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有機食品」造假追蹤

2020-12-24 中國法院網

2011-10-31 15:13:42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潘林青 吳小康 魏聖曜

山東省肥城市邊院鎮濟河堂村有機菜園裡,一位農民在向記者展示用於防治害蟲的黃板和性誘劑誘蟲等生物技術工具。新華記者郭緒雷攝

  有機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機豬肉每公斤160元、有機雜糧每盒(268克)268元……近年來,一些食品包裝上紛紛標註「有機」二字,並標榜「高質高價」。這些有機食品貨真價實嗎?

  「新華視點」記者近期深入山東、廣西等地,追蹤一些有機食品產業鏈發現,隨意標註「有機」、花錢購買認證、張貼假冒認證等現象屢見不鮮。一些售價不菲的有機食品,只是披著「有機」外衣的大路貨,亟待整治。

    超市銷售:有機食品「李鬼」多

  記者近日在山東、廣西多家超市中,隨機問20餘名消費者「什麼是有機食品」,回答「五花八門」:「包裝上有『有機』二字」「標價比普通食品貴很多」「口感好、有營養、無汙染」……由於認知模糊,一般消費者很難判斷有機食品的真假。

  在濟南市銀座超市馬鞍山人防店中,一款「農聖莊園」牌扁芸豆包裝上原本沒有「有機」字樣,但在超市價籤上,這款扁芸豆的商品名稱卻變成了「農聖莊園有機扁芸豆」。

  除了「有機」二字隨意貼,還有的食品包裝上只貼了「有機產品認證標誌」,但沒有認證機構的標識。

  記者在南寧市青秀區「利客隆」超市發現,「德偉有機八寶米」的包裝上稱產品「按國際有機食品通行標準生產」「無化學農藥」「無化學肥料」「無化學添加劑」「無人造色素」「無轉基因產品」,並貼了「有機認證」「有機食品」標誌,但卻沒有認證單位。

  我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規定,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單位或個人,應當標註認證機構的標識或機構名稱。

  不僅如此,還有的「有機食品」認證已過期或撤銷。山東多家超市中均有銷售的「山東榮豐食用菌有限公司」生產的多種有機食用菌,外包裝上有機產品認證標誌、認證機構名稱標註齊全,並且標明有機認證證書編號。但記者據此上「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查詢發現,證書截止日期顯示「2010-05-19」,證書狀態顯示「撤銷」。

  在廣西,針對一些超市銷售的「有機雜糧」「兒童有機胡蘿蔔面」等食品,記者查詢其認證碼時,要麼顯示「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記錄」,要麼顯示已撤銷或已過期。

  認證環節:幾萬元叫賣「有機」證書

  根據超市提供的信息,記者聯繫上一位常年在北京、山東、廣西等地做「有機食品」收購、加工、包裝的經紀人劉剛。他表示,有機食品行業之亂,關鍵是認證環節隨意性大。

  「像中綠華夏、南京國環等知名認證機構還可以,但對不少認證機構來說,你只要花兩三萬塊錢,基本就能拿下有機食品認證。」劉剛透露,交了錢,一些認證機構或中介公司會派專人幫助「搞定」申請、文件審核、實地檢查等認證全流程。

  不僅如此,因受利益驅動,有些認證機構甚至主動找加工企業花錢買有機食品認證。

  山東壽光市硯祥有機蔬菜公司就曾被「遊說」。這家公司總經理張硯祥坦言:「我們公司的多個蔬菜品種通過中綠華夏有機認證後,不少認證機構就主動打電話給我,說只要交錢,最多一個月就能把沒通過認證的菜品也認證了。這不是亂套了嗎?」

  根據劉剛提供的線索,記者聯繫到上海一家包裝印刷公司。在電話中,對方直言,可根據客戶要求印製「有機認證」「綠色認證」等各種標籤,也可以將「有機認證」直接印刷到包裝盒上,根據包裝材質不同單個費用從幾毛錢至幾百元不等。

  因為認證環節不規範,導致「有機食品」滿天飛,行業誠信度下降。劉剛說:「有的企業收購普通食品後,經過簡單加工包裝後,乾脆直接貼上假冒有機認證標識,這樣做獲利往往翻番,個別品種甚至超過500%。」

  針對認證中出現的問題,記者聯繫到負有監管責任的國家認監委。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按照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國家認監委應組織地方認證監管機構對有機產品認證,但目前有機食品監管體制還不完善,僅靠認監委一個部門很難進行「全覆蓋監管」。

  山東省農科院農產品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曉燕表示,目前我國有機食品認證資質審查不嚴,特別是一些中介公司也在承攬認證業務,擾亂了有機食品認證管理體系,應當引起重視。

  生產監管:不靠「標準」靠「自律」

  按照國際標準,有機食品來自嚴格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那麼有機食品究竟是怎樣生產的?記者為此走訪了山東、廣西多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

  山東肥城市已種植有機菜十多年,目前已發展到17.8萬畝,在業內有「全國有機蔬菜第一縣」稱謂。該市邊院鎮濟河堂村農民朱慶國說,有機蔬菜是「金字招牌」,當地不少農民靠它發了財,因此大家自覺維護這塊牌子。在有機菜園裡,肥料用的是農家肥,防治害蟲用的是防蟲燈等生物手段,平時有專人巡邏,外人不準進入。

  「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要高出普通食品許多。」 廣西八桂田園生產部負責人韋志林說,以有機菜心為例,種植一畝菜心所需的肥料、人工、防蟲設施、認證管理費等大約為7000元,因此每公斤有機菜心的生產成本約為14元,是普通菜心的幾倍。

  正因有機食品生產成本高,一些生產者出於利益計算,很難嚴格按標準生產。在山東、廣西一些有機蔬菜生產基地,個別農民坦承「為了增產,使用過違規的化肥、農藥」,也有農民坦言「儘管有生產標準,但實際操作就靠自律,誰來監管?」。

  「有機食品全程監管存在交叉或空擋。」山東肥城市農業局副局長趙勝文等人表示,農業部門管生產,認監委管認證,工商部門管流通,衛生部門管餐桌,哪個部門都說得上話,但哪個部門也不是完全說了算。「哪怕只有一個部門監管缺位,也無法管好有機食品。」

  「九龍治水」搞不好有機食品,全程監管需要管理創新。趙曉燕等專家表示,當務之急是專項整治認證領域之亂,同時重拳打擊假冒有機食品,將違規經營者逐出市場。

相關焦點

  • 「有機食品」認證標誌質量達標任重道遠
    新華社「新華視點」專欄10月31日播發《高價「有機食品」造假追蹤》一稿,反映一些地方隨意標註「有機」標誌、花錢購買「有機」認證等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連日來,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針對「有機食品」質量認證等問題,採訪了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專家以及有關企業人士。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
  • 部分有機食品被指高價卻不有機 遭質疑認證作假
    來源:勞動午報  部分有機食品被指高價卻不有機  專家指出:有機食品並非更營養  有機大米每公斤22元、有機黑豬肉每公斤148元、有機韭菜348克賣然而,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部分有機食品高價卻不有機。記者11月2日和3日連續兩天在幾家超市調查發現,有機食品少人問津,消費者對有機認證也心存疑慮。  有機食品  價格普遍較高  雖然,有機蔬菜打著「更健康,更放心」的標籤,但是部分超市有機蔬菜專櫃前仍顯冷清。
  • 有機食品認證標誌含金量有多高?
    >有機食品認證標誌含金量有多高?  有機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機豬肉每公斤160元、有機雜糧每盒(268克)268元……近年來,一些食品包裝上紛紛標註「有機」二字,並標榜「高質高價」。但這些有機產品並非是真材實料的,「有機」的商標是隨意標註上去的,只需要付出一定的認證費用。  突然很慶幸自己並不愛這「有機」二字,但凡超出心目中該食品的價格就自動OUT掉。但是這些普通食品經過簡單加工包裝後,直接貼上假冒有機認證標誌就能輕鬆在市面上流通;我們不禁要問,這認證標誌的含金量到底多高?
  • 天天聽別人說有機食品,有機食品好在哪裡?
    有機奶粉、有機米粉、有機零食……嬰幼兒食品市場上飄著一股濃濃的「有機」味,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與營養價值,商家朋友們也推出許多有機食品,可有機到底是什麼意思?市場上所謂的有機產品真的就是有機的嗎?作為冷靜的消費者,既要認清市場上的真假有機食品,也要明白有機食品的含義哦。
  • 市民反映有人高價回收空奶粉罐 可能用於造假
    消費者希望空罐可以抵扣奶粉錢,這樣可以避免不法回收商的出現 劉皓傑 攝「過去沒人要的奶粉罐,現在居然有人肯出10元錢收購,是不是有黑心商家收去用來造假?「有些小販高價收購某一品牌的油漆罐,然後賣給裝修隊灌入劣質油漆後給客戶用。如果有人高價收購奶粉罐,可能用意是一樣的。 」林先生猜測道。在羅城路一家廢品收購站,記者詢問了多名流動小販,大多數人表示不收空奶粉罐,因為收購站不要這些東西。但其中一名丁姓小販說:「兩三個月前曾有人問我有沒有空奶粉罐,他願意定期來收。
  • 尖山農場有機大豆成"金豆子"拍出93元每斤高價
    種的好賣的更好尖山農場有機大豆成「金豆子」拍出93元每斤高價東北網9月29日訊(記者 侯巍 編輯 王豔)金秋沃野,大豆搖鈴,9月29日,喜迎大豆第一鐮的秋收時節,黑龍江省九三農墾尖山糧貿有限公司在尖山農業科技館舉行北大荒九三大豆金秋競拍儀式。
  • 在德國,有機食品比保健品更受青睞!
    而老年人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就很容易輕信推銷,願意花高價購買,最終導致被騙。但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各大網購平臺的保健品銷量大增。例如京東,今年第一季度的營養保健品類銷量增速明顯。1-3月,國內自營的益生菌品類成交額增長超過200%,進口自營抗氧化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200倍。
  • 厲害了,這家公司的有機茶獲歐盟和中國有機食品「雙重認證」
    日前,記者從海南橡膠獲悉,其旗下海南天然茶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然茶葉公司」)有機茶產品,獲得了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和中國有機食品認證「雙重認證」。這意味著,該公司的有機茶產品達到歐盟27國及世界大多數國家的進口準入標準。
  • 蔬菜水果亂貼「有機」標籤,有機食品信任危機如何化解?
    提到「有機食品」,很多人是又愛又恨。愛它,是出於健康和環保的考慮;恨它,是因為市面上打著「有機」旗號的食品有可能是假有機,一不小心就會掉進花高價買假貨的大坑裡,並且這樣的事情還不少。早在2018年,央視《焦點訪談》欄目就通過播出《有機蔬菜有玄機》這則報導,曝光了北京某個超市將有機和非有機蔬菜混合售賣的行為。
  • 橄欖油,世界最大食品造假行業!央視曝光,造假商:不出人命沒事
    但不幸的是,隨著市場需求一路攀升, 這個市場值已超166億美元的巨大產業, 如今已淪為 世界最大的食品造假行業
  • 日本奶粉空罐被十元高價回收 或用於造假
    當普通廢物回收只值一兩毛錢的奶粉空罐卻可以賣到10元的高價?有消費者就質疑,是不是有不法分子利用空罐進行造假。而業內人士也表示,不排除這個可能,畢竟回收價格高得令人匪夷所思。高價回收知名品牌奶粉罐最近,在網上的一些媽媽論壇上,出現不少回收知名奶粉空罐的消息。
  • 網上高價回收奶粉罐
    可能用於造假,建議市民將空罐損毀後丟棄    懷化新聞網訊:近日,一些網站稱「高價收購空奶粉罐」,隨後記者從懷化城區多家奶粉經銷商處了解到,廠家近期並沒有回收空奶粉罐的活動。
  • 橄欖油,世界最大食品造假行業!曝光黑作坊內幕,造假商:吃不出人命...
    但不幸的是,隨著市場需求一路攀升,這個市場值已超166億美元的巨大產業,如今已淪為世界最大的食品造假行業!01橄欖油,世界最大的食品造假行業!早在2013年,歐盟就將橄欖油列為十大最易造假食品之首!美國CBS電視臺《60 Minutes》 節目曾報導,美國市面上75%-80%的特級初榨橄欖油都是假的。
  • 有機食品、普通食品傻傻分不清?了解這些標準讓你瞬間明白
    隨著生活質量越來越高綠色有機產品也逐漸進入大眾視野關注有機,綠色天然商場超市生鮮區裡貼著「有機」標籤的產品價格往往比一般產品高出不少有機產品究竟貴在哪裡?它和綠色食品有什麼區別呢?三是生產者在有機產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跟蹤審查體系和完整的生產、銷售檔案記錄。四是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產品認證機構認證審查。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什麼不同?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均是按照特定標準生產的,經過權威機構認證的產品。
  • 新聞觀察:關於有機食品 多了解才最重要
    新聞觀察:關於有機食品 多了解才最重要   「有機食品」名不副實現象多  食品安全是頭等大事,有機食品應運而生而受到追捧,不過很多人對於有機食品是缺乏了解的。於是一些商家利用這一點,把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與有機食品混在一起銷售。
  • 網友曝有人高價回收空洋奶粉罐 不排除有造假可能
    不過,以後可要小心了:網上有消息稱,有人高價回收空的洋奶粉罐,不排除有不法分子造假的可能。「過去沒人要的奶粉罐,現在居然有人肯出10元錢收購,是不是有黑心商家收去用來造假?」這是記者日前在某母嬰論壇上發現的一則帖子,發帖人「瑤媽要減肥」稱,前幾天,有人專門到她婆婆居住的小區內收購空的奶粉罐,且只要進口的洋奶粉罐,國產奶粉的空罐子不收購。
  • 有機食品的「有機」是什麼意思?「有機」就一定健康嗎?
    許多人都認為選擇有機食品更天然、更健康,甚至……更道德。可是,所謂的有機食品究竟是什麼意思?鹿角網覺得,可能很少有人說的明白。事實上,全球對有機食品的定義缺乏共識,不同的國家對有機食品的定義有不同的規則和框架。最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有機食品都是「完全」有機的。例如,在加拿大,如果標籤上寫著「有機」,它就含有大約90-95%的有機成分。
  • 劉森淼:有機奶粉市場做不大是因為低質高價 君樂寶優萃有機奶粉2年...
    今天,被業界稱為行業「攪局者」「破局者」的君樂寶又以「顛覆者」的身份突破有機奶粉市場,伴隨著首款採用全產業鏈自有牧場鮮奶和適度水解蛋白&雙益生菌的優萃有機奶粉的正式上市,君樂寶未來的目標就是要顛覆有機奶粉的格局,成為國內有機奶粉的領先者。
  • 爭做有機食品行業領頭羊——智利有機食品品牌AMA TIME愛瑪時代
    >爭做有機食品行業領頭羊——智利有機食品品牌AMA TIME愛瑪時代2020-11-27 14:56:17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智利有機食品品牌AMA TIME愛瑪時代成立於 2013 年,是天然有機果蔬泥和有機果蔬汁的綜合製造商。
  • 為什麼茅臺酒等醬香酒是有機食品?
    看到茅臺酒的包裝上有「中國有機產品」的圖標,很多酒友都會好奇地問我:茅臺酒屬於有機食品嗎?是的,不要懷疑,茅臺酒等醬香酒確實是屬於有機食品。今天小六就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為什麼茅臺酒等醬香酒是有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