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寶寶快5歲了,最近吃飯老是讓喂,朋友一貫主張讓她自己吃,反正就是不餵她,婆婆心疼孫女,老是說兒媳婦:「舉手之勞的事情,不要每次都把飯冷涼了再給孩子吃!」朋友有點糾結了:這種事情到底該怎麼解決呢?
看到朋友的問題,突然想起前段時間,我家寶寶一次吃飯時候的經歷。那天,我帶他去朋友家玩,恰巧看到奶奶在追著小弟弟餵飯。原本以為我家孩子看過不會放心上,沒想到,回到家,我們吃晚飯的時候,他卻突然不吃了,接著就把勺子遞給我說:「媽媽,你餵我吃,行嗎?」
看他期望的眼神,我就答應了,於是,這頓飯他吃得很開心。第二天,我害怕他還會讓我餵飯,那就有點倒退了啊!後來證明,我想多了,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讓我餵飯過。
講這次經歷,就是想說,如果孩子會自己吃飯,偶爾想享受一下被媽媽餵飯的感覺,不如就給孩子一個面子,開心的餵她吃飯。如果老是推來推去,又是批評又是教育的,孩子就會因為一直得不到這方面滿足而對此記憶深刻,總會追著讓你餵她。
當然了,如果說孩子一直被長輩慣著,快5歲了還是不願意自己吃飯,那就要當機立斷,儘早給孩子做引導。
孩子不想自己吃飯,父母如何引導才有效呢?
想起李玫瑾教授之前分享的一個方法,感覺在這邊也同樣適應,大概做法是這樣的:
1、首先,一家人意見一致,這個很重要。
2、在吃飯前1個小時不給孩子零食吃,開飯前5分鐘告訴孩子要吃飯了,讓他做好準備,並明確告訴他,從今以後寶寶要自己吃飯,大人不會餵他了。(不要多說其它的,話說得越多越沒有分量,意思明確後,就不用再盯著他了,讓孩子明白,吃飯是他自己的事!)
3、聽到家長這麼說,很多孩子可能就開始收拾玩具,做吃飯前準備了。而聽不進家長話的小朋友,可能就會錯過吃飯。
4、吃飯時間到,一家人坐在桌前準備吃飯,如果寶寶沒來,可以再次提醒一下他,如果他還不來,大家就開始吃飯。如果寶寶來了,卻不願意自己吃飯,可以鼓勵他嘗試自己吃飯,告訴他自己吃飯有多好,想吃什麼就可以夾什麼。
如果寶寶還是執意要喂,家長要堅持,可重申自己的話:「寶寶要學著自己吃飯!」接著正常吃飯就可以了,不要吼孩子,不要生氣給孩子看。如果孩子用哭來威脅,就放他在那邊哭一會也沒什麼的。等他不哭了,給他遞張紙,讓他擦眼淚。
5、如果寶寶認清現實,開始自己吃飯,家人可以找機會誇獎一下他。如果孩子還在鬧,那大家還是正常吃飯,先不管他。等大家把飯吃好了,就正常收拾碗筷,示意寶寶離開。
一般情況下,寶寶餓一兩頓沒有關係,如果他後面因為餓要零食吃,建議家長不要給,可以把下一頓開飯時間提前一會,再次吃飯的時候同樣用上之前那套流程,相信,大部分寶寶這次都會認清「形勢」,乖乖吃飯的。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還有個別寶寶餓了他一天了還不願意自己吃,那就要另想他法了,不能一直餓著孩子。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比如一邊餵他一邊利用榜樣、繪本等,去激勵他學會自立。
除此之外,在下決心引導孩子自己吃飯的時候,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1、防家裡人偷偷破壞計劃,比如趁孩子媽媽不注意,給孩子吃點零食啥的,這樣孩子到吃飯時間很可能就不餓了,不餓自然就不會乖乖配合,學著自己吃飯了。
2、飯不吃,但水要給喝,特別是夏天,讓孩子及時補充水分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就是關於孩子要大人餵飯,大人如何應對才好的觀點和方法介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文:依科育兒,想了解更多科學、有趣、有料、有愛的育兒分享,歡迎關注!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