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孩子身上,每個媽媽每一天都在圍繞著孩子「吃」的這個問題上而煩惱,因為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吃這吃那補充營養,可我發現很多父母在餵飯這件事是都很痛苦。
邊跑邊吃,嘴裡含著一口飯要跑很遠才會吃第二口,家長圍著轉。
我居住這裡,有一位奶奶每天的任務就是帶孫子,她和我說帶孩子好累好煩,每天都哭,又不會說話,不知道是哪裡不舒服,哭了哄哄就好了,可讓她感到最累的事是餵飯。我們這裡的房屋是一排一排整整齊齊的,房屋前面是長長的走廊及大院子。每天都會看到她端著一碗飯跟著走廊追著孫子跑,跑一段路塞一口飯給孫子,她孫子含著那一口飯久久都不吞下去,而是一直玩一直跑,一碗飯還沒餵到半碗就冷掉了,又得重新換暖和的接著喂,奶奶年紀也大了,這樣的情況身體真的吃不消,而對於孩子來說,這樣餵飯的方式也不好,一邊吃一邊玩,根本沒有體驗到吃飯的樂趣,更沒有吃飯的欲望,仿佛是被追著硬塞進嘴裡的,並不是自己要吃、想吃和愛吃的。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奶奶前期的工作沒有做好,我們應該在孩子開始添加輔食時就規定孩子吃飯的時間和地點,買一個寶寶專用的吃餐椅,每一次餵飯都必須抱孩子坐上去再慢慢喂,吃飯時間就坐著好好吃,不能被別的事物而影響,一點點養成好習慣,習慣形成,家長輕鬆,孩子享受!
總說「再吃最後一口」,可永遠也沒有最後一口。
每個媽媽餵飯的時候吃到一半或者只剩一點點的時候是不是都會說:「寶貝,再吃最後一口吧」,可是當你把所說的「最後一口」餵完以後,是不是又習慣性的再給了一口,孩子沒有反抗後又接著一直喂?當家長的都想孩子吃得多一點身體才能長的好一點,都是一樣的期望,可是孩子也是獨立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感知,他們都很聰明,也很清楚自己怎樣是飽的、怎樣是餓的,我們當家長的確實沒有必要替他覺得沒吃飽,那只是我們自己以為沒吃飽。其實,孩子的胃還很小,給孩子加量也要一點一點來,他餓了會自己主動找吃,不餓沒必要把胃撐得難受,所以,我們給孩子餵飯應該做到把握好孩子的飯量再定量,這樣才能保護好孩子的腸胃。

「無呼吸」式的塞飯
幾乎每個家長在餵飯時,都會不停歇地一直打飯塞進孩子的嘴裡,根本不讓孩子有一個喘氣的機會,感覺兩下子餵完了比較省事。第一口飯還沒咽下去第二口已經在嘴邊等著,就只差倒進去和第一口一起吞了。國外用成人做了個實驗,叫個寶媽用一樣的速度和方式給實驗人餵飯,還沒吞下去時嘴邊就有第二口等著,這讓她感覺自己不是在吃飯,而是被不停地塞飯,瞬間感覺難以下咽,對吃飯失去興趣,甚至有點害怕,想逃避。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會導致孩子一吃飯就想逃避,沒有樂趣。我們應該放慢速度,等孩子吃了第一口再餵第二口,不要拿飯到嘴邊等著,遵循「細嚼慢咽」,讓孩子自主吸引,體驗吃飯的快樂,想吃、愛吃,而不是被吃!
以「愛」為名,助推孩子喪失自理能力
我隔壁住著一對二婚夫婦,兩人都是離婚後重組家庭,前幾年妻子意外懷孕,生下了一個兒子。這讓五十多歲的丈夫感到無比幸福,老來得子的幸福讓他十分寵愛他的兒子,現在孩子快五歲了,可是每天吃飯都要他親自餵才肯吃,他說: 「孩子還這麼小,哪裡能自己吃飯,要餵著吃。」這讓他的妻子覺得很煩,明明去幼兒園上學就已經會自己吃飯了,吃得又乾淨速度又快,可是現在卻被慣成這樣,四五歲的人了,還要一口一口地餵著吃,自己的手就懶得動,眼睛就看電視,只管張著個嘴等著食物「掉進去」。局外之人看到這個畫面相信都會覺得難受吧,這種寵愛對孩子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只有缺點。讓孩子喪失自理能力,久而久之變得懶惰,終有一天會變成「懶人吃餅」,這根本不是愛孩子,而是在一步步害孩子,我們總有離開孩子的時候,不可能時時顧全維護著他。
「區別對待孩子」,不讓上桌吃飯
相信在很多家庭,特別是孩子多的家庭,都會存在一個現象,人多的時候,老人總是會說「小孩子,不用上桌吃飯」這樣的話,給孩子一碗飯一點菜隨便跑到哪裡吃,這是我小時候經歷過的,我曾討厭那些話,感覺很難受,好像大人吃的小孩子就不能一起吃。現在依然有很多家長會說這樣的話,要麼提前讓孩子吃飽,要麼讓孩子在旁邊吃。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讓孩子一起上桌吃飯,不傷害孩子,增加孩子吃飯的樂趣和欲望,學習和模仿家長吃飯的禮儀,一家人一起吃飯也能增添家庭幸福的氛圍。
為省心省事只做孩子「愛吃的」
許多寶媽為了省心省事,喜歡選擇只做孩子愛吃的食物,孩子不喜歡吃的幾乎不做,怕做了不吃又沒辦法喂。其實,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長期這樣,會把孩子養成挑食的習慣。為了孩子的營養均衡,對於孩子不愛吃的,我們可以選擇利用孩童因素,讓孩子愛上不喜歡吃的食物,比如改變食物原本的樣貌,或者使用食物製作磨具,做成可愛模樣,也可以選擇多種烹飪方法,總有一種會讓寶寶接受的呀。

怕孩子不消化,一點都不讓孩子吃
前段時間在抖音刷到一條視頻,說的是一個非常寵愛女兒的母親的事件。大顆粒的、稍硬一點的食物都不讓孩子吃,嚴重到讓觀眾懷疑的地步,女孩到上小學了,吃個饅頭都會卡住進醫院,因為所有的東西她都給孩子磨碎了再餵給吃,那孩子的牙齒長出來簡直是當擺設,所有吃的東西都不用自己嚼碎,喪失咀嚼能力。雖然有點誇張,但現時中也不難發現這樣的家長,怕影響孩子,什麼都不敢給孩子吃,過得小心翼翼,卻適得其反。當寶寶滿一歲後,就要開始鍛鍊自主進食的能力,什麼東西能吞什麼東西不能吞,寶寶會自己把握,只要不是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的都可以一點一點嘗試,讓寶寶自主選擇,家長只負責監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