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為何簡稱「鄂」,專家:源於西周早期的噩國

2020-12-12 長江日報

講座現場

長江日報-長江網10月12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李亞茹)湖北簡稱「鄂」源於西周早期的噩國,而周天子與噩侯時而謙恭禮讓、時而叛亂徵伐的故事,也如實記錄在青銅銘文之中。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馮時作客武漢圖書館「名家論壇」,為聽眾講述古文字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馮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古文字學與天文考古學,旁治商周考古學、先秦史、天文年代學、民族古文字學、歷史文獻學、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出版學術著作12部,發表論文230餘篇。

「大家知道湖北的簡稱是怎麼來的嗎?」講座中,馮時表示,「鄂」來自於西周早期、現隨州附近的噩國。噩的本義為譁訟,而「噩」從4「口」,像數人引頸爭執,故以4口示大聲爭訟,後別作4口相隔,亦示各說各話、言語不順之意。

對一些出土青銅器的銘文進行解讀後,後人復原了不少噩侯與周天子的故事。如噩侯曾叛周,周天子發兵徵伐,卻告諭將士只捉噩侯、不傷百姓;噩侯被俘後,周天子卻待以宴請和射禮,射箭時兩人互相禮讓,一人射中邊框、另一人乾脆脫靶,之後噩侯表示臣服。馮時認為,從這些文字記載中,不僅看到古時的禮儀,也看到「仁義」等道德信念。

在馮時看來,傳統文化擁有三大優點:格物致知的認識論、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周和守正的哲學觀。而當下傳統文化面臨中斷危險,亟待從一點一滴、一字一詞中拯救復興。「文化要傳承首先靠文字」,中國古代對文字的要求非常嚴格,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文字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字,一字錯,意義就錯,前人靠文字傳承知識,也讓後人識古。文字用對了,意思表達才能正確,所以古代人對文字要求非常嚴格,我們對文字要有尊重的態度。

【編輯:朱曦東】

相關焦點

  • 湖北為何簡稱「鄂」?專家:源於西周早期的噩國
    湖北簡稱「鄂」源於西周早期的噩國,而周天子與噩侯時而謙恭禮讓、時而叛亂徵伐的故事,也如實記錄在青銅銘文之中。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馮時做客武漢圖書館「名家論壇」,為聽眾講述古文字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 湖北的簡稱:放棄了「楚」,選擇了「鄂」,這是為何?
    湖北省位於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簡稱鄂。今天給大家說說湖北的「鄂」。據了解,湖北放棄了「楚」,選擇了「鄂」,這是為何呢?按照常理來說,現今湖北地區是歷史上的楚國,楚應該比較合適一些。所以「鄂省」就一直傳了下來,在此基礎上,「鄂」就成了湖北簡稱。因為很多人拿「鄂」開玩笑,甚至用這個字編排人,所以傳出了為何不選「楚」而選「鄂」的說法。
  • 湖北的簡稱為何選擇了「鄂」字,而放棄了「楚」字?
    其實許多湖北人都願意湖北省簡稱為「楚」而非「鄂」,甚至近些年一些民間組織自己便將「鄂」改成了「楚」,比如原來我們稱湖北商人為「鄂商」,現在他們被稱為「楚商」,那這是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這麼多湖北人對「鄂」字表現得如此深惡痛絕呢?
  • 湖北為何簡稱「鄂」?是源於3000年前周文王的一次徵伐嗎?
    湖北簡稱「鄂」,主流說法是:先秦時期,鄂氏族在武昌附近建立的諸侯國。此外,還有花萼說、獵捕鱷魚說等其他解釋。如果從主流說,這個鄂國是源於分封,還是當地的土著氏族?我們回顧一場3000年前的戰爭,希望能提供另外一種解釋。
  • 鄂是哪個省的簡稱 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 湖北簡稱鄂是啥意思
    中國有很多的省份,每個省也都有他們各自的簡稱,這個簡稱的用途很廣,車牌號也可以用。鄂也是一個省的簡稱,那麼鄂是哪個省的簡稱?很多人會想到是湖北,那麼大家知道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嗎?湖北簡稱鄂是啥意思?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遺址,這裡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殼彩陶、壺形器和帶穀殼的紅燒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反映出當時農耕、水利、漁獵、手工業、紡織業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是楚文化發展的源頭。
  • 湖北省為何不簡稱「楚」,而以相形見絀的「鄂」為簡稱
    文|遠在小河對岸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湖北省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但「楚」的勢力發展範圍過大。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以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
  • 既然不吉利,為何湖北還是選擇了簡稱「鄂」,而不是楚?
    湖北簡稱"鄂",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楚、鄂之爭也是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湖北舉辦首屆楚商論壇的時候,就宣告改"鄂商"為"楚商",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認為"鄂"字形音不佳,而且裡面還包含一個"虧"字,另外用楚字還可以弘揚楚地文化,連接歷史。
  • 湖北為什麼簡稱鄂?「鄂」字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所有省份的簡稱裡,湖北的簡稱「鄂」比較奇怪。首先,這個字比較奇怪,這個字除了作為地名來用,我們平時幾乎見不到這個字。那麼這個「鄂」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每個省的簡稱都是有悠久的歷史原因的,比如山東簡稱魯,山西簡稱晉,是因為春秋時代著名的魯國、晉國。河南簡稱豫,河北簡稱冀,都是因為古代華夏九州的豫州、冀州。那湖北簡稱「鄂」,這個鄂是什麼東西?
  • 湖北為啥簡稱「鄂」?仙桃不產桃?不知道這些地名知識,別說你懂湖北!
    作為湖北省的簡稱,「鄂」字的來源和原義,很多人是不甚明了的,就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也不見得能說得清楚。外地人更有疑問:你們湖北呀,大江大湖,水多,可為什麼簡稱「鄂」?商、周時代,噩魚大量分布在長江流域,形成了以捕噩為生的民族,稱為鄂(古時噩,鄂同音,同義)。 3 清代湖北省會為鄂州的治所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
  • 湖北的簡稱「鄂」是什麼意思?
    於是在現實中,在湖北,除了車牌上是「鄂」,在很多方面多用「荊楚」指代湖北。例如荊山楚水、荊楚健兒、鳳鳴楚天,有著名的《楚天都市報》,人們也喜歡用「楚」取名字等等。同時,很多人認為把湖北省的簡稱改為「楚」,更符合歷史文化和現狀,對湖北省的發展會更有影響力和推動力。2011年,湖北省工商聯開展湖北商人徵名活動,「楚商」高票當選。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
    那為何山東又簡稱「魯」不簡稱「齊」呢,一些公認的說法是,齊國雖大,但論禮儀,論對中國的影響,魯國才更具代表性,尤其是這裡誕生了孔子,其創立的儒家文化影響中國幾千年。因此,相比齊國國力的強盛一時,魯國在文化歷史上的影響力更持久。
  • 湖北省的簡稱「鄂」到底什麼來歷
    於是在現實中,在湖北,除了車牌上是「鄂」,在很多方面多用「荊楚」指代湖北。例如荊山楚水、荊楚健兒、鳳鳴楚天,有著名的《楚天都市報》,人們也喜歡用「楚」取名字等等。同時,很多人認為把湖北省的簡稱改為「楚」,更符合歷史文化和現狀,對湖北省的發展會更有影響力和推動力。2011年,湖北省工商聯開展湖北商人徵名活動,「楚商」高票當選。
  • 野史,中國各省簡稱中隱藏的秘密。
    由於臨海(太平洋)又有江(黃浦江),晉代上海地區漁業十分發達,「扈」這種捕魚的工具遍及鄉村田野,因扈和滬是通假字,故因物命名吳淞江入海的那段河流為「滬瀆」,今日上海簡稱「滬」即源於此。如果上海人民知道滬和申的簡稱由來,不知道會不會更希望上海簡稱「申」更高大上呢?
  • 西周巴國疆域考
    今鄂、渝、陝三省市毗鄰地帶商、西周時期有庸人建立的庸國,漢水流域今陝西省安康市部分地區及湖北省竹山縣、竹谿縣和房縣西部皆屬庸國疆域。《通志》載庸「商時侯國」,《古今姓氏書辨證》載庸「出自商諸侯之國,以國為氏」,表明庸為商方國。
  • 湖北省面積最小的地級市,卻成了湖北省的簡稱!
    鄂州的面積雖小,卻是湖北省的簡稱。商周之際有鄂國(原在山西省境內),相傳為黃帝之後裔。商末,鄂侯與西伯侯姬昌、九侯並列為三公。西周初期,鄂國舊地為晉國所侵佔,鄂國遺民便舉族南下,幾經周轉,最終遷至今鄂州市境內,仍稱鄂國。前879年,楚熊渠滅鄂,封其次子熊摯紅為鄂王,築鄂王城。(時楚熊渠見周王室衰弱,乃封其長子熊毋康為句亶王、次子熊摯紅為鄂王,少子熊執疵為越章王。)
  • 如果湖北簡稱由鄂改楚,作為南方7省中的一員,你是支持還是反對
    近日,湖北政府辦發布消息:正式將湖北菜系定名為「楚菜」。據悉,這次備選的方案有楚菜、鄂菜等,但是最終以「楚菜」獲勝,而結束了多年的「楚菜、鄂菜」之爭,看來這次「楚菜」能夠勝出,也是眾望所歸。湖北依山傍水,湖泊縱橫,有「有千湖之省」和「魚米之鄉」的美稱,水產品非常豐富。
  • 安徽為何簡稱「皖」?
    安徽省簡稱「皖」。那麼,安徽省為何要簡稱「皖」,而不是「安」、「徽」、「淮」呢?安徽省西南鄰湖北省,西北鄰河南省、北接山東省、東鄰江蘇省,南面與浙江省、江西省接壤,面積14萬平方公裡。之所以稱安徽省,是在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取安慶府與徽州府首字。
  • 山東簡稱為魯,但古代齊魯兩國大致就在如今的山東,為何不簡稱齊
    只是,山東代稱為「齊魯」,簡稱卻為「魯」,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畢竟先秦時期的齊魯兩國,齊國的國土範圍要遠遠超過魯國,而且齊國也躋身於了戰國七雄之列。按理說,齊國的實力和勢力都應該遠遠強過魯國。那為何山東省如今的簡稱是「魯」,而非「齊」呢?
  • 8件「鄂籍」海歸國寶亮相!曾世家文物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
    這是我國近年來在國際文物市場成功制止非法交易、實施跨國追索的價值最高的一批回歸文物,也是這批來自湖北的青銅組器追索回國後首次重返故土、在京外展出。專家介紹,曾國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漢地區的重要諸侯國,始祖為「南公」,可與齊、晉、魯等大國並列於《史記》中的「世家」,與文獻中的「隨國」為一國兩名。