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 | 無線電集團:改善農田水利設施促增產增收

2020-12-19 澎湃新聞

扶貧故事 | 無線電集團:改善農田水利設施促增產增收

2020-12-01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扶貧故事

決勝全面小康,展現國企擔當。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

第7期

7月29日上午,烈日當空,隨著「轟轟轟」聲的又一次響起,85米的抽水管道水壓立刻上升,水量增大,噴出3米多遠,不到15秒,水渠水位上升了30多釐米……「今年水稻又有好收成了!」在場的村民代表和村民理事感嘆道。這是大船頂村55KW農田水利灌溉抽水工程項目改造後村民再次歡呼的情景。

工程改造後扶貧工作團隊現場驗收,水渠儲水量比之前翻了4倍,水位提高50公分

大船頂村位於英德市東華鎮北部,佔地面積12平方公裡,全村耕地面積中水田有700畝,魚塘200畝。由於村所處的地理緯度較高,農田水渠建在較高位置,平時靠抽水解決村的農業灌溉和魚塘供水任務。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再加上抽水設備陳舊,效率越來越低,現有的抽水設備已經不能滿足廣大村民農業灌溉的需求,農業生產條件差,經濟發展緩慢。

☟☟☟

產業扶貧,基礎先行

無線電集團駐村工作隊按照集團黨委的指示,積極響應村民民意,多次召開聽證會,並聯合村委組織具有相關資質的專業人士前往現場勘察:現有的2臺抽水泵均為30KW,抽水泵設備功率低,抽水量不足,經過長時間使用後抽水泵葉片磨損嚴重,如果要解決村700畝的農業灌溉和200畝的水產養殖,水渠供水量要翻一倍,需要增加1臺55KW的大功率抽水泵,同時,原有的變壓器設備陳舊老化、出廠日期為1976年,功率才70KW,需要更換1臺容量為125KVA的變壓器。通過對抽水成套設備、線路改造、變壓器更換等綜合評估後,通過東華鎮政府 「農村集體三資交易管理服務平臺」進行招標。

☟☟☟

著眼大局、謀劃長遠

大船頂村農田水利灌溉抽水工程的改造著力解決了全村700畝農業灌溉及200畝水產養殖的用水問題,工程改造後,儲水量較之前增加了三到四倍,順利解決乾旱季節時因為缺水導致部分農田荒廢的現象。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全面落實「六個精準」要求,關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改善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生產與生活條件,增加抵禦災害和防範風險的能力,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達到精準脫貧,從而也杜絕因災致貧、返貧現象。

☟☟☟

關注民生、增產增收

工程的實施也將扶貧工作隊與村民民意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困擾大船頂村多年的供水問題終於迎刃而解。經過近幾年春季和秋季耕種,村裡暫時沒有發現荒廢的農田了。「扶貧工作隊駐村後,關注民生修水利,現在耕種用水已經很充足了,也讓我多年耕種的心病一下解開了」村民鄭中添感嘆道!

自2019年農田水利灌溉抽水工程改造後,解決了全村700畝水田種植和200畝魚塘養殖,杜絕了農田因缺水而荒廢的現象。圖為大船頂村徐屋村民鄭中添向扶貧幹部黃楊辛介紹水稻長勢情況

「安裝了新的抽水機,農業用水灌溉得到很大的改善,水渠儲水量一下翻了幾倍,我以前因為乾旱缺水荒廢的田地將不復存在了,今年我一口氣耕了7畝的水稻,用點心培植,今年一定大豐收了」扶貧戶丘定灼高興地說!

水資源問題解決後,大船頂村的農耕逐步恢復。但是,沒有特色經濟作物,也沒有工礦企業,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在外地打工以維持生計,要儘快讓村裡脫貧致富,除了改善基礎設施,還要有好的致富項目,同時要用先進的思想武裝村民頭腦。

來源:無線電集團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扶貧故事 | 無線電集團:改善農田水利設施促增產增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扶貧故事 | 珠實集團:情系貧困村,責任扛上肩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第 17 期36歲的劉志成是珠實集團下屬燃建珠公司監察審計部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5月由公司選派到省定點貧困村梅州市興寧市龍田鎮碧園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扶貧故事 | 廣州交投: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第 21 期在梅州市五華縣棉洋鎮平安村,有一對扶貧幹部夫婦,他們追隨著父輩的足跡,將黨員的責任與奉獻播撒在了振興鄉村、服務百姓的扶貧道路上。他們便是廣交投集團駐村扶貧幹部,藍智賢與楊娜夫婦。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為貧困戶按需依規資助雞苗、飼料、耕地機、農用三輪摩託車等生產資料,及時及早完成全村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有序推進穩崗就業幫扶工作,建設紅雪桃扶貧產業基地並搭建技術和保底回收平臺、扶貧合作社承接的清潔綠化服務項目等,為貧困戶增收脫貧創造了條件。經過努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6年的3790元增長到2018年的超過16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0多萬元。
  • 廣州國資國企十大感人扶貧案例出爐!快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在經過網絡投票和綜合評比後廣州國資國企十大感人扶貧故事案例脫穎而出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珠江鋼琴:奏響扶貧抗疫協奏曲 珠江鋼琴集團在助力對口幫扶村扶貧抗疫奔小康的致富路上奏響了廣州國資企業對口幫扶的樂章。
  • 東方高標準建設基本農田 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東方市把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作為加強耕地保護和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助推器」,大力實施高標準基本農田工程建設,通過對項目區田、水、路綜合整治與科學配套,有效地改善了生產條件,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 懷寧縣雷埠鄉:農田水利建設忙
    「今年我村首次啟動高標準農田建設,一開始群眾都不能接受,顧慮建設後的田塊雖然大了,高低不平不能耕種,害怕水系破壞了不能排灌等問題……說真話,開始我們也顧慮這些問題,害怕搞不好以後惹麻煩,直到鄉政府組織我們到先進地區參觀了以後,我們就堅定了信心,參觀回來後,我們和政府工作人員積極就向群眾宣傳高標準農田建設政策,爭取群眾支持,今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才在我村落地生根,現在群眾看到工程建設心裡都樂開花了
  • 仙遊加快文旦柚產業發展促鄉村振興:柚果飄香 增產增收
    仙遊加快文旦柚產業發展促鄉村振興  今年氣候晴好,文旦柚在開花結果期不受風雨影響,掛果率高,加上下半年雨水偏少,柚子品質較好。度尾培德果業合作社負責人吳培德表示,今年文旦柚可望增產又增收,市場價格比去年8-10元/公斤的基礎價上升10%左右。  度尾文旦柚種植已有近200年的歷史,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在推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中,該縣出臺了《關於加快文旦柚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40萬元。
  • 探訪江西泉嶺鄉高標準農田: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探訪江西泉嶺鄉高標準農田:土地增效、農民增收 2021-01-15 21:2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 海口建成高標準農田42.6萬畝 將開展火山荔枝等特色作物高效節水灌溉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 孫春麗)1月8日,記者從海口市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會上獲悉,近年來,海口市的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基本完成了「三十萬畝土地整治項目」和《海口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口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的目標任務。
  • 全國人大代表黃志峰:整合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機構
    我省全國人大代表黃志峰提交建議,建議整合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機構。  建議指出,近幾年,中央及地方政府對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極為重視,投資量逐年增加,為國家糧食安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改善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參與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有國土、財政、農業、水利、發改、菸草等部門。
  • 東城街道大許村:高標準農田打造「豐收糧倉」
    眼下正是春耕季,是農田建設的黃金時期,在大許村附近,東城街道50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正在如火如荼提速建設中,挖土築壩、調整田形、鋪設管道,集中成片打造的高標準農田已現雛形,看著這一大片即將「問世」的「豐收田」,大許村村民的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 浦江:「三效」合一 農業水價改革促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累計完成改革面積20.43萬畝,落實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資金489.42萬元,建立農民用水管理組織233個,頒發產權證420本,實現改革區域內計量設施安裝率100%、末級渠系管護覆蓋率100%,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成果覆蓋全縣。一是農業灌溉講時效。
  • 方大特鋼在紅土地的九年扶貧路
    鋼鐵人進村扶貧  武陽鎮地處瑞金西南部,是紅軍進入瑞金的首站,也是聞名中外的「紅色糧倉」。但由於自然、歷史等多重因素影響,曾經的「糧倉」發展相對滯後、基礎設施薄弱。  在遼寧方大集團的高度重視下,2012年方大特鋼定點幫扶國家「十二五」貧困村瑞金市武陽鎮石闊村,成立定點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扶貧辦公室,派人員駐村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爭做群眾好幫手 發展產業促增收丨貴陽市交通集團...
    我叫袁鳳剛,是貴陽市交通集團選派的駐村幹部,2019年2月,組織安排我到開陽縣高寨鄉平寨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理清思路,選準產業發展方向   要打好脫貧攻堅戰,群眾增收是根本,產業發展是關鍵。駐村之後,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走訪、了解全村115戶建檔立卡戶,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道分析致貧原因,探討致富方法。
  • 構建農田水利敏感的"神經末梢"
    構建農田水利敏感的"神經末梢"   水利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有了完善的農田灌溉基礎設施,才能擺脫望天收的局面。
  • 平潭:節水灌溉設備上崗「護田」 助力冬種馬鈴薯實現增產增收
    機械化作業助力平潭冬種馬鈴薯實現增產增收  望著1000餘畝長勢喜人的馬鈴薯種植田,農戶陳和好滿臉喜色,心裡樂開了花。同陳和好一樣,今年初春,實驗區的馬鈴薯種植戶一起迎來了增收增產的豐收季。18日,記者來到君山片區昆湖村,感受種植戶豐收的喜悅。
  • 舒心安達:「訪惠聚」工作隊請蜜蜂來打工 傳花授粉促增收
    舒心安達:【訪惠聚】工作隊請蜜蜂來打工 傳花授粉促增收阿勒泰新聞網訊:(通訊員 金思古麗)來到福海縣闊克阿尕什鄉卓勒吐斯坎村,一百箱蜂箱分散擺放在農田裡,一群群蜜蜂來回穿梭,辛勤地忙碌著。7月以來,打瓜、食葵、葫蘆等農作物相繼進入開花期,為了提高授粉質量,福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駐卓勒吐斯坎村工作隊,今年又花費2萬元租賃蜜蜂給農作物授粉,助力增產增收。
  • 水利扶貧工作簡報2017年第3期
    要加強貧困村兩委建設,深入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選好配強村兩委班子,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促進鄉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要充實一線扶貧工作隊伍,發揮貧困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作用,在實戰中培養鍛鍊幹部,打造一支能徵善戰的幹部隊伍。農村幹部在村裡,工作很辛苦,對他們要加倍關心。  習近平強調,要把握好脫貧攻堅正確方向。
  • 科技小院裝滿扶貧大智慧——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東辛營村產業...
    資料圖初夏時節,各色鮮花點綴著蒼茫的壩上草原,路邊農田裡一排排架豆稈像整齊列隊的士兵朝車後奔馳而去。在河北省沽源縣東辛營村,有一座深受農民歡迎的「科技小院」。說到這個成功的科技小院,還真多虧了駐沽源產業扶貧幫扶小組。
  • 貴州石漠化片區脫貧脫困,水利的作用...
    近年來,在水利部等中央有關部門的支持與幫助下,通過持續在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等方面傾斜支持,一條條輸水管、一個個蓄水池、一座座小中型水庫等水利設施在貴州石漠化地區鋪設、興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水利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水利扶貧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