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給孩子餵飯,餵一次傷一次

2020-08-28 營養二代

國內普遍存在的孩子吃飯的問題就是需要靠喂,靠哄,靠求,靠追各種花樣。吃飯是人生來的本能,自己吃飯是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好像失去了這樣的功能?

有一個紀錄片真實的記錄很多家庭每天因孩子吃飯問題上演的戰爭:

在這個記錄片中,父親很是不解:自己吃一碗飯也就10分鐘,這孩子吃一碗飯怎麼要一個小時?父親認為是母親沒有管教好孩子,以至於孩子太任性,不好好吃飯。這是孩子不懂事,沒有規矩的表現。還訓斥孩子。導致更沒心情吃飯。

你知道嗎?其實每一次餵飯都是在傷害孩子的胃,胃傷以後孩子更加吃不下飯,只能強喂。引發餵飯—胃傷—吃得慢或不吃—訓斥—胃加倍損傷—吃飯難,進入惡性循環。

很多家長說我也不希望給孩子餵飯啊,可是不餵就不吃,不催促也不吃,可能是習慣問題吧,沒辦法。而且很多老人因為習慣兩個字還背了不少鍋。那麼到底原因是為什麼呢?

來看看這幾個答案,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你們選哪一個?

A,太寵愛孩子,養成了孩子不好的被餵才吃飯的習慣

B,孩子吃零食過多,影響了食慾

C,孩子不聽話,不懂事,沒有規矩,需要父母嚴加訓斥

D,孩子消化功能不太好,消化不良。要給孩子補點鋅或者吃點山楂,陳皮,雞內金之類促消化的。

關於孩子為什麼不吃飯,我們是研究了10年才破解。這之前,我們也都認為是這四點原因。實際上這四點都是錯誤的,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呢?答案是:小兒胃傷了!

1、什麼是胃傷?

胃是由縱行肌,環形肌,斜行肌三股肌肉群構成。胃肌肉強的時候就會像蟒蛇絞殺獵物一樣把食物攪碎,並有力量把食物送進腸道消化。所謂胃傷就是這三股肌肉群損傷了,張力下降,彈力下降,力量也變弱了。0-6個月時,這三股肌肉群是發育最稚嫩的,最易被不科學餵養撐傷,拉傷。

2、胃傷的結果?

胃肌肉傷了,胃攪拌蠕動力都下降了,想像一下胃的動作像一個老年人變得遲緩了,變得虛弱無力了。吃得東西容易積食,下不去,沒有地方裝新的食物,所以根本就沒有想吃飯的欲望。胃傷了,胃彈性擴張力小了,容量小了,所以吃那麼一點就夠了。無論你做的再好吃,再色香味俱全,再營養,你也打算不餵他,不逼他哄他,有好習慣,沒怎麼吃零食——他吃飯還是不積極,吃的很慢,吃吃玩玩,導致你又想餵他吃幾口。

3、什麼引發了胃傷?

造成小兒胃傷的原因只有一個字,猜猜是什麼字。

答案是一個餵字。

在中國,幾乎沒有寶媽懂小兒胃力理論,腦海中也就沒有小兒胃容量的概念。在給寶寶餵食母乳和奶粉的時候,超量喂,造成寶寶胃傷。中國每年有1500萬新生兒,其中60%的新生兒,在0-6個月餵食母乳或奶粉後,有不同程度的胃傷,其表現是:吐奶、溢奶、吃奶慢、拒奶甚至厭奶。這其實都是孩子有不同程度的胃傷了。但是沒有人懂,大家都認為這是正常的生理表現。於是繼續喂,繼續傷。

而且我們經常會聽到生理性厭奶這個詞。孩子已經出現胃傷了,無法繼續進食奶了,表現為拒食。都胃傷了還生理性?

在0-6個月時期,大部分幼兒的胃已經被母乳和奶粉不同程度餵傷了。過了六個月,輔食開始來了,對幼兒們稚嫩的胃,更大的考驗來了。很多家長按照專家指導的標準,定時定點定量的給餵輔食,殊不知每個孩子的胃力都不同,需要的輔食量都不一樣。胃傷的嚴重一點的孩子普遍會出現積食性腹瀉或者大便不成形。

到了一歲,孩子們開始吃固體米飯食物了,食物種類進一步豐富,甚至很多逐漸開始外食,超量,不良的加工飲食,導致胃傷進一步加重。最普遍的表現就是吃飯不主動、不香,需要餵一點吃一點,吃得少,吃吃就去玩了,甚至父母暴跳如雷,吼幾句他才吃一點。有的孩子出現嘔吐,便秘等問題。大人也是因為吃飯問題搞得自己特別心累。心疼孩子,但是又不聽話,所以克制不住的很生氣。

在這三傷中,傷奶對幼兒的胃損傷最大。因為此時幼兒的胃肌肉群最稚嫩,最易被食物撐傷,拉傷。新生兒第1天的胃容量只有5毫升。我們很多寶媽都回憶:孩子剛生出來第一天的時候,因為無奶或少奶,醫院的一些護理人員都是直接餵了30甚至60毫升的奶。結果可想而知,幼兒們稚嫩的胃肌肉群直接被撐傷、拉傷。

所以,不要再說是孩子不懂事,亂吃了零食或者是需要吃點山楂、陳皮幫助消化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餵養不當造成孩子的胃傷三步曲:傷奶,傷輔食,傷飯菜。

這種餵的結果就是孩子的胃傷累積性的加重,而外在的症狀也是逐步的表現出來。且這種損傷將會帶到孩子成年階段。成年後這類孩子會容易因為胃傷而發展為各種各樣的胃病。根據我們三十年的研究經驗:除了少部分人的胃病是因為後天暴飲暴食,三餐不規律導致。大部分人的胃病是因為兒時的胃傷導致胃功能全面下降所致。

所以不要再餵飯了,餵一次傷一次胃力!我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修復胃力。

4、案例

這個是我們調理過的一個孩子。以前也是不餵飯就不吃,吃飯不主動,不香。這其實就是孩子有胃傷了。整整調了一年,現在胃力恢復了。孩子胃力一旦恢復,吃嘛嘛香,哪裡還需要你拼命喊他吃飯,天天餵他吃飯?

消化不良容易解決,胃傷卻不容易調理,涉及到很多方面,有機會再寫文章和大家分享方法。請家長們先要注意合理餵養,從源頭防止餵養不當造成的胃傷。胃傷了,受罪的不僅是孩子,大人也非常苦惱。

我是職業兒童營養師開心媽媽,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專注營養健康10年,歡迎您關注我,如果您有餵養方面的問題,也可私信與我交流。

相關焦點

  • 把飯嚼碎給孩子餵,相當於餵毒
    不久前,一位奶奶嚼飯餵孫子之後,造成了孩子死亡。據事後醫生診斷發現,孩子是死於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不幸的是,孩子的奶奶正好是此病毒的攜帶者,但自己卻不知道,她在嚼飯餵孩子時,導致孩子感染上了病毒,最終釀成了悲劇。
  • 別再給孩子餵飯了,小心給餵「廢」了
    相信不少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就是孩子一到吃飯就皮的不行,到處跑來跑去不肯吃飯。為了避免孩子餓肚子,一些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輩),會選擇給孩子餵飯。於是家中就會有孩子在前面跑,而大人端著飯碗在後面追的畫面。
  • 辛苦餵飯與輕鬆餵飯的距離不過就是一個餐椅
    我看了好多和我家寶貝同齡的媽媽,餵個飯真的好吃力。特別是現在天氣熱了,寶貝一歲多了已經能跑了,寶貝前面飛奔的跑,媽媽後面端著飯碗辛苦的追,追到了才塞一口。我曾笑她,你不累啊!她說累啊!自己的孩子不吃飯沒辦法啊!你怎麼餵的啊!她說。
  • 還在追著孩子餵飯?那就大錯特錯了!
    於是 萬般無奈的老母親無論是追著餵哄著餵還是哭著餵也一定要寶寶吃下這幾口飯看動畫玩玩具時,趁其不備餵進嘴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吃一些飯,故意打開動畫片或者是使用玩具等方式吸引寶寶的注意力,等到寶寶正專注於動畫片與手中的玩具時,就趕緊將勺裡的飯餵進寶寶的嘴裡。
  • 家長做好這一點,孩子不再需要別人餵飯,吃嘛嘛香
    就是媽媽自己在家,看著孩子一天都沒有吃飯的欲望,一天都沒吃什麼東西的話,肯定也忍不住要去餵了。餓一頓兩頓,也許家長能接受,可有些孩子,真能做出這樣一件事情,顛覆你的認知,就是一天都不吃飯給你看。所以呢問題本身不在於餵不餵飯,這關鍵點在於孩子為什麼不吃?孩子為什麼沒有主動要吃飯?孩子為什麼對ipad的興趣大於吃飯?為什麼有的孩子不用餵或者不讓你餵也吃得很好?
  • 「餵飯奶奶」這波操作餵進去的不是飯而是病,這樣讓孩子自己吃飯
    ,老人迅速地將一大勺飯餵進孩子的嘴裡。整個過程,孩子的面部表情很扭曲,眼睛痛苦地緊閉,整個身體動彈不得。如果不是看著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飯菜,如果不是知道這位老人就是孩子的親奶奶,我還真以為這是在虐待孩子。就這波餵飯操作,作為大人的我看著都覺得心口難受不舒服,可想而知,這頓飯孩子吃得是什麼滋味兒,假如每天吃飯都是這麼個餵法,孩子吃進去的不是飯,遲早吃出病來。 很多網友留言,覺得這位奶奶餵飯的操作太不可取了。
  • 爺爺奶奶總是給孩子餵飯?給孩子餵飯的壞處家長一定要知道!
    生活中經常見到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給孩子餵飯。那麼,為什麼家長都喜歡給一個能自己吃飯的孩子餵飯呢?理由無非是覺得孩子還小,等她自己慢慢吃完,飯菜都涼了,吃冷的對身體不好;要麼就是嫌孩子自己吃飯會弄得一團糟;再者就是覺得孩子自己吃的不多,怕營養會跟不上,所以多餵點好。
  • 追著孩子餵飯影響的不僅是習慣,還傷身體,別再覺得是「為娃好」
    追餵在很多家長看來是萬不得已的措施,可實際上越追餵孩子越不會自己吃。「追在孩子後面餵飯」的不良影響:說白了,家長還是不相信孩子,以為他不知飽餓。因此,當孩子表示不想吃飯時,下意識地就認為是「挑食」,可事實上也可能是真不餓。你餵一口我餵一口地爭著給孩子餵飯,會給孩子造成四點不良影響。1、影響消化功能小區裡孩子很多,每一個都是家中的寶,但大略看上去,明明都是相同年紀,有些孩子卻長得很瘦小。
  • 毀掉孩子終身幸福的「餵飯」
    餵飯可以說是中國家長獨有的餵養模式了。對比西方國家的育兒你會發現,中國家長尤其在意寶寶有沒有吃飽。為了讓孩子吃飽,幾乎所有的中國家長都會有一個餵養習慣,那就是給寶寶餵飯。然而大多數家長的做法卻是,很多兩歲多的孩子還在被餵飯。
  • 嬰兒多長時間餵一次奶粉 剛出生嬰兒多長時間餵一次奶粉
    嬰兒多長時間餵一次奶粉很多媽媽們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發現寶寶對於牛奶蛋白過敏,所以在醫生建議下給寶寶餵養胺基酸奶粉。那麼,胺基酸奶粉多長時間餵一次?寶寶喝胺基酸奶粉會更容易餓嗎?下面請看小編的分享。
  • 母乳餵養多久餵一次 三個月嬰兒母乳餵養多久餵一次
    這時候媽媽就會擔心四個月的嬰兒應該是多久餵一次母乳?一、嬰兒多久餵一次奶好餵奶可以不定量、不定時,即是說不硬性規定餵奶的間隔時間和次數,也不限制每次餵哺的時間長短,實行勤喂,按需餵哺。如果母乳不足,可用奶粉或鮮牛奶或代乳粉來代替一部份母乳,但每天餵奶次數,不宜少於3次,以免影響母乳分泌。在完全沒有母乳的情況下,才用人工餵養。
  • 從小被餵飯長大的孩子成了啥樣?你還在追著孩子餵飯嗎
    >究其原因,寶媽認為就是孩子奶奶從小就追著孩子餵飯最終還是老師跟樂樂的媽媽進行了溝通,告訴她不要再給孩子餵飯,寶媽也動員了自己的醫生朋友跟婆婆說明餵飯的危害,才引起了婆婆的重視。身邊的家長們,你們還在追著給孩子餵飯嗎?危害多多,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從小被餵飯長大後變成樂樂那樣。
  • 老人喜歡把嚼碎的飯餵孩子,餵飯的5個誤區,家長們要警惕
    辰辰媽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老一輩把飯嚼碎了餵孩子的方式確實有很多不妥之處。不過,還有一些其他的餵飯禁忌也很常見,確是很多年輕父母們不曾注意的。 一、嚼飯餵孩子有哪些危害? 1. 傳播細菌 經過咀嚼的食物中不僅混有唾液,還摻雜了不少口腔細菌。
  • 媽媽餵飯孩子躲著不吃,反而喜歡奶奶餵飯,"奧秘"在這兒
    身體正處於生長發育中的孩子需要獲取充足的營養,這也需要讓其按時吃飯才能滿足身體所需。不過很多孩子並不愛吃飯,他們總是有著各種不好的飲食習慣。每到吃飯的點家長都需要追著給娃餵飯,他們才能勉強吃上幾口。長此以往大家都很頭疼,如果有人能夠讓孩子自願吃飯,那家長肯定會很高興。不過大家需要使用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喜歡上吃飯,假如做錯了反而會影響其健康。
  • 給孩子餵飯有錯嗎
    前段時間我回老家看到村裡面的老人特別喜歡給小孩子餵飯。有個小孩都上幼兒園大班了,他奶奶還端著一碗飯跟到村裡的小賣來喂。那個男孩拿著手機在玩遊戲,他奶奶就時不時地把飯放到他嘴裡喂。那時候是差不多早上10點鐘了,聽到老人說小孩沒吃早餐,怕他餓著。我本來想對她說這樣給小孩餵飯不好,後來想想還是不說了。因為在這些老人的觀念裡小孩子不吃飯就會餓著,一定要餵飽才行,他們也很享受這種餵飯的樂趣。
  • 早晨起床,先給寶寶喝奶還是餵飯?醫生:順序錯了孩子受罪
    寶寶更是如此,胃的容量很小,一次只能吃一點,所以餓得很快。六個月內的寶寶,每天餓了只吃奶就行,而超過六個月不到一歲的寶寶,不僅要喝奶,還要餵飯。寶寶常常出現身體問題,大多從添加輔食開始的,很多家長比較困擾這個問題:早晨起床後,先給寶寶喝奶還是餵飯
  • 母乳多久餵一次 暖奶器加熱母乳要多久餵一次
    母乳多久餵一次相信很多寶媽們都聽說過暖奶器,有些寶媽會選擇購買暖奶器加熱母乳,再給寶寶喝。這樣一來,天氣再冷也不怕寶寶喝不到溫熱的奶水啦。這對寶寶來說也有很有益處的。那麼,暖奶器加熱母乳要多久餵一次?一起去看一看吧。
  • 5歲孩子老是讓媽媽餵飯,如果是你,你會餵嗎?家長怎麼做才好?
    朋友家的寶寶快5歲了,最近吃飯老是讓喂,朋友一貫主張讓她自己吃,反正就是不餵她,婆婆心疼孫女,老是說兒媳婦:「舉手之勞的事情,不要每次都把飯冷涼了再給孩子吃!」朋友有點糾結了:這種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 寶寶都快三歲了,你還在追著餵飯!餵飯的這些壞處你都了解嗎?
    因為不好好吃飯,王奶奶的孫子身體抵抗力比較差,幾乎每月都要跑一次醫院。說起這些的時候,王奶奶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家大寶,然後看看自己的孫子,露出無奈的表情。我家大寶比王奶奶的孫子小半年多,但個子比王奶奶的孫子還要高一釐米,身體也顯得強壯很多,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家大寶比她家孫子大半年多呢。
  • 「送命式」餵飯,孩子吃飽了,身體卻毀了,這3種餵飯方式該停了
    奶奶給3歲孫子餵飯,孩子差點沒了3歲的小銀就是不愛吃飯孩子的一個代表>1.過度餵飯不少父母都擔心孩子吃不飽,就會多讓孩子吃一點飯菜,孩子長時間都是處於一種過飽的情況。這種方式餵飯方式是非常不正確的,成人身上帶著許多的細菌,這些細菌很容易威脅到孩子的健康,還不利於孩子咀嚼能力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