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草包支書」,任女士禍從天降,惹來拘留三天。
這是發生在貴州畢節的事。
又是畢節!畢節這個地方我們不陌生,一是幾年前有幾個流浪兒童凍死在垃圾桶,也有說是悶死;一是大方縣拖欠教師工資一事,讓人看上去有點不大方。
這兩件事都沸沸揚揚,轟動全國。
罵人家「草包支書」的人,是個女的。被罵「草包支書」的人是「社區支書」,也是個女的。
又是社區!又是支書(記)!
前有一聲招呼吃處分的盧書記,後有一巴掌被免職的張書記,他們已人盡皆知。
張書記是書記,不去多說。同樣是社區,為啥大連的叫書記,畢節的叫支書呢?
書記,從中央到村,都設立黨委,一把手都可以稱為書記。但「書記」,應該是鄉鎮以上的黨組織才可稱呼。而村一級組織,因為設立的是黨支部,所以一把手標準稱呼應該為「村支書」或「社區支書」。但叫村書記或社區書記也無妨,就是個習慣。而且支書既不是國家公務員,也沒有任何級別,這是支書跟書記最大的區別。
說完書記和支書的區別,再說說草包。
按當事人,就是罵人被拘留的任女士說:在本次事件中,她所說的「草包」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解釋,其一是「用草編織成的袋子,也叫草袋」;另一個則是「裝著草的袋子;比喻沒有學識本領的人」。她此處所用之意也是「比喻沒有學識本領的人」。
說心裡話,任女士這個解釋有點狡辯。其實是個中國人都知道,在中國的語境下,「草包」,那就是一句罵人的話,就和說人是「豬」一個意思,是比較傷人自尊的。先不說被罵的人究竟是不是草包和豬,但只要這個詞出口,那就一定是罵人,再怎麼往正面意思上理解都沒用。
事實上「草包」是啥意思呢?我特地查了一下百度:
看看吧,劈頭就是貶義詞,是罵人的話。
罵人「草包」,是否涉嫌侮辱?
這一點任女士不承認,也不服氣,
因為任女士說:她用「草包支書」的意思即指劉某沒有了解清楚自己的業務範圍,且並不具備作為支書工作應具備的能力和知識。她是用該詞對劉某錯誤言論的批評,而非惡意性攻擊,因而被直接定為侮辱顯然不妥。
任女士如此顧左右而言他,有用嗎?!罵人就是罵人,明眼人一看這就是侮辱。
任女士又說:自己被行拘三天很冤枉。因為在此次事件中,她並沒有對劉某進行侮辱、辱罵的意向;退一步講,即便侮辱了,該案也是自訴案件,應該由被侮辱人到法院起訴而非警方直接異地抓人。
這個說法應該有道理,讓人信服。看得出這個任女士比較懂法,什麼「自訴」,什麼「異地抓人」的,她都懂。
我們作為旁觀者,認為罵人是「草包」很不好,但罵人是草包夠不夠侮辱罪?應不應該被拘留?就很值得說道。
這是我們普通人最害怕的地方。
因為我們普通人稍微有點不對付、不順眼,不是抱以老拳就是惡語相向,說對方是「草包」和「豬」那還是輕的,把各種器官罵遍、把祖宗十八代帶上都有可能,好像也沒聽說有人被拘留啥的。為什麼一句「草包」就要被跨地區帶走又拘留呢?
我們發朋友圈、寫公號,經常被所謂「三觀不合」的人在下面留言痛罵,是不是以後該截屏取證,再報官讓其拘留呢?
難道就是因為社區支書是「支書」,才摸不得,碰不得,說不得,罵不得.
支書肯定是黨員,支書肯定是黨的幹部,一個黨的幹部還是最基層的幹部,就因為別人一句「草包」,就讓人拘留,這心裡也太脆弱了吧,自尊心也太敏感了吧!
不敢多想,一想就不寒而慄。以後說話真要注意呢,可不能爆粗口啊,和我一樣普通的兄弟姐妹們。這也是惹得全國熱議的原因之一,因為每個普通人都出乎意料,畢竟中國最大多數人是普通人。
事情肯定沒那麼簡單。
罵「草包」,並不重要,那只是導火線或最後一根稻草。具體理由他們是公婆各理。
涉事支書劉某回應,她只是想讓任女士道個歉。
畢節市警方在相關回覆中回應,任女士公然侮辱他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其並未受到虐待,用手銬銬住任女士進行強制傳喚是為了防止發生意外。
按畢節警方所說,一切都合乎法律框架,是在法律框架下的行為。
這個我們不太懂,他們說是就是吧,我們就當接受一次很好的普法教育。
但終究,老百姓的眼睛有時也是雪亮的。
那個支書是不是「草包」?我們不知道;畢節警方在這件事上的處置草不草包?我們也不知道,但他們的草率,是可以肯定的。
(全文完)
推薦閱讀:
十惡
難言之隱,不能一封了之
張書記一巴掌打錯了人
請小心你的「健康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