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社交能力?5個提升自我關係的方法

2020-12-18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孩子社交能力差要怎麼辦?家長要如何幫助社交能力差的孩子?孩子的社交能力要如何提高?下面小編要分享的是5個提升自我關係的方法,讓孩子人際力倍增!

相信家長們,都十分關注孩子人際力的發展,並且對孩子人際力高低的現狀有所困惑和不解,那麼我們先來做一個小的測試。

1.你的孩子在人前是否總是低著頭?

2.你的孩子是否不太願意在公共場合講話?

3.你的孩子是否覺得自己有很多缺點?

4.你的孩子是否對於自己抱有否定的態度?

5.你的孩子是否在參加集體活動之前感到焦慮?

6.你的孩子是否常常和別人作比較,因而產生不平衡的心理?

7.你的孩子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

8.你的孩子是否常常對自己做出負面的評價?

9.你的孩子是否不願意接受自己的缺點?

10.你的孩子是否總是對外界環境變化表現出抗拒的傾向?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的回答是「是」的個數超過5個以上,你就需要警惕了,因為你的孩子可能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障礙,需要你的幫助和引導。

之上的量表是心理學中用於自我關係測試的量表,不健康的自我關係是發展出不健康的人際關係的必要原因。我在做兒童人際力影響因素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人際力的高低和自我關係的優劣有著很強的正相關。

所以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關注孩子的自我關係,關注孩子的內心成長。

「媽媽不滿意我,可能我不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

認識自我

心理學家發現,兒童在一歲左右的時候開始發展出自我意識。在3歲左右的時候,和自我意識有關的情緒開始產生。

當做錯了事時,會感到羞愧;當碰到矛盾時,會感到疑慮。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獨自佔有,不願與人共享;如果母親對其他兒童表現出關心和喜愛,他會產生強烈的嫉妒感。

自我情緒的產生是正常的成長過程中的一環,家長如果強行阻撓,壓制孩子自我情緒的宣洩,就會形成消極的自我認識,逐漸失去主動探索的意識,因而也就不可能發展出健康的人際關係。

所以家長一定要擯棄「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的這種錯誤觀念,細心觀察,耐心引導。

「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否有能力和別人正常交往」

評價自我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這一時期,孩子的內心世界越發豐富起來,他們在日常生活和學校中,常常將很多心智用於內省。

「我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的特徵是什麼?」「別人喜歡我還是討厭我」等一系列關於「我」的問題開始反覆縈繞於他們的心中。

過高的自我評價會使孩子產生自負的心理,在人際關係中會常常碰壁;過低的自我評價會使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沒有勇氣主動和他人發展正常的人際關係。

每個家庭都可以嘗試去做「天氣報告法」,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缺點,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同時通過和父母順利的溝通交流,可以提高孩子在人際交往時的自信心。

「我善於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是我人際力超群的法門」

調控自我

我認為,人際力發展的首要是自我的發展,健康的自我關係是孩子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石。

自我價值越高的孩子,越容易在人際交往中獲得成就,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人際力也就逐漸攀升。

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也不可忽視。自我意識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著一個特別明顯的、典型的分化、矛盾和統一的過程。

自我明顯的分化,意味著自我矛盾衝突的加劇,即主體我與客體我的矛盾鬥爭,理想的我與現實的我矛盾鬥爭的加劇。

當然,矛盾鬥爭的同一結果有兩種可能性,積極的結果是形成新的真實的自我統一,使人增強自信,努力奮鬥,有利於自身發展;消極的結果是形成歪曲的自我統一,或自卑,或自負,影響自身的成長和發展。

所以家長必須重視孩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和調控自我。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良好的社交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也能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同時也是孩子日後發展和生存的需要。社交能力的強弱有時也是將來孩子情商的體現,曾幾許?我們班的曹XX同學問我,袁老師老師,何為情商?如何才能夠提高的個人的情商?
  • 情商決定未來:如何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不管是在生活、學習還是工作中,都離不開朋友,有些人覺得自己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人際交往能力很差,其實,成年之後體現出的社交能力差異在小時候就已經顯現。平時在家活潑好動的孩子,為何遇到陌生人就不願說話,有時候還躲躲閃閃?社交能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開始。
  • 孩子老被欺負!如何提高孩子社交能力?解決孩子社交難題?
    從孩子四五歲開始,大家對養育的關注就會從吃喝拉撒睡,逐漸轉移到一個重要的話題——社交。為什麼呢?社交能力有多重要?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歸屬和愛的需要意為:一個人要求與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聯繫或關係。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受欺負了?教孩子「打回去」為什麼沒有用?孩子在一起,總搶玩具,總吵架怎麼辦?為什麼有的孩子總喜歡捉弄別人?有以上煩惱的家長不如試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
  • 如何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這位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為了更好的培養和幫助星寶與其他小夥伴開展社交遊戲,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實現家校共育、攜手合作,微笑彩虹於9月4日面向家長開展了一期以「如何提升孩子社交能力」為主題的家長經驗分享會,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高度評價。
  •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5個步驟,如何引導孩子和小朋友好好相處
    這篇文章,我準備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和小朋友好好相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在我和爸媽的接觸中,很多人擔心孩子的社交問題。比如,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經常搶玩具,搶不過就哭,還會打人。你家孩子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呢?接下來,我為你準備了一套解決方案,適用於所有性格的孩子,堅持以下5步,讓你家孩子成為幼兒園裡的社交小達人。
  • 提高學習能力的5個關鍵點
    因為我們成年以後走入社會去生活、工作,都會受到這階段的學習能力影響,甚至外面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都被學習能力所決定。我們這次就分享決定學習能力的5個關鍵點:專注力、抗挫力、手部小肌肉及眼手腦的配合能力、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社交能力。
  • 3個方法,提升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
    然後那個媽媽又用手摸了一下孩子的鼻子,說鼻子已經裝上去了,孩子立刻停止哭泣,開始咯咯笑個不停,然後繼續跟媽媽玩,如此循環。在我們外人看來,孩子這樣真可愛。可是對孩子來說,卻錯過了讓他自我認知的機會。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什麼東西是自己的,在長大以後演變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裡,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
  • 孩子不會表達,不能融入集體,如何提升社交能力?
    孩子需要具備以下的能力1、識別社會角色在自我意識形成過程中,孩子逐漸意識到「性別°。我發布了很多提升孩子社交語言的文章,關注我的帳號,可搜索相關內容。5、規則的理解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做的規定,就要堅持,不能因為哭鬧而妥協。因為,即使孩子間的遊戲時,也會制定遊戲規則,孩子若沒有這樣的規則遵守能力,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6、內在動力有了以上外在能力,還需要內在動機。
  • 提高孤獨症兒童社交能力的小方法
    提高孤獨症兒童社交能力的小方法孤獨症孩子的社交能力存在質的缺陷,在學齡期稍有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無法建立同伴關係、無法使用正確的交往方式、對社交活動沒有興趣等。01與他人建立基礎關係(1)提高兒童對人存在的意識。例如:在兒童面前活動來吸引他們注意,或按兒童的喜好進行遊戲,以引發他們的興趣和反應;(2)引導兒童與別人目光接觸,教師可主動遷就他們的視線水平,或觸碰他們的身體,令他們與人有目光接觸。
  • 教你提升寶寶的社交能力的四個方法
    怎樣讓自己的寶寶有親和力,有較好的社交能力呢?第一、給予關注每個孩子都喜歡被關注。多花些時間跟寶寶面對面地交流,尤其是在最初幾個月裡。他會喜歡被你關注,跟你做鬼臉。他喜歡和不同的人交流,喜歡被寵愛和關注。
  • 如何提高星孩的社交能力?
    如何提高孤獨症的社交能力?1、與他人接觸和建立關係提高兒童話對人存在的意識。例如:在兒童話面前活動來吸引他們注意,或按兒童話的喜好進行遊戲,以引發他們的興趣和反應;引導兒童話與別人目光接觸,教師可主動遷就他們的視線水平,或觸碰他們的身體,令他們與人有目光接觸。
  • 如何利用社交故事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內附操作方法))
    由於自閉症兒童缺乏這種「透視別人的能力」,而存放在腦中的社交行為資料也是雜亂無章的,可以說沒有分類歸檔。導致他們面對每一個社交處境時,便無法在資料庫中提取相關的資料,從而作出應有的社交反應。社交故事的方法便是幫助自閉症兒童重建他們的資料庫。但是,這種方法基本是以死記硬套的方式把一些社交常識植入他們的腦海中。
  • 深度好文: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如何訓練社交能力?(附:社交卡)
    這些都是孩子欠缺社交能力的表現,我發布了很多針對發育遲緩孩子,提升語言能力的文章,當孩子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表達能力後,家長會希望提升孩子的主動語言,以及社交能力的培養,也就是希望孩子能融入小夥伴,和大家玩起來,有自己的朋友,讓孩子遠離孤單!
  •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這5個方法不要錯過!
    一項關於成功人士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交能力,是與未來成功密切相關的重要因素,而非單純的提高學習成績。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怎樣做能幫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呢?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這5個方法不能錯過!
  •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3個步驟,如何引導孩子和小朋友好好相處
    這時媽媽突然衝上前去抱走孩子,說「小孩子嘛」。  兩歲半的寶寶維維一開心就用手抓別人的臉,這天媽媽決定一定要給他做個讓他記得住的規矩了。這個問題得從同伴關係說起。對孩子來說,同伴關係就是他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構成兒童社會能力發展的重要背景。在同伴交往中,孩子進行著合作與幫助,也經歷著衝突與敵意。合作和感情共鳴,使孩子們獲得了更廣闊的認知視野;衝突和敵意,讓孩子逐漸不再限於注意問題的一個方面,而能注意幾個方面,他們的世界裡不再只有自己的觀點和喜好了。
  •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我推薦你看這兩本人際交往書籍
    如何提高社交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通過讀書來達成此一目的。而關於人際交往和社交方面的書籍,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就是《情商必讀12篇》和《溝通與說服必讀12篇》這兩本書了。詳細說來,情商包括自我認知、自我管理能力(自控)、同理心及人際能力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幾乎每一項都涉及到了成功社交的根基。因此,要提高社交能力就必須將提高情商放到第一位,這也是我推薦你首先讀《情商必讀12篇》的原因。擁有了高情商,在提高社交能力這件事兒上,你已經成功了一大半,接下來你該做的就是要注意溝通能力的提高了。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根據關於我們如何獲取知識的社會本質的調查,一個明確的答案是:孩子們通過與他人互動的自然能力來學習生活。 我們經常稱這種社交能力,當我們觀察到孩子們在一起聊天、開玩笑、工作和建立友誼的樂趣時,我們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正是通過這些互動,孩子們使看不見的東西變得可見,跨越邊界,進入了新的學習領域,並激發了思想和情感,從而幫助他們規劃人生道路。
  • 提升社交技巧有方法
    ● 六個月嬰兒:會對熟悉的人產生依附,看到陌生人會感到焦慮及恐懼。● 一歲嬰兒:開始喜歡與人接觸,模仿他人動作、語言或遊戲內容,並進一步認識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名稱,探索自己與家人的關係。● 兩歲幼兒:能用簡單的語言與人溝通,學會基本社交禮儀(說謝謝、bye-bye等)及分辨不同情境與角色,但這個階段孩子自我意識提高,雖然知道基本規則,卻很難遵守,會開始說不,但其實是試探性的詢問可以不要嗎?
  • 孩子不愛社交 教會他5種基本社交能力 效果立竿見影
    經常都會聽到家長說孩子的社交能力不好,在陌生人面前會很害羞,很多家長都為了這個事情很發愁。其實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可以從小培養的,作為家長的我們多加引導和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就會有所提升的。因為社交能力並不是天生的,都是和孩子後期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聯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孩子的性格也是大為不同的。
  • 孩子社交能力弱怎麼辦?學會這4招,變身社交達人
    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是通過他人的評價來不斷完善自我內心的價值需求。社交能力強的孩子,能夠擁有同伴的好感。因此會有助於孩子提升自我認知,養成樂觀自信的性格。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社交關係很差,那麼性格上往往會出現問題,變得自卑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