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間中藥漲價迅速 中藥被指「藥你命」

2020-12-22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7月21日訊一克川貝5元多,一帖感冒藥近20元……只要你去醫藥館或藥材市場轉一圈,你就會發現,一向以「簡、便、驗、廉」面目示人的中藥材,如今可是漲勢洶洶。

  據悉,這是繼「蒜你狠」、「豆你玩」和「姜你軍」等之後,漲價大軍新添的成員—————中藥材,網友們還給它起了新名詞「藥你命」。

  業內人士稱,近兩年以來,幾乎所有的中藥材價格都翻了一番。有的甚至漲了近10倍,比如黨參、太子參……

  大多數藥材還在漲

  「中藥材漲價的話題無從談起,幾乎沒有不漲的,而且漲得都不少。」昨天,義烏市眾生醫藥有限公司採購部的方經理直搖頭,因為藥材價格漲速之快、漲幅之大讓他有點看不透。

  昨下午,記者從城區一些醫藥館和部分藥材經商銷口中獲悉,中藥材仍然沒有停漲的跡象。

  「今年以來,中藥材的價格基本上沒怎麼跌,5、6月漲得最厲害。」義烏三溪堂國藥館採購部經理潘正祿說,相比兩年前,幾乎所有的中藥材價格至少翻了一番,不少藥材甚至漲了幾倍或十幾倍,比如黨參和太子參。

  據悉,就黨參而言,在一級批發市場,2009年8月黨參統貨價在9元/公斤左右,現在已經漲至90元/公斤。一般情況下,城區各大醫藥館的中藥大多從醫藥公司進購,藥材都經過篩選,價格也比統購價高———藥館拿到的黨參進價約為150元/公斤,而去年初進價只有30元/公斤。

  太子參的價格也漲得比較離譜:2009年下半年批發價為每公斤四五十元,如今已漲到了500元/公斤,最好的要600元/公斤。

  中國中藥協會從全國300多個站點收集的數據統計顯示,拿5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所監測的537種中藥材中,有371個品種價格上漲,佔總量約69%。其中漲幅超過100%的品種佔總漲價品種的12%,太子參、白前、土龍骨等漲幅還超過400%。

  中藥被稱「藥你命」

  這幾年,由於市民健康理念的轉變,中藥療效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不過,由於近期價格實在過高,中藥也因此被網友和市民稱為「藥你命」。

  住在義烏後宅街道後明塘小區的王小姐這兩天患了感冒,還有點咳嗽。由於擔心西藥負作用大,她便到藥店讓醫生開了一帖中藥,有川貝、桔梗、白芷等10多味藥材。結帳時,王小姐嚇了一跳,每帖藥要18元,三帖就是54元。「中藥方真開不起,連治個感冒都要花50多塊錢。」王小姐說。

  中藥材向來以「簡、便、驗、廉」而受到普通市民歡迎,如今價格動不動翻番甚至漲10多倍,不少市民感到不適應。

  「以前煲個湯,放個中藥包也就四五塊錢,現在差不多要十幾二十元。」家住滬江小區的樓女士說,煲雞湯時用得最多的就是黃芪、黨參。黨參價格無須贅言,黃芪價格也從一年前的每公斤二三十元,漲到了現在的七八十元。

  謹慎藥價「過山車」

  從經濟規律上看,農副產品行情演變往往有一個固定的周期,比如豬肉一般兩三年。而在中藥材領域,這一周期為五年左右。所以,藥價坐上從波峰到波谷的「過山車」並非不可能。

  長期關注中藥材價格走勢的三溪堂國藥館館長朱福金分析說,導致本輪中藥材漲價的原因有三:一是國家相關管理部門加大了中藥材質量監管力度,淘汰率高,藥材生產成本上升;二是供需失衡,貨源吃緊。近年來自然災害增加,洪澇、地震、乾旱等都造成中藥材大面積減產,加上社會需求增加,導致供不應求;三是人為炒作。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湧入中藥材市場的遊資增多,部分藥材商和經銷商人為地囤積,價格因此上漲。

  在業內,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本輪中藥材價格大幅上漲,與遊資炒作關係最密切。所以,一旦遊資離場,中藥材是否也會像大蒜一樣暴跌的問題,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

  有業內人士介紹,隨著今年生產的逐漸恢復,以及新貨上市,少數藥材價格有走穩跡象,個別前期處於高位的品種出現回調。

  發改委對高價中藥下手

  記者昨登錄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由於黨參價格過高,發改委專門發布公告稱,將「打擊囤積炒作中藥材價格的違法行為,努力保持中藥材價格的基本穩定」。

  並在查清事實後,對2010年12月前囤積黨參的浙江南方藥材有限公司等10戶經營戶,下達了價格行政執法告誡書,責令其於2011年7月21日之前,按照不超過每公斤60元的價格,將儲存的20多萬公斤黨參出售給以黨參為原料並取得GMP認證的中成藥製藥企業。同時,對2011年1月以來存有黨參的44戶經營者予以告誡,責令其於2011年12月31日前將儲存的80多萬公斤黨參出售給以黨參為原料並取得GMP認證的中成藥製藥企業。

  不過,據記者了解,黨參只是發改委整治高價中藥的「第一刀」。目前,發改委已組成3個調查組,江西、貴州、浙江、甘肅、雲南、河北等6省,對中藥材市場價格情況進行查處。查處結果仍在進行匯總,將陸續對外發布。

相關焦點

  • 藥材漲價利潤提高 青島中藥價格成倍翻番(圖)
    裡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中藥這麼貴,你這還算便宜的了。」   記者在排隊時還看到市民張大爺也在排隊抓藥,他告訴記者:「我是年紀大了,有風溼的老毛病,以前看中醫是覺得實惠,現在越來越貴了,尤其這兩年,弄得我考慮是不是該去看西醫了,原來一次也就兩三百,你看這一個月的藥就是八百多,有點吃不消啊。」
  • 原創 | 中藥是個什麼藥?
    請你隨便找一盒中藥,找到它的使用說明書,首先看看用法與劑量——絕大多數劑量都是一個含糊的數字——比如,「每次2——5粒」。2——5粒!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在西藥都有非常明確的劑量要求,並且用量過大會產生什麼毒副作用清清楚楚告訴你的同時,我們中藥卻含糊的告訴你——每次用量可以彈性大到1——2.5倍!而毒副作用呢?
  • 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把藥熬糊,咋整?收好這份中藥的正確煎法
    我們都知道湯劑是中藥最為常用的劑型之一,它的製作對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若煎煮器皿選擇不當、加水量過少、火力過猛、煎煮時間過長或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不當,都會導致把藥熬糊。中藥煎煮需要注意些什麼?膠狀中藥又該如何煎熬?
  • 中藥養腎也傷腎!中醫提醒:常用的6種中藥,在悄悄傷害你的腎
    中藥能治病救人,卻也能成為危害人性命的「元兇」。曾有一起真實的誤食中藥中毒致死的案例,楊某是位醫生,到謝某家中給謝某看病,在問診後配了中藥讓謝某服食,聲稱包能醫好,說是要先吃中藥來「通七竅」。除了這6種中藥要慎用以外,還有6種中藥也要謹慎服用,因為它們對腎臟會造成傷害!服食這6種中藥,小心你的腎!
  • 煎好的中藥能放多久?煎煮中藥的誤區你別犯
    原標題:煎好的中藥能放多久?煎煮中藥的誤區你別犯   煎煮好的中藥可以放多長時間呢?現如今,很多的醫院和藥店都可以代煎煮中藥,我們把煎煮好的中藥拿回家後可以放多久呢?同時,如果自己煎煮中藥,應該注意哪些誤區呢?今天,就來具體介紹介紹吧。
  • 中藥飯前還是飯後吃 服用中藥的注意事項
    中藥是中國人都會知道的良藥,小時候家裡人都會給和中藥,但是從來沒仔細想過中藥應該是飯前喝還是飯後喝,喝中藥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小編今天就教大家來了解一下,中藥應該何時喝比較好。中藥湯劑湯劑,古稱湯液,是中藥最為古老的劑型之一,在中醫臨床應用中也最為廣泛,歷經幾千年不衰。
  • 中藥,你會煎嗎?
    如果實在覺得草藥有些泥沙,可以用水迅速漂洗一下,切忌浸洗,以免成分丟失,細小種子類的藥材會被衝走流失。03煎藥前是否需要浸泡?藥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這是因為來源於植物類的中藥多是乾燥品,通過加水浸泡可使藥材變軟,組織細胞膨脹後恢復其天然狀態,煎藥時易於有效成分浸出。
  • 中藥吃多久才有效果 中藥這個時間段喝最好
    中藥吃多久才有效果不同的病症對於服藥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專家表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時間不太好確定。具體的還是要看你這種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病情比較輕的話,不用喝太久,如果病情比較重需要慢慢調理。
  • 趣談中藥的命名,能起出好藥名的人一定很有趣
    △仙劍奇俠傳3角色:徐長卿可是你知道嗎?有一些中藥材還真的是以人名命名的,上面圖中的角色名叫徐長卿,是一味中藥的名字,可恰恰徐長卿這位中藥也是以人名命名的(是不是有點繞?) 色綠的中藥有綠萼梅、綠豆等。5、按藥物形態命名中藥的原植物和生藥形狀,往往有其特殊之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而人們常常以它們的形態特徵而命名。以藥物或藥材的生長形態而命名,也是中藥命名的一大特點。
  • 藥知道|中藥成藥的命名智慧
    | 全文約1200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中藥成藥和方劑的命名中蘊藏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方劑名稱與中藥成藥是承載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藥劑型有40餘種,常用的劑型有丸、片、膠囊、合劑(含口服液)、顆粒、糖漿、煎膏、膏藥、酒、散、酊、茶、栓、氣霧、
  • 腫瘤患者能否長期服用中藥? 長期服用中藥有無毒副作用?
    我們有一個病人,臨安的陳先生,12年前查出來肝裡有一個腫瘤,吃了兩年中藥,他認為好了,沒有繼續治療,中藥、抗病毒西藥都不吃了。就這樣過了10年,還是復發了,但是這顆腫瘤不能手術了,只能吃中藥。像這種病人如果長期吃中藥就有可能不會復發。服用中藥不僅治療腫瘤,而且還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些病人會有意外的收穫。
  • 中藥吃多久才有效果,中藥這個時間段喝最好
    現在很多人生病了都是首選中藥進行治療,因為中藥是純天然植物成分,對人體腸胃沒有刺激性,而且是全方位的調理,對人體的健康和恢復非常有利,但是很多人儘管經常吃中藥,但是卻不知道中藥吃多久才有效果,什麼時間喝效果最好?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吃中藥的常識。
  • 中藥中什麼叫「丸、散、膏、丹」? 分別指什麼東西?
    中藥中什麼叫「丸、散、膏、丹」? 分別指什麼東西?時間:2016-09-25 16:47   來源:十萬個為什麼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藥中什麼叫丸、散、膏、丹? 分別指什麼東西? 我們知道中藥方劑有不同劑型。何謂劑型,劑型是指方劑組成後,根據病情與藥物的特點製成一定的形態。
  • 中藥煎煮術語 讓你更好的煎煮中藥
    如今中醫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喝中藥是一個調理疾病的好方法,說到中藥,那麼就必然會談到中藥煎煮。在煎煮中藥的時候會聽到很多的中醫術語,比如先煎,後下,烊化等,那麼這些中藥煎煮術語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中藥煎煮術語的含義!
  • 喝中藥的禁忌 你的中藥喝了有效果嗎
    3、留心服藥速度藥汁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到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服用時宜快不宜慢。4、服藥後可立即用涼水漱口然後喝適量溫開水。不加糖,就可以緩解中藥的苦味,四個小竅門你掌握了沒有。喝滋補藥要是覺得苦可以適當的加一些蜂蜜,蜂蜜本身就可以滋補氣血。實在是某些病情的需要,苦的中藥也喝了吧。
  • 盤點:含有中藥莪朮成份治療腫瘤的特效藥
    據了解,目前,運用中藥莪朮中的欖香烯成份來進行抗腫瘤治療的藥物還有欖香烯口服乳,對於腫瘤患者及患者家屬來說,或許欖香烯注射液、欖香烯口服乳能讓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與控制,但其費用較高,注射液一盒8支價格在1200元左右,而口服乳6支每盒也就是兩天的藥量,價格在1000元左右,一般家庭很難承受的起。但值得強調的是這兩種藥都是含有中藥莪朮成份的化學西藥。
  • 活血化瘀的中藥,舒筋通絡化瘀的藥
    活血化瘀藥是治療因為多種原因導致血瘀在體內,引起的器官、經絡血流不暢引起的疾病。關於活血化瘀的中藥有很多,主要分為活血化瘀調經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還有活血化瘀止血藥。活血化瘀最好的中藥材是三七,三七有著行血而不破血的作用,最適合腦栓塞和淤血型心臟病患上使用。活血化瘀中藥1、大血藤大血藤將藤莖幹燥炮製後可以入藥。
  • 喝中藥能喝茶嗎 喝中藥要注意什麼
    另外,通常情況下喝中藥是不用茶水送服的,因為喝茶會「解藥」。茶葉中含有大量鞣酸,很容易與生物鹼發生不溶性沉澱。而很多中藥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鹼,如麻黃中含有麻黃鹼和偽麻黃鹼,黃連、黃柏中含有小檗鹼,百部中含有百部鹼。其他像元胡、大薊、小薊、川牛膝、曼陀羅等有效成分也主要是生物鹼。當這些藥的水煎液與茶水同服,就會發生沉澱而影響藥效的發揮。
  • 用中藥名作的詩詞,太美了
    詩詞與中藥名結合起來也是非常美的!藥名四季歌這首詩選用了益智、王不留行、三稜子、馬兜鈴、荊芥、伏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中藥。雖然藥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但這些藥名卻揭示了《西遊記》的情節,頗值玩味。
  • 【中靈科普】你的中藥「過期」了沒?
    中藥飲片常見的變質現象 01 蟲蛀 是指害蟲侵入中藥內部所引起的破壞性作用。由於保管不善,某些藥物的顏色由淺變深,如澤瀉、白芷、山藥、天花粉等由白色變為黃色;有些藥物由鮮豔變暗淡,如花類藥紅花、菊花、金銀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