起了我們對更多描寫風的詩詞的興趣。風是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詩人們用春風表達一種欣欣向榮的生機,用夏風描寫心情的愜意,秋風的肅殺帶給人們一種寒意,冬風的最後掃蕩卻反而隱喻了一種寄託。
  • 由李嶠的《風》說起,談人生的是非功過
    昨天帶著不滿四歲的女兒上街,突然記起了李嶠的《風》。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詩名為「風」,通篇無一個「風」字,卻又處處寫風。如果從寫作手法來看,前兩句是起興,由物及心,落實在風的作用上面,既肅殺萬物,又關懷萬物。後兩句,實寫風吹大江,風拂竹林所引起的自然現象,屬於賦的寫作手法。前幾天,初略地看了一下,小學語文新入選的詩詞,跟我小時候那會相比,有了一些變化,其一,數量增加了,其二,少了一些老面孔,自然就多了一些新面孔。
  • 唐朝的這首詩堪稱一奇,以「風」為題,寫風卻無一風字!
    其中,在眾多描寫風的詩詞當中,有一首詩詞值得一提,那便是唐朝詩人李嶠的《風》。雖然是對於風的描寫,但是除了題目有一風字之外,全篇無一風字,堪稱一奇。現在咱們就來欣賞一下吧!風唐代: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古代描寫元宵節詩詞當中,有一首是蘇軾唐代先祖所作,非常著名
    古代描寫上元節詩詞當中,有一首是蘇軾唐代先祖所作,非常著名作者:枯木《正月十五夜》【唐】蘇味道火樹銀花合然而,除了這兩篇宋詞,在唐代,還有一首描寫元宵節盛況的詩詞,也非常著名,也就是篇首的《正月十五夜》,這是初唐時期政治家詩人蘇味道的作品。蘇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區)人。
  • 風雅頌--暑期詩歌誦讀打卡活動第三天:《風》
    3.詩歌通過對蓮和魚的描寫,表現了採蓮人 的快樂心情。4.「魚戲蓮葉間」這句詩運用了 擬人 的修辭方法。風雅頌--暑期詩歌誦讀打卡活動第三天:《風》,具體打卡活動操作說明詳見文章尾部。風(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 螞蟻莊園11月10日答案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 螞蟻莊園11月10日答案「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
  •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螞蟻莊園11月10日小...
    螞蟻莊園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是什麼意思?這句詩主要描寫了一種自然現象,本次的莊園小課堂答案就是讓大家找出這個自然現象,那麼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帶來最新的課堂答案,答案的內容小編會分享在下方供大家參考。螞蟻莊園11月10日小課堂答案「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描寫的是哪一種自然現象?
  • 一首出神入化的唐詩,全詩無一風字卻句句寫風,共20字包含4數字
    能用最少的字講出最豐富的意思,除了古詩估計其它語言表達形式很難達到了。最短的古詩能短成什麼樣子?先看看這首被稱為神作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僅8個字就寫出了製作工具、打獵的整個過程,這就是所謂的言簡義豐。
  • 好奇心系列 ‖ 和孩子一起解答——什麼是風?
    我們發現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收穫的不僅僅是答案,孩子也會因此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同時可以提升親子關係,一舉三得。今天孩子問我:什麼是風?我嘗試從三個維度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風是空氣流動形成的自然現象。科學上把空氣的水平運動稱為風,而把空氣的垂直運動稱為氣流。氣溫和氣壓是風形成的原因。
  • 為何世人皆言想讀懂唐代愛情觀,就應該多看李商隱的「無題詩」?
    為何世人皆言想讀懂唐代愛情觀,就應該多看李商隱的「無題詩」?晚唐是大唐帝國氣數將近之前的苟延殘喘。這個曾經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強大帝國,在盛極而衰的必然趨勢影響下。雖然捨不得咽下最後一口帝王之氣,但在面對回天乏術的殘敗景象時,也不得不在無望與不舍中承認氣數將盡。
  • 李嶠一生清正廉潔,關愛百姓,同時也留下不少優秀文化作品
    現在我們的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人喜歡,其實我們古代的文化細品味下來,還是別有一番「味道」的,而且這些東西也都是古人,經歷了很多事情才能完成的。就拿古代非常厲害的玄學來說吧,其實古代人對於玄學是非常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