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憂式」餵飯,以為是寵愛卻渾然不知是害孩子

2020-09-03 宇龍媽媽成長記

相信在孩子身上,每個媽媽每一天都在圍繞著孩子「吃」的這個問題上而煩惱,因為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吃這吃那補充營養,可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餵飯這件事是都很痛苦。

邊跑邊吃,嘴裡含著一口飯要跑很遠才會吃第二口,家長圍著轉。

我居住這裡,有一位奶奶每天的任務就是帶孫子,她和我說帶孩子好累好煩,每天都哭,又不會說話,不知道是哪裡不舒服,哭了哄哄就好了,可讓她感到最累的事是餵飯。我們這裡的房屋是一排一排整整齊齊的,房屋前面是長長的走廊及大院子。每天都會看到她端著一碗飯跟著走廊追著孫子跑,跑一段路塞一口飯給孫子,她孫子含著那一口飯久久都不吞下去,而是一直玩一直跑,一碗飯還沒餵到半碗就冷掉了,又得重新換暖和的接著喂,奶奶年紀也大了,這樣的情況身體真的吃不消,而對於孩子來說,這樣餵飯的方式也不好,一邊吃一邊玩,根本沒有體驗到吃飯的樂趣,更沒有吃飯的欲望,仿佛是被追著硬塞進嘴裡的,並不是自己要吃、想吃和愛吃的。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奶奶前期的工作沒有做好,我們應該在孩子開始添加輔食時就規定孩子吃飯的時間和地點,買一個寶寶專用的吃餐椅,每一次餵飯都必須抱孩子坐上去再慢慢喂,吃飯時間就坐著好好吃,不能被別的事物而影響,一點點養成好習慣,習慣形成,家長輕鬆,孩子享受!

總說「再吃最後一口」,可永遠也沒有最後一口。

每個媽媽餵飯的時候吃到一半或者只剩一點點的時候是不是都會說:「寶貝,再吃最後一口吧」,可是當你把所說的「最後一口」餵完以後,是不是又習慣性的再給了一口,孩子沒有反抗後又接著一直喂?當家長的都想孩子吃得多一點身體才能長的好一點,都是一樣的期望,可是孩子也是獨立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感知,他們都很聰明,也很清楚自己怎樣是飽的、怎樣是餓的,我們當家長的確實沒有必要替他覺得沒吃飽,那只是我們自己以為沒吃飽。其實,孩子的胃還很小,給孩子加量也要一點一點來,他餓了會自己主動找吃,不餓沒必要把胃撐得難受,所以,我們給孩子餵飯應該做到把握好孩子的飯量再定量,這樣才能保護好孩子的腸胃。

「無呼吸」式的塞飯

幾乎每個家長在餵飯時,都會不停歇地一直打飯塞進孩子的嘴裡,根本不讓孩子有一個喘氣的機會,感覺兩下子餵完了比較省事。第一口飯還沒咽下去第二口已經在嘴邊等著,就只差倒進去和第一口一起吞了。國外用成人做了個實驗,叫個寶媽用一樣的速度和方式給實驗人餵飯,還沒吞下去時嘴邊就有第二口等著,這讓她感覺自己不是在吃飯,而是被不停地塞飯,瞬間感覺難以下咽,對吃飯失去興趣,甚至有點害怕,想逃避。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會導致孩子一吃飯就想逃避,沒有樂趣。我們應該放慢速度,等孩子吃了第一口再餵第二口,不要拿飯到嘴邊等著,遵循「細嚼慢咽」,讓孩子自主吸引,體驗吃飯的快樂,想吃、愛吃,而不是被吃!

以「愛」為名,助推孩子喪失自理能力

我隔壁住著一對二婚夫婦,兩人都是離婚後重組家庭,前幾年妻子意外懷孕,生下了一個兒子。這讓五十多歲的丈夫感到無比幸福,老來得子的幸福讓他十分寵愛他的兒子,現在孩子快五歲了,可是每天吃飯都要他親自餵才肯吃,他說: 「孩子還這麼小,哪裡能自己吃飯,要餵著吃。」這讓他的妻子覺得很煩,明明去幼兒園上學就已經會自己吃飯了,吃得又乾淨速度又快,可是現在卻被慣成這樣,四五歲的人了,還要一口一口地餵著吃,自己的手就懶得動,眼睛就看電視,只管張著個嘴等著食物「掉進去」。局外之人看到這個畫面相信都會覺得難受吧,這種寵愛對孩子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只有缺點。讓孩子喪失自理能力,久而久之變得懶惰,終有一天會變成「懶人吃餅」,這根本不是愛孩子,而是在一步步害孩子,我們總有離開孩子的時候,不可能時時顧全維護著他。

「區別對待孩子」,不讓上桌吃飯

相信在很多家庭,特別是孩子多的家庭,都會存在一個現象,人多的時候,老人總是會說「小孩子,不用上桌吃飯」這樣的話,給孩子一碗飯一點菜隨便跑到哪裡吃,這是我小時候經歷過的,我曾討厭那些話,感覺很難受,好像大人吃的小孩子就不能一起吃。現在依然有很多家長會說這樣的話,要麼提前讓孩子吃飽,要麼讓孩子在旁邊吃。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讓孩子一起上桌吃飯,不傷害孩子,增加孩子吃飯的樂趣和欲望,學習和模仿家長吃飯的禮儀,一家人一起吃飯也能增添家庭幸福的氛圍。

為省心省事只做孩子「愛吃的」

許多寶媽為了省心省事,喜歡選擇只做孩子愛吃的食物,孩子不喜歡吃的幾乎不做,怕做了不吃又沒辦法喂。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長期這樣,會把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為了孩子的營養均衡,對於孩子不愛吃的,我們可以選擇利用孩童因素,讓孩子愛上不喜歡吃的食物,比如改變食物原本的樣貌,或者使用食物製作磨具,做成可愛模樣,也可以選擇多種烹飪方法,總有一種會讓寶寶接受的呀。

怕孩子不消化,一點都不讓孩子吃

前段時間在抖音刷到一條視頻,說的是一個非常寵愛女兒的母親的事件。大顆粒的、稍硬一點的食物都不讓孩子吃,嚴重到讓觀眾懷疑的地步,女孩到上小學了,吃個饅頭都會卡住進醫院,因為所有的東西她都給孩子磨碎了再餵給吃,那孩子的牙齒長出來簡直是當擺設,所有吃的東西都不用自己嚼碎,喪失咀嚼能力。雖然有點誇張,但現時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家長,怕影響孩子,什麼都不敢給孩子吃,過得小心翼翼,卻適得其反。當寶寶滿一歲後,就要開始鍛鍊自主進食的能力,什麼東西能吞什麼東西不能吞,寶寶會自己把握,只要不是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的都可以一點一點嘗試,讓寶寶自主選擇,家長只負責監管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父母學會「1期3招」,讓娃乖乖吃飯
    孩子「吃好睡好」是很多父母的心願,但是小孩子不吃飯就成了一個讓父母頭疼的問題,對於爺爺奶奶而言,看到寶貝孫子孫女不吃飯,怎能「善罷甘休」?於是他們追著娃,一口一口地喂,最後,飯涼了,孩子也吃不了幾口。但其實,這種「中國式」餵飯會害了孩子的,要想讓寶寶乖乖吃飯,家長還需「刨根問底」,對症下藥。
  • 「中國式餵飯」坑了媽害了娃,獨立吃飯的重要性,多數媽媽忽略了
    媽媽的心軟是害娃毒藥鄰居家的小磊今年4歲了,雖然已經上了半年的幼兒園,可是每到午飯時間點就接回家,起初我以為孩子不習慣幼兒園生活,後來才得知小磊每天中午回家是為了吃飯,吃完飯在送回幼兒園。我很費解,難道孩子媽媽是怕幼兒園裡的食物營養不夠嗎?
  • 「中國式餵飯」給孩子帶來傷害,做到這3點,孩子自己乖乖吃飯
    隨著孩子逐漸地成長,家長們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吃飯問題。大多數孩子是不愛吃飯的,如果不愛吃飯,就會缺乏營養,導致孩子成長受到影響,這也就是家長為什麼如此頭疼的原因。為解決孩子吃飯問題,很多家長就會端著飯碗追著孩子到處跑,「中國式餵飯」由此產生。孩子在前面跑,家長在後面追,到最後孩子也沒吃幾口。
  • 拜託,不要再追著硬餵飯了,別害孩子了
    很多老人家都喜歡追著孩子餵飯,生怕他們吃不飽,吃不夠,跟餵豬一樣,一天餵幾頓,小孩不想吃了,把頭轉來轉去的避開,還是被勸著吃多兩口,來,乖,再吃幾口。一邊勸,一邊威逼利誘,什麼吃完了帶你出去逛街,吃完了給你吃糖什麼。或者不吃就不理你了,等下不跟你玩了。我媽為了讓孩子吃飯,只要說肯吃,就什麼都給玩。要玩水才肯吃,就打開水龍頭讓孩子一邊玩水一邊吃。
  • 別讓「中國式餵飯」害了孩子,記住這3點,獨立吃飯不成問題
    ,嫂子說,先不管讓他玩一會再吃,等我們大人都吃完了,侄子還在那玩,這個時候奶奶就端著孩子的碗,走過去要給孩子餵飯,剛開始還吃得好好的,不一會就開始上躥下跳的,在客廳裡跑來跑去,孩子奶奶也是邊跟著邊餵飯,吃上一口也是不容易,經過長時間的激烈戰爭,孩子也算是把飯給吃完了吧。
  • 「送命式」餵飯,孩子吃飽了,身體卻毀了,這3種餵飯方式該停了
    於是父母們就想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來應對孩子不吃飯的問題,其中有些方法卻是害了孩子。3種「送命式」餵飯,孩子吃飽了,身體也毀了>1.過度餵飯不少父母都擔心孩子吃不飽,就會多讓孩子吃一點飯菜,孩子長時間都是處於一種過飽的情況。
  • 「中國式餵飯」你還在用嗎?害娃害己,媽媽應該學會"順應餵養"
    但有時他們根本不願意自己吃飯,總是一會玩玩這,一會看看那,一頓飯要花很長時間都吃不了一半,這時父母便會選擇餵飯的方式讓孩子多吃點。只是餵飯雖然是父母愛孩子的一種表現,但卻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些不利影響。
  • 還在追著餵孩子飯?看似愛孩子,實則是害了孩子
    就這樣奶奶一直餵孫子吃飯直到孩子三歲,馬上要上幼兒園了。孩子被送到幼兒園沒幾天就被老師找了家長,當老師聽孩子的奶奶說還在追著孩子餵飯時,才告訴老人這種做法是不對的,不利於孩子養成自理的能力,奶奶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
  • 「中國式餵飯」有「四害」,不懂順應餵養的家長,純屬害娃害己
    導讀:「中國式餵飯」有「四害」,不懂順應餵養的家長,純屬害娃害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中國式餵飯」有「四害」,不懂順應餵養的家長,純屬害娃害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家長越喂,孩子越抗拒吃飯?請停止「中國式餵飯」
    孩子剛出生時,一餓了就急著要吃奶;慢慢地到了吃輔食的階段,就需要家人細心地喂,不合胃口的東西一律不吃。隨著能吃的東西越來越多,寶寶越來越挑食,對吃飯也就越抗拒。為什麼家長越喂,孩子越抗拒吃飯?請停止"中國式餵飯",別害了孩子小紅的寶寶已經2歲了,一到吃飯的點,小紅就要全副武裝地做好準備。寶寶愛玩的玩具、吃飯的座位都要安排妥當,之後再拉寶寶過來吃飯。這還不算完,小紅還要叫上婆婆一起,婆婆陪孩子玩耍,她在旁邊喂。小紅的寶寶有些好動,吃飯的時候愛跑來跑去,小紅被迫拿著碗在後面跟著。後來小紅買了兒童專用餐桌椅,把孩子強行留在餐桌旁。
  • "中國式餵飯"害娃又害己,爸媽做到這3點,孩子會主動吃飯
    &34;害娃又害己,爸媽做到這3點,孩子會主動吃飯!相信很多帶過孩子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帶孩子最困難的是候就是給孩子餵飯的時候,因為大多數孩子是不願意吃飯的,並且很挑食,有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歡吃蔬菜,但是吃蔬菜才會身體好,因此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也讓家長們想破了頭腦,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有家長追著小孩子餵飯的場景,不得不說做家長的真的不容易。
  • 2歲男童突然「吐血」,只因奶奶的餵飯方法錯誤,醫生怒斥:太無知
    ,有時只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會導致孩子「出問題」,自己卻渾然不知。,於是,每次餵孫子飯時,都要把飯菜放到自己的嘴巴裡過一下,甚至怕孩子嚼不碎,消化不了,奶奶還把飯菜放進嘴巴嚼一嚼,然後在把飯菜放進孩子的嘴巴裡。
  • 奶奶給5歲孫子餵飯,爺爺在旁提供「星級服務」,寶媽:我不好管
    視頻一經孩子家人分享到網上,就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在網友們看來,這般餵飯實在是過了。,就成了溺愛,最後害的不還是孩子嗎?,但3歲上幼兒園後漸漸就能自己吃飯了,5歲還這樣餵飯,遲早要把孩子養廢。」,一個捧手機的「星級服務」,很難不讓人擔憂,孩子會被養壞。
  • 別讓「中國式餵飯」坑了娃!老人帶孩子常犯的錯誤,父母別不知道
    前兩天看到微信裡一個寶媽群因為餵飯問題「炸鍋」了,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可謂是前所未有的激烈。>的,有玩著玩具餵的,當然也有讓孩子自己動手吃的,在我看來「中國式餵飯」是典型的害娃害己!>第一種,孩子滿地跑,你追著餵飯;第二種,孩子看動畫,你在旁餵飯;第三種,孩子玩玩具,你在旁餵飯;孩子跑跑跳跳、左搖右晃,不僅影響消化,還有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 家長的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不懂餵養,純屬害娃害己
    中國式「餵飯」,對孩子沒有好處在育兒的過程中,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在一日三餐中的餵飯現象了,寶寶還小,餵飯正常,當寶寶長大了,家長還跟在小朋友的屁股後面,滿屋子追著跑去餵飯,就太折騰家長了。中國式的餵飯方式,對小朋友一點用處都沒有,相反,還會形成很多危害。危害一:對寶寶的大腦發育不利曾經蘇聯的一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對於這個問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兒童的智力發育最先體現的都會是在手指尖上。
  • 5歲孩子「腎衰竭」,罪魁禍首是父母的餵飯方式,家長別再這麼做
    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吃飯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的孩子好像越來越不喜歡吃飯了。父母們為了能夠讓孩子多吃一口飯,也是費勁了心機。但是有時候父母的好心,卻會害了孩子。,開始給孩子餵飯。
  • 2歲孩子被餵飯撐壞胃,醫生友情提醒,如果你也這樣餵飯趕緊改正
    養孩子很痛苦的一件事情就是餵飯,脾氣不好的家長千萬不要去餵飯,真的會氣到半死。孩子不喜歡吃飯,每次都是只吃一口,吃完就跑,一碗飯想要吃完,整個客廳至少要繞一圈。但是父母又擔心孩子,如果不吃飯對身體傷害過大,因此就想盡辦法想讓孩子吃得多,一不小心就造成了暴飲暴食。
  • 切莫給孩子餵飯,餵一次傷一次
    10分鐘,這孩子吃一碗飯怎麼要一個小時?其實每一次餵飯都是在傷害孩子的胃,胃傷以後孩子更加吃不下飯,只能強喂。引發餵飯—胃傷—吃得慢或不吃—訓斥—胃加倍損傷—吃飯難,進入惡性循環。很多家長說我也不希望給孩子餵飯啊,可是不餵就不吃,不催促也不吃,可能是習慣問題吧,沒辦法。而且很多老人因為習慣兩個字還背了不少鍋。那麼到底原因是為什麼呢?來看看這幾個答案,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你們選哪一個?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那就大錯特錯了!
    於是 萬般無奈的老母親無論是追著餵哄著餵還是哭著餵也一定要寶寶吃下這幾口飯看動畫玩玩具時,趁其不備餵進嘴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些飯,故意打開動畫片或者是使用玩具等方式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等到寶寶正專注於動畫片與手中的玩具時,就趕緊將勺裡的飯餵進寶寶的嘴裡。
  • 2歲孩子發現口腔潰瘍,中國式餵飯,正在侵害著下一代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心路歷程:孩子吃得少,擔心孩子吃不飽,營養不達標,想盡一切辦法讓娃吃飯。每個家長在不好好吃飯的孩子面前,跟孩子鬥智鬥勇。有的家長會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餵飯、有的家長讓孩子玩著玩具吃飯、有的家長追著孩子餵飯,孩子玩到哪,餵到哪……這樣的壞習慣是老一輩子的人們傳下來的,也被成為中國式餵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吃得飽,營養好,畢竟現在的時代溫飽已經不是問題了,可是好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絞盡腦汁。可是就是因為家長的這些做法,正在毀掉孩子。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因為追著餵飯而產生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