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炳剛|盤番芋

2021-02-21 心語

作者:施炳剛  上海市崇明人,微信暱稱「餅乾」,出生於浜北大隊射角施宅,曾就讀於馬橋小學、浜鎮小學、大同中學。現在市區工作。©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想必,盤番芋這樣的小事,很多生活在農村尤其是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或多或少地都經歷過。(番芋即紅薯,盤番芋是我們鄉下的土話,就是在已挖淨番芋的地裡,再翻挖一次。)那時候,物質生活匱乏,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的集體經濟,無論農田裡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到了收成的季節,務必要做到顆粒歸倉,決不能有絲毫的浪費。而類似像番芋、長生果(花生)這種生長在土裡的果實,翻挖的時候,百密一疏,難免會有遺漏,這就給我們農村孩子提供了「施展拳腳」,獲取額外收入的陣地。我居住的村子是個大宅,中間一條南北走向的泯溝把它分隔成東宅和西宅,共有兩個生產隊的社員。宅上正值學齡前後差不多年歲的小孩子更是有許多,所以一到隊裡番芋成熟開始集中翻挖的時候,總會吸引很多小孩甚至也有大人前去盤番芋。當時生產隊大田都以種植水稻、大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以滿足隊裡社員生活的基本口糧以及上交公糧,只有在一些雜邊田或者河岸地種植番芋等輔助作物。番芋,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衡量,是個好東西,據說還是抗癌第一食品呢!但在那會兒,只是為了補充糧食不足的矛盾,像煠番芋、番芋湯、番芋玉米粞粥、番芋麥粥,會時不時地充當主食,光顧餐桌。若偶爾來一次番芋白米粥,那是相當奢侈了,必定會多來一碗,吃得個精光。番芋藤又是餵豬上好的青飼料,那時,幾乎每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養豬場,豬養大了出售給供銷社,增加隊裡的收入,養豬產生的豬糞還是不可多得的有機肥料。一般到了秋冬季節,幾潮霜凍過後,番芋成熟藤蔓開始枯黃,隊裡就會安排女社員去挖番芋。看著地裡一堆堆挖好的番芋被裝進麻袋搬到路邊勞動車上,準備運回倉庫時,我們這些在一旁守候多時的「蝦兵蟹將」,會迅速搶佔有利地形,開始埋頭盤番芋。一陣功夫下來,總有不小的收穫與驚喜。番芋是一種非常容易種植和生長的植物。剛開始,從蓋有塑料薄膜棚的番芋秧塘裡,剪上二三寸長短的秧苗,移栽到田裡澆上幾普水就能成活,等這些藤蔓長長長密了,又可以莂下半尺左右一段段番芋藤,能大面積地種植。我清楚地記得,最早隊裡種植的番芋都是紅皮白心,藤蔓長勢茂盛,葉子顯深綠色,後來引進種植了紅心番芋,藤蔓相對稀疏一些,且葉子綠裡透點黃色,有些還呈紫紅色。紅皮白心的番芋,煮熟了比較幹香但缺少甜度,而紅心番芋正好相反,又甜又軟口感好,無論生吃熟食,都深受大人和孩子們的喜愛。在鄉下,我們這些學齡前後的農家孩子,每天有個重要任務就是挑羊草,要給家裡養羊餵豬。而在我們的記憶裡,那時候田邊地頭的羊草又是特別地稀少,所以到了隊裡番芋漲勢茂盛的時候,小夥伴們為完成任務會動起歪腦筋,順手牽羊,偷偷割一些番芋藤充當羊草,裝入羊草籃底下湊數。有時結伴挑羊草時,發現路邊番芋藤下面,有隆起甚至有裂開的泥土,知道下面肯定有一隻或者幾隻已經長大的番芋,大家經不住誘惑,會偷偷用小尖挖開泥土,刨出番芋,隨便用刀口削幾下或者去泯溝邊用水洗洗,就吃了起來,回憶那味道完全不亞於現在的生梨蘋果。當然,這些勾當只能偶爾為之不能常幹,無論給隊裡社員發現或者被家裡大人知道了,都少不了一頓教訓,輕的呵責拎耳朵,重的屁股上挨一陣拳腳。還好,我從小膽子就小,不敢做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所以一直討大人和隊裡老農們的歡喜。最多給他們充當望望風的角色,也能分到一點果實,共享大家的快樂。要說盤番芋不光是個體力活,還需要動點腦筋找點竅門的。記得當初隊裡被安排進了一個女知青,我至今都能清晰地記住了她的名字叫茅勝利,因為隊裡沒有集體的房子給她居住,無兒無女的隊長兆祥好公就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家裡住。學農時,我媽被指派當她的師傅。我媽有了這個徒弟後,不光熱心地輔導她如何熟悉農活的基本要領,掌握農具的使用方法,還在生活上給予了不少照顧,經常性地會讓我端著燒好的一些農家菜如一碗豬油渣炒青菜、幾隻剛出鍋的白煠芋艿或番芋,送到她的宿舍去。知青是一個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從市區來到農村廣寬天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被鄉下人普遍喊作「阿汙卵」的知青朋友,雖慢慢掌握了一些勞動技能,但與老農相比,還是差的很遠。所以我會瞄準機會,搶先在她挖完的地裡去盤番芋。倒不是和她熟悉,故意給我留下番芋,實質是她畢竟不諳農事,遺漏就多。專找「阿汙卵」,肯定有「好處」,這就是竅門之一。另外就是挑長得單薄體力弱小的人,由於她們力氣小,挖不深翻不透,尤其是一些長得較深的番芋,或有整隻或有半隻被留在下面,你順著她們的路線盤番芋,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再有,我還喜歡在地的邊緣或者靠近路邊的番芋田裡盤番芋,因為常有一些番芋會越界,串長到不太被人發現的地底下。記得一次本身只剩一條狹窄的埂岸,由於番芋和一些番芋根須長到了埂岸裡面,為了悉數獲取,結果整條埂岸被我挖得狗啃似的不成樣子,被隊長批評,沒辦法,只好回家請求母親幫忙,過去重新撈好一條埂岸才算完事。盤番芋,最開心的莫過於盤到大番芋了,即使是半隻或只有小半隻,也會如獲珠寶。當然也有懊惱的時候,就是明明被發現了一隻大番芋,由於自己釘耙下去時,手裡掌握不好方向,剛好把番芋扎壞了,哎,那就太可惜了!其實,盤番芋收穫的大部分都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小番芋,甚至還有很多都沒長成番芋狀的只能算作根須的番芋筋,但沒關係,人能吃的留下,不能吃的都可以餵豬,絲毫不會有半點的浪費。朋友,你有過盤番芋的經歷嗎?鄉下還有盤長生果呢,那可都是我們兒時美好的記憶啊!心語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發布,任何媒體及個人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授權,並在轉載時標明出處及作者,謝謝合作。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歡迎關注陸安心的私媒體「心語」。(微信號:anxin20141124)也可掃描上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感謝您的支持!

Copyright © 2014-2020 心語文化

相關焦點

  • 鄉村美食之檳榔芋,史上最全的檳榔芋做法,廚娘值得收藏~
    檳榔芋秋收無非是一個忙碌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之收在於秋,但在美食的大陸上,有一種美食是冬季才收,那就是檳榔芋,習慣了城市的人來人往,有時候一道小菜,都讓自己想起了家鄉的味道,檳榔芋是澱粉含量頗高的優質蔬菜,肉質細膩,具有特殊的風味,且營養豐富,食之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咳之藥效。
  • 施炳剛|牙齒趣談
    作者:施炳剛 上海市崇明人,微信暱稱「餅乾」,出生於浜北大隊射角施宅,曾就讀於馬橋小學、浜鎮小學、大同中學。現在市區工作。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前幾天,我的又一顆牙齒不幸光榮負傷了。這是近幾年裡,屬於被意外損傷的第三顆。
  • 炒芋梗時,千萬不要直接下油鍋,多加一步,芋梗可口又下飯
    前段時間我和老公回老家的時候,我媽媽炒了一盤芋梗,簡直太開胃下飯了,一盤芋梗基本上都讓我自己吃空了!如果你也遇到這幾個問題的話,那是你步驟做錯了,掌握好步驟,做出來的芋梗可口又下飯,比各種的涼拌菜還解膩!炒芋梗的時候,千萬不要放很多食材,放多了也會影響口感的!炒芋梗時,千萬不要直接下油鍋,多加一步,芋梗可口又下飯,好了不多說了,下面我就把它的做法分享一下,喜歡吃芋梗的朋友們,抓緊看一下我的步驟吧!香味撲鼻的一道家常菜,味道超級棒,簡單4步就上桌,可口又下飯!
  • 家鄉粉芋
    江良熱 路過學校前面的坡道,發現這裡竟然生長著幾叢蕉芋,我如見到老朋友一般欣喜!對蕉芋,我是很熟悉的,在家鄉屏南,蕉芋被稱為「洋芋」或是「粉芋」,我們村家家都有種,是大家都很喜愛的一種植物。 蕉芋的葉有紫色的斜紋,葉子的邊緣也是紫色的,形狀有點兒像芭蕉葉,只是沒有芭蕉葉那麼大那麼長。
  • 檳榔芋和香芋有何不同,檳榔芋的營養價值
    檳榔芋檳榔芋與香芋有什麼不同?香芋與檳榔芋都是同種芋。一般來說,香芋多是廣西一帶的叫法除了稱之為香芋之外,也叫荔浦芋。因為其內部呈現檳榔紋,故而又叫做檳榔芋。檳榔芋主產於廣西荔浦縣、平樂、恭城、湖南江永和福建的閩南地等地區。除了直接食用之外,檳榔芋還是很多芋頭類小吃的原料,比如福建的芋泥,芋包等。
  • 「祁東四寶」•檳榔芋
    檳榔芋屬薯芋科作物,形似橢圓,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名「檳榔芋」。祁東檳榔芋個大肉白,白肉上布滿細小紅筋,粉多細膩、香味濃鬱,含澱粉率高。口感具有「香、粉、糯、軟」四大特點,有豆的清香,久煮不糊,入口清香味甘、粉而不膩、口感鬆軟,具有獨特的品質和地域特色。 祁東縣種植檳榔芋已有上千年歷史,也是祁東「三絕」之一。
  • 肉鬆小貝(紫薯芋泥餡)怎麼做?配方+做法
    它的口感特點是蛋糕體鬆軟,豐富的紫薯芋泥餡,酸甜的沙拉醬和香脆細膩的海苔肉鬆,鹹香甜美的味道,一口下去滿嘴幸福感,很適合早餐和下午茶。▌食材清單▌烹飪步驟步驟1將雞蛋蛋白、蛋黃分離,蛋黃放在大碗裡,加入玉米油牛奶,攪拌均勻。
  • 芋·羹--武義新聞網
    芋,俗稱毛芋,宜生長於粘性土壤,喜溼而向陽之地,怕旱。武義雨量充沛,土肥人勤,種芋產量頗高,又易於貯藏,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上一些。    芋種類多,有紅花芋、黃芋、紫芋、綿芋等等。芋有芋頭和芋艿(俗稱芋子)之分。芋頭用菜滷加工熟後,切片曬乾,製成色淡黃或淺紅的芋頭幹。凡品嘗過這色香味俱佳的芋頭幹之人,莫不交口稱讚。
  • 陳芋米長的像誰?陳芋米微博疑曝戀情,經紀人這樣回應
    陳芋米,原名陳曉蘋,近日出演《喜歡你時風好甜》備受關注,出道3年2017年開始走紅,有不少人都說陳芋米長的像李沁,陳芋米與李沁確實有點像,那麼陳芋米和李沁是什麼關係呢?陳芋米有男友嗎?陳芋米微博疑曝戀情經紀人這樣回應,一起去看看吧。
  • 農村自然生長,晾曬的芋梗幹,酸爽的芋梗酸,你們吃過嗎?
    植物芋有多個品種,有些是種植後,採收埋在地下的芋頭。其中有一個品種,芋梗是綠色中帶有點白色,人們只採收芋梗,用來晾曬芋梗幹,或者醃製芋梗酸。在家鄉廣東,有許多村民種有白芋苗,通常,在一顆芋苗長有5一6條芋梗時,會將靠近根部的3一4條芋梗割下來,去掉葉片。
  • 做芋餃有訣竅,記住這4點,芋餃口感軟糯滑溜,好吃又筋道
    做芋餃有訣竅,記住這4點,芋餃口感軟糯滑溜,好吃又筋道!芋餃是用芋頭做餃子皮,包上肉餡,可蒸可煮。芋餃是廣東、浙江、福建等地的特色小吃。北方人過年吃水餃,這些地方的人過年吃芋餃,而且在許多地方芋餃還是宴席上必備的一道食物,可見芋餃在這些地方是非常隆重的一種食物。
  • 一口一個的迷你紫芋泡芙教程來啦!滿滿餡料一口爆漿 入口秒圈粉
    一口一個的迷你紫芋泡芙教程來啦!滿滿餡料一口爆漿 入口秒圈粉時間:2020-05-06 14:34   來源:艾食尚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口一個的迷你紫芋泡芙教程來啦!滿滿餡料一口爆漿 入口秒圈粉 芋頭搗成泥,綿密又香甜。
  • 食在揭西 芋糖玻璃肉:肥潤醇香入心甜
    而白豬肉加白糖漿,卻有著一種完美的結合,嘗起來肥而不膩,醇香誘人,那就是著名潮汕菜餚——芋糖玻璃肉。芋糖玻璃肉歷史悠久,風味獨特,是潮汕傳統喜宴最為豐盛的「二十四道菜」其中的必備佳餚。  芋糖玻璃肉作為潮汕傳統佳餚,獨特的風味吸引了許多人的味蕾。  說起潮汕傳統佳餚芋糖玻璃肉,居住在市區的許多年輕人都未聽過更未曾嘗過。這道傳統佳餚,因其製作複雜講究逐漸退出現代餐宴的舞臺。
  • 廣式芋絲糕家常做法,記住一個小竅門,外焦裡嫩,早餐吃正合適
    ,外焦裡嫩超好吃,我家一周做3次,雷打不動芋頭是我們餐桌上非常重要的一種食材,它不僅是蔬菜,還是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芋頭的烹飪方法比較多樣,即可當作主料烹飪,做配菜亦能發揮其優勢,拔絲芋頭、芋頭蒸排骨、芋頭扣肉等等都是非常經典的菜餚,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芋頭做法,是一道很有名的廣式早茶茶點,將芋頭擦成絲,上鍋蒸熟後,再經過一系列的烹飪工序製作而成,它便是「廣式芋絲糕
  • 風靡重慶的美食——芋兒雞,雞肉鮮香細膩,芋頭軟糯誘人,別錯過
    提起芋兒雞,大家應該都不會感覺陌生,這是一款很搶手的重慶美食,知名度極高,而且口味優秀,徵服了許多吃貨的嘴與胃。這道菜是一眼看上去就很有食慾那種,吃起來更是過癮,滿滿的重慶味,令人沉迷其中。很多地方也都有和芋兒雞相似的餐品,但唯有重慶芋兒雞給人留下印象最深,雞肉鮮香細膩,芋魚頭軟糯誘人,那真的是讓人越吃越愛,剩下的湯汁用來拌飯也是一絕,整道菜一點都不會浪費,特別的實在,也特別的下飯。
  • 不用麵包機就能做的麻薯芋泥蜜豆麵包,真的很好吃!
    不用麵包機就能做的麻薯芋泥蜜豆麵包,真的很好吃。麻薯芋泥蜜豆麵包【所需食材】高筋麵粉120g,麵粉25g,牛奶70g,糖25g,全蛋液20g,酵母粉2g,黃油10g。麻薯、芋泥和蜜豆適量。麻薯和芋泥我是自己做的,蜜豆是買的。在之前的文章裡我寫過麻薯的做法,如果你們不會做可以參考一下。
  • 家庭生活作文——包芋餃
    芋餃是我們家鄉——東遊享譽閩北的特色食品,它一直是我們家的最愛,但由於前幾時芋子沒成熟,我們家已經好久沒做芋餃吃了。今天,媽媽上街看到芋子已經上市,便迫不及待地買來芋子和地瓜粉,準備晚上包芋餃吃,一想到我要跟久違的芋餃見面了,我就忍不住直咽口水。
  • 芋兒雞這麼做雞肉嫩滑,芋頭軟糯,比王俊凱做得還好吃
    芋兒雞是川渝地區的名菜,以新鮮雞肉、芋頭和辣椒為主要原料,加上其它輔料,爆炒後紅燒燉煮,超香超好吃。 芋兒雞是道名副其實的下飯菜,雞肉口感細嫩香滑,雖然放了辣椒,但有了芋艿的調和,辣而不燥,滋味無窮。
  • 名字帶有「番」和「胡」的全都是!
    前者的名字通常都帶有一個「胡」字,後者則通常都帶有一個「番」字。但請記住,也不可絕對而論。大致來說,一般而言,基本上,那些名字帶有「胡」的蔬菜、作物,是宋元人可以吃到的,比如蠶豆(原名胡豆);核桃(原名胡桃);大蒜(原名胡蒜);香菜(原名胡荽);黃瓜(原名胡瓜);芝麻(原名胡麻);胡椒;胡蘿葡(胡蘿蔔)。
  • 麵包別再出去買,教大家製作芋香糯米麵包,做出來鬆軟又可口
    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款叫做芋香味的糯米麵包。就這款糯米麵包來說,採用了芋頭與糯米的香甜,讓整個麵包聞起來味道特別的好吃。而做成這款麵包,所需要準備的食材,那就是芋頭、黑糯米以及煉奶。再準備一些做麵包用到的材料,這樣一來就可以開始今天的糯米麵包加工了。第一步,將準備好的芋頭以及糯米都用清水洗乾淨,然後將芋頭削皮之後切成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