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內好去處之中戲小劇場 與未來明星提前見個面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11月21日訊,北京,偌大的北京城聚集著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但這些高校除了每年向社會輸送精英人才外,它們本身也都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礦。在職場世界忙了一周,不妨周末到中戲的小劇場坐一坐看場戲,說不定臺上的那個跑龍套的小角色就是明日之星;秋冬蕭瑟的天氣裡,去中央美院的展館欣賞一下大師們的傑作,在藝術的天地裡重新描畫多彩的世界;去傳媒博物館,在聲光影的歷史潮流中了解過去;珠海航展之後、《星際穿越》熱播之時,到我國首個航空航天綜合科技館看看那些飛天精靈,順帶著也看看北航的帥哥;再或者,去承辦過奧運會的北工大羽毛球館打打球,在北體大的網球場上揮灑汗水,與奧運冠軍來個偶遇如何……

去南鑼鼓巷不光只有逛吃逛喝看胡同泡酒吧,你還可以更「文藝青年」一些,那就是去隸屬中央戲劇學院的「小劇場」看中戲師生們專業的話劇演出,與未來的明星們提前「見個面」。

中央戲劇學院有兩個下屬劇場,如果你經常逛南鑼鼓巷,就算你不看話劇演出,也「不得不」路過其中之一,大名鼎鼎的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灰色樸素的建築外立面,低調,內斂,靜靜站在東棉花胡同39號。夏天的時候,牆面爬著綠油油的爬山虎,讓人印象深刻。我上周一下午去看了看,爬山虎已經枯黃,當時有不少工人師傅在樓外牆邊施工維修著,並沒有演出。門衛說,這個月沒有演出,12月開始要有了。還有一處則是中央戲劇學院北劇場,它不在南鑼鼓巷主路上,得往北兵馬司胡同裡走,胡同裡非常安靜,一株高大的銀杏樹已經樹葉泛黃,穿過渺渺飄落的黃葉,就可以看見北劇場了,這裡離交道口南大街更近,也是完全不奢華的外觀,灰色小高樓,安靜立在胡同一側。

還記得大學時代候騎著自行車帶著學生證,買一張票也就二三十元,甚至有時可以從學校的學生會拿到免費的票,就可以看到當時中央戲劇學院的學生們認真專業的演出。在小劇場裡,我見到過小陶虹,見到過夏雨,這些如今家喻戶曉的演員,那時候他們還是青澀的學生,離自己近在咫尺,青澀賣力的表演他們學生時代的作品。記得有一次看小陶虹演一位盲女,一直專心看演出的我,演出快結束時一扭頭,竟然發現孟京輝就坐在我後面。我想,最近這兩年,實驗劇場上演的《小井胡同》、《拜訪森林》、《櫻桃園》等劇目裡,那些自信投入的學生演員,一定會成為明日之星。

實驗劇場始建於1978年,700餘個座位,22排,擁有直徑14米的轉臺,最主要是前後座位有坡度,不幹擾視線,舞臺夠大,音效燈光也不錯,服務人員態度也是非常親切。在實驗劇場外停車十分不方便,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持有當天演出票的車主,可以把車免費停進學校操場上。

北劇場前身為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青藝劇場,曾經是北京小劇場興盛的重要根據地,曾上演《戀愛的犀牛》等很多經典話劇。2005年倒閉後,由中央戲劇學院接手,成為中央戲劇學院學生演出的重要場所,舞臺三面圍著觀眾座椅席,座椅之間間距相對較小,但小劇場觀眾離舞臺近,看演出更有感覺。

「最近我們這兩個劇場主要以教學演出為主,供中戲師生內部觀摩,商業演出很少,但也會有演出作為中央戲劇學院教學演出營銷實習專場對公眾進行公開售票。演出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教大家一個竅門,每個學期快結束時,就要關注我們的演出信息了,尤其是年底的畢業大戲。」一位中戲的老師告訴我。

GO提示

看戲不能帶飲品進入劇場,票價人均40元至60元。想知道演出信息,多關注中央戲劇學院官方網站,或者關注「大盜」微信公眾號(中戲管理系學生建立)。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孟環文並攝

相關焦點

  • 北京高校內好去處之北京體育大學 網球場最多的地方
    2014年11月21日訊,北京,偌大的北京城聚集著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但這些高校除了每年向社會輸送精英人才外,它們本身也都是一座精神上的富礦。在職場世界忙了一周,不妨周末到中戲的小劇場坐一坐看場戲,說不定臺上的那個跑龍套的小角色就是明日之星;秋冬蕭瑟的天氣裡,去中央美院的展館欣賞一下大師們的傑作,在藝術的天地裡重新描畫多彩的世界;去傳媒博物館,在聲光影的歷史潮流中了解過去;珠海航展之後、《星際穿越》熱播之時,到我國首個航空航天綜合科技館看看那些飛天精靈,順帶著也看看北航的帥哥;再或者,去承辦過奧運會的北工大羽毛球館打打球,在北體大的網球場上揮灑汗水
  • ...北京協和醫學院|大學|高校|中國美術學院|中戲|北京協和醫院|...
    北京協和醫院集結了全國最優秀的醫學人才,擁有全國最好的醫療資源和條件。其輔助科室非常強大,檢驗科、核醫學科、超聲醫學、放射科、病理科都排名全國前列,還有全國排名第一的急診科為其他臨床科室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這是其他醫院不能比擬的,短時間內也很難超越的。
  • 北京市話劇小劇場狀況調查:位置和人氣是關鍵
    去年3個小劇場共演出675場、62個劇目,平均每天演出兩場。本報記者 黃 海 攝影報導  「2009年多元投資小劇場建設 小劇場牛年再發牛勁」「北京中心城區將建五大劇場群」「海澱將建『中國百老匯基地』,32個劇場扎堆亮相」……  一段時期以來,關於劇場及劇場建設的新聞充斥於各大媒體。
  • 「尬演小劇場」廣告火了,戲精式推廣如何擼走年輕人好感?-虎嗅網
    那麼在尬演小劇場裡看過兩三次戲之後,我們也就明白「流水的主角,鐵打的套路」。主題上大多兩種類型,要麼是圍繞分手、相親、結婚買房的戀愛類劇情,要麼是變美上位、同事撕逼的職場類。經常出現的人物類型則包括平凡逆襲女、美麗心機婊、見「色」思遷男、救世主閨蜜。
  • 親子小劇場 孩子大未來
    在天橋藝術中心的二樓,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小劇場:觀眾入場前需要脫掉鞋子;不多的座位是用幾層的實木條搭建起來的大臺階;每一層臺階上都有厚厚的坐墊可供自由組合,以方便不同身高的小朋友看清藝術家的表演;演出區距離座位不到兩米……完全不同於傳統大劇場臺上臺下的界限分明。
  • 北京小劇場演出資訊 | 09.03~09.09
    2018「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在上一周成功落下帷幕20部精選作品可能某一場演出的某一個細節會深深地刻在我們的腦海中雖然,我們告別了2018「北京故事」優秀小劇場劇目展演但是,小劇場故事還會講下去接下來,小文將繼續推送每周優秀的小劇場劇目精彩不容錯過哦~
  • 小劇場怎能只裝肥皂劇?探索與育人被忽視
    且不說質量如何,它喚起了人們對往日的懷念——  十多年前,孟京輝和朋友們首次將這部戲搬進中國小劇場時,戲劇是「站在人類最高處向人類心靈的最陰暗面宣戰」,做戲劇的人認為戲劇是「近乎宗教的生活方式」。《飛毛腿或無處藏身》、《戀愛的犀牛》、《禿頭歌女》……或原創或改編的小劇場作品,充滿了形式的探索與實驗,也充滿了靈魂的淬鍊與張揚。小劇場的本義——「探索與實驗」被真誠地實踐著。
  • 小劇場急速擴張面臨挑戰 「不差錢」需開放視野
    在人們的印象裡,劇場應該建在鬧市,一派富麗堂皇的氣象,而北京的30多個小劇場,有的顯露在鬧市,有的則深藏胡同裡、大院旁、商場內,這家「麻雀瓦舍」更深入到東郊一座廢棄的廠房中。2005年以來,北京的小劇場進入活躍期,演出場次、劇場建設都堪稱全國之首。經過6年的迅速擴張,如今,小劇場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在「不差錢」的情況下,觀眾希望看到更多有品質、有內涵的作品。
  • 「高級手工定製」舞臺劇來了《鑑證》探路南京小劇場京劇
    「明星制」宣發模式、電影級宣傳物料,讓這部小劇場京劇從創排開始就格外吸引眼球。大手筆背後,是高品質。作為舞臺劇界的「高級手工定製」,小劇場京劇《鑑證》被視為「年度最值得期待的新編京劇作品」,正為南京小劇場戲曲的發展進行「探路」。
  • 三毛遺屬訴綜藝節目《見字如面》「書信仍在著作權保護期內」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因《見字如面》節目嘉賓朗讀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書信,三毛遺屬以侵害文字作品著作權為由將節目方訴至北京網際網路法院4月24日,封面新聞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獲悉,當天該院在線開庭審理了此案。庭審現場。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供圖作家三毛的父親陳嗣慶給三毛的書信——《過去·現在·未來》,以被朗誦的形式出現在了《見字如面》第二季節目中。
  • 萬芳冷剖兩性「關係」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再演 李春光 攝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 (記者 高凱)5月31日晚,《關係》登上北京人藝實驗劇場的舞臺。這部小劇場領域的「爆款」時隔四年再度上演,仍然受到觀眾的熱捧,開始售票四天,十七場演出票即銷售一空,足見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作品的生命力。
  • 小劇場讓青年觀眾成了戲迷
    最近在駐馬店舉行的「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上,上海淮劇團參演的小劇場淮劇《畫的畫》讓人眼前一亮,不僅收穫年輕觀眾喝彩,連白髮老年觀眾也拍手叫好。近年來,小劇場戲曲正成為北京、上海流行的新戲曲形式,通過貼近時代審美風尚的小劇場,青年人也開始迷戀上了戲曲。在小劇場逐漸升溫的鄭州,話劇之外,小劇場的舞臺能否也颳起「戲曲風」?
  • 「小劇場」為戲曲的探索與發展帶來了什麼?
    《桃花人面》 一齣戲好不好,第二天演藝界的「朋友圈」就有反饋。而在演出後臺,往往下一輪的演出邀約、創作意向已經有了眉目。近年來,每屆展演結束後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與文匯報聯合主辦的專題研討會,實則是為展演作品匯集全國專家學者集中「會診」,關於小劇場戲曲的未來走向,在你來我往的激辯中越發清晰。
  • 小劇場戲曲也在內捲化?
    ◎解三酲秋天總是北京文娛活動的高峰,今年更是扎堆。11月10日下午,繁星戲劇村正在上演中國評劇院原創小劇場評劇《染》,目測上座率已經接近防疫政策要求的峰值。這場電影的票價在各APP上只要9元,繁星的小劇場戲曲節各種惠民活動所費亦不甚高,一條長安街之隔,冷熱有別。到底過不過長安街,我當時頗為踟躇,沒有在大銀幕領略過趙麗蓉、谷文月聯袂風採的遺憾終究沒能打敗對小劇場評劇的好奇。
  • 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圓滿閉幕
    2020年10月21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天藝同歌國際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繁星戲劇村承辦,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宣傳部、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第八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支持的第七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在繁星戲劇村拉開帷幕。16部梨園精品劇目在繁星戲劇村上演。
  • 明星在家讀信支援抗疫,《見字如面》推出特別製作版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在全民「抗疫」的重要時刻,大型明星讀信節目《見字如面》推出抗疫特別製作版,從全國抗疫戰鬥中精選出感人至深的書信,邀請明星在家朗讀並完成錄製。節目將於2月17日起,每天中午12點在騰訊視頻播出,暫定播出15期,希望以書信的力量來撫慰人心,振奮精神,傳遞能量,鼓舞鬥志。
  • 北京人藝公布今年演出劇目 將推出兩部原創大戲和三部小劇場新戲
    這部戲的推出也代表著北京人藝傳播民族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決心。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鼓勵原創,吸引更多的優秀劇本進入人藝的資源庫,北京人藝著重提升了編劇稿酬,希望有更多優秀編劇人才為人藝進行創作。該劇不僅劇情充滿故事性,導演還在舞臺上還原了一座遊樂場,用碰碰車、摩天輪構建全新的觀演體驗,演員穿梭其中,展示法式浪漫和戲夢人生。6月,國際單元再次重磅出擊,瑞典皇家劇院的《瑞典夏之夜》,以色列蓋謝爾劇院的《父與子》,義大利都靈國家劇院的《是這樣,如果你們以為如此》,三個國家,三家名團的重磅之作將一起展開一次文化與藝術的交流、碰撞。
  • 北京人藝公布2019年全年戲單,未來劇院將運作5個劇場
    東擴工程完成後,在王府井大街22號,除了現有的首都劇場與人藝實驗劇場以及位於燈市東口的菊隱劇場外,還將建成一座擁有690個座位的中型專業話劇場和一座350個座位的小劇場。屆時,北京人藝將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同時運作五個劇場的文藝院團。首都劇場看家大戲輪番上陣北京人藝的不少看家大戲今年將在首都劇場裡輪番復演。
  • 小劇場戲曲展演日趨成熟 帶動戲曲表演新發展
    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用了六年時間步入了成熟階段。越來越受到全國戲劇界的關注與從業者的參與,漸成氣候,未來可期。從劇目上看,審美性、藝術性、思想性愈發精到。思想的啟發、藝術的審美都已經進入了新的層面。崑劇《草橋驚夢》給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以為它是小劇場戲曲最應有的當代容顏。雖是張生獨角戲,卻展示《西廂記》最多情的樂章。碧雲天,黃花地,霜林醉染。
  • 中戲的演員北電的明星上戲的古偶,男神究竟哪家強?
    不管是中戲、北電還是上戲,學生顏值每年都能引起熱議,而能夠吸引這麼多高顏值的學生來報考,都是因為這三大高校出了太多男神,前幾年B站有人剪過幾個三大高校男神群像,引發全民妹子的舔屏狂潮,而這些男神們,幾乎霸佔了老中青三代的男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