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風水調控師」,如何掌管好3.2萬個出風口?

2020-12-15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的地下二層對旅客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區域,這裡有上千臺儀器設備,其中700多臺暖通空調設備,還有盤旋的輸水、供熱管線,它們為機場帶來冷、暖風,以及溫度適宜的水源。北京首都機場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空調站站長劉躍在這個崗位工作了34年,他和同事們負責著航站樓內的風、水調控工作,所以他們笑稱自己是首都機場的「風水調控師」。

由於疫情尚未結束, 139名「風水調控師」要為三座航站樓近700餘臺空調設備、3.2萬個出風口按計劃進行消殺。為了不影響旅客正常出行,航站樓內出風口的消殺都在凌晨進行,時間緊、消殺量大,「風水調控師」們在和時間賽跑。

暖通空調系統運行員正在空調機房進行疫情防控消殺作業。攝影/通訊員 劉文倩

風、水從地下二層覆蓋140萬平方米

如果不是在地下二層工作,恐怕會在這裡迷路,每一個設備間之間都橫亙著盤根錯節的通道。

「旅客們看得見是航站樓地上的部分,幾乎沒人會知道他們的腳下有這麼多設備和管道在運行。」劉躍說,雖說叫空調站,但是首都機場的水和風都由他們進行管理,要保障好大型建築公共區域的溫度就需要在風和水的調控上下工夫。

劉躍用「風通水暢」形容機場的風、水管理目標。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的空調設備核心機房都在地下二層,完成熱交換的熱風或者涼風從這裡順著通風管道「跋山涉水」去往航站樓的所有樓層,其中包括人員相對密集的4層值機島和航站樓的最高位置——5層商業區。

這是一個漫長的距離,涉及近萬個風閥,且須保持其都在正確的開度。同樣,水也是從地下二層通過設備循環後,由輸水管道將溫度適宜的水輸送到航站樓內。風和水從地下二層前往航站樓的各個區域有多遠?劉躍說,如果用服務的建築面積來說的話,三座航站樓總共約140萬平方米。

入境客運等區域採取全新風模式

「風水調控師」們的工作遠不止系統維護、檢修那麼簡單。疫情尚未結束,他們需要依據防控指南給樓內清新空氣的輸送制定合理方案,目前該方案已經升至5.0版本。

疫情發生最初時,首都機場按照每人每小時30立方米的新風量供應標準執行。到疫情最嚴重時,則採取全新風供應模式,「我們的空調設備能取多少新風就取多少新風,再送到航站樓裡。」劉躍說,這種最大量的新風供應無論對設備本身還是設備調控工作來說都是巨大考驗。「風水調控師」們工作的壓力隨之加大,他們需在供暖啟動前就開展設備維護、保養,並在供暖後時刻關注樓內各點位溫度及室外溫度變化。

目前,首都機場T3-D處置專區主要服務入境客運航班,這也是機場最為特殊和重要的區域之一,因此這一區域仍保持著全新風模式。

此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人員密集區域,比如值機區域、安檢區域等,都採取了全新風模式。

暖通空調系統運行員正在換熱機房巡視檢查。 攝影/通訊員 劉文倩

3.2萬個出風口每周消殺一次

給空調機組、新風機組、出風口做消殺是「風水調控師」們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具體措施。

按照要求,每一周700多臺設備的過濾網、表冷器將進行一次消殺,3.2萬個出風口每周消殺一次,其中位於T3-D處置專區的出風口每周消殺兩次。但空調站的工作人員有限,工作人員只能將這些設備和出風口分批次、滾動消殺。

在一間設備值班室,記者看到一塊兒大白板上寫著「防控工作計劃」,上面將過濾網、空調機組的消殺細分到每一天,消殺的區域除了餐飲區、值機區、商業區、行李提取大廳等,還包括東直廊、西直廊、東翼廊等等。動力能源公司空調站副站長李梅說,只有將方案做細,才能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消殺效率。此外,為了不影響旅客正常出行以及航站樓內工作人員的辦公,公共區域,也就是旅客集中的區域出風口的消殺都在夜航之後進行,也就是深夜24時以後開展,凌晨5時左右,早航班開始之前結束。

平均每天消殺幾千個出風口,100多名工作人員,碩大的航站樓,需要在5小時內完成消殺。

劉躍說,經過統計,消殺作業時走步數最多的員工達到5萬步,最少的也得2萬多步,而且他們還得背著20多斤的消毒液在航站樓裡行動,對體力是嚴峻考驗。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工作人員在公共區域開展消殺須穿著防護服、佩戴護目鏡,「這樣的穿著在冬天還好,在夏天別說工作兩三個小時了,剛半個多小時全身就溼透了。」李梅告訴記者。

改造消殺設備提高工作效率

年初疫情來得突然,空調站緊急調用原先用於清潔機器設備的噴壺來進行消殺作業。

但這種噴壺既裝不了太多消毒液、噴淋面積也不大,工作效率很低。隨後,技術人員找來肩背式打藥機,這種設備裝消毒液的容量大了,但由於是傳統的手壓式加壓噴藥,沒一會兒工作人員的胳膊就酸痛得無法抬起。另外,由於航站樓出風口位置很高,工作人員消殺時不得不用到梯子。20來斤的消毒液、幾萬步的走路距離,再加上這梯子,工作量陡然加大。

為了提高作業效率,技術人員在肩背式打藥機上做文章。經過多次嘗試,他們最終將打藥機改裝成電動版的消殺作業機,其消殺杆也加長到3米,這樣工作人員再也不用搬著梯子來回走了,只要拉長消殺杆,就可以夠到風口處完成消殺。

「原來我們消殺作業至少得兩個人一起完成,一個人扛著設備,一個人扛著梯子,還得用平板車拖著備用消毒液。現在用升級版的消殺機,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一個人也能夠完成。」 一位負責設備消殺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升級版的消殺裝置噴灑面積很大,對於設備消毒來說,來回這麼噴幾下,消毒液就可以完全覆蓋在設備表面。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馬瑾倩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2020中考作文:做自己的心理調控師
    材料的重點是後面一句:「需要調節自己」,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困難、壓力、迷茫時,如何調節,使自己心裡充滿陽光。下面請欣賞一篇佳作:題目:做自己的心理調控師羅曼·羅蘭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信念如心中那盞明燈,就算身處黑暗,也會為你照亮前進的路;信念似起航的孤舟,就算孤身一人,也會勇往直前。
  • 首都機場國際及港澳臺專區已運送旅客2萬餘人次
    首都機場國際及港澳臺專區已運送旅客2萬餘人次 2020-03-17 20:06:38 2萬餘人次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電 (陳杭)自3月10日啟用以來,截至3月16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簡稱首都機場)國際及港澳臺地區進港航班處置專區已經保障航班112架次,運送旅客20718人次。
  • 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即將啟用
    奧運重點工程之一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T3),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體航站樓,歷經近4年時間建成,並將於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兩期投入運營。 3號航站樓總體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樓內許多設施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 問政智庫|首都機場和香港機場中轉數據解析:轉機市場如何做
    民航資源網刊發李桂進、李彬《我國千萬級機場空空中轉數據簡介》一文中香港機場和北京首都機場在2018年1-6月的中轉人數分別為466萬人次和234萬人次,前者幾近後者的一倍。同期,香港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3691萬人次,後者為4938萬人次。兩者呈現如此巨大的反差,為何呢?
  • 首都機場2月6日達出港高峰 計劃進出港人數近28.4萬人
    原標題:首都機場2月6日達出港高峰   2018年春運將從2月1日開始到3月12日結束,為期40天。記者近日獲悉,今年首都機場春運期間預計進出港旅客量達到1096萬人次,日均接近27.4萬人次。
  • 每次巡檢3萬步6個小時 首都機場「國門工匠」和他的688部電梯
    他甚至說,不希望旅客注意到自己,因為那有可能意味著電梯出故障了。「沒多久又要春運了,機場的電梯不僅負荷大,而且安全級別高,絕不能有任何紕漏。一號航站樓最老的電梯,和我的工齡一樣,29歲了;三號航站樓最年輕的電梯才1歲多。我們的工作,就是讓這些老的小的都平穩運行,順順噹噹接送旅客。至於我們,待在幕後就好了。」誤差必須控制在「+2%」內
  • 2018年中國機場飛機起降架次排名:首都機場第一累計61.4萬架次(TOP...
    據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境內民用航空(頒證)機場共有23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下同),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機場233個,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30個。完成飛機起降1108.8萬架次,較上年增長8.2%(其中運輸架次為937.3萬架次,較上年增長7.4%)。分航線看,國內航線完成1015.6萬架次,較上年增長8.3%(其中內地至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航線完成19.7萬架次,較上年增長2.3%);國際航線完成93.3萬架次,較上年增長7.3%。
  • 2019年全國機場旅客吞吐量排行榜:北京首都第一 38個機場吞吐量...
    中商情報網訊:2019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3億人次,完成135162.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6.9%。2019年旅客吞吐量前十的機場分別為: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成都雙流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昆明長水機場、西安鹹陽機場、上海虹橋機場、重慶江北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萬人次的機場有5個,其中,北京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最多,完成10001.36萬人次,同比減少1.0%。
  • 預計2020年東京羽田機場或超北京首都機場重奪亞洲第一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於2009年取代羽田機場的地位後,雙方之間的差距便進一步加大。前者在不斷增長,後者則有所萎縮,且在一段時期裡乘客量一直持平。2011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乘客量比羽田機場高出了26%,且2017年前雙方之間的差距一直較大,基本在20%左右。2017年,北京首都機場增長放緩,東京羽田機場卻有強勁的增長,因此雙方之間的差距縮小至13%,乘客量相差1080萬。
  • 首都機場T3航站樓:旅客如何登機?
    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於2月29日正式啟用。對這座全新的交通樞紐,您了解多少呢?  誰需要去T3?  T3啟用後,原來的T1和T2航站樓仍然繼續使用,也就是說只有乘坐部分航空公司航班的旅客會往返於T3與市區之間。那您出行前就需要先確定,您確實要去T3麼?
  • 首都機場手推車運行管理「變形記」
    在首都機場航站樓內,有這樣一批特殊的「員工」。「他們」陪伴著旅客順利完成旅行,默默出現在進出港流程關鍵節點,在旅客需要的時候提供無聲的幫助,「他們」就是首都機場的手推車。「他們」有著令人稱讚的成績:在國際機場協會(ACI)的旅客滿意度測評中,首都機場的手推車服務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全球前列,並且「行李手推車是否方便充足」單項滿意度曾經位居世界第一,被譽為「推出來的世界第一」。
  • 越南航空局提議建設首都河內第二個機場
    近日越南航空局向交通運輸部遞交《至2030年、遠期展望到2050年全國航空港、機場系統發展總體規劃》(草案)。值得一提的是,越南航空局提議在2040年之後有必要時為首都地區建設年吞吐量為5000萬人次的第二個機場。
  • 跟隨首都機場集團 搶佔新空港價值高地
    從1993年北京市編制《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1994-2004》時規劃的張家灣與龐各莊兩處中型機場場址,到2002年為首都機場三期擴建確定河北廊坊地區的舊州、曹家務、河西營和天津武清的太子務4個備選場址,以及北京大興南各莊場址,河北固安後西丈、彭村、東紅寺等4個備選場址,再到2008年評審推薦北京南各莊場址為首都新機場首選場址,機場選址工作幾經起落,最終確定公布的選址方案。
  • 大興機場迎首個夏航季,海南航空全面轉場首都機場T2,東航「伴手禮...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大興機場迎來的首個夏航季。此外,今日起,海南航空、大新華航空、祥鵬航空在首都機場的國內航班將變更至2號航站樓運營;同時,東航「溢彩Edainty」系列的「伴手禮式」的空中餐食也正式亮相國內航班。
  • 首都機場3座航站樓限時停車!"十一"起支持電子臨時乘機身份證明
    據首都機場預測,9月28日至10月10日,首都機場起降航班2.21萬架次,日均1,699架次;運送旅客383.13萬人次,日均29.47萬人次。長假期間,航班高峰預計出現在9月30日,進出港航班約1,732架次;旅客高峰將出現在10月7日,進出港旅客約30.36萬人次。
  • 媒體曝某銀行購買首都機場貴賓廳冠名費一年220萬
    根據國內三大航空公司的常旅客會員規則,國航知音會員一年內飛行8萬公裡或40個航段,可使用國航貴賓廳和星空聯盟貴賓廳;東方航空公司會員兩年內飛行18萬公裡或100個航段,可使用東航貴賓廳,或有條件使用天合聯盟貴賓廳;南方航空則規定一年內飛行8萬公裡或40個航段,可使用南航貴賓廳,有條件使用天合聯盟貴賓廳。  「這樣的金卡所謂VIP資質,可是我靠『體力活』攢出來的。」
  • 2小時內往返首都機場收單程通行費,或緩解機場高速擁堵
    簡單來說,此舉實施後將實現「2小時內往返一次首都機場只收一次高速公路通行費」,在降低市民出行成本的同時,還能實現對首都機場高速的分流,引導車輛更多地選擇機場第二高速行駛。在今天上午發布的通告中,市交通委表示,為進一步減輕市民出行負擔,避免重複收費,自5月6日起,對於在2小時以內連續通行首都機場周邊高速公路進出首都機場及來往市區與順義、平谷等地區的車輛,實行驗票、免費通行。
  • 分析: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能為旅客提供的商業服務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記者 林紅梅)4月19日,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啟動了商業揭幕儀式,這標誌著首都機場商業以全新的姿態正式起航。作為世界上最大和現代化的單體航站樓,首都機場能為旅客提供哪些商業服務?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 2018年最繁忙的11大機場,我國3個,第7希斯羅機場存2個先天缺陷
    2.北京首都機場(中國)北京機場,全稱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國內簡稱"首都機場",位於中國北京市順義區(朝陽區現狀管轄),是中國乃至亞洲最繁忙的國際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擁有三座航站樓,截至2018年12月,共有296個目的地;2018年12月28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億人次,繼美國亞特蘭大機場後,成為全球第二個年旅客吞吐量過億人次的機場。由於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航班時刻飽和,為緩解客流壓力,北京正在修建大興國際機場,將於2019年建成並投入運營。
  • 1個月狂賣2萬套房!這個城市,到底是風口還是巨坑?
    7月23日,位於惠州大亞灣西區的富康錦繡壹號五期開盤,均價2.3萬/平,僅5分鐘,248套住宅售罄。當時也是刷爆了朋友圈!上次去踩盤認識的中介向朱公子透露:「以往,7、8月份一般會進入休整期以備戰金九銀十。但今年下半年惠州樓市一直比較火熱,外地客越來越多。如今,不少開發商都加快了推貨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