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青新聞網訊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如今,家長們對孩子在吃方面可謂是「慷慨解囊」,但不少家長反映孩子的吃飯問題是個頭疼問題,面對偏食的孩子,即使用盡無數招數,仍不盡人意。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河北省中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林燕為廣大家長支招。
孩子厭食多因脾胃虛弱
人體的脾胃類似土地,土地肥沃才能培育出好的莊稼;脾胃弱,則如一塊鹽鹼地,本來水分、營養滲透性就差,若再澆瓢油,更是難吸收,土地質量會變更差。此處說的油即包括奶及奶製品、甜食、油炸食品等。這些東西不僅難消化吸收,導致孩子胃口變差,吃飯少,而且易生溼生痰,引發食積、咳嗽等症狀。
很多家長說「孩子不喝奶,靠什麼補充營養呢?」所謂營養,身體吸收了的才叫營養,身體吸收不了的,不但不會成為營養,還會成為身體的負擔(母乳餵養的嬰兒除外)。
面對厭食只喝奶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從飲食入手,三餐定時,將奶換為米粥、麵湯以調補脾胃。可以定時、定量讓孩子喝奶,但不可以孩子要喝奶就給奶喝。另外,還可以通過口服中藥、推拿按摩、穴位貼敷等專業治療以調理孩子脾胃,脾胃健運才能「吃嘛嘛香」。
糾正偏食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培養孩子規律的飲食習慣,堅持按時吃正餐,養成到時就餓的生理節律。古語云:「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家長應關掉電視、手機,也不要在飯桌上談古論今,就是專心陪孩子吃飯,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吃得專注、有味,自己也會好好吃飯。還有,家長不要在吃飯時訓斥孩子,讓孩子愉快、安心地進食。適當誇讚孩子,每當孩子吃完碗裡的食物都誇一句真棒。
拒絕孩子兩餐之間吃零食、甜點或者飲料。家裡除了水果,不要堆積存放過多零食,避免養成予求予取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吃,父母可以把飯菜拿走,下一頓再吃,讓孩子明白只有好好吃飯才能填飽肚子。
飲食的花樣要多,經常給孩子更換食譜。不要只做家長喜歡吃的或覺得有營養的,可以讓孩子參與食物的挑選。告訴孩子吃了這個菜會像誰(他喜歡的人)一樣長高,還可以把食材做成不同的形狀,擺成孩子喜歡的卡通圖案,並用孩子喜歡的餐盤盛放。
對於偏食的孩子,家長要做到心裡有數,不要在孩子面前或別人面前說他愛吃什麼或者不愛吃什麼,也不要為孩子偏食找理由,當然,更不能強迫孩子進食。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吃的東西,自己首先要吃,以實際行動感染孩子。
帶孩子適量運動,親子互動,不僅增加和孩子的感情交流,還會增強孩子的胃動力,鍛鍊強健的體魄。
文/河青新聞網記者李瑤
河青新聞網編輯夏惠芳|頻道主編陳雪|頻道監製賈江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