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童黎 觀察者網
27日,伊朗頂級核物理學家、國防部研究和創新機構負責人莫森·法赫裡扎德(Mohsen Fakhrizadeh)突遭暗殺,成為過去10年間第5名被暗殺的伊朗核項目相關人士,更被視為與年初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刺殺事件一樣嚴重。
多家外媒還分析指出,此次襲擊時間點特殊,離美國政府權力交接僅有50多天。而拜登團隊曾釋放出與伊朗重啟談判的信號。
事件發生後,有強硬派抗議者趕到伊朗總統官邸外,高喊「向美國開戰」口號。伊朗政府將矛頭指向了以色列,並誓言報復,給予幕後黑手「雷霆般的打擊」。保持沉默的以色列,則提高了各地大使館的警戒程度。
周六,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大樓前,示威者要求對暗殺伊朗核科學家的兇手進行報復。視頻截圖
「不屈服,不讓步,只向美國開戰!」
據美國《紐約時報》11月27日報導,當晚,在伊朗頂級核科學家被暗殺數小時後,伊朗強硬派抗議者在位於德黑蘭的總統官邸外舉行示威活動。
「不向美國屈服,不向美國讓步,只向美國開戰!」伊朗電視臺播放和上傳社交媒體的視頻顯示,示威者在抗議活動中高呼口號。
示威者還呼籲驅逐監督伊朗核項目的國際人員。他們高舉的標語上寫著,「沉默是更多暗殺的許可證」,以及「總統先生,他們殺了你部長的顧問。停止談判。」
在伊朗國內,此次暗殺事件被視為與今年1月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蘇萊曼尼被暗殺一樣嚴重。
遭機關槍掃射後,法赫裡扎德和保鏢失去意識 截自Iran News Update社交媒體帳號
案發現場圖
有伊朗資深政客表示,這一事件表明,只有天真的伊朗人才會認為,在談判中可以信任美國和以色列。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伊朗總統魯哈尼指責以色列周五殺害一名頂級核科學家,並說此事不會延緩伊朗的核計劃。
魯哈尼在周六電視講話中表示,他的國家將「在適當的時候」做出回應,但法赫裡扎德被殺一事不會讓伊朗倉促做出決定。
他在電視轉播的內閣會議上說:「伊朗的敵人們應該知道,伊朗人民和官員比『不追究這一罪行』的人更勇敢。」
「在適當的時候,他們將為此付出代價。」
伊朗誓言復仇 報導截圖
在早些時候的一份聲明中,魯哈尼已經指控「猶太復國主義高壓政權的僱傭軍」——以色列,是這次襲擊的幕後黑手。
「對烈士法赫裡扎德的暗殺,展示了我們敵人的絕望和仇恨程度……他的犧牲不會延緩我們取得成功的速度。」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軍事顧問海珊·德汗(Hossein Dehghan),也誓言要對兇手發起「雷霆般的打擊」。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月27日消息,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稱,暗殺是「懦弱的表現,有重大跡象顯示以色列參與其中」。
他發推說:「恐怖分子今天謀殺了一位傑出的伊朗科學家。這種懦弱顯示了行兇者不顧一切的好戰行為,並有嚴重跡象表明以色列參與其中。伊朗呼籲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結束他們可恥的雙標,譴責這種國家恐怖主義行為。」
伊朗駐聯合國大使周五也警告說,伊朗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自衛的權利。他致信聯合國領導人提出,有跡象顯示,伊朗頂級核科學家被殺是以色列在美國的慫恿下發動的襲擊,行兇者「企圖破壞伊朗科學和技術發展」。
伊朗方面還希望,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和安理會能「強烈譴責這一非人道的恐怖主義行為,並對兇手採取必要措施」。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對此次行動的事先了解程度,但美國和以色列是最親密盟友,長期共享有關伊朗的情報。
川普政府稱,他們正在密切關注這起明顯的刺殺事件。川普轉發了一系列希伯來語和英語報導。一名美國官員則告訴CNN,法赫裡扎德死亡「是一件大事」。
半官方的伊朗學生通訊社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指揮官海珊·薩拉米(Hossein Salami)發表聲明,稱此次暗殺是「恐怖主義行動」。
他向「迷失的伊朗敵人,尤其是這次懦弱恐怖主義行為的策劃者和協調人員」喊話,復仇「已經是我們的工作」。
而一些伊朗官員和政界人士還對事件暴露的巨大安全漏洞表示擔憂,並稱這已經讓以色列特工滲透進了伊朗。
另據美聯社最新消息,在28日的一份聲明中,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稱法赫裡扎德是「伊朗傑出的核和防禦科學家」,並說刺殺案發生後,伊朗的首要任務是「對行兇者和指使者給予明確的懲罰」。
刺殺案時間點引發猜測,以色列大使館高度戒備
英國《衛報》統計稱,法赫裡扎德是過去10年間,第5名被暗殺的伊朗「核武器」項目人士。
伊朗多次指控以色列參與暗殺行動。以色列方面一直對這些指控不予置評,而被伊朗稱為「同謀」的美國,則多次予以否認。
而許多伊朗官員認為,川普與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一道,意圖在1月20日美國權力交接之前,通過引發伊朗對抗來削弱外交餘地。
這次,以色列尚未對最新暗殺事件發表評論。
當被要求對這次襲擊置評時,以色列軍方發言人稱,「我們不對外國媒體的報導發表評論。」內塔尼亞胡辦公室也表示,他們不會評論「這些報導」。
《紐約時報》則援引包括兩名情報官員在內的三名美國官員稱,以色列是這次襲擊的幕後黑手。2018年4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有關伊朗核計劃的演講中,特別提到法赫裡扎德的名字。
內塔尼亞胡親自點名法赫裡扎德
另據路透社11月28日援引以色列N12新聞報導,周六,以色列駐世界各地大使館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稱,不會就其駐外使團的安全問題發表評論。
報導截圖
對於此次事件,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約翰·布倫南(John Brennan)認為,殺害這名科學家是一種「犯罪」,是「非常魯莽」的行為,可能加劇該地區的衝突。
BBC評論稱,這幾周至關重要,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將於1月20日就職,屆時他將以新的方式處理伊朗問題,比如可能重返2015年的核協議。各方也都知道,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時刻。
魯哈尼說,伊朗「很明智,不會落入以色列的陷阱」。
如果立即採取報復行動,可能會招致更大反應,陷入更大的危機,這可能危及明年1月的任何「新開端」機會。
CNN也提出,距離川普任期結束還有50多天,當選總統拜登將宣誓就職,德黑蘭和華盛頓之間的外交接觸可能會再次恢復。但法赫裡扎德之死讓伊朗的強硬派提出「調停是徒勞的」。
CNN猜測,伊朗希望與拜登進行外交接觸,而不是直接衝突。
《紐約時報》同樣指出,此次襲擊可能使拜登重回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工作複雜化。
而五角大樓周六早些時候宣布,已派遣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返回中東。美聯社稱這是一項不尋常的安排。
五角大樓聲明稱,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在該地區增加防禦能力,以應對任何緊急情況是審慎做法。」
來源|觀察者網 文/童黎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向美國開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