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可:為人服務是所有設計師的出發點

2021-01-11 華聲在線

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雷珍麗

第17屆湖南室內裝飾設計大獎賽本期採訪對象為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聯席主席、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何人可,他也是此次大賽評委之一。

6月25日下午,見到何人可老師時,他正在擦洗玻璃門上的汙漬。他說每三天就有一輪學生的作品展,有很多事必須親力親為。知道何老師的人都曉得他親切和善,聲音爽朗,每兩三句話就伴隨一聲笑,如同笑刻在他臉上的「作品」,很是打動人。

問:今年是湖南省室內裝飾設計大賽的第十七個年頭,您當了十七年大賽評委,大家都非常好奇,是什麼吸引您願意一直扮演評委這個角色呢?

何人可:這些年,世界級大賽的評委我做了很多,國內大賽也參加不少,但是我覺得咱們湖南的室內設計大賽非常有特色。第一,能夠堅持到十七屆這已經是奇蹟了,說明我們湖南人執著的精神。另外呢,咱們湖南人無論是在藝術的各個領域包括設計,都是有自己非常獨特的優勢,無論是音樂也好,繪畫也好,表演也好,甚至文學也好,湖南都有非常多的優秀人才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上。室內設計這一行也同樣如此。室內設計這幾年參賽作品最大的特點,是年輕一代設計師的崛起,這一代設計師他們有國際視野,了解潮流。同時又對新的技術非常敏感,把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讓我們對今年的設計大賽非常有期待,希望在今年大賽裡面有更多的優秀作品,更多的新人能夠湧現出來。

問:您作為評委在評審作品時,會從哪些方面進行考量呢?

何人可:其實設計是一門專業,所以我們作為評委要秉承公平公正的態度,這是其一。然後要以專業的視角認真地評審每一件作品。那麼,怎麼叫專業呢?首先是設計,設計的創新性在哪裡,我覺得這個是最最關鍵的。然後,我們再去看它的空間布局、材料的處理、照明、色彩,以及使用的便利性等等。對作品的各個方面來一個綜合性的考察,然後得出一個公平的評價。

問:有沒有打動過您的作品?或者您覺得一幅好作品是怎樣的呢?

何人可:在我的印象裡面,湖南有一批設計師是很有探索性的,他們特別注重把現代的設計理念和我們湖湘文化緊密的結合起來,同時又體現我們今天年輕人對於簡約設計風格的追求。最近這幾年,我發現湖南年輕一代的設計師成長得非常快,他們既具有國際的設計視野,同時又注重和本土文化的要素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們設計師很重要的一個理念。

問:您覺得設計師身上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何人可:(設計師是)為提升人們的生活品味,這是我們任何一個設計師所需要有的一個出發點,就是設計它是為人服務的,是為人創造美好的生活。有兩個方面是設計師需要特別關注的。第一點,我們正處在一個智能化的時代,對於室內設計師來說,家居的智能化肯定是我們設計未來的一個方向,但我們又不要為技術所束縛,我們是利用高科技來服務於我們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還有一點,(設計師)一定要有國際視野,要了解我們今天設計的發展方向,然後把我們本土的文化融入進去。有這兩點,我覺得設計師就有很好的成功基礎。

問:中國的設計市場日漸成熟,設計師也逐漸成熟,在您看來, 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何人可: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題目了,但是對於我們設計教育的工作者來說,有些東西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對於前沿技術敏感性,否則你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比如說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這些都深入到我們家庭裡面。剛才我們看到電飯煲都是可以用APP來控制了。這需要我們對技術要非常的敏感。另外一點,就是要有社會責任感,這是任何一個設計師成功的基礎,就是我們要關心社會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我天天去做豪宅。豪宅當然我們設計師要去做,但是我們服務的對象應該是更多的老百姓。剛才大家看到我們展廳裡陳列的為少數民族地區所做的作品,就是培養我們的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讓學生深入到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用我們設計的專業知識,為他們服務。還有一點是我反覆強調的,今天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必須要有國際視野,知道全世界最優秀的設計、最優秀的設計師,他們在哪裡,他們為什麼會成功,從這些方面,我們能夠整理出未來設計的方向,否則你也會被這個時代所拋棄。

問:您把四十年的光陰都貢獻給了湖南大學,一直扮演授人以漁的角色,是什麼動力讓您堅持至今?您又是怎麼保持創作和創新的呢?

何人可:因為我們家三代做老師,我外祖母曾經在湖南大學的子弟學校做過老師,我的父母親都是湖南師範大學畢業的,他們做了一輩子的老師,現在又輪到我做一輩子的老師了,所以這是家傳。作為設計師有一個根本的素質,就是好奇心。對於任何你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東西,對於比較前衛的設計思考、前衛的設計作品,你都非常發自內心的想去學習想去探求。在這個過程裡,你一定能夠有很多的收穫。所以好奇心是最重要的,而我們作為設計教育的工作者,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培養所有的學生始終保留好奇心,也就是說這一輩子從年輕到老一直都保持這種好奇心,這也是保持你創作的活力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問:對於參賽設計師呢?跟學生的角色是不一樣的,您怎麼看呢?

何人可:現在的賽事一般分兩種,一種是鼓勵我們學生或者青年設計師去參加要的一些概念競賽,還有一種是非常專業的由資深的設計師通過他們的設計創作,由他們的作品去參賽,這兩者其實是有根本性的差別。對於學生或者年輕的設計師他們可能沒有機會去做一些比較有影響力或者大的實踐性的作品,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對未來的一種探索,通過一些概念來體現他們的創造力。而對於成熟的設計師來說,可能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來體現設計理念,為客戶創造價值。

問:今年大賽有很大的不同,是不僅不收取報名費還設立了20萬大獎,您怎麼看待這件事呢?設計獎項對設計師有怎樣的影響?

何人可:從鼓勵設計師,尤其是學生和年輕設計師參加設計大賽的競賽來說的話,我認為這種免費的同時還給予獎勵的做法是值得鼓勵的。現在很多大學生國際競賽或者是國內競賽,都是通過企業贊助這種方式,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同時讓他們在這個過程裡也有所收穫,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設計獎項對設計師是有一定的影響和促進作用的,否則全世界怎麼會有這麼多獎項呢?一方面是促進青年設計師的成長,讓他們能夠更快的脫穎而出。另外,從設計師自己來說,也希望用自己創立的獎項來體現自己的專業地位。全世界所有的專業都有自己的獎項,科學家就有他諾貝爾的獎項,電影導演、演員就有他的奧斯卡,而奧斯卡也是它自己的機構來設置的。

問:大賽今年十七歲了,您一直陪伴它成長,那您想對它說一句什麼樣的話呢?

何人可:我希望我們這次大賽能夠湧現出,第一更好的作品,第二,更加優秀的年輕人才,這其實是我們大賽的終極目標。

[責編:王銘俊]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何人可:學生眼中的「大魔法師」
    △何人可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易禹琳 嶽麓山下,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設計界赫赫有名的 「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一屆屆懵懂的「哈利波特」們,在這裡變身為國內外頂尖企業的著名設計師。 2020年6月,桃子湖畔。傳說中魔法高超的校長「鄧布利多」出場。笑眯眯的何人可,搖著扇子,和畢業生們拍著各種萌照。
  • 何人可:用設計推動家電體系升級
    【專訪】2019年12月中下旬,在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的湖南省長沙市,天空飄著細雨和雪花,20世紀90年代初就曾到順德考察工業設計的何人可,風趣地向順德學生講授著《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設計》。課間,廣東工業設計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黎靄瑩、副總經理羅建平,給何人可贈送了順德設計師們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十周年手繪品,何人可揮筆寫下:祝順德設計城十年大慶。
  • 候選人:何人可
    何人可,男,漢族,1958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南大學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培養了獲評「全國大學生年代人物」範石鐘為代表的大批優秀設計師。兩次獲得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項目第一名。 [責編:陳香雲][來源:三湘都市報]
  • 何人可:如何成為新時代的哥倫布
    施:在您看來,有沒有哪個關鍵詞能啟發「未來火星生活設計大賽」參賽設計師的靈感?何:全球的創新領域都在關注同一個關鍵詞「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人類永續發展所必須遵循的規律。未來的生活方式要求我們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價值去做設計,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擁有的資源(尤其是能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浪費太多、汙染太多。我是第一個遠赴丹麥學習設計的中國學者。在那裡,我感觸深刻。
  • 候選人:何人可
    何人可,男,漢族,1958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在教學一線工作36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材一等獎、國家級教學名師等獎勵。
  • 湖南教書育人新楷模(提名獎)丨何人可:學生眼中的「大魔法師」
    △何人可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嶽麓山下,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設計界赫赫有名的 「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一屆屆懵懂的「哈利波特」們,在這裡變身為國內外頂尖企業的著名設計師。學生管理難度驟增,但何人可想要培養的就是複合創新型人才,技術、文化、經濟和社會創新的推動者。 「學生創造內容」?何人可振振有詞:在網際網路時代,知識唾手可得,學生自主獲取,消化吸收,再結合社會實踐,創造出新內容。學院只需要為學生提供平臺。
  • 【大咖說】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何人可:「中國設計 美國製造...
    大師論道 本期人物何人可「中國設計,美國製造」之夢已然不遠一大師簡介何人可何人可,教授,中國設計界權威人物、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特邀副會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設計日
  • 湖南教書育人新楷模(提名獎)丨何人可:學生眼中的「大魔法師」
    △何人可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嶽麓山下,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設計界赫赫有名的 「霍格沃茲魔法學校」。一屆屆懵懂的「哈利波特」們,在這裡變身為國內外頂尖企業的著名設計師。「脫貧攻堅設計師不能缺席」,「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堅持12年,兩獲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項目第一名。 「設計師要有社會責任感!」這是何人可的口頭禪。在交畢業設計作品前,他還要專門給學生們上一堂《設計師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的課。
  • 何人可:基於地域文化的設計創新
    何人可,男,1958年3月生。首先,何人可教授談到為什麼要到銀川來,原因是銀川有豐富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他說,我們要做的是把深厚的傳統文化用到當代設計,樹立起銀川自己的設計文化優勢和特色。因銀川所處的地域特徵肯定不可能和沿海先進的製造和藝術相比,所以我們就要發揮我們的優勢——極其豐富的地域文化。
  • 何人可專訪:湖南大學的設計教育
    自1984年12月起,何人可教授便在湖南大學任教,2004年起擔任設計藝術學院院長至今。他不僅為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也是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發展歷程的見證人。日前本刊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的辦學特色和中國工業設計教育的發展問題採訪了何院長。以下內容根據採訪錄音整理。
  • 湘設計專訪 | 何人可:文創是無需翻譯的國際語言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何人可教授接受新湖南湘設計頻道記者專訪。) 我們通過設計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轉換為經濟價值,從而去實現少數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湘設計:您怎麼理解少數民族的可持續發展? 何人可:首先是社會的可持續。當地社區現在還留存有完整的物質形態、人文形態,我們不能讓它崩潰了。 其次是文化的可持續。
  • 聽何人可講座《湖湘非遺與創新設計》,讓我對傳承非遺有了新認識
    6月30日下午,筆者來到長沙圖書館,與現場200多名聽眾一起聆聽了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何人可所作的以「湖湘非遺與創新設計」為主題的精彩講座。據何人可介紹,10年來,「新通道」團隊已感召和帶動了國內及國際力量,參與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的數十名設計師,來自微軟、華為、美克美家等企業及湖南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多所高校。迄今為止,項目組已相繼完成了「新通道、疆Home+Style、酉歌行、花瑤花、三江源、呼倫貝爾、香格裡拉、灘頭」等十餘期項目。
  • 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何人可
    何人可(博導)   性別:男;導師類別: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   職稱職務:教授;現任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理事長,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工業設計學科教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 何人可榮獲中國設計40人特別獎
    新湖南客戶端12月14日訊(記者 左丹 通訊員 蔣鼎邦)今天,記者從湖南大學獲悉,12月12日,光華龍騰獎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國設計40人特別獎頒獎典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何人可教授榮獲該獎,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先生為獲獎者頒發獎章。
  • 何人可: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設計,中國的工業設計四十年發展歷程
    在設計學屆,尤其是研學設計史論的各位專家學者、研究生同學肯定對何人可老師再熟悉不過了。凡是學過工業設計史的同學必定是要看過何人可老師的《工業設計史》的,這幾乎是設計考研圈裡如聖經版存在的教科書。11月9日,知名用戶體驗組織UXPA在其舉辦的User Friendly 2019 大會上,邀請湖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何人可教授帶來《從中國製造到中國設計》的話題探討。
  • 何人可:把長沙建成具國際影響創意中心
    5月15日,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主席、湖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何人可接受記者採訪時,語氣堅定。  何人可說,設計藝術包括工業設計和藝術設計。近年來,湖南的設計藝術一直走在國內前列。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代,「設計引擎」是文化創意產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動力。
  • 【禮讚新中國 致敬築夢人】何人可:培養中國的設計師
    何人可說,之所以有把老師叫師傅的傳統,是因為他們一直秉持的「Learning by doing」的傳統。何人可家三代為師。他的外祖母曾經在湖南大學的子弟學校做過老師,父母親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做了一輩子的老師,現在何人可,又要做一輩子的老師。何人可說,教書育人,成了家傳。
  • 何人可?我可以!
    何人可?我可以!1991年,一部《工業設計史》,點燃了無數青年學子的「設計」夢想;如今,當年的學子正在我國的支柱產業中創造新的設計經典。2003年,他接任教育部工業設計教指委主任,向美國商業周刊記者預言了未來的趨勢:「Made in China?No,Design in China!」
  • 何人可作客思賢講壇:創新設計賦能湖湘非遺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何人可以「湖湘非遺與創新設計」為題開講。嶽麓書院教授李兵作嘉賓主持。 「湖湘非遺是一個巨大的課題。」何人可認為,湖南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極高的文化價值,如湘繡、湘瓷、苗族銀飾等,承載著湖湘文化的優秀基因。「這些年我們選取了兩類重要的非遺進行研究和推廣,一個是侗族文化,另一個是隆回花瑤。」
  • 縱使柔情萬種,又有何人可講
    千裡外,伊人可無恙?恍惚中,大雪紛揚……誰解我,相思成疾,又斷肝腸?縱使柔情萬種,又有何人可講?長夜裡,誰訴衷腸?曉風中,誰為添裳?心中事,多少無奈,孤影品盡悽涼……[其三·何處樓臺笛聲慟]驛路蕭蕭飛落花,孤雁隻影伴晚霞。何處樓臺笛聲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