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連載10

2020-12-25 小荷作文

寫在前面:

一、《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是小荷創始人馮斌老師(河馬國王)前幾年的一部作品。

二、馮老師喜歡教育,也喜歡收藏,因此教育收藏成了他的一大樂事。這部關於蘇州老學校的圖書,就是他多年收藏的見證。遺憾的是,那些老學校,或已不復存在,但因有了馮老師的收藏,那些教育時光才得以定格為永恆,為後人所傳頌。

三、另,2020年10月1日,中秋國慶佳節,傾注了馮老師數年收藏心血的「畢業證書·蘇州老學校博物館」,在小荷中園湖西三院隆重開館,在現代化的園區金雞湖畔,樹立起了一座文化地標,其亦為中國第一家老學校博物館,展示了自清末至當代,蘇州及其他省市、港澳臺地區的畢業證書,很多是第一次展出,彌足珍貴!其亦將成為馮老師教育收藏的文化窗口!

四、經馮老師同意與授權,本網即日起,開始連載《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以期新教師及其他人士明曉蘇州乃至全國教育的昨天和童年——知道「我是誰」,明白「哪裡來」,亦啟發今人思考教育的今天與明天——要到「哪裡去」!

五、敬請讀者欣賞!

「作文狗」網編輯部

2020年10月深秋

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

第十輯

本輯,繼續說說與蘇州教育有關的老物件。

一、《蘇州市學生第一屆代表大會記錄手冊》

此《記錄手冊》,不知收藏於何時、何地、何人。

筆者對該物件感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其中的「第一屆」,即此為蘇州市學生代表「第一次」大會的物件——這就使得一件普通的小冊子,具有了不平常的意義。

封皮上,清晰地印著此手冊的發放和使用日期:

1949年12月8日

查一查資料,蘇州的「解放日」,為1949年的4月27日。這一天,解放軍從蘇州的好幾個城門一起進入城內,據說著名的景點寒山寺,還是其中的一個突破口——有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軍』船」的味道。其實,仗也沒怎麼打,槍也沒怎麼放,因為當時守城的「國軍」已經江河日下,大部分都逃亡或撤走了,於是古老的蘇州幾乎很平靜地就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人民國家人民建」,百廢待興,萬事待舉,於是一切都得重新再來。這其中,自然包含了學校和教育。

筆者不知道有多少人參加了此次的「蘇州首屆學代會」。然而,半年不到,即能組織起這樣的一個全市性的大會,足見當年領導者的管理才能,真是「雷厲風行,治城有方」。

這本小冊子,不叫「筆記本」,也不稱「紀念冊」,而叫《記錄手冊》,估猜著應該是當時開會時,放在每位參會者的桌子上,供以記錄而用的,有點像今天的「會議記錄箋」。但那時候的人,做事情就是不一樣,還專門製作了這樣的一個小本子,寫上時間和用處。這就讓後人省了猜想的腦力,一看便知。當然,製作者也有為此次的會議活動,留下一份珍貴資料的想頭。當時的人,文化素養和未來意識,就是不一樣,有一種「大人生」的態度。

這本小冊子,僅二十個頁碼左右,不厚,因為只是在會議上做做記錄而已。但其製作,卻一點也不馬虎,頗花了一番心思。而其中刊登的當時蘇州「大領導」們的親筆題詞,就更讓人刮目相看了,表示著這次大會的「檔次」和「格子」,的確與眾不同。

翻開第一頁,即是當時蘇州的首任市委書記惠浴宇先生的贈言;接著,便是首任市長王東年先生的題詞。王市長的書法頗有功力,其內容亦意味深長:

團結全蘇州同學,在毛澤東旗幟下奮勇前進

蘇州市第一屆學生代表大會

——王市長題詞中的關鍵詞有三個,即「團結、全蘇州、毛澤東旗幟」。

首先要「團結」,這是「必須的」。團結就是力量,不團結,就沒有力量了,就不是「蘇州園林」了,就不是「小橋流水人家」了,意思很簡單,好風景,不是靠一塊石頭、一棵樹或是一座橋造成的,必須得靠假山池沼、花草樹木和亭臺樓閣等等,相互組合了起來,團結了起來,才能產生出意思和意境,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

第二,咱們是「全蘇州」——代表著蘇州的所有學生,做任何事情,得「一個學校不能忽視,一個同學不能落下」。

第三,就是「毛澤東旗幟」——解放了,思想和觀念都得換。教,得有新內容;學,得有新方向。扛什麼旗,就得走什麼路。這,也是「必須的」。

這次的「首屆學代會」,地點何處、人數多少、議程如何、有哪些領導出席、最後決議是什麼,等等,現在都已經難以查考。但筆者想,當年參會的人,一定有人健在。因為是「學生代表大會」,當然就以學生為主,如果當年是十六歲,到現在,加上六十四年,也不過八十歲左右。在今天這樣「百歲不稀」的年代,這個年齡段,應該還算年輕的呢!筆者很希望有人來寫寫這次的「會議經歷」。畢竟是「蘇州首屆」,對於個人,可能不那麼重要;對蘇州,對蘇州教育,那就不同了,很重要的。

筆者收藏的這本《記錄手冊》,書寫的內容不多,存大量空白,可能是原主人過於珍惜的原因吧。但在本子的後幾頁,卻留下了幾位同會者的「通訊單位」。我們可以看到,1949年的蘇州,有許多在今天已經消失了的學校的名稱,比如:社教學院、伯樂中學、蘇州工專、蘇州美專、社光中學、南洋產校、寰成中學、樂益女中等等。這些學校,都曾經是蘇州教育史上光彩的篇章,也是蘇州新式教育的童年身影。

今天的我們,真的不應該將昨天的她們忘記。

二、1953年,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的「學籍卡」

十年前,筆者在某君手中收得多本蘇州高級中學的學籍卡。這裡,便是其中的一張。

這張學籍卡的特殊之處,是在其抬頭上,層層疊疊,加蓋了三個校名的印章:

最底層的,是「吳縣私立景海女子師範學校」;

上去第二層,是「蘇南蘇州幼稚師範學校」;

最高層,則是「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這應該是該學生最後畢業的學校名稱。

關於民國時期的「景海女師」,筆者亦收得有大量的珍貴資料,非常有趣,很有講頭。以後有機會,筆者可專題介紹。而「蘇南蘇州幼稚師範學校」和「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則應該都是蘇州解放之後的事情了。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則剩下了最後一個名稱,即「江蘇省蘇州高級中學」。

這張學籍卡的主人,是一個叫做「殷慕嘉」的女生,1950年8月入學,1953年7月畢業。我們看殷同學的面容,完完全全是一副蘇州小女生的樣子,真正的是一個「小家碧玉」的「範作」。

筆者要提請讀者諸君注意的,是殷同學的髮型,顯然是經過了「化學加工」,也就是燙了的。在六十四年前的蘇州,這樣的髮型應該算是新潮時尚了。殷同學當屬家境良好,家庭殷實的那一類。她住的地方也不差:「蘇州十梓街」——在當年,應該算是蘇州「富人區」了吧!

學籍卡的意義,幾乎與「居民身份證」等同,不過,是一張「少年身份證」而已。她,記錄著某個時期,該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成績、身心成長的原始信息和最初資料。歲月如梭,少年長成,這些最初的印跡與記錄,都會成為歷史,而漸漸顯示出她的生命價值和文獻意義。所以,當某人事業成功,聲名遠播的時候,再重回當年的母校,其所得贈的珍貴禮物,便是當年母校學籍卡的複印件,或仿製品。比如,2011年4月,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時,當時的清華校友胡錦濤總書記,得到的清華贈禮,就與他在清華學習時的學籍卡有關。

學籍卡有正反兩面,反面是各科分數,正面則是其家庭檔案、入學時間、本人照片、品質表現等內容。我們看殷同學的「主要優缺點」,寫著以下的評語:

「時事學習認真,愛國防疫衛生運動能很好投入,能很好練身體。」——這是「小組意見」,即是「同學意見」,群眾評價。

下面還有老師的意見:「和善老實,學習認真,進步尚快。以後多注意書報,提高政治水平。」第二學期的內容則是:「年輕加強時政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

所有的圖文檔案,幾乎就是一塊時代的「活化石」,讓後來者閱讀到昔時的生活畫卷,嗅聞到與今天迥異的那個時代的氣息。而今天,許多人看到這張學籍卡上的評語,幾乎都會啞然失笑,覺得恍如隔世。是的,世界就是如此之快,又如此精彩。短短六十年,幾乎就像過去了幾個朝代。

不過,恕筆者直言,上面刊錄的這幾段評語文字,水平真的很一般,甚至都有病句,與「蘇州高級中學」的這塊金字招牌大不相稱。比如,「能很好練身體」——什麼叫「練身體」呢?比如,「提高自己的思想」——應該是「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吧?

——或許,那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表現吧?無可指責。

◇蘇州首屆學生代表大會記錄手冊——封面

◇蘇州首屆學生代表大會記錄手冊——王東年市長題詞

◇蘇州首屆學生代表大會記錄手冊——參會通訊籤名

◇原蘇州景海女師學籍卡

相關焦點

  • 《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連載6
    寫在前面:一、《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是小荷創始人馮斌老師(河馬國王)前幾年的一部作品。二、馮老師喜歡教育,也喜歡收藏,因此教育收藏成了他的一大樂事。這部關於蘇州老學校的圖書,就是他多年收藏的見證。遺憾的是,那些老學校,或已不復存在,但因有了馮老師的收藏,那些教育時光才得以定格為永恆,為後人所傳頌。
  • 【荷連載】《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連載2
    《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連載02 馮斌著第二輯一、振聲:一所已經消失的中學大概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九二年或九三年的樣子,我在觀前街附近的一所小學上作文課,業餘的,純粹為了掙點養家錢。那所小學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馬醫科中心小學」。課堂上,我讓學生想像「馬醫科」的由來,孩子們立刻熱鬧起來,思緒飛揚。
  • 《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連載12
    寫在前面:一、《我收藏的蘇州老學校》,是小荷創始人馮斌老師(河馬國王)前幾年的一部作品。二、馮老師喜歡教育,也喜歡收藏,因此教育收藏成了他的一大樂事。這部關於蘇州老學校的圖書,就是他多年收藏的見證。遺憾的是,那些老學校,或已不復存在,但因有了馮老師的收藏,那些教育時光才得以定格為永恆,為後人所傳頌。
  • 蘇州排名前10的小學,建議孩子準備在蘇州上小學的家長們轉發收藏
    蘇州排名前10的小學,建議孩子準備在蘇州上小學的家長們轉發收藏!說到蘇州,讓人不禁想起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中的一句話: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說到蘇州,也會讓人想起: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旅遊美景非常多,怎一個美字了得。蘇州市上海的後花園,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經濟、文化發展都非常不錯!
  • 美國律師收藏近10萬件中國老物件 在蘇州開博物館
    收藏近10萬件中國老物件,這個美國律師在黎裡古鎮開中國文化博物館   「我實現了我的中國夢」  ■本報記者 陳抒怡  只要有時間,美國人杜維明就會和兩個中國朋友一起騎著電瓶車出門
  • 蘇州某重點小學小升初優秀作文(五、六年級)
    摘要:蘇州奧數網整理蘇州某小學五、六年級優秀作文,小編會進行連載,蘇州小升初家長們可收藏本文。查看  蘇州五年級優秀作文——我家的蠶寶寶  查看  蘇州五年級優秀作文——我的幸福成長之路
  • 老蘇州瞎講講蘇州閒話柒
    上趟搭大家講之講蘇州集小吃之大成個代表:蘇州玄妙觀小吃其中個兩隻小吃,那麼今朝繼續要講接下去的小吃墨事、接下去講只油氽茨菇片,茨菇呢小陳光不大歡喜吃個蘇州小囡蠻多,吃口有點酥曼曼,不糯,不大容易入味,一般人家燒燒肉加點茨菇吃吃,能否祛痰降火氣個。
  • 老蘇州的小日子:一兩黃酒配碗頭湯麵,再來那麼一曲評彈
    在這個千城一面的時代,這座城市打動我的遠不止老蘇州精緻的一日三餐,還有不同於繁華都市的詩意與人情。【老蘇州的小日子】水陸並行的平江路,沿河伸出眾多歷史悠久的小巷,隨意拐進一座老宅,便可以親臨真實的市井。沿河的曹胡徐巷每天都坐著一個聽評彈擇菜的老頭,身後老屋改建的家庭菜館稍不留神就會錯過。
  • 絕妙好辭——蘇州博物館藏對聯精品展【江南收藏•展會活動】
    《江南收藏》旨在傳播藝術品收藏文化,傳播藝品、藝術家、藝術活動資訊。《江南收藏》為原創手機微刊,文章採用CC許可,署名非商業,禁止演繹,轉載請註明。「藝苑集」版塊為《江南收藏》日推特色版塊,其餘版塊適時持續推送;「文苑「為《江南收藏》原創版塊,歡迎投稿;2017年《江南收藏》新增「夢想苑」版塊----讓藝術不再沉重,唯有夢想。
  • 一個老蘇州的「滋味」人生
    今年2月23日,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老蘇州老凡的燒菜手藝,讓不少蘇州人稱「有味道」;3月19
  • 蘇州10大最好吃的餐廳,老蘇州大客堂上榜,你吃過幾個?
    9、老蘇州大客堂:老蘇州大客堂面積逾千平米,方磚地板,木質餐桌古色古香,環境十分優雅。這裡有三百道匯聚八大菜系的美食,共七個開放展示區,讓你不出蘇州吃遍八方。
  • 我的教師生涯(連載)之二:報到
    有三條寬逾數丈的河流在此匯合,它們分別叫肇嘉浜、漕溪、蒲匯塘。現在看來,好象蒲匯塘是最短最窄的,其實不然。據記載,蒲匯塘恰恰是當年此地最大的河渠,就象多年前黃浦江還是蘇州河的支流一樣,讓人感慨滄海桑田的變化。而我要去報到的學校就在這三河交匯處的北岸。學校大門就在現在的東方商廈正門偏西處。以前的學校大門是坐北朝南,現在的商廈則是坐西北朝東南的。
  • 蘇州一個普通人十六年買賣八套房子的真實經歷(連載四)
    可惜當初我倆完全不在意這些優點,缺點。下定了決心買價格低的房子!挑了兩個周末,和老公坐著公交車去看相城區的這幾家樓盤,稀裡糊塗的聽著銷售員的介紹,其實這幾家樓盤基本上已經開過盤了,還剩餘幾套房,權衡比較著價格,好像買小商品般在這幾家」攤位」徘徊猶豫,最終決定了人生中自己的第一套房子。要說我倆到底看了什麼,是路段?
  • 言情天后白金大神冬天的柳葉,連載小說《逢春》書評
    但還是有些人喜歡看連載,因為你追連載的時候,不斷的揣測劇情,作者有可能因為你的本章說而改變劇情,或者是因為讀者的意見,而加入一些人名、地名。所以這只能說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今天我就來推薦一本,我正在追的連載書。要是大家喜歡的話,可以來和我一起追書,我們本章說裡見。支持正版,人人有責!
  • 北大、浙大、春暉中學…諸暨年輕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校徽是學校徽章的簡稱,是一個學校的標誌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分辨人員、留存紀念,以及通過圖案、文字來介紹學校的性質和學科。同時,佩戴校徽也能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份紀律的約束,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盤山小學仿廈門、蘇州中學式樣,結合盤山的地形設計建造而成,建築面積1680平方米。這裡曾是民國時期,全諸暨師資力量最高、名氣最大、校舍最好、環境最美的學校。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題寫了「盤山小學」門額,書法家沙孟海題寫了碑記一塊。2006 年,盤山小學被列入諸暨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另外,王海洋還收藏了諸暨中學和同文中學(牌頭中學前身)的老校徽。
  • 北大、浙大、春暉中學……諸暨年輕藏家收藏300多枚老校徽
    平時有空的時候,他也會一枚枚地取出來欣賞,和喜歡老校徽的網友一起分享,共同探究校徽背後的故事,每次都會引發眾多共鳴。校徽是學校徽章的簡稱,是一個學校的標誌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分辨人員、留存紀念,以及通過圖案、文字來介紹學校的性質和學科。同時,佩戴校徽也能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份紀律的約束,從而規範自己的行為。
  • 帶孩子來學老蘇州話 蘇州名人館公教活動引追捧
    「好……」 2016年1月28日,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蘇州市名人館,第二場「聽老蘇州講蘇州名人故事」寒假特色系列活動開講,100多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加,這是活動開始前的一幕,孩子們的童聲讓館內大廳洋溢著快樂。
  • 蘇州日語培訓學校
    一、蘇州日語培訓學校說明蘇州日語培訓學校,日文是最熱的語種,一般而言培訓學校的授課的周期有全日制等,對於不同級別的考生,教學費用在1699-32583
  • 收藏故事|上老藏家:我為什麼收藏高古瓷
    郵票,我的第一桶金早年有一本紀實文學叫做《中國文物黑皮書》,說的是中國已經有了八千萬收藏大軍。八千萬有沒有呢?其實是真有的。但這些收藏者主要都是以郵幣卡等大眾收藏品為藏品的,筆者也曾經是八千萬收藏大軍中的一員。
  • 劉宏疆日記連載(4):I服了老尤 想做大事就得學他
    2月8日周五 春節期間休戰沒有備選就決定換外援 老尤對我說: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一整天上下午的訓練,都無法打消我時時要更換外援的念頭。和老尤溝通我的想法:無論小鬼如何,我都不想他再回來了…老尤吃驚的望著我用很肯定的語氣說:這是一個非常愚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