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安家》裡的餵飯情節引發了家庭爭吵,由於這一幕真實的反映了很多家庭的情況,在屏幕外也同時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從婆媳溝通、家庭關係、隔代育兒、習慣養成、培養自主進食、豐富花樣飲食等等方面都做了說明,這些都是我們值得深思的地方。
作為營養師媽媽,我還想要闡述的是,餵飯看起來是沒有辦法的事,劇中奶奶也說了:「我要是不餵他就不吃,孩子要是餓著了怎麼行呢"。就是媽媽自己在家,看著孩子一天都沒有吃飯的欲望,一天都沒吃什麼東西的話,肯定也忍不住要去餵了。餓一頓兩頓,也許家長能接受,可有些孩子,真能做出這樣一件事情,顛覆你的認知,就是一天都不吃飯給你看。
所以呢問題本身不在於餵不餵飯,這關鍵點在於孩子為什麼不吃?孩子為什麼沒有主動要吃飯?孩子為什麼對ipad的興趣大於吃飯?為什麼有的孩子不用餵或者不讓你餵也吃得很好?有的孩子是需要你喂,等著你餵呢?為什麼有的家庭也沒刻意做什麼自主進食培養,孩子仍然自己吃得很好?
除了習慣培養的問題,還要考慮孩子身體上,生理上,功能上的問題。
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胃功能問題。
如果我們的孩子先天胃容量發育不足,胃肌肉彈性差,他吃的食物量本身就是比別的孩子要少的。把不同孩子的胃比作不同容器的話,有的容器大,彈性也大, 有的容器小,彈性也小,裝的食物量自然不同。同樣多的食物,容器大的還沒裝滿,自然會主動要繼續去裝;容器小的已經裝的差不多了,自然沒有需求再去裝了,他已經裝滿了,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經不在吃飯上了,他想看電視,想看ipad,想玩了,可這個時候,家長還不知道,以為沒裝滿,餵飯問題就發生了。只能靠外力,去餵也好,去哄去騙也好,孩子真的是看你面子,沒辦法,勉強吃下去些,但其實早已經超量了。你不餵的時候,不用看誰面子了,不用上哄騙的當了,自然不吃。
不同大小的容器容量不同
本身胃容量小,餵養過程中又經常超量,就會導致胃肌肉彈性進一步下降,造成胃傷,胃容量更少,吃一點就飽,食慾自然也就很差。比如新生兒時期,有的胃容量為120mL,可以一次吃120mL的奶,有的胃容量90mL,也給他胃120mL的奶,容器裝不下了,一定會冒出來了,他一定會吐奶,久而久之,胃也傷了,他就會出現厭奶厭食的情況。將來如果不糾正,持續超量餵養,孩子回報給你的就是吃得少,需要追著餵飯。
而孩子的胃容量取決於孩子的肌肉彈性,肌肉力量。不僅如此,胃的攪拌以及胃的蠕動,把食物從胃中排空,都需要有強大的胃肌肉群支持。只有把食物消化排空掉了,人才會有進一步的飢餓感,以及進食慾望。
小兒胃功能70分以下的,那就難帶了,吃個飯你要打個持久戰,小兒胃弱十條會有很多條
小兒胃功能70分的孩子,食慾一般,胃口一般,需要餵飯,且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狀
小兒胃功能75分的孩子,食慾一般,胃口一般,需要餵飯,但是沒有消化不良的症狀
小兒胃功能80分的孩子,胃口好,食慾好,吃嘛嘛香,吃飯有很香的感覺
小兒胃功能90分的孩子,根本不需要餵飯,飯量大,胃口好,不挑食,一個人坐那裡,吧嗒吧嗒就把準備好的飯全吃完了
所以這需要我們著重的去加強去滿足孩子胃肌肉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幫助孩子去消化食物,去進一步增強胃的功能,讓胃功能都提升到80-90分以上。
需不需要餵飯,取決於孩子的胃功能強弱,我們的關注重點轉到這上面,也許不用費力的去溝通,去講解餵飯的壞處,最後還激化家庭矛盾。孩子食慾好了,見到飯都非常的親切感興趣,餵飯的問題自然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