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清朝小學語文課本是怎樣的?理念超前,印刷精美

2020-12-13 騰訊網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歲月的長河中流淌瑰麗的文化。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學課本是什麼樣子?又教給孩子們哪些知識呢?

我們來穿越時光,一睹百年前的小學語文課本,來看看我們的祖輩在小時候上學學些什麼知識。

課本封面簡潔,優美的書法體,呈現別樣的美感。

孔子作為聖人,是萬世楷模,學生學習的榜樣,尊孔拜孔是學子入學堂必習的第一課。

可能出乎網友的想像,語文課本裡竟然有算法?

還有語文課裡不僅有數學,還有生物科學知識。

不僅有動物,還有植物。

課文一點都不刻板,相反充滿了生活情趣。

還有一些生活常識的介紹。

介紹人的衣食住行,隨季節變化衣著不同,分季節保護愛惜身體。

人際關係中,如何正確稱呼親友。

西洋鍾進入國門,計時方式也逐漸國際化。

農桑事作,紡棉為線,織線為布,縫布為衣驅寒。

教育學子端正寫字身姿。

知識源自生活,教育服務於生活。課本內容編排雜而不亂,繁中見簡,至理至情,習學兩用。

相關焦點

  • 清朝小學語文課本曝光,家長:愛了!
    今天逛論壇,發現有人曝光了一本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學語文課本。這本語文教材,堪稱經典,與現在的語文教材比起來,簡直是大智慧!話不多說,一起來欣賞下吧:這是課本的封面。好的語文教材,能提供許多東西。因為語文是母語教學,包羅萬象,既有人生的哲理,又有處世的法則,同時,還能教人向善,教人真善美。看上圖這一課的教材:人生於世,飲食衣服,必不可缺!多麼簡單樸素的道理,人渴了就會找水,餓了就會找食物,冷了就會添衣裳,愚笨了就需要學習知識……這些哲理,不論放到哪個行業哪個方面,都是十分有用的!小學生接觸到的社會,是非常窄的。
  • 清朝的小學語文課本太驚豔了,不僅是教育理念,還有裡面的字!
    如果你翻開100多年前的清朝小學語文課本,你一定會感到驚豔,不僅是因為教育理念,還因為書本裡面的字太美了! 雖然這僅是其中一冊,但當時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無遺。知識之外,感受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對文化的認同以及對做人的引導,對成為有用之人的期待。 開學第一課,由拜孔子開始。
  • 罕見的清朝小學語文課本,對比一下,它和如今的課本有哪些異同!
    下面學習君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的小學語文教材,一起來對比一下,它和現在的小學語文到底有哪些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吧:PS:由於在當時小學階段屬於四年制,所以在教材的內容分布上和現在的小學課本是有很大不同的,下面學習君給大家分享的是清朝語文第二冊的課本,雖然只是其中一冊,但整體的教育理念依然是非常清晰的
  • 你見過清朝小學的語文課本嗎?簡直美得不得了!
    先說明下,這本是其中的第二冊,因為是四年制,相當於現在的一年級下或二年級初。雖然這僅是其中一冊,但當時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無遺。知識之外,感受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對文化的認同以及對做人的引導,對成為有用之人的期待。開學第一課,由拜孔子開始。
  • 葉聖陶《開明國語課本》:小學語文課本必是兒童文學
    今年秋季開學,我國中小學新生統一更換語文課本,此舉意在增強學生的閱讀、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說到語文教材,我們不能不想起葉聖陶先生,他是我國最著名的作家、編輯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傾注語文教材的編輯和教育教學,是我國語文教學的開拓者。「語文」這兩個詞就是新中國成立後,由葉聖陶提出來的。他說,說話就是語,寫字就是文,所以叫語文。
  • 80年前民國小學課本 傳授禮儀審美被贊字字珠璣
    80年前民國小學課本 傳授禮儀審美被贊字字珠璣 老蔡說,這兩本書他沒事總喜歡翻翻
  • 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新課本刪除全部古詩
    周杰倫的「蝸牛」終於爬進了小學語文教材,而古體詩卻從上海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上消失了。據《新聞晨報》報導,上海中小學開學在即,提前拿到課本的家長發現:相比舊版,今年一年級語文課本變薄了很多。昨日,記者對比新舊一年級語文課本發現,新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不僅刪除了舊版本中全部的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6個單元40篇課文,識字量和寫字量都有不同程度減少。
  • 現在的小學語文第一課學拼音,光緒年間學什麼?你絕對意想不到
    雖然對於孩子們來說,快樂的暑假遠比嚴肅的課堂充滿樂趣,不過,新課本、新知識、新文具,還有新的學年,也有不小的吸引力和新鮮感,足夠讓他們感到興奮。眾所周知,現在的小學一年級課本,語文第一課是學習「a、o、e」,數學第一課是學習「1+1=? 」。
  • 清朝小學的語文課本,簡直美得不得了!
    日前,看了一冊清末小學國文課本,看完之後,甚是驚嘆!沒想到自誇「站在時代前列」的我們,在語文教育上竟落後於我們的前輩,也不怪近年語文成績越來越差了!雖然這僅是其中一冊,但當時的教育理念依然展露無遺。知識之外,感受到的是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的嚮往,對文化的認同以及對做人的引導,對成為有用之人的期待。開學第一課,由拜孔子開始。古語有云:「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
  • 1949年版小學語文課本現身(圖)
    本報訊(記者胡孫華)近日,武漢收藏家姜小平向記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本1949年版的《高級小學國語課本》(第一冊),跟現在輕鬆活潑的小學語文教科書相比,62年前的語文書顯得「又紅又專」。
  • 20年前的語文課本,再不看就消失了
    20年前的語文課本,再不看就消失了 還記得小時候的課本嗎? 還記得開學時發新書那一刻的期待嗎? 陳年的圖片,翻出來,卻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 《維新小學語文》,語文教育最徹底的變革?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出自《詩經·大雅》。現在,有一套以「維新」命名的小學語文教材即將面世——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的收官之作《維新小學語文》已進入審訂階段,即將在今年5月正式出版。這是我國首部針對海外華人子女編寫的語文教材,將語文、國學、歷史、德育融為一體,淡化了字詞義的標準化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文學藝術底蘊。這究竟是一套怎樣的語文教材?其「新」在哪裡?
  • 實用又好玩的《漢字盒子》,與孩子一起動手做活字印刷
    它包含了一套木活字、線裝詩集、認知字卡等,而且,整套產品裡面包含了160多個選自教育部審定的小學《語文》教材的常用字,小學語文教材內的重點內容25首經典古詩詞。印刷套裝包含:◎100個木活字 ◎墨汁 ◎膠滾 ◎墨盤 ◎字託 ◎壓板和孩子一起親自體驗碼字、校對、刷墨、鋪紙、撫平、壓印、晾乾,文字印刷的全過程,讓時光停留在舊日的氤氳墨香裡,這是多麼獨特而溫馨的成長經歷!
  • 小學課本醜到哭,恐怕不是審美問題!
    可惜翻開手邊的小學課本,和80年代相比,課本除了印刷和紙張有進步外,整體的外觀變化並不大,認真看裡面的插畫,現在的課本甚至比80年代的還要醜。,從日本到韓國、新加坡,甚至我臺灣省的課本都裝幀精美,堪比繪本。
  • 100年前,毛主席當小學校長的做法,是不是還可以學習借鑑一下
    毛主席當過小學校長100年前,毛主席就任湖南第一師範附屬小學校長以後,他感覺過去的教學內容安排太呆板,學校和社會脫離太大!如果不能把社會教育納入課堂教學中,教學必定是呆板無趣!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也不會太高。在《講堂錄》裡曾記有這樣的話:閉門求學,其學無用。
  • 小學課本尺寸早有限大規定
    《標準》中明確規定:「小學教科書的幅面尺寸應採用A5和B5,對圖、表等有特殊要求的小學教科書可採用A4」。也就是說,除美術等特殊課程外,小學教科書的尺寸最大只能採用B5紙型(16.9×23.9釐米)。
  •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官方是這樣回應的
    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多少「假課文」? 官方是這樣回應的。近日瘋狂網絡和朋友圈的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假課文究竟是怎麼回事?那個昔日充滿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漂亮的三層教學樓,已變成一片廢墟……」 2002年5月、2003年5月印刷的課本都是這樣寫的,然而1989年洛杉磯沒有發生地震。
  • 小學第一課代代各不同 60年來課本變遷(圖)
    建國初期的語文課本不同時期的小學課本,反映不同的時代精神。那時的小學語文課文很簡單,常常開篇就是毛主席祝詞,課本內容中關於毛主席的很多,如《八角樓上》、《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尊敬老師》、《毛主席小時候是怎樣學習的》。 由於當時處於新舊兩時代交接時期,教材形式上還有著舊的特色。比如課本自左向右翻閱,採用舊時的豎行排版方式,印刷為繁體字。 50年代後期的課本文章不多,許多課文分成幾課講述,選材多從政治角度考慮。
  • 葉聖陶與《開明國語課本》
    他說,說話就是語,寫字就是文,所以叫語文。  作為教育家,葉聖陶在語文教材的編著上非常用心。上世紀三十年代,他編寫了《開明國語課本》,因為精心的編排,這套課本在當時深受師生的歡迎。直到今天,這套教材還有借鑑意義。  葉聖陶(1894-1988)在很早的時候,就投身於教育事業。1907年,他中學畢業後就開始做小學教員,後來嘗試創作。
  • 人教版小學課本錯了?
    看上面圖片,這是山東小學生六年級語文課本的第4課,裡面出現了「婷婷玉立」。不會是盜版課本吧?不會,看上圖,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正規的小學語文課本,而且是2018年新印刷,錯不了。那趕緊查詞典。從這個意義講,上面小學課本裡的「婷婷玉立」是對的,是推薦使用的,而「亭亭玉立」雖然也不錯,但不是優先推薦使用的。是不有點不好接受?這幾年,這種顛覆性的文字或讀音改變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