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進教材?專家:所謂教材只能算課外讀本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早報見習記者 趙振江 實習生 曾澤鯤 發自北京

  這幾天,一則關於「大陸首套國學實驗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高中四冊今秋啟用的消息,引發了對於全本《道德經》進課堂的討論。

  負責編寫該套教材的機構名為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早報記者在採訪調查後發現,該機構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部,並不屬於教育部門。

  此外,早報記者發現,早在201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就出版了一套名為《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的國學讀本,包括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的16本教材,其中高一年級讀本為《古文觀止》,高二年級讀本為《道德經》,《道德經》亦為全本。這套教材的編寫機構,同樣為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該套讀本為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向人民教育出版社購買刊號出版。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課程與教學理論專家認為這套書並不屬於嚴格意義上的教材,只能算是課外讀本,同時也對該機構是否具有教材編寫資質持保留意見。而復旦大學附中特級語文教師黃玉峰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了對該套「教材」編排思路的不理解。

  高考該考詩詞歌賦創作?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玉珍告訴早報記者,教材出版需要先經有關部門的審定,這些部門包括教育部、各省的教育廳等相關部門。經過審定後,教材方可出版,出版後各個學校根據各自的情況選用教材。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資深教材編寫人員告訴早報記者,由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編寫的這套書很難被稱為教材。在中國的教材體系中,教材(課程)主要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國家教材(課程),由教育部的審定小組審定,目前,國內沒有國學教育方面的國家教材(課程);二是地方教材(課程),由省級、市級,分別由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審定;三是校本教材(課程),該教材由各個學校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自主開發,只需要校長和相關教研組審定即可。而這套書並不屬於這三種情況。

  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秘書長張健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介紹,這套「實驗教材」高中四冊的編寫花了大約一年時間,專供高一、高二學生使用。高一學習《論語》、《孟子》,高二學習《大學·中庸》和《道德經》。其中《道德經》為原文全本講解,另外三冊則是按主題歸類講解。

  「《道德經》看似比較多,但八十一章都是韻文,朗朗上口,每章東西不多,反而更少更精華,如果節選的話會影響其哲學思想的完整性,如果打散了可能會影響整體的思路,所以全選了。目前的版本非常通俗易懂,貼近現在的社會。」張健告訴早報記者。

  這套教材還提供了大量中西文化比較等拓展閱讀素材。張健表示,這樣的編排和學生高中階段的評價體系有關,主要考察中學生對中國文化整體的理解和思考。「我們提倡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治國之韜略、要讓學生具有戰略性的思維。」張健表示,「中國的孔子講仁,西方講愛。我們把所有關於這兩方面的文字說明拿出來,讓學生體會到中國的文化是高於西方的。」

  中國臺灣有比較完整的傳統文化教育,2013年,中華書局引進中國臺灣使用六十多年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張健說他接觸過這套教材,他認為,二者的培養目標不一樣,「現在高中孩子沒有接觸過國學的東西。編輯這套教材就一個目的,把最精髓的哲學思想打包給學生。」

  張健判斷傳統文化教育進一步進入高考是極有可能的,「現在語文已經考到極致,沒有新的東西可考,只有傳統文化方面可能出現新的題型。高考語文不光應考詩詞歌賦的背誦,更應該考詩詞歌賦的創作。考寫文章,用文章體現學生的治國韜略、思想的獨立完整性。」張健表示,即使高考不考相關內容,學生也應該把古老的哲學傳統學到手,這是他們這套書最大的價值。

  「教師怎麼用這套教材」

  復旦大學附中特級教師黃玉峰目前正在編寫一部《中華文化基礎教材》,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選取《道德經》原文全本講解不太理解,他認為《道德經》中的某些邏輯和思路比較難,讓高中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相反,他覺得把《孟子》《大學》《中庸》全本解讀,節選《道德經》和《莊子》的部分內容可能會更好。

  針對該套教材每一章節在講解儒道核心精神的同時,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中西文化比較等拓展閱讀素材,黃玉峰表示,有這樣比較的意識很好。「但我最擔心的是能不能比較出東西來,如果要比較的話需要同時弄清楚中國和西方的典籍,這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

  黃玉峰認為相較而言,還是2013年中華書局引進的中國臺灣版《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更實用。「這種教材雖然沒有特別高明的地方,但是比較嚴謹,符合學生學習的水平,並不是很深刻,量也不多,比較實用。」

  「如果我來教的話,要打通這些專題,把註解全部拿出來,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現實聯繫起來,讓學生通過教材和老師的講解一點一點積累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在此前3月26日中華書局舉辦的「國學與當代教育」學術研討會上,他也提到傳統文化教育對老師的要求很高。

  這套「教材」編寫機構

  是什麼性質?

  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網站顯示,該機構成立於2006年,由中華傳統文化振興基金管理委員會、「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總課題組主管,主要工作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理論研究、專業教材研發和師資培養、海外漢文化應用模式研究和商業模式研究。

  早報記者調查發現,主管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的中華傳統文化振興基金,於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成立後七年,才於2013年9月27日由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啟動,基金會主任是張健。而據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官網介紹,該機構是面向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和世界各地公眾的公募性基金會,其業務主管是中共中央統戰部,登記管理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簡而言之,編寫首部「國學高中教材」的中國國學文學藝術中心,是民政部主管的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的下屬機構。

  此外,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網站提到的另一個主管部門是「十二五」教育部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總課題組。但是,早報記者在《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課題評審結果一覽表》中,並沒有發現《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這一課題。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接受早報記者電話採訪,表示:「是有過這樣一個課題,但那是很早的事情了,並且已經結項了。做課題是為了研究,如果用於營銷是違規的。」

  早報記者發現,在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網站上列了28位專家委員,其中有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原副司長、原國家總督學鄭增儀,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原副所長滕純,國家教委原專職委員、原國家副總督學郭福昌等人。除幾位企業家外,專家委員的成員多已退休。在網站「聯繫我們」一欄中,只顯示了聯繫電話,並沒有顯示該機構的聯繫地址和聯繫人。

  此外,以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為名的招聘信息較混亂:一則招聘信息顯示,該公司系民營企業,地址是香港九龍尖沙咀亞士釐道33號九龍大廈A-302;而四川師範大學文理學院就業處2014年發布的就業信息上顯示,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的通信地址為:北京市大興區金融路1號,工作地點為:北京市西城區右安門內西街18號。而另一則登在趕集網上的招聘信息則顯示,該機構的地址為北京市北三環中路46號;在職友集網站上,顯示該機構所屬行業為:公關、市場推廣、會展等。經查詢,上述招聘信息的聯繫電話皆為同一號碼,聯繫人為鏡老師。

相關焦點

  • 觀點 《道德經》進教材?所謂教材「只能算課外讀本」(附趙子昂小楷道德經pdf下載)
    這幾天,一則關於「大陸首套國學實驗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高中四冊今秋啟用的消息,引發了對於全本《道德經》進課堂的討論。  負責編寫該套教材的機構名為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早報記者在採訪調查後發現,該機構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部,並不屬於教育部門。
  • 專家解讀中小學新教材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首次使用
    今年9月秋季新學期起,中小學教材將迎來「大換血」,涉及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科學4門學科。今天,記者請來專家,對其中的《道德與法治》新教材進行權威解讀。
  • 襄陽市女作家陳玲作品入選教育部中小學語文教材配套讀本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塗玉國)7月27日,筆者從襄陽市獲悉,襄陽市女作家陳玲創作的《能文能武辛棄疾》一文,被選入教育部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主題閱讀首選讀本《伴悅讀·語文素養核心讀本》八年級上冊,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 首套國學通識教材9月出版 高二全文學習道德經
    據京華時報報導,記者昨天從國家級傳統文化課題研究小組獲悉,國內第一套自主研發的高中傳統文化通識教材即將出版,預計今秋進入課堂,開展新課程實驗。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二學習的《道德經》將原文全本講解。 河南某高中學校學生誦讀《道德經》(資料圖) 該教材為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課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和「十二五
  • 《大陳島墾荒精神》 教材進校園
    由椒江區教育局牽頭編寫的地方教材《少年夢 墾荒志——大陳島墾荒精神》,近日已分發至椒江區所有中小學校。該局要求,每所學校每學期每個班級至少進行1至2節課該讀本內容教學,激發廣大青少年傳承和弘揚「艱苦創業、奮發圖強、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大陳島墾荒精神。
  • 關於申報技工院校公共課教材編寫人員的通知
    2021—2023年公共課相關教材出版、再版及修訂工作。本科以上學歷,一般應具有中級以上職稱;2.從事相關學科的教學、教務工作,對本學科教育、教學有相當的經驗;3.經所在院校同意《愛滋病預防教育讀本》《毒品預防教育讀本》《公民道德教育讀本》歷史:《歷史上的著名工匠》
  • 這位襄陽女作家作品 入選教育部中小學語文教材配套讀本
    日前,我市女作家陳玲創作的《能文能武辛棄疾》一文,被選入教育部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主題閱讀首選讀本《伴悅讀·語文素養核心讀本》八年級上冊。該書由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任編委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劉堂江、楊茂春、周滿生、郭永福等專家擔任副主任,著名語文教育特級教師方圓任主編,聯合全國百餘名教育專家、作家強強聯手打造的學生閱讀精品。該書主要是面向全國各地中學發行,是中學生課外必讀書目之一。
  • 國學教材緣何遭「冷遇」
    國學看似熱熱鬧鬧地走進了中小學,但日前一則消息卻引發了人們對中小學國學教育的反思——臺灣版國學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被內地一些中小學引進後,歷經一年推廣,如今響應者日漸寥寥。原本口碑不錯的教材為何遭遇如此境遇?是教材本身出了問題,還是國學虛「熱」?
  • 周杰倫歌曲進教材 被評讓小學語文教材貼近生活
    可見,對於孩子,不管語文教材,還是其他課本,都不可以拔苗助長,更不能想當然地按照理想主義的道德宣教,去定製所謂合乎主流意識形態的人才。否則,這樣的人才定製,就成了龔自珍筆下的「病梅」,呈現的是畸形病態的「德美」而非全面發展。  一個女童因上國學班遭虐待的事件,固然是個體事件,但也凸顯小學教育功利化的教訓。
  • 英語教材 |《Home School Books》—進美國常春藤名校的標配(小學+初中+高中全套教材)
    :《Home School Books》—(小學+初中+高中全套教材)請注意:1、教材掃描為圖片格式,如果對清晰度有嚴格要求的小夥伴請謹慎獲取。home school books教材。在中國,如果你想培養你的孩子,將來有足夠水平考過美國的大學入學考試,進入美國第一流的大學,那麼就不只是讓他學學新概念英語等那麼簡單了,最好能在父母本人或家庭教師的指導下,利用課外時間認真學習這套教材。
  • 「部編本」教材2019年將全覆蓋 小學生先識字後拼音
    和耳熟能詳的人教版、蘇教版相比,新出的「部編本」教材有哪些變化?低年級有了科學課,孩子們學習能跟得上嗎?交匯點記者對此作了一番了解。 「部編本」教材將在2019年全覆蓋 「部編本」教材究竟從何而來?記者了解到,所謂「部編本」就是由教育部直接組織編寫的教材,除了語文,還有德育和歷史。
  • 統編三科教材已使用一學期,專家:教材核心旨歸是立德樹人
    日前,本報記者就此話題採訪了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德育一體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韓震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韓震(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德育一體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教育具有塑造未來的功能,教材是規範教育的最主要的遵循,因此教材必須體現國家意志。
  • 神獸歸籠,語文教材發下來了嗎?對照目錄給他們選配套讀物吧
    語文教材配套閱讀材料來了!開學了,家中的「小神獸」們「歸籠」了,家長們也暫且能夠鬆一口氣。嶄新的語文教材發下來後,家長們有沒有留意,可以為孩子選幾本課外閱讀的配套材料,讓孩子在課內外都能擴大閱讀面,閱讀到和教材一樣權威水平的讀本?
  • 9月中小學統一換教材!一年級先識字再學拼音!老師家長怎麼辦?
    通知近期,教育部辦公廳下達了《關於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義務教育六三學制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七年級和八年級下(法治教育專冊)統一使用統編教材。語文一年級、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歷史七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五四學制道德與法治、語文一年級統一使用統編教材。
  • 教材編寫專家:編中小學教材比編大學教材難多了
    ……  這些似乎不是問題的問題,卻需要教材編寫專家們認真對待,一一回答。  教材是中小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工具,一直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2017年9月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在全國推行後,社會公眾對教材的關注度更高了。
  • ...外語教材?教師是否該參與教材開發?看看英國、日本教育專家怎麼說
    原標題:什麼才是優秀的外語教材?教師是否該參與教材開發?看看英國、日本教育專家怎麼說  「原本外語教材數量少,學生的選擇也少,現在各類教材在網絡上鋪天蓋地,怎麼選擇這些教材,編一套教材給不同情況的學生使用,成了我們面臨的最新挑戰。」上海外國語大學束定芳教授的一番話,點出了中小學教師對外語教材的困惑。
  • 講堂|章樂: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的整體性解讀
    章樂,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師範大學「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編寫者之一。*本文系作者2018年6月12日於上海師範大學舉辦的上海市新時代學校德育專題培訓會上所作的題為「小學《道德與法治》統編教材的整體性解讀」的報告節選。
  • 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十三五」我國教材「五大體系」建設...
    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對教材建設領導體制進行了新的頂層設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2017年7月,國家教材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國務院分管領導同志任主任,22個中央和國務院部門的負責同志、26位知名專家學者任委員。國家教材委員會在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指導和統籌全國教材工作,加強統一領導和管理。
  • 統編教材審查專家:編中小學教材比編大學教材難多了
    ……這些似乎不是問題的問題,卻需要教材編寫專家們認真對待,一一回答。教材是中小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工具,一直以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2017年9月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在全國推行後,社會公眾對教材的關注度更高了。
  • 教育部組織馬工程專家暢談四中全會精神進法學教材
    原標題:教育部組織馬工程專家暢談四中全會精神進法學教材 17日下午,教育部在京舉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類教材課題組專家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座談會。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顧海良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