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時期,一萬中國人被荷蘭人屠殺,為何乾隆卻罵他們死得活該?

2020-12-16 騰訊網

清朝時期,也是我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時期。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後期,隨著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完成,他們便開始向亞洲進軍,首當其衝的就是中國,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家。當他們踏上中國土地的那一刻,便成為了十惡不赦的惡魔,他們肆意橫行,燒殺搶掠,將很多奇珍異寶洗劫一空。

在清朝前期,因為新航路的開闢,很多西方國家的經濟貿易已經是十分發達。而荷蘭就是在大航海時代最早崛起的國家之一。在明朝末年的時候,他們利用自身的優勢,用武力攻佔了雅加達,後來改名為「巴達維亞」,荷蘭軍隊在這裡建立了東方的殖民貿易中心,他們開始去開墾這片土地。

但是他們剛到雅加達,人口、經濟都非常地缺失,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物資匱乏,不能滿足溫飽問題。勞動是發展的根本動力,要想發展,首先要解決人口問題,就像現在很多地區為了引進優秀的人才,開出非常優厚的條件。那時的荷蘭也是這樣做的,他們想讓本國的一些居民能遷到雅加達來生活,但是荷蘭人民並不買帳,這也是荷蘭人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

終於,他們將眼光放在了勤勞而充滿智慧的中國人身上,他們用了非常優厚的政策吸引中國人來到雅加達定居。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家人的更好生活,很多中國人便前往了雅加達。到了1682年的時候,在雅加達的中國人還是只有三千,但是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中國人的數量日益發展壯大,已經達到了幾萬人,這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中國隊伍的壯大,讓在雅加達的荷蘭軍隊感到十分害怕,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和利益,荷蘭人開始採取措施,從限制中國人遷移開始。到了1727年的時候,荷蘭基本上不讓中國人再遷移到雅加達了,而且到了1736年,他們採取了更加嚴格的措施,如果一個人不能為雅加達做貢獻,那麼他就會被遣返。這當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豈是你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

就這樣,在雅加達的中國人和荷蘭軍隊的矛盾愈演愈烈,失業的中國人也是越來越多,沒有了經濟來源,很多人只能從事偷盜行業,嚴重造成了社會恐慌。那時候很多華人都喜歡穿黑色的衣服,荷蘭人便認為盜賊全是中國人,所以便下了一個非常殘忍的命令:凡是身著黑衣黑褲的人,一律抓捕。

這次事件也是一個導火線,導致中國人與荷蘭軍隊徹底地決裂了,中國人決心反抗,隨時準備揭竿而起,誰知道隊伍中出了內鬼,很快荷蘭軍隊就得到了消息,做好了防備的措施。但是那些準備起義的中國人並不知道,便按原計劃行事,幾乎全軍覆沒,三天的時間,荷蘭人殺了一萬多個中國人,他們當時該有多麼的絕望。

乾隆皇帝在得知自己的百姓在國外被殺之後,他並沒有一絲同情,反而大罵他們活該。隆說,那些華僑「自棄王化,系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異」,「內地違旨不聽召回,甘心久住之輩,在天朝本應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

雖然乾隆也覺得很慘,但他認為那些華僑們是自作孽的,認為他們拋棄了自己的故土,背叛了自己的祖國,而這種人已經算不得是清朝的子民了,所以那些在雅加達的中國人與他無關。對此,你們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荷蘭殖民者屠殺印尼華僑,為何乾隆皇帝卻認為殺得好!
    明末清初為躲避戰爭,大規模沿海居民來到東南亞謀求生路,其中荷蘭人殖民下的印尼是華僑最多的地方。中國人的特點是吃苦耐勞,什麼髒活累活都可以幹。而荷蘭殖民者也正缺勞動力。到18世紀初,在印尼的華僑據估計至少有20萬人。原本是相安無事的,可是隨著華僑的不斷增多,荷蘭殖民者開始憂心忡忡了,他們擔心人數眾多的華僑會對他們的統治造成威脅。
  • 最憋屈的皇子死了,母親是乾隆「試婚」的女人,被乾隆罵死了
    今天故事的主角不是富察皇后,而是乾隆皇帝的另一位夫人,她也姓富察,被稱為哲妃富察。但她和後來的富察皇后貴族出身不同,她們雖然同名同姓,卻不是同一個家族。前者出身望族,飽讀詩書,是大家閨秀。而這個富察家出身低微,雖然歷史上也有宮女成為妃子的先例。但富察氏的祖傳是黃旗衣飾,按照這樣的身世她只能是宮女,這樣的身份要能夠引起乾隆的注意幾乎難上加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 清朝時期,乾隆懲治貪官,為何貪官依舊常在
    導讀:清朝時期,乾隆懲治貪官,為何貪官依舊常在清朝時期,乾隆一心想要捍衛自己的國,他對當時已經叩響中國大門的西方殖民主義者懷有很大的警惕心然而卻總遇到一些貪官,他雖然有心肅貪懲貪,而且相信「惟有嚴加懲創以飾紀綱」必能使貪汙「習一清」,貪官也就可以不存在了。
  • 劉羅鍋四十五歲生日,乾隆說我屬馬,劉羅鍋說了什麼乾隆很高興?
    這兩貨經常有事沒事就喜歡跟乾隆皮一下,而乾隆也喜歡找他們麻煩,在他們身上找樂子,不過這兩人能經常性的化解乾隆出的難題。就比如題主所問的乾隆屬馬,劉羅鍋屬驢這個這個段子,這是當年的熱播劇《宰相劉羅鍋》裡的一個梗,其實他最早是取自一個相聲段子,當然真實性不怎麼可靠,咱們權當一樂,來具體了解一下這個段子。
  • 乾隆時期清朝國力強盛,八旗戰鬥力強悍,為何攻打越南時慘敗收場
    但越南在藩屬國時期並不安定,時常與中原王朝發生戰役。本期開始,小越就給大家連載千年藩屬國時期越南與中原王朝的戰役。本次給大家講講清乾隆時期中越之間的戰爭。乾隆皇帝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在他的統治下,清朝經歷了最後一個輝煌的時期,而他本人也一點都不客氣,聲稱自己是擁有十全武功的人。
  • 康熙和乾隆都在位60餘年且兒子都不少,為何乾隆朝沒有皇子爭位?
    乾隆與康熙雖然都在位長達60多年,但是乾隆朝卻沒有像康熙晚年那樣出現諸子為了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爭鬥,這又是為何呢?下面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而乾隆就不一樣了,他25歲登基繼位,名義上執政60年,實際執政長達63年4個月,他去世時已經89歲,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大一統皇帝。所以乾隆壽命長,死的非常晚,他的兒子基本都被他熬死了,因此到了晚年乾隆實際並沒有剩下太多兒子。
  • 當乾隆徵討準噶爾時,曾經強悍無比的蒙古人為何不堪一擊?
    剽悍的蒙古騎兵可到了乾隆年間,為何一貫強悍的蒙古人忽然不行了呢?因為喇嘛教搞垮了蒙古人!所以,沒有什麼東西是蒙古人需要牽掛的,這就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可是當他們信了喇嘛教以後,他們開始修廟了,修廟可是非常花錢的,一下把他們的積蓄花光了,而且一旦修好了以後,他們東看看,西看看,總覺得可以把它再裝飾得更漂亮一點。
  • 別再說乾隆無用了,侵擾中原3000年的遊牧民族,被乾隆完美解決
    自古以來,我國就常常遭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他們完全是馬背上的民族,憑藉其機動性總是打劫一番就揚長而去。自先秦時期,我國就長期遭受遊牧民族的侵擾,他們居無定所,憑藉極高的機動性打家劫舍,之後揚長而去。要知道,準噶爾在全盛時期連同老幼婦孺加起來,也不超過一百萬人口。但就是這樣令康熙都束手無策的準噶爾,為何會敗在乾隆的手中呢?以戰鬥力而言,康熙皇帝率領的是入關不久的八旗兵,這些人在打仗方面也是一把好手;以謀略而言,「滅鰲拜、平三藩、定臺灣」的康熙,顯然比乾隆更勝一籌。
  • 乾隆拒絕拱手相讓的寶地:蠻夷之地,不要也罷,如今成為了大麻煩
    ,蘭芳的成立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絆腳石,因此蘭芳國肯定是荷蘭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更何況蘭芳境內島上的金礦也讓這些強盜垂涎欲滴。雖然土著居民不堪一擊,但是荷蘭人的實力卻是不容小視,華人們現在可以說是性命堪憂謂,荷蘭人收取的保護費遠遠超出了華人的支付能力,荷蘭人的胃口就像老虎一般。
  • 身為乾隆長子,永璜為何二十多歲就死了?原來是乾隆對他放了狠話
    乾隆十三年,乾隆領後宮妃嬪、文武百官南巡,謁孔廟、登泰山、遊趵突泉。同年三月十一日,途徑德州之時,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病死於船上,年僅37歲。永璜以皇長子身份在通州迎喪,因仇恨所以顯得漫不經心,沒有絲毫憂傷之情,被乾隆怒斥其不忠不孝。期間,縱容有如懿替他求情,說他只是為乾隆身體著想,並非是有心不孝,可乾隆依舊震怒,大怒道:「這無心都這樣了,要是有心的話,豈不是要弒君弒父」。
  • 甄嬛的養子乾隆,在歷史上乾隆和「甄嬛」的母子關係怎樣呢?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而他的出生也一直是眾說紛紜,就像《甄嬛傳》裡的甄嬛就是乾隆的養母而不是親生母親,雖然電視劇的真實性值得懷疑,畢章是無風不起浪吧。但是歷史上甄嬛和乾隆的母子關係卻是值得後人稱頌。
  • 乾隆的皇后為何葬進了康熙皇貴妃的地宮?乾隆:生不同衾死不同穴
    關於乾隆皇帝的三位皇后,最為出名的應該是他的原配皇后富察氏。孝賢純皇后富察氏病逝以後,乾隆悲傷不已,還專門寫了《述悲賦》抒發自己的悲傷思念之情。大體意思就是富察氏死了,他覺得非常傷心,三宮六院對他來說如同虛設,沒有絲毫感情!
  • 弘瞻重病久治不愈,乾隆親往探視前腳剛走,弘瞻哀嘆:我可以死了
    這表面上是罵太監,實際上是罵太后幹政。太后作為雍正宮鬥中的勝利者,這話自然一聽就明,從此,再也不敢幹涉任何前朝的事情。表面兄友弟恭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個兒子,繼位時只剩下兩個弟弟——老五弘晝和老六弘瞻。乾隆與弘晝同一年出生,從小一起長大,感情非常好,弘晝對這個親哥哥也很難有懼怕心理,繼位後,對乾隆也是經常沒大沒小,甚至還經常耍耍弟弟的脾氣。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不過奈何命薄,在乾隆繼位十三年後便撒手人寰,這讓乾隆異常悲痛,下令全國上下為富察氏舉行喪禮三年。乾隆有多想念這位皇后呢?在富察氏去世之後乾隆作了很多思念富察氏的詩,並且因為富察氏是在濟南病逝的,所以乾隆在之後下江南的途中便都是繞過濟南。
  • 乾隆盛世,真的是盛世嗎?來看看英國人筆下的乾隆盛世是怎樣的?
    因為雍正統治時間短,所以統治康幹盛世的不是他,尤其是乾隆,留下了很多關於自己的詩詞。在歷史上,他為長命皇帝製造了一個特殊的「乾隆盛世」。但近年來,相關的歷史諮詢越來越多,揭開了乾隆盛世的真面目。盛世真的出現在乾隆時期嗎?為什麼乾隆以後清朝的衰落越來越勢不可擋?第一,乾隆的鼎盛時期。
  • 乾隆為何把嘉慶確定為接班人
    清朝初期能出現四海臣服、國威振奮的強盛局面,能夠出現長達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執政者們個個都具備匡扶社稷、治國安邦的傑出才幹外,還在於他們都選擇了優秀的繼任者。乾隆皇帝乾隆一生有17個兒子,嘉慶皇帝永琰排行第十五。
  • 既是清官又是酷吏的田文鏡為何會在死後墳墓被乾隆推平?
    李衛雖然也是堅決執行雍正的新政,但是李衛知道體恤民間疾苦,同時李衛也是為官非常清正廉潔,而且還勇於擔當責任,能為民做主,所以李衛主政江南時期深得江南百姓擁護,被百姓稱之為「李青天」,官聲口碑遠勝于田文鏡。
  • 乾隆刁難劉羅鍋:為何彌勒佛對我笑?劉羅鍋的回答讓乾隆龍顏大悅
    死後來到了陰曹地府,把牛頭馬面都拍得舒舒服服。閻王爺知道後,準備把他打入大牢去受刑,可誰知這個書生趕忙跪倒對閻王說:「請閻王爺您息怒,並非小的我願意拍馬屁,而是這世間之人都愛聽阿諛奉承的話,如果他們都和您一樣鐵面無私、嚴肅公正,我拍馬屁自然也就沒人聽了。」閻王聽後之後特別高興,大筆一揮給他加了十年的陽壽,送返人間。
  • 乾隆為去世皇后辦喪事,為何葬禮當天,眾多大臣腦袋搬家?
    乾隆皇帝是位專情的人,特別是在對待自己的皇后,孝賢純皇后時可謂是夫妻情深。從各方面看乾隆對這位皇后都是情深意切,可是這位受帝王寵愛的皇后卻命運多舛,活得並不久。就在這位皇后去世的葬禮上,乾隆皇帝可能是因痛失愛妻而變得有些恐怖。
  • 乾隆時期瓷印的鑑定與價值體現
    由於時代不同,他們的風格也不盡相同。比如姜人勝古秀生,黃奕勝秋瑾,陳宇忠勝工作,陳洪壽勝朝氣,趙志晨勝聰明。八大流派以其古老的文風和濃鬱的氣息,為後世的印度研究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都不愧為偉大的家風。正宗的印度學幾乎沒有什么正宗的產品可以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尤其是丁敬、蔣仁等浙江學派創始人的作品更是罕見。因此,它們取得了不同的市場表現。清代景德鎮官窯多以皇帝年號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