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搜狐網
活動關注:疫後振興—第十六屆中國【杭州】康養·文旅小鎮項目實操高端總裁峰會暨優質產業資源對接大會(可在文章尾部查看)
田園綜合體是出現在中共中央2017年一號文件中,一個第一號文件的國家命題、一個打造詩意棲居理想地的時代課題、一個構建城鄉命運共同體的現實問題。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
田園綜合體主要包含六大建設理念,是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特色小鎮和鄉村綜合發展模式,是在城鄉一體格局下,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產業發展,結合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中國鄉村現代化、新型城鎮化、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一種可持續性模式。
01
以旅遊為先導
鄉村旅遊已成為當今世界性的潮流,田園綜合體順應這股大潮應運而生。看似匱乏實則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需要匠心獨運的開發。一段溪流、一座斷橋、一棵古樹、一處老宅、一塊殘碑都有訴說不盡的故事。瑞士有被稱為無煙工業(手錶、軍刀)、無本買賣(金融業)、無中生有(旅遊業)的「三無經濟」。旅遊本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產業,瑞士在這方面開發得風生水起,值得借鑑。
02
以產業為核心
一個完善的田園綜合體應是一個包含了農、林、牧、漁、加工、製造、餐飲、酒店、倉儲、保鮮、金融、工商、旅遊及房地產等行業的三產融合體和城鄉複合體。對農民來說,遠走他鄉和拋家別親的進城務工犧牲太大,在本區域內多元發展,從多個產業融合發展中獲取收益的模式更為可行。沒有一個比較高的生活水準,人心必背,沒有產業支撐的田園綜合體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各級各類現代農業科技園、產業園、創業園,應適當向田園綜合體布局。
03
以文化為靈魂
文化就是「人化」與「化人」的過程。田園綜合體要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讓人們可以體驗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苦樂與禮儀,以此引導人們重新思考生產與消費、城市與鄉村、工業與農業的關係,從而產生符合自然規律的自警、自醒行為,在陶冶性情中自娛自樂,化身其中。缺乏文化內涵的綜合體是不可持續的。
04
以流通基礎為支撐
各種基礎設施是啟動田園綜合體的先決條件,而及時地提供一些關鍵的基礎設施又會對後續的發展產生持續的正向外部性。缺乏現代化的交通、通訊、物流、人流、信息流,一個地方就無法實現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溝通,鄉村偏僻的地理位置被阻隔世外,就無法與外部更廣闊的地域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向外開放的經濟空間。
05
以體驗為價值
田園綜合體是生產、生活、生態及生命的綜合體。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後現代,人們對「從哪裡來」的哲學命題已經無從體悟,田園綜合體通過把農業和鄉村作為綠色發展的代表,讓人們從中感知生命的過程,感受生命的意義,並從中感悟生命的價值,分享生命的喜悅。
06
以鄉村復興為目標
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初始階段,農業和鄉村與國家和社會的落後往往緊密聯繫在一起,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過程就是鄉村年輕人大量流出的過程和老齡化的過程、放棄耕作的過程和農業衰退的過程,以及鄉村社會功能退化的過程。田園綜合體是鄉與城的結合、農與工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結合、生產與生活的結合,以鄉村復興和再造為目標,通過吸引各種資源與凝聚人心,給那些日漸蕭條的鄉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價值、信仰、靈感和認同的歸屬。
開展田園綜合體要堅持以農為本,以保護耕地為前提,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保持農村田園風光,保護好青山綠水,實現生態可持續;要確保農民參與和受益,帶動農民持續穩定增收,讓農民充分分享發展成果,更有獲得感。讓人們從中感到農業是充滿希望的現代產業,農民是令人羨慕的體面職業,農村是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首批國家田園綜合體項目全國僅有這10個,每年將獲得5000萬元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和2000萬元省財政資金支持,資金支持連續3年。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由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牽頭實施,3年計劃總投資21億,其中:中央財政農發資金1.5000億、省級財政農發資金6000萬元、成都市級財政農發資金3000萬元、都江堰市級財政農發資金6000萬元,整合其他財政資金33997萬元,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1.462億。該項目區域包括都江堰市胥家鎮和天馬鎮的13個社區,耕地面積32766畝。項目以「山水田園、獼果花香」為規劃定位,以糧油蔬菜產業為基礎,以紅陽獼猴桃為特色,以都江堰深厚的水文化、道文化、農耕文化為支撐,依託都江堰突出的旅遊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政府搭臺、市場化運作,圍繞「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總體目標,把項目區建成多彩鄉韻的展示區、產業融合的示範區、農村改革的先行區、綠色農業的典範區,在全省發揮田園綜合體示範引領作用。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體、農民受益」的總體要求,花香漓渚以農業綜合開發為平臺,進一步加快土地流轉進度,調整種植結構、提升花木檔次,積極推進花市提檔升級,引進一批優質農文旅類項目,補足現有花木產業集群發展相對滯後、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土地資源要素約束凸顯等短板。 通過3年努力,建成以高端花木農業為主導產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響花木集群看漓渚、高端蘭花看漓渚、全域美麗看漓渚3張金名片,在三產融合上走出新路子,將「花香漓渚」田園綜合體打造成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樣本。漓渚現有6個花卉專業村,250多家花卉企業,花木基地4萬餘畝,擁有綠化苗木、名優蘭花等8大系列2900個品種。未來幾年,漓渚鎮將全力推動試點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將「花香漓渚」建成集休閒農業集群發展區、宜業宜居宜遊美麗新家園、品質型高效生態農業樣板區、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示範區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著力打響「花木集群看漓渚」、「高端蘭花看漓渚」、「全域美麗看漓渚」的三張金名片,為全國田園綜合體建設創造更多「柯橋經驗」。浙江安吉「田園魯家」是當地首個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項目,以魯家村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南北莊、義士塔、赤芝3個行政村,構築「1+3」格局,規劃範圍總計55.78平方公裡,核心功能板塊劃分為「一廊三區」,最終形成「一帶為核、一環貫通、三點輻射、四村共贏」的局面。項目重點建設圍繞一院、一環、三區展開,一院即「兩山」學院,也是綜合體的靈魂,一環即兩山綠道,三區即綠色生態農業示範區、創意農業休閒度假區、生態農林鄉居體驗區。遞鋪街道生態文明建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分3年完成,預計總投資6.7億元。「溪上田園」——綠色生態農業示範區是核心先導區,主要分布在魯家村,核心產品有家庭農場聚集區、遊客服務設施基礎配套、休閒農業觀光體驗園等;「嶺上家園」——創意農業休閒度假區為輻射帶動區,主要分布於南北莊、義士塔2個村,以打造嶺上農場——嶺上湖居——嶺上鄉居三個主題板塊為主;「雲上樂園」——生態農林鄉居體驗區是拓展延伸區,核心村為赤芝村,建設梅溪山、靜氧空間兩大核心項目。最終形成「一帶為核、一環貫通、三點輻射、四村共贏」的局面。保山市隆陽區強力推進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引領區域傳統農業向生態觀光農業、休閒農業轉型,形成四季有景、色彩繽紛的農業觀光畫卷,打造集農業觀光、休閒娛樂、傳統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生態觀光農業園。項目涉及隆陽區河圖街道、金雞鄉2個鄉鎮(街道)、11個村(社區),概算總投資41億元。圍繞萬畝生態觀光農業園功能定位,未來將以「菜、花、果」為生產核心,著力打造「滇西花籃•錦苑•花千谷」、「滇西果藍•萬家歡•果山」、「滇西菜藍•晨農•饞滇菜」的「雲花、雲果、雲菜」3大名片。項目包含「五區一村落」(花卉產業區、水果產業區、蔬菜產業區、華大智慧農業科技示範區、優質糧食生產區,12個田園特色村莊)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將農業生產與鄉村旅遊、文化創意、康體養生、科普教育深度融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文化旅遊整體推進。試點項目所在地東蓮花院鄉地處遷西、遷安、灤縣、豐潤四縣交界處,距京瀋高速20公裡,距遷西縣城30公裡,距在建的京秦高速僅僅5分鐘車程,位於環首都2小時經濟圈內,區位和交通優勢明顯。項目規劃區總面積7.35萬畝,涵蓋西山、徐莊子、西花院、東花院、東城峪等12個行政村。項目總投資17.2億元,建設期為3年,總計可獲財政資金支持2.1億元,同時可撬動社會資本10億元。依託燕山獨特的山區自然風光,該項目以「山水田園、花香果巷、詩畫鄉居」為規劃定位,以生態為依託、以旅遊為引擎、以文化為支撐、以富民為根本、以創新為理念、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打造特色鮮明、宜居宜業、惠及各方的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生態優良的山水田園,百花爭豔的多彩花園,碩果飄香的百年果園,歡樂暢享的醉美遊園,群眾安居樂業的祥福家園。園區探索出「安梨+油用牡丹+二月蘭」共生模式,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確定為油用牡丹示範基地。項目建成後預計帶動就業3500人,增收8億元以上,通過健全利益分配機制,實現了企業、合作組織有效益,集體有股份,群眾有收益,核心區12個村近萬名農民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實現了多方共贏,良性循環。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小城鎮建設 文章第一時間推送
通知:各級政府;房地產企業、旅遊開發、農業科技、特色小鎮、田園康養、養生養老、大健康、投資機構等重點關注!
【會議時間】:2021年1月25日-27日【為期3天,含實地項目考察】
【會議地點】:中國·杭州
【參會對象】:政府機關、開發商、建設單位、運營商、規劃設計機構、投融資企業及相關產業鏈董事長、總經理等核心高管參加(大會150人規模)
【主辦單位】:北京壹方城智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壹方城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
【峰會特色】:實操專家講解+案例分析+模塊總結+實地考察
【報名電話】:15701639509 劉經理
「健康中國2030」「鄉村振興」雙重戰略下,康養·文旅小鎮土地政策、實操解讀與康復醫療發展
李兵弟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中國城鎮化促進會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專業委員會會長、多次參與中央1號文件起草
勵建安(擬)丨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院首任院長
張士誼 丨HZS匯張思合伙人、金盤獎年度傑出人物、哈佛大學設計碩士、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核心委員
康養·文旅項目操盤實踐與國內外知名案例/品牌核心體系構建解讀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聯合創始人
田海成丨阿那亞品牌負責人
陳延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萬科十年千億戰略顧問
OlafSchulz-Lobeck 丨本慧瑪雅(香港)醫療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圓桌對話丨康養·文旅產業最新政策及當前產業發展遇到的核心問題探討及答疑
郭 強丨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農文旅操盤負責人及高級合伙人、袁家村河湟印象操盤顧問
黃桂利丨前小桔創意農場創始人
康養社區/民宿集群/鄉村振興項目核心價值創新實踐與運營模式解讀
董笑虎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和睿養老創始人CEO
錢繼良丨西坡民宿集團創始人
陳 放丨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策劃委員會執行主席、國家文旅部十四五規劃諮詢專家、北京創意江山規劃設計院院長
文旅融合標杆案例、創新模式及文化綜合體創新商業模式解析
沈毅晗丨萬科十年良渚文化村七年村幹部、良渚文化村社區公益基金會發起人
莫雪峰丨 歌斐頌巧克力小鎮總經理
郭揚誼丨 星野集團中國區代表
盧強生丨 超級文和友廣州項目合伙人
康養·文旅小鎮超級創新IP路演實踐及圓桌對話【創新IP路演持續招募中】
圓桌對話丨當前康養·文旅小鎮頂層設計及落地運營過程中主要問題探討及答疑
康養·文旅小鎮土地獲取、創新實踐與夜遊經濟專題研討
柳 俊丨中國旅遊策劃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規劃委員會委員、旗鑑旅業聯合創始人
雷藝礴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農文旅項目操盤顧問、壹方城幻光總經理
劉劍虹丨汗馬研習社創新導師、壹方城文化產業研究院文康旅產業策劃與操盤運營負責人、原奧倫達商學院負責人、心身健康(醫學)博物館構建運營負責人
康養·文旅小鎮創新項目路演、專家團問診及需求對接【需提前提報審核】
壹方城特色小鎮產業聯盟專家團隊及操盤團隊項目現場答疑
線路一丨陶然裡-開元森泊
線路二丨隨園嘉樹-御湘湖國際健康城
2、微信報名:掃一掃備註「諮詢峰會+企業全稱+聯繫方式」備註:☆本次峰會屬於高端商務活動,會收取一定費用請知悉,非誠勿擾,謝謝!
【書籍購買請聯繫】
1、電話聯繫:劉老師:15701639509(同微信)
2、長按二維碼添加微信:(備註「購買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