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改「實驗」,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哪些變化的知識點

2020-12-12 騰訊網

課文《蜜蜂》「試驗」改「實驗」

《蜜蜂》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所著《昆蟲記》中的一篇文章,文章以第一人稱記敘了作者和他的女兒,利用二十多隻蜜蜂來進行實驗,以驗證作者所聽說的「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飛到哪裡,都可以回到原處。」這句話的真假。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網站描述,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在舊人教版和新部編版教材中都選編了這篇課文,舊人教版編排在三年級上冊第14課,新部編版編排在三年級下冊第14課。在2018年部編版三年級教材取代了人教版教材。但是課文中的一個詞語卻又讓語文老師不知所措。

在舊人教版中,第一自然段最後一句是」我想做個試驗。「而改版到了新部編版這句話就改成了」我想做個實驗。「我們看到,」試驗「變成了」實驗「。

在舊人教版教材中,」試驗」是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這個詞語要會認會寫,而且課文中也專門給出了注音,當時這個詞語還要作為教學重點,給學生強調,這是「試驗」不是「實驗」,寫錯要罰抄課文哦。

新部編版中「試驗」搖身一變成了「實驗」。以前的教學重點,成了老師的信口雌黃,出爾反爾的證據。

那麼「試驗」和」實驗「區別在哪裡呢?

在一些情況下,「實驗」和「試驗」兩個詞容易被人們混淆。

定義區別

實驗:為了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而進行某種操作或從事某種活動。

試驗:為了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而從事某種活動。

語素區別

同義詞辨析可以從很多方面入手,最根本的一個方面是從語素的辨析入手。「實驗」、「試驗」的相同語素是「驗」,即「檢驗」,這是兩者成為同義詞的基礎,不同語素是「實」、「試」,這是同中有異的原因所在。

實驗(experiment), 是一種通過實際操作來探究某自然或社會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主要強調與理論研究的方法對立,如:雙縫幹涉實驗、麥可遜-莫雷實驗。

試驗(test), 採用測試的手段來獲取或驗證某一結果的行為,如:核試驗、獨立隨機試驗。

我們再回到課本,作者法布爾是為了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項活動,那麼是屬於試驗還是屬於實驗呢?似乎兩個都能說得通,但是」實驗「似乎更為貼切,部編版教材也選擇了」實驗「說。但是老師們如何面對以前教過的」試驗「呢?

題外話:無論是人教版還是部編版本課的課後題,都又一個圖表,讓學生填寫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實驗目的」驗證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而實驗的結論是」蜜蜂靠的不是超長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實驗結論似乎與實驗目標不吻合,說好的嚴謹呢?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哪些變化的知識點

其實新舊教材出現知識點的不同,不僅僅這一處:

」樹頭花落未成陰「變成了」樹頭新綠未成陰「

」溪頭臥剝bao蓮蓬「變成了」溪頭臥剝bo蓮蓬「

」童孫未解供gong(一聲)耕織「變成了」」童孫未解供gong(四聲)耕織「

「盈盈一水間jian(一聲)」變成了「盈盈一水間jian(四聲)」

「鄉音無百改鬢毛衰cui」變成了「鄉音無百改鬢毛衰shuai」

「入竹萬竿斜xia」變成了「入竹萬竿斜xie」

「白雲生處有人家」變成了「白雲深處有人家」

……

專家們論證哪個正確,哪個錯誤等學術性問題,我們支持,但是有爭議的教學知識點可不可以不要寫入到小學的教材中,不然讓一線教學的老師們信口雌黃,朝令夕改,如何樹立知識的權威性?

相關焦點

  • 滬小學語文課本或"瘦身" 周杰倫歌曲入選教材
    近日,周杰倫歌曲入選語文出版社的小學語文教材,再次引發人們對小學語文教材的關注。昨日,記者從上海有關部門獲悉,上海小學並不使用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教材,而上海也正在醞釀新一輪的語文教育改革;今年9月上海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可能「瘦身」,此舉可使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負擔減輕。
  • 中小學家長必讀,課改後,語文的變化及對中高考的影響!
    隨著中高考語文的變化,家長以及學生都注重語文成績及學習!大量培訓機構也開始招聘語文老師!從以前的語文老師沒課帶,到現在語文老師的缺乏,語文老師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那麼課改後,語文究竟有哪些變化呢?1.課本的大小變化,由以前的32k變成「長高長胖」的16k,字體變大,圖片更多,學生閱讀起來更方便!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刪除古詩江蘇明年也要改,但古詩不會刪掉
    昨天有報導稱,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古詩,課文篇目也有減少,識字量和寫字量都不同程度減少。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從明年秋季學期開始改,難度也會降低,但不會刪除古詩部分。  此外,蘇教版的小學三至六年級數學,都用上了新改版的課本,難度降低;五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也變臉了,增加了童話和環保板塊,課文也變短了。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 官方是這樣回應的。近日瘋狂網絡和朋友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究竟是怎麼回事?小編和大家一起去看看: 人教版小學語文竟有8年未改的「假課文」? 近日,小學課文被指杜撰事件引發了部分教師和家長的熱議,甚至被質疑是「假課文」。網友戲稱,原來我們學的都是「假課文」。隨後,人教社相關工作人員對此做出了回應,稱課文絕不是杜撰的,有相應的文章來源。
  • 小學重點課文《蝙蝠與雷達》涉及到的語文知識點和考點
    這一小節,我們談一談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二篇課文《蝙蝠與雷達》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和考點。2、學完文章,你還有什麼問題?答:雷達在生活中還有什麼用途?生活中還有哪些發明時受到了動物的啟發?3、結合課文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繫。
  • 小學語文複習除了鞏固生字詞,還有目錄法,語文老師教你高效學習
    語文老師會帶領學生們進行單元複習,教給小學生複習方法。然而複習方法是否有效率,直接影響到學習成績。對於小學生來說,梳理整個語文課本的知識點,是比較難的。尤其是語文考試也並不是完全來自課本,對於知識點的運用,語文能力的練習是很有必要的。那麼除了在日常的學習中,我們熟讀課文就沒有別的高效的複習法了嗎?不知道每次學生們打開語文書的時候,是否能關注到課本上的目錄。
  • 江蘇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2015年將修改 古詩不會刪
    《尋隱者不遇》從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中刪除 網絡圖片  昨天有報導稱,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去古詩,課文篇目也有減少,識字量和寫字量都不同程度減少。而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江蘇的一年級語文課本將從明年秋季學期開始改,難度也會降低,但不會刪除古詩部分。  此外,蘇教版的小學三至六年級數學,都用上了新改版的課本,難度降低;五六年級的英語教材也變臉了,增加了童話和環保板塊,課文也變短了。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罕見的清朝小學語文課本,對比一下,它和如今的課本有哪些異同!
    下面學習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的小學語文教材,一起來對比一下,它和現在的小學語文到底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吧:PS:由於在當時小學階段屬於四年制,所以在教材的內容分布上和現在的小學課本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學習君給大家分享的是清朝語文第二冊的課本,雖然只是其中一冊,但整體的教育理念依然是非常清晰的
  • 下學年,這些年級的課本要換了!有啥變化?高中的課本變嗎?
    下學年,到底哪些年級的課本有變?怎麼變?其實,從邏輯上來說,無所謂課本變不變,對於學生來說,新學年的課本都是沒有學過的,因此都是新的。小學和初中階段,課本變化主要集中在語文、歷史和道德與法治,其它學科沒有變化。
  • 100年前清朝小學語文課本是怎樣的?理念超前,印刷精美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歲月的長河中流淌瑰麗的文化。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學課本是什麼樣子?又教給孩子們哪些知識呢? 我們來穿越時光,一睹百年前的小學語文課本,來看看我們的祖輩在小時候上學學些什麼知識。
  • 古詩退出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古詩退出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2014-08-27 13:30:46作者:責任編輯:耿慶源   據新華社電 從今年9月新學期開始,上海小學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
  • 小學一年級的課本變化太大了,您說呢
    現在有不少家長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小學一年級的課本變化太大了!和以前,和自己小時候學過的語文相比起來,現在的語文難多了。以前的語文課本內容相對於現在的課本內容比較少,在孩子剛入學就學習的是拼音,當孩子學會拼音之後再學習漢字局容易多了。
  • 你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的插畫和配圖,都是出自哪些畫家之手嗎
    還記得開學第一天拿到《語文》課本的好奇與欣喜嗎?是否曾盯著插圖入迷走神,是否曾「費盡心思」為課本上的畫作「改頭換面」。這些語文課本中的插畫,幾乎承包了我們上課時所有的開小差時間。你知道小學語文課本裡的經典插畫和配圖都是出自哪些大師嗎?比如這幅被人惡搞了無數次的《杜甫像》,作者為水墨人物畫一代宗師蔣兆和。
  • 讓課本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小學語文教研組...
    2020年12月10日,九江雙語實驗學校小學語文教研組舉行了「讓課本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為主題的課本劇展演活動。  孩子們跳出了課本學習的局限,來到了廣闊的演繹課堂,在舞臺上他們盡情展示自我,釋放天性。舞臺上的他們,時而活潑可愛,時而深情款款,時而淘氣調皮,時而像個小大人,將一個個角色演繹的活靈活現。
  • 新版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材登陸新華書店,變化挺多.....
    除了「大」這個變化外,新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上冊跟舊版相比主要有四大變化。    翻開新課本,第一課的變化就令人吃驚:不是我們記憶中的「a oe」,而換成了「天地人,你我他」。過去小學課本都是從拼音入門,再過度到漢字學習,但新課本改變了這一學習順序,先學漢字再學拼音,這可能是最大的變化。
  • 曾經的小學語文課文你還記得多少呢?這些小學課本你還有印象嗎?
    小編想先回憶一下70後的課本,70後的課本封面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語文課本的內容還有人能想起來其中的某一篇課文嗎?你們還有人記得當年課本裡的內容嗎?我們再來一起回憶一下80年代的小學語文課本吧!80年代的人們,你們還記得你們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封面嗎?小學語文課文還能記得幾篇呢?在80年代,有的學校用的是五年制的小學教材,有的學校用的是六年制的小學教材。不知道這些教材裡的課文你還能記起來多少?
  • 河南今秋高中新課改 "知本家"等流行詞走進課本
    讓老師們耳目一新的是,在這套新教科書裡,「閃客」、「知本家」等新詞語進入語文教材,「世界大戰」被列入選修內容……  教材變化  「知本家」等流行詞走進語文課本  今年高中新課改,語文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教材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必修5冊,在不到一個半學年內學完,其他時間都由學生按自己的興趣選修。
  • 六年級上冊:語文1-4單元知識點匯總,緊貼課本,列印給孩子背!
    六年級上冊:語文1-4單元知識點匯總,緊貼課本,列印給孩子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文化的承載者——漢語,同樣也是內涵深厚。然而,由於小學語文學習的是我們的母語,很多家長便以為很簡單,因此也不太重視孩子的語文學習。小學語文不積累,初中徒傷悲!小學語文,打好基礎是重點。在語文的學習中,積累是一個關鍵的步驟。課內外知識點積累得越多,在語言表達上才能「有話可講」,不至於「無話可講」,卻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
  • 陝西省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臉」 先識漢字後學拼音
    今秋開學,全省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語文人教版部編新教材將「變臉」,小學一年級改過去先學拼音再識字的模式,為先學識字再學拼音;初一語文首次出現預習提示及自讀批註課文,引導學生更愛閱讀。  而在自讀課文中,首次在課文中出現了批註,引導學生採取這種方式,獨立閱讀思考的同時,學會自我閱讀的方法。此次課外閱讀不再出現在附錄中,而是在課本的正文獨立單元中,比如在「消除與名著的隔閡」中,就推薦了魯迅的《朝花夕拾》等名篇,在其他單元中還推薦了《西遊記》等供精讀和挑讀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