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炳剛 上海市崇明人,微信暱稱「餅乾」,出生於浜北大隊射角施宅,曾就讀於馬橋小學、浜鎮小學、大同中學。現在市區工作。©本文經授權後發表,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編輯授權(微信:anxinlu)。
想必,盤番芋這樣的小事,很多生活在農村尤其是六十年代之前出生的人或多或少地都經歷過。(番芋即紅薯,盤番芋是我們鄉下的土話,就是在已挖淨番芋的地裡,再翻挖一次。)那時候,物質生活匱乏,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的集體經濟,無論農田裡種植什麼樣的農作物,到了收成的季節,務必要做到顆粒歸倉,決不能有絲毫的浪費。而類似像番芋、長生果(花生)這種生長在土裡的果實,翻挖的時候,百密一疏,難免會有遺漏,這就給我們農村孩子提供了「施展拳腳」,獲取額外收入的陣地。我居住的村子是個大宅,中間一條南北走向的泯溝把它分隔成東宅和西宅,共有兩個生產隊的社員。宅上正值學齡前後差不多年歲的小孩子更是有許多,所以一到隊裡番芋成熟開始集中翻挖的時候,總會吸引很多小孩甚至也有大人前去盤番芋。當時生產隊大田都以種植水稻、大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以滿足隊裡社員生活的基本口糧以及上交公糧,只有在一些雜邊田或者河岸地種植番芋等輔助作物。番芋,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衡量,是個好東西,據說還是抗癌第一食品呢!但在那會兒,只是為了補充糧食不足的矛盾,像煠番芋、番芋湯、番芋玉米粞粥、番芋麥粥,會時不時地充當主食,光顧餐桌。若偶爾來一次番芋白米粥,那是相當奢侈了,必定會多來一碗,吃得個精光。番芋藤又是餵豬上好的青飼料,那時,幾乎每個生產隊都有自己的養豬場,豬養大了出售給供銷社,增加隊裡的收入,養豬產生的豬糞還是不可多得的有機肥料。一般到了秋冬季節,幾潮霜凍過後,番芋成熟藤蔓開始枯黃,隊裡就會安排女社員去挖番芋。看著地裡一堆堆挖好的番芋被裝進麻袋搬到路邊勞動車上,準備運回倉庫時,我們這些在一旁守候多時的「蝦兵蟹將」,會迅速搶佔有利地形,開始埋頭盤番芋。一陣功夫下來,總有不小的收穫與驚喜。番芋是一種非常容易種植和生長的植物。剛開始,從蓋有塑料薄膜棚的番芋秧塘裡,剪上二三寸長短的秧苗,移栽到田裡澆上幾普水就能成活,等這些藤蔓長長長密了,又可以莂下半尺左右一段段番芋藤,能大面積地種植。我清楚地記得,最早隊裡種植的番芋都是紅皮白心,藤蔓長勢茂盛,葉子顯深綠色,後來引進種植了紅心番芋,藤蔓相對稀疏一些,且葉子綠裡透點黃色,有些還呈紫紅色。紅皮白心的番芋,煮熟了比較幹香但缺少甜度,而紅心番芋正好相反,又甜又軟口感好,無論生吃熟食,都深受大人和孩子們的喜愛。在鄉下,我們這些學齡前後的農家孩子,每天有個重要任務就是挑羊草,要給家裡養羊餵豬。而在我們的記憶裡,那時候田邊地頭的羊草又是特別地稀少,所以到了隊裡番芋漲勢茂盛的時候,小夥伴們為完成任務會動起歪腦筋,順手牽羊,偷偷割一些番芋藤充當羊草,裝入羊草籃底下湊數。有時結伴挑羊草時,發現路邊番芋藤下面,有隆起甚至有裂開的泥土,知道下面肯定有一隻或者幾隻已經長大的番芋,大家經不住誘惑,會偷偷用小尖挖開泥土,刨出番芋,隨便用刀口削幾下或者去泯溝邊用水洗洗,就吃了起來,回憶那味道完全不亞於現在的生梨蘋果。當然,這些勾當只能偶爾為之不能常幹,無論給隊裡社員發現或者被家裡大人知道了,都少不了一頓教訓,輕的呵責拎耳朵,重的屁股上挨一陣拳腳。還好,我從小膽子就小,不敢做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所以一直討大人和隊裡老農們的歡喜。最多給他們充當望望風的角色,也能分到一點果實,共享大家的快樂。要說盤番芋不光是個體力活,還需要動點腦筋找點竅門的。記得當初隊裡被安排進了一個女知青,我至今都能清晰地記住了她的名字叫茅勝利,因為隊裡沒有集體的房子給她居住,無兒無女的隊長兆祥好公就把她安排在自己的家裡住。學農時,我媽被指派當她的師傅。我媽有了這個徒弟後,不光熱心地輔導她如何熟悉農活的基本要領,掌握農具的使用方法,還在生活上給予了不少照顧,經常性地會讓我端著燒好的一些農家菜如一碗豬油渣炒青菜、幾隻剛出鍋的白煠芋艿或番芋,送到她的宿舍去。知青是一個特定年代的特殊產物。從市區來到農村廣寬天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被鄉下人普遍喊作「阿汙卵」的知青朋友,雖慢慢掌握了一些勞動技能,但與老農相比,還是差的很遠。所以我會瞄準機會,搶先在她挖完的地裡去盤番芋。倒不是和她熟悉,故意給我留下番芋,實質是她畢竟不諳農事,遺漏就多。專找「阿汙卵」,肯定有「好處」,這就是竅門之一。另外就是挑長得單薄體力弱小的人,由於她們力氣小,挖不深翻不透,尤其是一些長得較深的番芋,或有整隻或有半隻被留在下面,你順著她們的路線盤番芋,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再有,我還喜歡在地的邊緣或者靠近路邊的番芋田裡盤番芋,因為常有一些番芋會越界,串長到不太被人發現的地底下。記得一次本身只剩一條狹窄的埂岸,由於番芋和一些番芋根須長到了埂岸裡面,為了悉數獲取,結果整條埂岸被我挖得狗啃似的不成樣子,被隊長批評,沒辦法,只好回家請求母親幫忙,過去重新撈好一條埂岸才算完事。盤番芋,最開心的莫過於盤到大番芋了,即使是半隻或只有小半隻,也會如獲珠寶。當然也有懊惱的時候,就是明明被發現了一隻大番芋,由於自己釘耙下去時,手裡掌握不好方向,剛好把番芋扎壞了,哎,那就太可惜了!其實,盤番芋收穫的大部分都是些小的不能再小的小番芋,甚至還有很多都沒長成番芋狀的只能算作根須的番芋筋,但沒關係,人能吃的留下,不能吃的都可以餵豬,絲毫不會有半點的浪費。朋友,你有過盤番芋的經歷嗎?鄉下還有盤長生果呢,那可都是我們兒時美好的記憶啊!心語©版權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發布,任何媒體及個人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授權,並在轉載時標明出處及作者,謝謝合作。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歡迎關注陸安心的私媒體「心語」。(微信號:anxin20141124)也可掃描上面二維碼或長按二維碼關注。感謝您的支持!Copyright © 2014-2020 心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